第202章 假的总归是假的

两人一前一后,站在了李定安的面前:“李老师,辛苦了!”

李定安没说话,更没有伸手,只是微微的点了一下头。

不过已经够可以了,要换成郑万九,早开骂了:你们说报警就报警,说抓人就抓人,到最后,就只是一句“辛苦了”?

去你大爷的……

两位领导也有些尴尬,书记更是脸色微变,浮上了怒色。

但能怎么办?

形势比人强,也确实是自己理短,所以别说不理不踩,就算人家呸一口过来,也得先忍着。

两人对视一眼,又叹了一口气,正要邀请李定安进去,又一辆车开了过来。

辽A的车牌,车窗上还贴着辽省文旅厅的通行证,但从里面下来的却是王永谦。

“处长!”

李定安打着招呼,又往他身后瞅了瞅。

“看什么?就我一个人……”

“您就没带个助手?”

王永谦“呵呵”一声。

刘秘书就站在你旁边,我还要带什么助手?

李定安分明在问:顾问老师们怎么一个都没来。

他们倒是挺想来,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问题是,哪敢让他们来?

古话说无欲则刚,都是一帮清誉半生的老学者,现在又都退休了,还能追求点什么?

无非就是身前身后名。

结果,被一群半吊子指着鼻子无脑狂骂,偏偏都不怎么会骂人,压根就骂不过。

真的,大半辈子了,真没受过这样的窝囊气!

好不容易又有了再出一口气的机会,那还不铆足了劲的轮起巴掌往对方脸上扇?

保证能打多肿打多肿……

但不管怎么说王永谦也是上级部门领导,站在该站的立场上,肯定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所以项志清、陈叔才,以及张广昌那几位提了好几次,都说要来沈阳故宫请教请教,他一直都没答应。

当然,也不用着。

一个李定安就完全够用了……

“别看了,走吧……”

王永谦挥挥手,又和沈阳故宫的两位打着招呼:“两位,又见面了!”

“麻烦王处长又跑一趟!”

“客气,应该的!”

说着话,一行人进了大楼。

三楼会议室,近二十号人严阵以待……哦不,应该是夹道相迎。

有人肃然,有人好奇,也有人目露兴奋……

当门外传来说话的声音,赵永江也站了起来。

随即,六七个人进了门。

为首的是王永谦,在场的大多数人都认识他。旁边还跟着三位,一位三十出头,戴着眼镜,手里提前公文包,摆明是秘书。

还有两个,都在直播间里见过,胖的那个当然就是郑万九。

再看剩下的那位,清清秀秀,文文静静,满身都透着书卷气。眼睛也很亮,里面像是藏着光……嗯,好像比在视频中还要年轻,就像大学生一样?

仔细一想,人家正在京大读研,可不就是学生?

问题是他干的事情?

算了,压根就没办法比……

相互介绍,好一阵寒喧,气氛很融洽,也很热闹。

李定安的脸上也一直维持着淡淡的笑,谁问都说好,谁来都握手。但不知为什么,总给人一种“孤傲冷清不合群”的感觉。

不了解的都觉得:天才都这样。

但熟悉他的人都清楚,平常的李定安还是很接地气的,说话风趣,会开玩笑,急眼了的时候也会骂娘。

现在之所以会是这样,十有八九是他懒得假客气,更不愿意虚于委蛇。

接下来会怎么样,也就不难猜了。

郑万九兴奋不已,王永谦也暗暗点头,但神色依旧:“那就开始。”

这么快?

于院长忙迎了上来:“王处长,要不先到接待室喝口水?”

