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纷争四起

话说两头。

慈宁宫内,慈禧一早接到英俄两国公使前来抗议的事后,便是一阵慌乱。当两国公使因为没有见到光绪,更是提出要面见太后提出抗议,更让慈禧不知所措。而派出找光绪的奴才来报,光绪又去了军校后,便让人传话给两国公使让他们先行等候。一边让寇连材去找光绪,一边传见军机大臣。

这时的慈宁宫内所有军机大臣都匍匐在地上,聆听着慈禧的怒火。

“你们是怎么办差的,皇上下圣旨前你们怎么也不劝着点。这下引来了洋人的抗议,这如何是好?”

“你说你们,怎么都没有一个老成持国的。出了这么大的事,你们就没一个能拿点主意的吗?”

“皇帝还是太年青呀,行事太过孟浪。要是处理不好又是两国争端呀。找着皇上没有。”

“什么,法国公使也前来抗议?这可是三国抗议。到底找着皇上没?”

慈禧发了一通火,说的有些口渴。随手拿起茶杯喝了口水。可这班军机大臣们没有一个回话的。气的慈禧重重的将茶杯放回桌上:“你们……还有喘气的吗?”

“礼亲王世铎,你是领班军机大臣。你来说,这事该当如何处理。”

清末官场的大部分官员对于洋人还是很忌惮的。自大清对外开战以来,从来都是输。所以绝大多数官员都认为,凡是和洋人有关的事都不是好事,尤其是保守派。可礼亲王世铎做为领班军机大臣多少还是和洋人打过交道的:“回太后老佛爷的话,皇上下这道圣旨原本是想激励我八旗子弟之士气。这旨意还是臣让人去拟的……”

“世铎呀世铎呀,你让哀家说你什么好。”没等世铎说完,慈禧就接过话去:“如今这等局面,该如何收场?”

世铎低声回答:“要不臣出面向两国公使道个歉?”

“此法不妥。”这时孙毓汶出来说话了:“臣以为不如就让皇上来处理此事,一则皇上已经亲政,此事本应皇上出面。二则,若是出现差错,再由圣母皇太后安抚。也可体现圣母皇太后之圣明,也可为此事留有余地。”

慈禧想了想,看来也只有此法最佳。也可体现太后的重要性:“看看,这才是老城谋国的话。皇上找到了没?”

“回太后,已经让人去找了。奴才让小寇子守在午门。等皇上一回来就回禀老佛爷。”李莲英答道。

一会工夫外头总算有了回音。皇上找着了,皇上一早去了趟军校而后绕道去了学堂。已经到了午门。

那就好,慈禧松了口气。就等着看皇上的笑话,这大清什么时候能少得了哀家。这时又一个小太监来报,皇上到了午门后,让寇连材和唐绍仪先走了,皇上还等在午门不知何事。

皇上想干什么?慈禧对光绪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越来越摸不着头脑。不一会儿又来了小太监才明白。光绪让唐绍仪去兵部拿了张地图。而寇连材竟然带着三国公使去了太和殿。而且皇上正赶过去。慈禧心中怒火中烧,这还了得。

在慈宁宫中,要说最能体察慈禧心思的,莫过于孙毓汶了。孙毓汶看见慈禧听说三国公使去了太和殿脸色一变,他立即跪到在地:“皇宫内院,岂能为蛮夷所开。太后,您要做主呀。”那说话声音一副哀怨模样。

这话听在慈禧的耳朵里,无异于火上浇油。慈禧“腾”的一下站起来,用不阴不阳的语气说道:“都跟着哀家去养心殿,哀家到要问问咱们这位皇上,这袓制还要不要了。”

就在慈禧带着大小军机们前往养心殿路上的时候,光绪已以结束了太和殿的事宜。唐绍仪才带着三位公使走出皇宫大门之时,法国公使施阿兰使拉着唐绍仪问:“这位大人怎么称呼。”

唐绍仪拱拱手:“下官唐绍仪,现为皇上的秘书。”对于秘书这个称谓,唐绍仪依然有些别扭,因为皇上到现在还没给自已一个明确的官职。

皇帝的秘书,那可是能左右皇帝意见的人。这等重要之人自要好好亲近。欧格讷恭谨的问道:“请问唐大人,贵国皇帝是何时起想修铁路?修此铁路有何要求?还望唐大人不吝赐教。”

