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八章 儒门荀圣

正文】——

“儒修,儒m-n修士。欧阳夫子,难道儒m-n也有长生乎?”魏鸿对欧阳修的话充满了疑hu-,对那纯白的仙道云气也颇感新奇。魏鸿修炼东方神祗之道,只要将神力运转到双眼之上,神祗自带的通天法眼就会显现,能观凡人的本命之气,能见修士的仙道云气。神祗之眼看透本源,只要不比自身高出二个业位,无论他用什么功法遮掩,魏鸿都能用通天法眼感觉出他本人在此界的命格和气运。这与功法和境界无关,是神祗之眼的本能,它查看的是此人在命运长河中存在的轨迹,类似于先天神算。

“东主,你是大族出身,难道不知道儒修的存在,不可能啊,大洪王朝历任宰辅都是儒修出身,作为行省大族,你的长辈应该都把这些告诉你了才对。”欧阳修说道。

魏鸿这些年父母早亡,跟长老会那帮老东西唯一一次见面还是在三年前,当时他只顾着推销自己的计划,老东西们就一直盯着自己手里的祝融真诀,自己当时又不出去游历,他们根本连水仙镇外的情况都没跟魏鸿说。自己对大洪王朝的认知,还是靠翻阅众多书籍得来的,那些在书籍中没有记载的大陆秘闻,魏鸿可是真的不清楚啊。虽然自己依靠灵珠子和y-珠空间,可以得到半径3600公里内的信息,但只是隔一段时间才扫描一下,神力也得节约着用。现在魏鸿处于归真末境,神念感知的范围是方圆10公里,比平常的归真境修士强了点,但家族老古董里归真境的修士不少,也用不着放出神念来挑衅他们吧。所以魏鸿出外只把神念限制在周身几百米,保证自己的安全即可。欧阳修的状况,也是他近前来才发现些许异样的。

“惭愧啊,这几年长辈们都去闭关了,也没什么人跟我说说当今世界是个什么样子。我又长居山野,与夫子这等雅士jiāo往不勤,王朝许多秘闻我如今都不甚明了。趁今天夫子成就儒修的大好时机,正好讨教一番。”魏鸿对大陆秘闻可是充满了兴趣。

欧阳修也不矫情,直接跟他说起了儒m-n的起源。这也不是什么好隐瞒的东西,每个大族的掌权者都知道这事。

原来儒m-n并不是玄离界土生土长的学说宗派,它来源于天外。

相传上古末期,大约在一个道纪(1道纪=129600年)前,上古神人和人族天仙大能合力打通与玄离仙界的天人屏障,从此离开玄离界,上古自此而终,历史进入中古年代。上古神人和人族天仙打通的通道引起了玄离仙界的极大震撼,从玄离仙界也偷渡了不少仙人下来,中古前期,宗派林立,诸朝h-n战。本来在荒古大陆人族只存在三大天朝,大宇天朝、大宏天朝、大运天朝,此乃神人降世以来,神人h-n血后裔在上古神人和众多人族天仙的指引下建立的。玄离仙界的天仙及天仙化身降临后,趁玄离界本土大能飞升之际,高等战力缺失,纷纷开宗立派,扶持世俗中野心不小的大族,建立新的王朝国家。中古前期三万年,就是诸侯争霸,宗派攻伐,人族h-n战的血s-时期,但三大天朝不愧为万世天朝,国内还有不少天仙驻守,而上界天仙又没有新人员支援,所以并没有就此灭亡。几万年的h-n战导致荒古大陆的局势发生了不少变化,大约九万年前,传说各国在昆仑天m-n(昆仑山巅,上古神人飞升,玄离界仙人降世之处)签订了一个密约——荒古协议,约束各国和各大宗派再起纷争,当然其内容就不是欧阳修这只当过五品王朝小官的人能够知晓的。当时存世的国家,除了三大天朝之外,还有八大帝朝(秦楚燕赵韩魏齐熙),四十九王朝,数百帝国,帝国之下的小国就不在此类了。不过,现在的大熙帝朝变成了大熙王朝,只有七大帝朝了。

荒古大陆近一万三千亿平方公里,十六个大州,世俗国家只占其中的三分之二,其他地方虽然灵气比世俗界高出几个层次,但其环境的恶劣程度和危险x-ng是先天武圣都不愿涉足的,所以这些地方要么是万里无人烟,要么是妖兽聚集,好地方则被众多修士宗派占据了。

大洪王朝建国五千多年,疆域二亿多平方公里,横跨中州、扬州,其实是在大运天朝的支持下,不断攻伐大熙帝朝而建成的。如今,大熙已由帝朝变为王朝,不再对大运天朝构成威胁,所以近三千年来,大洪和大熙之间没有在发生大规模的王朝决战。