王永谦稍一怔,又叹了一口气,脑海中又浮现出他临出门时,一群顾问开玩笑的画面。

“王处长,帮帮忙,整个辽省的旅游经济,就靠着这座故宫……”

“还请看在全省四千多万父老乡亲的情面上,高抬贵手……”

“领导,千万千万手下留情,必有厚报……”

求情、下话、倒苦水、摆难处、许好处、拍胸脯……这一套组合拳,肯定一招都不会少。

但是道理不对: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

自己的责任自己承担,没道理、更没有理由要求别人牺牲一辈子的前途和清誉为伱背锅……

他又想起了馆长和书记经常会提到的两句话:

“既然是学者,既然是专家,就要有基本的品格要求,基本的道德准绳……不应该被利益驱使,泯灭良知……”

“搞学术就要干干净净,搞研究就要纯纯粹粹……不要把歪门邪气带进来,更不要把乱七八糟的观念灌输给年轻人……”

后面这一句,王永谦还对李定安说过,而且是两次:一次是自己带组到国博审查蒙古瓷项目,那是他第一次见到李定安。

第二次是书记带组到京大验收项目,正好碰到他从杭州回来,还带着赤金摩睺罗,也就是和沈阳故宫撞了车的那一件。

当时,李定安倒是想讲点人情事故,想替素未蒙面、毫无交情的沈阳故宫打个掩护。但他没答应,书记也没答应。然后才有了他率顾问组,到沈阳一行。

所以,没道理要求李定安坚持真理,矢志不渝。反过头来,他们却先出尔反尔,做了小人?

工作不是这么干的,领导也不是这么当的。因此,这件事的结局早就注定了……

王永谦摇摇头:“水就不喝了……订的是明天早上的机票,回去后就得给领导汇报,晚上还要整理一下文件。所以,还是尽快开始吧!”

这是一点情面都不讲?

院长心里“咯噔”的一下,又求助似的看了看赵永江。

赵永江叹了一口气:你们就没搞清楚主次,重点根本不在于王永谦,而是这个年轻人。

不然何至于他从头到尾都不出面,请他做一下李定安的工作他也一口回绝:对不起领导,李定安不是我的属下,我管不了,说了也不算!

在他这里碰了钉子之后,负责文旅口的领导才把电话打到了京城……

赵永江感慨的笑了笑:“这几天李老师也辛苦,要不先休息休息?”

这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啊?

“确实有点累!”李定安点点头,“各位领导,如果这边不急,我就回宾馆了!”

我了个去……

郑万九差点就没绷住笑出来:你们非要来人情事故那一套?

那对不起,自个玩吧,我不奉陪。

但真要让李定安走了,费那么大劲把他请来的意义又在哪里?

看来软的是不行了,那就试试硬的。

想着措辞,书记的脸上罕见的带上了笑容:“李老师要是就这么走了,那岂不辜负了部长的信任?”

部长……哦,你说的是馆长吧?

“嗯,确实有点!但馆长只说让我鉴定,并没有提到要我出尔反尔,弄虚做假!”

稍一顿,他又呲牙一笑:“也有可能是我没听清楚,要不,连书记你打电话问问?”

“嘶”……

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你是……真的刚,就算心里这样想,就算这是事实,也不能说出来啊?

还硬生生的栽到了领导头上,就不怕领导听说后给你穿小鞋?

还是说,前途不要了?

但李定安表示:拿领导压我……你当我是智障?

今天但凡敢说个“不”字,一辈子都是臭狗屎,被千人踩,被万人骂。

还前途……我前你奶奶个腿儿!

“胡闹!”

王永谦假模假样的训斥了一句,“这样的话也敢说!”

李定安知错就认,头微微一低:“处长我错了……回去就写检讨!”

“嗯!” 王永谦用鼻子冷哼了一下,又带上了微笑:“这就是个愣头青,忒倔,天不怕地不怕,公安部处长的黑状也是说告就告……各位别见笑!”

是不是愣头青不知道,但倔是真的倔,抬出领导来压他,他反倒先编排起了领导的不是?

那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干的?

一时间,所有人的脸色全变了:软硬不吃,油盐不进,再能拿他怎么办?

正想着再有没有什么办法,李定安抬起手腕,瞅了一下手表。

看明白没:你们要不看,我可真走了。

于院长叹了一口气:反正都这样了,那就让他看,能拖一会是一会。

转着念头,他给连自珍和赵永江使了个眼色。

这两位秒懂:快点想想办法,再搬个救兵!

两人微微点头,院长伸了伸手:“那李老师,请!”

“好!”

李定安回了一个字,走到了地图前。

其实该看的都已经看过,这件东西的所有信息,他都了然于胸。

但此时再看,感受又有不同:正宗的江南织锦,带着传世百年以上才有的陈旧气息,但依旧光亮,依旧丝滑。

举世无双,天下独有,却是假的?