回想皇上在太和殿说起铁路之时,又是往来不易,又是交易不便。说的是煞有其事。还久悬未决。皇上在今日中午前跟要就没有提过。唐绍仪心中呐喊着,可面上又不能这样说,只能顺着皇上的意思接着往下说:“下官来京之时就听说皇上早有此意,正如皇上所说。我大清受限技术与资金的原因,方才拖到今日尚未能有结果。此次有三国相助,相信这铁路能很快进入实质讨论阶段。至于要求,还是请诸位回去后拿出一份详细的计划书来,相信皇上会选择一份最佳方案。”唐绍仪的意思跟本就一句话:早想干了,就是没钱。

“唐大人,既然贵国皇帝陛下早有此意,那我立刻回去向国内发报尽快拿出方案来。还请唐大人在贵国皇帝陛下面前多多美言几句,这铁路要修还是先修东北段的好。”俄国公使喀西尼可能是这里面最积极的。

“唐大人,请转告贵国皇帝陛下。大英帝国的技术和资金都是最雄厚的。”欧格讷不温不火的说了一句,说的时候还似有似无的瞟了一眼喀西尼。而喀西尼只是抬起头看了一眼天空。

唐绍仪心中不得不佩服皇上。拿了条莫须有的铁路,不仅让三国不提抗议之事,还直接让他们互掐起来。只是他没想明白,干么还要告诉德美两国公使。是皇上想把水搅的更混,还是真想修铁路。

“三位公使大人,下官还须前往德美两国公使馆。皇命在身,恕不想陪。告辞。”

“唐大人慢走。”

唐绍仪和喀西尼先后离开。待二人走远,施阿兰便说道:“此次清国修铁路之事,必将重新引发沙俄对远东的扩张欲望。我们须要将俄国的目光重新拉加欧洲。欧格讷先生,我们必须联合起来。阻止俄国染指这条铁路。”

“施阿兰先生,相信在这点上,你我两国都有着同样的利益。但我疑虑的是,以清国人做事的习惯,这么重要的事必定要与他们的军机处商议。可为什么我们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呢?如果是这位清国的皇帝没有和军机处商议而是个人的想法的话,那清国皇宫里面还有我们很多不知道的事呀。”欧格讷有些担心,因为他看来这事不仅仅是清国皇帝想修铁路这么简单。

“不管怎么样,总之不能让俄国人参与进来。欧格讷先生,我须要将此事通报国内。再见。”

唐绍仪告别三位公使后,连忙赶到东交民巷德国公使馆。没想到德国公使巴兰德已经去了美国公使馆,唐绍仪又连忙赶去美国公使馆。而德国公使也正是因为今天光绪圣旨引发的英俄两国抗议前往与美国公使田贝商议,能否在这次抗议中捞取好处。两人在交谈了关于最近清国的一些动态,由其是清国建立新军学校和新式学堂。他们还乐观的认为,老朽的清国终于向西方文明世界接近了。

“田贝先生,不知道对于此次英俄两国公使对清国的抗议,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在我个人看来,清国发出这样一份圣旨,原为激发本国士气,本无可指责。而英俄两国大动干戈的抗议,不知清国这次又会答应什么条件。我们是不是也联合一下争取点利益呢?”巴兰德太想为德国争取一个新的市场了。

“巴兰德先生,我个人认为英俄两国的抗议并非为了这份清国的圣旨,我想也许是为了圣旨上只提到了英俄两国与清国签订的条约。而没有提到比如中美的《望厦条约》。”田贝提出了一个假设:“当然如果可能,我将会尽力为我国争取利益的。”

“不知道你是否知道,在英俄两国提出抗议之后。法国公使施阿兰先生也随后前往提出抗议。”

“是吗?这个狡猾的家伙。”

田贝的副官从门外怱怱进来,田贝问道:“什么事这么紧张,我的副官先生。”

“长官,清国皇帝新任命的秘书唐绍仪先生前来拜会,希望我国能对清国将要修建的铁路提供帮助。”

清国要修铁路?在经过短暂的惊讶后立刻面色一沉,这么重要的事不能等一会再说嘛。这里还有德国的公使。田贝的副官接着说下去:“另外,他听说德国公使正在我国使馆内,所以想面见二位好一并通知。”

美德两位公使互看了眼,他们对清国能主动提出要修铁路已是相当惊讶,要知道1876年在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可是被清国政府花钱买回来给拆了。而后的近二十年里清国仅修建约400多公里铁路,而且都是地方修建的。这次可是清国中央政府想修。美德两位公使正惊讶之余,还想到难道这次清国修铁路是英俄法三国抗议的结果?

