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总攻开始

嘉佑八年,三月底,林兆远成功收复堂邑。

半个月之内,接连攻克两座由辽军重兵把守的城关,让不少将领,都见到了林兆远带兵的实力。

虽说伤亡不小,二十万大军,战死者约有一万五千人,但结果是好的,便足够了。

如果是卫渊领兵的话,可能死伤会少点。

但他是三军主帅,他需要培养自己的班底。

一些战役,如果不让林兆远等人切身指挥,他们永远也无法成长。

尽管,这样做的代价,是损兵折将。

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名将帅的成长,往往会伴随着尸山血海,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汤阴县大营里。

大名府那边的三十万大军,已经抵达此处。

为了快速的与荡虏军、江南军等各部军种形成统一战力,大战前的练兵,是必须要进行的手段。

此时,萧逾明正跟在卫渊身后,说着有关秦振的事情,

“卫帅命秦振从大名府抽调兵力前来汤阴,他是持反对意见。”

“他认为,耶律信先此刻面临着无险可守的局势,如果倾注兵力,在大名府大打,或有出乎意料的效果。”

“但如果执意攻打相州,无论敌我双方,都将会损失惨重。”

卫渊行走于正在操练的士卒身前,忽的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看向萧逾明,笑道:

“这不光是秦振的念头吧?”

萧逾明摇头一笑,“果真任何事都瞒不过卫帅,如今军中许多将领,都有这个念头。”

耶律仁先驻扎在相州,而耶律信先只是依山建营,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向耶律信先发动总攻,更切合当今局势。

卫渊问道:“你也有这个疑惑?”

萧逾明毫不违言的点头道:“是有,不过末将知道,卫帅这样做,一定有理由。”

卫渊笑而不语,径直来到主帐当中。

萧逾明紧随其后。

二人站在沙盘前。

卫渊语重心长道:“耶律信先驻扎在大名府城外,他从始至终的目的,都不是要攻克大名府,而是借由大名府一战拖住我军主力,为耶律仁先攻打汴京争取时日。”

“汴京之战时,耶律信先在大名府一带倾注全力阻挡大名府援军,从这一点上来看,辽军真正的主力,一直都是耶律仁先”

听到他的长篇大论,萧逾明心中逐渐明了。

相州地理位置尤为特殊,耶律仁先轻易不会选择撤军。

但是耶律信先就不同了。

他真正的目的,是在汴京之战打响后,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大名府的军队回援。

当时的秦振,一门心思的,想要在大名府全歼耶律信先,所以,只派了少量的援军前往汴京。

因为秦振压根就不信,耶律仁先真有本事,能在极短的时日内攻下汴京,而且卫渊从江南也带着军队出发前往汴京。

这让他有足够的底气不至于太过忧心汴京的安危。

谁知汴京城真就差一点儿被耶律仁先攻破。

每每想到此处,秦振便是不由得后怕起来。

“所以,相州之战,卫帅想要歼灭辽军真正的主力?”

萧逾明好奇询问。

卫渊笑道:“主力不主力的,暂时不论,但想要用一场战役,就歼灭大多数敌军,不太现实。”

“再说,我们的目标,也不一定就是相州。”

不一定是相州?