在上古末期的仙人下凡大ch-o中,玄离界儒家始祖——荀子也派遣其天仙化身及座下几个儒师境界(相当于天仙业位的仙道修士)的弟子下凡,宣扬儒学,留下玄离界的儒家道统。荀子并没有像其他天仙一样建宗立派,支持贵族叛lu-n,而是在大运天朝皇都天运之城讲学,与天朝皇室的关系也不错。在大运天子的支持下,在天运之城东郊创建了稷下学宫,儒家之名从此在荒古大陆广泛流传,至今已有十一万六千余年。

大洪王朝的创立者洪玄机,曾在稷下学宫就读。相传还拜入学宫中一位天仙老祖m-n下,在稷下学宫和大运天朝的支持下,才打下偌大的一份基业。稷下学宫所在地早就成为了稷下城,现今居民已超三百万,各国学子近百万。洪玄机能从百万学子中脱颖而出,获得天朝支持,建立王朝,也算莫大的机遇。所以王朝建立之后,王朝宰辅必是儒修,还需在大运天朝稷下学宫有过学习经历。

儒修在整个泰皇宇宙兴起的时间很短,据记载,荀子下凡时不过是儒君境界(相当于仙道金仙),降临的是他的一个天仙化身,整个儒m-n在玄离仙界的势力很小,达到儒君境界的也就他一个而已。上界与下界的天人屏障是泰皇所立,下界是不允许天仙以上业位的大能存在的,超过天仙,你不飞升,泰皇意志就会降下天罚,还不飞升,你就嗝屁了。

儒家在玄离仙界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宗派,在别的中千世界是否存在,荀子也不清楚,在仙界难以立足,m-n徒达到天仙境的太少,跟其他宗派争饭吃,又无强大武力,下界的话根本行不通,在太乙境之前,无人能打通天人屏障,除非下界之人自己从下至上打通屏障,才有漏d-ng可钻。其实一个天仙飞升产生的bō动是很小的,上界之人又不知道他们在哪里飞升,而一个道纪前的那次,实在是动静太大了,相当于几十万个天仙飞升产生的bō动,时间延续也不短,所以有不少仙人趁此机会偷渡到了玄离界。

在天仙境以下,儒修都统称儒士;儒师相当于仙道天仙,儒君相当于仙道金仙。儒士又分为两大境界。夫子境:前期,500寿,九尺儒学灵光接引天地浩然之气,诸邪不侵,但无神通,只可养气长生;中期,800年寿命,天地浩然之气运转全身,xiōng中一口浩然气,可斥散地仙境以下的邪魔;后期,1200年寿命,浩然之气聚集头顶,可聚可散,万邪不侵,可作用于他人,可御风飞行。先贤境:前期,5000年寿命,头顶浩然灵光,可比散仙业位初境修士;中期12000年寿命,浩然灵光开始显示笔,墨,帖,尺等虚影,可敌散仙末境;后期,十万年寿命,灵光虚影开始由虚变实,实力可比散仙极致修士。当儒士头顶的灵光虚影变为人道法宝的时候,就是他成就儒师之时,经过天劫,人劫,心劫洗礼,就可飞升太古洪荒界了。

欧阳修三十年苦读儒学经典,入世为官二十载,归隐之后,又在水仙镇教学育人,在来上清外院之前,其身就有九尺儒m-n灵光显现,是一个真正的大儒。现在或许是想通了某些关节,又或许是长期的积累,近期成为了真正的儒士,晋级夫子境前期,不再是一个凡世大儒了。

“恭喜欧阳兄,从此踏上长生之路。”魏鸿从欧阳修处听到诸多秘闻,自然要感谢一番。

“欧阳兄,夫子境前期难道没有什么神通法力吗,500年寿命,差不多是归真境修士的极限了,怎么会没有归真境的实力呢。”魏鸿问道。

欧阳修看起来十分镇定,温文尔雅,平静地说道:“先圣荀子,生于玄离仙界,但只是世俗出身,求学问道两甲子,方成地仙,其后千年,修为毫无进展。遂以散修身份再次来到世俗,以求在凡世红尘中悟道。荀子以凡人身份启m-ng幼童,大开山m-n,广收子弟,境界愈高,越感到出世修仙的孤寂,百八十年后,他的真如金丹消散,载也不复地仙业位,但其法力却全都转化成了浩然灵光,成为玄离仙界第一个儒修,为第一个先贤。那时儒修是没有夫子境的,先贤境即为儒士。先圣座下弟子很多都是抛弃地仙身份转修儒道,也没有夫子境这一儒修境界。自降临玄离界后,荀子发现此界凡人冲破种族界限,达到地仙境的千万中无一,而地仙散修更是寥寥无几,有那么多m-n派选择,根本就不会去学什么儒学,所以刚开始的几万年,先圣座下地仙弟子没有超过三十人。荀子在大运天朝立足后,才开始研究此界凡人修炼儒道的方法。静心思考,以凡人为师,游历世间一千年,才创出地仙境以下修士的儒修功法。于是在天运之城创建稷下学宫,广收士子,传下儒道一脉。”