感慨之余,他又叹了一声:“各位领导和老师想必已经有了结论,让我过来,也不过是补充一些细节。所以如果有说的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话倒说的挺客气,但你倒是真客气一下啊?

暗暗腹诽,李定安又指了指地图:“我们一样一样的来,先说材质:为什么地图中心有部分人造丝,四边却没有?

这就要说到工艺了,因为仿造者没时间一脚一脚的去踩人力织机,不然给他一年他也纺不出来这么大,做工还这么细致的地图。所以只能用机械动力纺织,也就是我说的机织。

但是,天然蚕丝比较脆,也远不如人造丝光滑,而当时没有电脑编程,电力纺机只能设置固定的力量值,做不到收放自如,没办法一时紧,一时松。所以一些连接点,或是忽浅忽深、忽细忽厚的地方如果用蚕丝,一拉就会断,就只能用更坚韧的人造丝……

但四周却不一样,这里属于地图之外,没有丘岭、没有山脉、没有江河……简而言之,这里是平的,也就是纺织中所说的平织,用蚕丝和机器就能办到。”

是这样的吗?

这已是属于相当专业的纺织学知识了,教授和专家门只懂古玩,只懂鉴定,还真就是门外汉,所以下意识的看了看赵永江。

赵永江没说话,脸上也没什么表情。其它人也就知道,他这等于默认:李定安说的一点都没错。

那剩下也就好推断了,比如为什么到现在没人发现。

因为人造丝大都用在连接部分和纹路交汇的地方,要么被蚕丝覆盖,要么与蚕丝混合,不把地图拆散,或是用火烤之类的方法,还真就不好分辩。

问题是,这样的东西谁敢拆,谁又敢烧?

更关键的是,到建国后,这东西大部分的时候都处于密封状态,外面不但有玻璃框,内层还有透明的隔绝材料,等于隔着好几层东西。

至少绝大部分的杂项专家没办法做到只用眼睛看,就能看出一块布中哪几根是人造丝,哪几根是天然蚕丝……

“意思就是:这幅地图是民国时期织的?”

“对!大概时间是1925年左右,用的是日产的第一代电动铁木纺织机。包括人造丝同样是日产……”

“1925年?以当时的机械工艺,能纺到这么细腻,这么精致?”

“比这更为精致的都有:民国著名企业家,纺织家都锦生于1925年的织锦《江山万里图》。这幅画的底布、经纬线全用的是人造丝,机器用的也是第一代日产电动铁木织机……织锦现在收藏在JS省博物馆……

还有一幅《宫妃夜游图》,用了一半蚕丝和一半人造丝,同样用的电力织机,现在收藏在杭州灵隐寺……这两幅网上都有图片,各位可以对照一下……”

刚有人想嘲讽,但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这一幅是地图,只求精准,颜色也只有黑、白、黄、灰四种,单调到不能再单调,还真就谈不上漂亮,好看。

而且李定安之前就提过都锦生的《江山万里图》,也不止一位搜过图片。扪心自问,确实要比这幅地图精美……

“那字呢?我们反复和京城故宫收藏的皇帝墨宝比照过,没有任何误差……而李老师也承认,这上面的四位皇帝的题记都是真迹!”

听到这一句,所以人精神一振:对啊,地图是假的,但字为什么是真迹?

总不能是四位皇帝都活了过来?

李定安摇摇头:“我什么时候说:这上面的题记,是四位皇帝的真迹?”

好家伙,说过的话当放屁?

连自珍的眉头“噌”的挑了一下:“李老师你别不承认,我有录音!”

哈……明明是一点就炸的性格,没想还挺有心机?

“连书记,你放出来!”

你以为我不敢放?

连自珍当即打开手机,里面传出清晰的对话:“我们向故宫借阅了资料,与几位皇帝留存的墨宝反复对比,无论是书法习惯还是痕迹,完相符合……”

李定安登时就笑:“听到了吧?”

你笑个屁,想抠字眼是吧?

连自珍眯起了眼睛:“书法习惯和痕迹吻合,可不就是真迹?”