“我想我们还是见一见这位唐秘书。”田贝说道:“那请唐秘书进来吧。”

“两位公使好。我奉皇上之命特来告之二位。我大清欲修建贯通东西南北的两条大型铁路,希望两国能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与一定的支持。我皇上的意思是先由两国提交各自的修路计划,最后择优录取。”

难以置信。这是美德两国公使心中共同的想法。要知道这时中国尚有1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要修贯通东西南北的两条铁路,这加起来也有近4000公里。相当于现有铁路总长的十倍。不管是不是真的,既然是以清国皇帝的名义通知,相必也不会是假的。田贝立刻答应下来:“贵国修铁路一事,我国可以大力支持。只是这具体问题,是不是要先讨论一下?”

“当然,我只是奉命前来通知两位,至于具体事宜。我也须要等待皇上的命令。皇上的意思我想可能是先希望两国能召集一下相关的技术人员。我已通知两位,还须要向皇上复命。告辞。”唐绍仪转身要走,田贝连忙拦下。

“唐大人,对于今日英俄法三国前去抗议之事,不知贵国是如何处理,还望告知一二。”

“想必贵使应该是听错了,今日英俄法三国是前去商议关于觐见的相关事宜。如无其它事情,就先告辞了。”

“唐大人慢走。”

“难以置信。”巴兰德等唐绍仪离开后这样说道:“两条铁路就让英俄法三国改变了初衷。我想我们也应该见一下这位清国的皇帝陛下。”

“我想也是。”

第380章 斯拉夫人的拳头第398章 替代无畏号的白起级战列舰第95章 云涌第27章 纷乱第286章 海陆之争第362章 备战第391章 开国大典第288章 慈禧病危第55章 准备就绪第38章 议事第356章 日本大屠杀第282章 都是问题第255章 对荷兰宣战第287章 天龙八部第75章 杀人放火时第300章 三十章 日本请和第300章 零二章 拥挤的远东第4章 朝堂之上第356章 日本大屠杀第164章 五年发展计划第361章 北方攻略第420章 夺桥之战第4章 朝堂之上第127章 交换第300章 一十章 最后的等待第378章 揍他第123章 断后第257章 冲击马六甲第131章 鹿死谁手第43章 谁是谁的无间道第201章 远东的**第14章 视察第390章 准备就绪第255章 对荷兰宣战第419章 全面进攻第84章 意外相逢第257章 冲击马六甲第72章 第一次交锋第133章 设伏第272章 南巡的目的第119章 我的亲娘第300章 二十九章 开价第157章 态度第381章 到东方去第300章 三十六章 北进计划第228章 葫芦岛号巡洋舰第203章 日俄密约第365章 天崩第413章 北方战事第277章 汽车工业第225章 退已无路可退第151章 史上最大的抢劫行动(1)第211章 开火第288章 慈禧病危第67章 梦里梦外第300章 四十三章 菲律宾改名叫吕宋第223章 远东政治博弈的开始第96章 战争开始了第96章 战争开始了第182章 任道而重远第88章 生丝大战第205章 疯狂的计划第254章 一线生机第169章 忧虑第44章 皇宫内外第221章 信念第164章 五年发展计划第177章 寒流第151章 史上最大的抢劫行动(1)第164章 五年发展计划第4章 朝堂之上第68章 谁才是倒霉的人第127章 交换第120章 牛庄之战第50章 插曲第414章 历史上的第一次空中补给第284章 皇后的人选第256章 宣战的原因第217章 皇上,你的将军还没有全部阵亡第46章 成军仪式第273章 光绪南巡第300章 四十章 一声巨响第37章 广而告之第300章 一十六章 最后的围剿第353章 中西学术之争第65章 新年快乐第138章 最后的电台第379章 一年与一天第142章 颤抖的佐世保第397章 不安份的中国人第396章 中俄大战,一触即发第255章 对荷兰宣战第426章 两个疯子的战争第300章 一十章 最后的等待第210章 坍塌的海参崴第206章 时不我待第100章 一溃千里第65章 新年快乐第25章 第一次交锋第49章 登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