萧逾明再次感到困惑。

但是这一次,卫渊没有再向他解惑。

萧逾明被誉为儒将,一部分是夸赞,另有一部分,是说他适合当军师、幕僚,而非领军作战。

但卫渊想要将他培养成一代儒帅。

所以,才会告知他一些事情。

但最为关键的因素,需要他自己去猜。

这样才能有利于他的成长。

卫渊很喜欢看汉高祖刘邦的生平。

他发现,刘邦身为一名游侠,前半生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各处游历,增长见闻。

后来群雄逐鹿期间,善于用人的刘邦,更是主动发掘出了身边将士的闪光点,加以培养,让他们都成为了独当一面的将帅之才。

后来,民间有传闻说,一县之才就足以治理天下。

其实,是因为跟随刘邦的那些人,都经历了足够的成长,在不断学习与进步中磨砺自身,再到后来治理家国,便就顺理成章了。

而能熬过这个成长的过程,一半因素得利于刘邦,另有一半,就要多亏他们自己了。

如今,卫渊培养身边的人才,其实与刘邦的做法并无二致。

嘉佑八年,四月一日,按照原定计划,杨怀仁率领十万大军攻打邯郸。

耶律仁先在邯郸部署了整整三万兵力,按理说,三万人守城,就算守不住,在粮草辎重都富有的情况下,也能支撑相当长的一段时日。

但是耶律仁先忽略了一个问题,辽军的勇士,从小就生活在马背上,野战,他们在行,堪称天下无敌。

可若是守城战役,没有一个擅长守城的将领,面对擅长攻坚战役的杨怀仁,多少是有些不够看。

尽管如此,辽军也展现了极强的战斗力,面对杨怀仁连续三日的攻城下,愣是没有让一名周军将士登上过城墙。

而这时,杨怀仁的军队,损伤已近万。

为了保全有生力量,他不得已向卫渊求援,希望能以最小的代价拿下邯郸。

此时,汤阴大营里,卫渊召集诸将议事。

众人商讨半日,都一致认为,该向邯郸增兵。

卫渊经过深思熟虑后,却认为,一旦增兵邯郸,就意味着决战提前到来。

如今,尚有最为关键的部署没有到位——武安。

如若现在决战,很容易就会被辽军撕开口子,进退有余。

“我们一旦增兵,耶律仁先定会选择在邯郸展开决战。”

“若我等不增兵,耶律仁先就不敢擅动。”

“告诉杨怀仁,让他不惜一切代价,拿下邯郸,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邯郸!”

说到这里时,卫渊的脸色无比严肃。

三日后。

邯郸城外。

周军大营里。

经过连日征伐,都略显灰头土脸的周军将士们,此刻正站在杨怀仁身前。

他的手上,握有卫渊传来的绝密信件。

杨怀仁看向诸将,正色道:

“诸位,卫帅说了,让我们不惜一切代价,拿下邯郸!”

能待在这里的将士,都是杨怀仁的心腹,他的心腹,便也就是卫渊的心腹。

他们对于卫渊,都有着一种近乎疯狂的信任,仿佛,卫渊就是他们的军魂,是他们逢战必胜的信念。

可是这一次,他们实在是不理解卫渊做出的决定,

“卫帅手中有六十万大军,只需派来十万兵,我军也可以最小代价收复邯郸啊!”

“十万兵对于卫帅来说,不是什么大事吧?”

“.”

站在卫渊的那个角度上来说。一旦向邯郸增兵,相州必有动静。

届时,邯郸将会形成一座巨大的绞肉机。

敌我双方只能不停地往邯郸方向增兵,这有违背卫渊从一开始就做出的部署。

在邯郸进行大战,恰恰对周军来说,是一个赔本的买卖。

因为卫渊真正想针对的重点,可能不是相州。

杨怀仁大概能明白卫渊的心思,但也仅限于大概。

身为将领来说,服从军令是天职。

“够了!”

“卫帅的决定,岂容我等质疑反驳?”

“命全军休整一日,明日,全军将士,轮番攻城,以最短的时日内,收复邯郸!”

杨怀仁缓缓开口。

嘉佑八年,四月七日,代州十万兵抵达武安,开始攻打此城。

武安城内的守军仅有一万,对于从代州赶来的将士来说,并不是什么难题。

是以,武安与邯郸之战,战况最为惨烈,牺牲最为悲壮的,还是邯郸之战。

后世史书有载,‘胡国公杨怀仁率军战邯郸,半月未果,士卒损伤过半,后因趁雨夜攻城,克复邯郸’。

足足半月的攻城战役,十万人死伤高达六七万左右,才算是成功收复邯郸,全歼戍卫邯郸的辽军将士。

说是全歼,其实是守在邯郸的辽军,无一人投降!