“真就有区别……双勾募法知道吧:用线条钩出所摹的字的笔画的四周,构成空心字体,然后填墨……其实就是小学时写的描红。

不过这幅地图上的技法要稍微高级一些,他钩的不是线条,而是比照原迹直接制成了有边沿的模具’然后又用勾线笔一点一点的描……

如果是纸本还比较好认,因为会留下积墨。但地图的底布是织锦,多余的墨汁完全能渗到深处。所以这样写出来的字,你要光看书法习惯和痕迹,当然和真迹一模一样……但要说这就是真迹,那是瞎扯淡……”

连自珍本能的一愣:“不可能!”

“其实还是有可能的,鉴别字迹真伪又不是很难,市级的司法鉴定机构就能做。”

李定安又笑了一下,“而且还有更简单的方法:这幅地图上使用的墨是民国时期才有的‘洋烟墨’……就张大千、齐白石、傅抱石、李可染等名家最喜欢用来写字作画的那种。

这种墨没其它特点,就两个字:便宜!因为它的主要成份是石油类燃料燃烧后的残留物……嗯,就汽车排气管里的积炭,也是那东西……”

连自珍一个后仰,整个人都呆住了:你说啥?

也不止是他,几乎所有人都露出一幅“日了鬼”的表情:汽车排气管的烟?

这都是哪跟哪?

但要说不是……这种东西很容易检测,初中的化学实验室就能做。

包括之前的人造丝,鉴定起来更简单:抽出一缕拿打火机一烧,就能一目了然。

所以说,已经有两处地方不对了,破绽都这么大,还有什么继续往下鉴定的必要?

大都抱着类似的心理,渐渐的,议论的声音越来越小。到最大,偌大的会议室,密密麻麻几十号人,竟然静的只能听到呼吸声。

最后,还是赵永江打破了沉默:“那印呢?专家们反复和京城故宫的真印比照过,没有任何误差……”

“对!”连书记突然就活了过来,“李老师你也承认,这上面的四方帝玺是对的!”

“印章确实是对的,因为地图织好后,重新用真印盖的!”

“怎么会?”

又来了?

连书记这算不算是记吃不记打?

郑万九暗暗乐呵着,又听李定安娓娓道来:“没什么不可能的,因为这幅地图是溥仪伪造的……1924年,冯玉祥入京,逼迫溥仪离开皇宫,没办法,他逃进了日本公使馆……

离开皇宫前,他带走了相当多的一部分古玩和珍宝。其中包括部分帝玺、名家字画以及这幅地图的真迹……包括没离开皇宫之前,他就给日本人送了好多东西,这也是日公使馆愿意收留他的原因……

当时为寻求日方庇护,他又给日本人送了很多,大都是金银、字画和一些政治象征意义不大的东西……后来,日本人胃口越来越大,打起了这幅地图的主义。

但这幅地图的含义不一般,如果送给外国人,不止是数典忘祖,大逆不道,而是卖国求荣……而恰好,他的身份更不一般。所以,他不敢送,也不能送……

还是他的英文老师,英国人庄士敦出主意,说反正日本人没见过真品,又不识货,造幅假的也看不出来……溥仪欣然同意,委托庄士敦带着真品,到上海仿制一幅……

而为了能以假乱真,溥仪还特地让他带了许多宫廷内藏多年的素白苏锦,所以,地图的底布也是对的……

到了上海,庄士敦找到英国买办,上海纺织大享严裕棠帮忙。但严裕堂只会织布、纺纱,却不会绣锦,所以又请来了纺锦名家都锦生。又因为日本人催的紧,来不及用传统的手法纺绣,都锦生就决定:机织……

大概用了一周,同样大小,仿真度高达百分之八十的地图就被织了出来。以防万一,庄士敦先带着地图到了天津,盖了印之后,又到京城请临募名家募字,再请仿旧名家做旧……再之后,庄士敦才回到天津,把地图交给了日本人……

中间具体发生了什么不知道,原先的那幅真品去了哪也不知道。是不是日本人后来发现这幅是假的,是不是占据奉天后又用这幅假的换走了沈阳故宫的那幅真品,同样不知道。但之后,留在沈阳的故宫的,就是这一幅……”

“李老师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猜的?”