“那儒家先圣荀子还在玄离界吗,我真想像他请教儒m-n修行之道。作为独自开创一脉修行之法的大能,肯定能为我等解释在修行道路上的诸多疑hu。”魏鸿想着,怎么也得去一下稷下学宫,瞻仰先圣容颜,探访大能踪迹。

欧阳修摇了摇头,说:“恐怕要让东主失望了,据说荒古协议的先决条件就是玄离仙界降临的仙人必须飞升,各国才能停止战争。先圣及其座下天仙境弟子,早在9万多年前就回到玄离仙界了。这些都是我的老师告诉我的。”

“敢问尊师是?”

“大洪王朝内阁次辅高从仁,吾乃天宝三年二榜进士出身,那次主考官就是高师,高师快要突破到先贤境了,在本朝都算是一等一的高手,虽然没有地仙境修士的神通,但浩然之气,万邪不侵,倒也不怕地仙境的任何法力。”

“所以说,夫子境,除了寿命长点,神通比起地仙修士来少很多,是吗?”

“东主莫看不起儒修,魏氏一族中现在可是连一个地仙修士都没有,魏氏长老的力量如果作用于吾之身体,是无丝毫作用的。”欧阳修这几天也mō了mō魏氏的底,才有如此信心。

“我们不讨论这个问题,欧阳兄,你知道大洪王朝的地仙,散仙有多少吗?”

“在我离京之时,高师曾告诉我,让我在家好好修行,虽然有过罢官经历,只要成为真正的儒修,至少也是王朝正三品的京官。高师在以前曾经对我们这些弟子说过,洪京中达到他这样境界的修士不足8个。散仙境的就不清楚了。”

直至今日,魏鸿才对大洪王朝有了一定的认识。

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书玉册第五百零三章 一语道破第二百四十章 丙火神煞第一百七十章 真君殿第四百五十八章 遇险坠崖第七十一章 百年恩怨第三百九十四章 星神殿中第三百四十九章 碎星界(一)第八十三章 百花盟约(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真相传闻第二十章 势力初建第一百九十七章 危机时刻第三百五十六章 星盗突袭第三十一章 龙门书院第二百六十八章 完美收丹第二百九十八章 祭炼石碑第五百零七章 先遣部队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书玉册第一十六章 地位时局第四十七章 新家事宜第二百一十九章 兄弟重逢第五百四十二章 蚩皇古碑第二百三十二章 以物易物第二百九十九章 黄雀在后(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真相传闻第一百九十八章 阵斩地仙第二百七十九章 双雄会(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皇位更替第四百一十六章 一甲子之约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鲤大将(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代人还债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大的机缘第一十七章 修身齐家第五百三十一章 争分夺秒第四百章 青龙秘法第一百六十七章 条件交换第四百一十七章 群仙大会第一百三十五章 宵小剪径第三百八十七章 生擒元神第二十八章 边境流民第四百零七章 变天第八十七章 穿越之人第二百六十章 真君显圣(二)第十二章 神道修行第四百二十章 异乡客第六十四章 诡异之地第四百八十章 商路邦国第五百四十六章 上古秘辛第二百五十五章 堂庭山(一)第五十二章 临安暂歇第五百四十章 天荒古禁第二百九十章 抽魂炼魄(一)第三百九十章 灵仙破禁(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劫掠猖狂第五百零七章 先遣部队第二十六章 事前安排第三百三十六章 机缘(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阵斩地仙第二百七十五章 神光斩妖(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入门缘由第一百六十五章 抓捕行动第二百章 深夜相遇第三百六十三章 投降第五百一十五章记名弟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妙玉掌教第四百九十二章 灵符之争第四百七十三章 祖巫印记第三十一章 龙门书院第六十五章 异度空间第三百五十三章 紫菱原石(二)第十四章 外门弟子四象第二百零七章 仙府重开(二)第五十四章 婚约冲突第五十五章 官方自解第一百零八章 真相大白第三百五十六章 星盗突袭第一十七章 修身齐家第二百七十五章 神光斩妖(一)第四十八章 前往南离第二十九章 南离剑侠第九十七章 锦州到手第四百七十七章 替天行道第一百零九章 化作灰飞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婚第一百八十九章 孽龙乍现第八章 一年之后第二百七十八章 罗浮仙真(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机缘(二)第二百一十章 五行神通第四十五章 至亲隐现第二百九十九章 黄雀在后(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东海盛会第二百五十章 古巫遗脉第四百四十章 熟人相见第三百四十六章 各方来犯(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黄雀在后(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祭炼石碑第七十五章 雨擎见闻(二)第五百章 道化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