晚年的杨怀仁回忆这场战役时,一切都犹如历历在目一般,将这场极其残酷的攻城战役,讲述给后人。

那一夜。

倾盆雨水,将墙面、城外的尸体、血迹,都给冲刷干净了。

整个地面,宛若血湖。

待攻进邯郸时,每一名周军将士的身上,都被血渍沾满。

甚至行走的脚印,都有道道血痕。

有一些血迹,似乎已经粘在了城墙上。

就连那倾盆之雨,都未能将那些血迹冲刷干净。

城门、城头上,堆满了尸体。

他们每行走一步,都要踩踏在尸体上。

天际间,电闪雷鸣不止。

而整座邯郸,宛若炼狱一般,冲击着每个还活着的人得心灵。

就算是身经百战的士卒,在见到这极其惨烈的一幕时,胸腹里,都是忍不住地翻江倒海。

血腥味、尸体腐烂的恶臭味,经由雨水的冲刷,彻底融合在一起。

让整座邯郸,变成了鬼城。

待将辽军士卒全歼之后,作为胜利者的杨怀仁等人,脸上却没有洋溢出那种作为胜利者,该有的开怀之意。

此战,实在是过于残酷与悲壮!

邯郸城头之上。

杨怀仁与几名周军将领站在一起,看着将士们不停地往城下搬运尸体,都是不约而同的心颤起来,

“讲句老实话,从军这么多年,还从未见过这般惨烈得攻守之战。”

“短短半月,双方死伤近十万人,再加上城中百姓的尸体.此战,我军能赢,已属万幸。”

“卫帅说了,待收复邯郸以后,武安方向,会派来三万兵力协助我等守城。”

“.”

邯郸之战,他们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只是因为卫渊的一道军令而已。

待众人议论之后,杨怀仁缓缓开口道:

“派人告知卫帅,就说,邯郸已复.”

嘉佑八年,四月十日,代州十万兵收复武安城。

四月十五日。

汤阴。

萧逾明正向卫渊汇报着邯郸的情况,

“虽然历时半月,但不管怎么说,杨将军没有辜负卫帅您的期许.”

说到这里,他做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见状,卫渊好奇道:“还有事?”

萧逾明沉重道:“邯郸之战的伤亡具体数量已经出来了.”

卫渊又问道:“多少?”

萧逾明道:“六万三千两百余人。”

六万?

卫渊听到这个数字时,也是愣了一下。

部队损失过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形同被全歼。

可是在军队损失大半的情况下,杨怀仁还能咬着牙将邯郸城啃下来。

可见,他的用兵天赋极强。

过了会儿,卫渊叹了口气,“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说罢,便就恢复常态,向萧逾明等人说道:“命武安方向,秘密向邯郸增兵四万。”

“各军都已到达指定位置了吧?”

沈青作揖道:“均已到达卫帅先前所部署的位置。”

卫渊点了点头,“令。”

仅是先说出一个令字。

诸将便从座位上起身站立。

卫渊看向众人,显露出一种前所未有的严肃神态,一字一句道:

“武安、邯郸,按兵不动。”

“永安、堂邑,严防耶律信先回援。”

说到这里,他深呼吸一口气,再次做出决断,

“嘉佑八年,四月二十日,卯时一刻,向相州,发起总攻!”

“诸君,能否一雪前耻,就看此战!”

陈大牛等人齐齐开口,“诺!”

相州之战,是大周发起反攻号角的第一战,也是注定名留青史的一战。

双方总投入兵力已经超百万。

在冷兵器时代,超过百万人规模的大战,无不是气运之战,定鼎之战。

此战,若胜,则卫渊就能有十足把握,收复失地,甚至是为在中原歼灭辽军主力做够铺垫,而后一路打到燕云十六州。

此战,若败,则耶律仁先可奠定统一大周北方的基础。

就好比是当初的官渡之战。

袁曹双方前后投入总兵力近三十万。

双方投入共计二十多万的军队,换算到现在,不亚于是百万人级别参与的旷世大战!