“你就当我是猜的吧,不过并非没有依据:庄士敦回到英国后写了许多有关末代皇朝、以及皇宫内的自传体文学。其中有一本,如果翻译过来的话,应该叫《中国三十年之见闻》……

其中就记载了他到上海仿制地图的经过……但写的很模糊,只是说溥仪委托他带着苏锦到上海织一幅地图,又说到了上海后找了严裕堂和都锦生……但没说是什么地图,更没说绣来做什么用,所以只能当做依据,而非证据……

至于原因,应该和时代背景有关:他写这本书的时候,正是太平洋战争时期,美英联军和德国、日本把脑浆子都快要打电来了。而溥仪又正好在沈阳当大满州国的皇帝……可能是怕留下什么把柄,所以没敢写那么详实……”

李定安说的很慢,其他人也听极为认真,而且其中不少人都是琢磨这其中的可能性。

但无论怎么琢磨,发现都好像无懈可击?

况且,他还给出了实质性的证据,验证的方法又不难?

可要说这就是事实……没人会甘心!

丢人就丢人吧,反正都丢到家了……

连自珍心一横,咬了咬牙:“李老师,这不符合逻辑!”

看神情就知道,他这是实在没办法了只能创造条件找办法,李定安无奈的一叹:

“连书记,其实你很清楚,我就是解释的再多,再完美,你只要想找,总能找到反驳的理由。但是,赝品就是赝品,别说还不到一百年,就是再放一百年,假的依旧是假的……”

老爷们,两天都是六千多字的大章,算一章补更,应该没问题吧?

第234章 骨扇第92章 叛徒第291章 佩玉,冲牙第394章 靖康之耻第365章 等一等第257章 又被截胡了第322章 放不掉第86章 怀里多了个人第33章 又见面了第438章 当我是泥捏的第17章 这家没法待了第16章 真有点问题?第453章 还有更疯的第413章 只是暂时第282章 八大山人的画,瓷器厂第305章 你想干什么?第294章 瞎耽误功夫第163章第124章 何止是一个亿?第72章 也是假的?第379章 天子十三环金带第241章 心态崩了第390章 还有阵第446章 九大镇国之宝,陈仓石鼓!第54章 不可能第11章 背后的含义第219章 李定安疯了吗第228章 我拍个毛第313章 别和他兜圈子第294章 瞎耽误功夫第63章 什么情况?第506章 活该第225章 恐龙蛋第225章 恐龙蛋第188章 安本斋第146章 南宋摩睺罗第479章 最好能上上手第167章 自己讲啥了?第355章 困龙盘第486章 尚能饭否?第147章 钱不是问题第77章 跟我走第183章 只值八千八第409章 座宝山而不知第502章 挖到宝了第164章 得想个什么办法第498章 明知道蠢,还硬塞给我?第139章 道行太深第331章 只提供技术支持第5章 网友报警了第186章 要发生大事第8章 来自“祝福者”的馈赠第282章 八大山人的画,瓷器厂第311章 就问你急不急?第310章 祖坟着火了第40章 下次一定第64章 不知道说什么了第376章 你着什么急?第507章 有什么必要?第277章 按计划行事第94章 扑满第249章 全家都和李定安犯冲第368章 谁兜底?第304章 不是漏,是宝藏第197章 赔多少他说了算第440章 死心了第178章 看仔细点第261章 对职业道德的不尊重第489章 我交待第342章 他行不行?第488章 你连个屁都不知道第376章 你着什么急?第240章 把狼关进了鸡窝第465章 这小子抖起来了第78章 你又干嘛?第372章 不沾半点边第380章 拄斧第508章 一块演第368章 谁兜底?第470章 知道分寸第231章 剩下的都不对第33章 又见面了第73章 也不是不能操作第352章 指针?第263章 还有傅抱石的一幅画第454章 脑子进水了第212章 无愧于心第145章 还不如不知道第361章 鼻子真灵第408章 认识多少领导?第434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154章 为什么就你会做?第285章 张汉光的手下第442章 宋代汝瓷,辽代木雕第165章 来看李定安第270章 巫观里的老道士第271章 真的传了二十六代?第485章 藏宝图第181章 现代仿的第7章 一句一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