而这场战争,是由卫渊谋划发起组织的战役。

也是他率领大规模兵团以来,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意义非凡。

第241章 不要,那就毁了它!第330章 给明兰找个亲事第116章 我卫渊只有一个外甥女,那就是盛明第238章 卫渊担任会试考官第351章 为来年北伐点将第260章 封王?!第233章 送子金童,卫家有后第253章 贺兰山缺第151章 请设水军第189章 卫渊会见海外诸国使者第300章 父皇,儿臣要扛不住了第298章 三国第一次全面战争之大周首胜第297章 张桂芬茶馆设宴,赵盼儿小小心思第183章 范纯仁?傀儡罢了!第243章 离间计,请封爵第262章 募兵准则,五大营初步构思第117章 卫渊的权势第119章 (大章)谁敢为了你得罪卫渊啊?第112章 赵祯的用意第229章 卫师,我不负你,你也不要负我第165章 此等男儿,哪个女子见了不心动?第330章 给明兰找个亲事第二十九章:卫渊离京第186章 末将愿追随卫帅,至死不渝!第一章:雁门大战第160章 【求订阅】姊兄张义,家宴第139章 认卫青为祖,赵祯命礼部记册第282章 兄弟再相见第317章 代州八虎,如狼似虎第351章 为来年北伐点将第85章 定婚期,拜访宁远侯府第129章 卫渊兼任兵部右侍郎第313章 我想回家第145章 还当我是以前那个卫恕意?第五十九章:张桂芬突来盛家寻明兰第271章 欺辱宗室子女嘉成县主第三十章:练兵第84章 正三品大员卫渊!求追读第五十章:诸君,且随吾破敌!第114章 林噙霜的算盘第232章 张桂芬怀孕第348章 明兰大婚第154章 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第六十二章:江湖诨号赛骠骑第七十九章:代州之战,结束!第二章:徐家秘闻,初谈盛家第307章 皇帝与百姓共治天下第325章 立规矩,上方谷?代州军事政治集团第190章 明兰与盛老太太回宥阳老家第93章 点卯二三事第155章 抠门的宰执韩章,有女当街拦路第191章 林兆远请张桂芬说亲第153章 什么清流 浊流,都挺下流第174章 赵宗全的气运没了第七十四章:卫渊连斩西夏七将!第三十七章:全军大比武第158章 满甲营第六十六章:有意收卫恕意为干女儿第187章 写《筹海图编》与《纪校新书》第五章:战终第一十四章:弟卫渊,拜见大姐!第174章 赵宗全的气运没了第一十二章:张桂芬初闻卫渊第124章 广云台第一美姬魏行首第230章 顾侯去世,谥号之争第288章 遇刺,抓周第117章 卫渊的权势第五十四章:汴京马球会第197章 明兰,我能见见你舅舅吗?第130章 大周最年轻的兵家宗师第152章 囚禁二王第150章 阴谋诡计,成不了大事第273章 现代军事编制构想,为国尽忠无惧罪第四十章:卫渊此人,必为我大夏之祸!第167章 王安石入京,大朝议第六十一章:卫渊送尸,离间西夏第342章 静姐儿的手帕交第80章 王师凯旋,万众瞩目求追读第六十四章:卫恕意进忠勇伯府第235章 对西夏用兵第一十二章:张桂芬初闻卫渊第四十五章:卫渊担任先锋,盛家去往京城第251章 诸事可定矣第263章 卫兄,对你我来说,那才是最好的时第四十章:卫渊此人,必为我大夏之祸!第188章 水军统帅郭颢第327章 耶律仁先最后的阳谋求追读第三十四章:卫恕意生产第189章 卫渊会见海外诸国使者第二十七章:师徒议事第207章 卫渊资产第102章 请忠勇伯壮我国威!第232章 张桂芬怀孕第168章 王炸!第201章 明兰等人前往广陵见到卫渊第351章 为来年北伐点将第二十九章:卫渊离京第171章 这个太子画风有点不对啊!第269章 麒麟甲 追风马第201章 明兰等人前往广陵见到卫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