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朝鲜代理人

这天上午,天色阴沉,赵刚也蹙着眉头。兵工厂需要的资金太多,自己的资金实在运转不过来,到哪里能拿到一大笔钱呢?赵刚想了很久,只能是既希望于美国人的贷款了,但是已经过了半个月了,美国人还没有来。赵刚的眉头又皱了皱,突然听到门外有人求见。

门帘一掀,一个人走了进来,小眼睛,单眼皮,高颧骨,一张红彤彤饼子脸,让人一眼就看出是个朝鲜人。对于朝鲜,赵刚是没有什么好感的,一个不能维护自己主权的国家不配得到尊敬。而对于朝鲜人也不需要过多的客气。

“尊敬的赵刚大人,我奉教主之命而来,向您献上我们的敬意。”

那个朝鲜人见赵刚脸色不对,急忙拿出一张礼单递给赵刚。

赵刚看也未看,直接将礼单丢在地上,冷冷的说:

“一分钟,说完了就滚,我没有时间听你罗嗦!”

那人气得浑身发抖,但是又不敢在赵刚面前发脾气,只好拣起礼单简明的说了自己的来意:

“赵刚大人,我想向您购买武器。”

赵刚一听自然十分感兴趣,脸上还是一副不耐烦的神情:

“大胆狂徒,竟然在本巡检面前公然谈论军火买卖,该当何罪!”

朝左右一使眼色,一干人马上将这个朝鲜人绑了起来,二话不说,先是打了几十棍下去。棍棒无情,这个朝鲜人为了活命把所有的东西都说出来了。

原来这个人叫崔海月,这次奉全奉准之命前来购买武器,准备购买一千只火枪以及二十万发子弹,价格也很公道十万两。

听了崔海月的话,赵刚换了笑脸,将崔海月扶了起来

“你怎么不早说,看吃了苦头吧。”

崔海月哭笑不得,只好自认倒霉,赵刚就带着他去了库房。

一进库房,崔海月的眼睛就直了,瓦蓝瓦蓝的枪支成排的摆在架上,密密麻麻军械架都是枪支,少说也有几千枝。再走过去,地面上整齐的堆放着一门门的大炮,最大的炮口径有人脸那么大,最小的只有杯子口径,但是无论那些火炮看上去都是威风凛凛。

崔海月喜动眉梢:“赵刚大人真是好人,竟然给我们这么好的武器。”

赵刚听了大笑:“崔先生,这些兵器哪能给你们使用,有更好的给你们。”

崔海月大喜,向赵刚行了一礼,待要跟赵刚说些什么,赵刚已经笑着走了出去,崔海月急忙快步跟上。

过了一间又一间,越到后来,武器越是先进。崔海月觉得心脏都快跳出来了,想到自己的部下装备了这么多先进的武器,崔海月认为教主离朝鲜国王的位置也不远了,自己多半会当上将军的位置。终于,到了最后一个仓库,赵刚郑重其事的拿出钥匙打开了仓库的门。

门开了,仓库里的一切呈现在未来的朝鲜将军面前,无数的枪支散乱放在放在一起,有些枪支已经解体,部件遍地都是。空气中的霉味挥之不去,隐约见还能听到木材断裂的声音,应该是枪托不堪重负发出的。

崔海月面色惨白,眼中怒火大盛,就想跟赵刚理论。但是,碰到赵刚带着轻蔑的眼神后,崔海月仿佛被浇上了一盆冷水,怒气不翼而飞。

赵刚开始笑了,开始还是轻轻的笑,不久就变成了放肆的笑,笑声惊动了树上的麻雀,惊动了仓库的硕鼠。过了好久,赵刚才停住笑声,正色对崔海月说道:

“你可知道我为什么笑?”

崔海月不敢不答:

“大人嘲笑小人不自量力。”

“错了,我是笑你们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区区一个全罗道竟然就是你们的目标。”

崔海月的心中掀起了狂澜,面前的这位大人,在中国这个庞然大物的国度内不过是个下等官员而已。但是,他具备的能量却足以决定朝鲜一国的命运,这样的事实让崔海月觉得悲哀,但他无力改变有汉以来几千年的习惯。

如果得到这样的巨大势力的支持,那么推翻李家王朝将不是一个神话,但是崔海月也有顾虑,作为一个政治家,他也知道接受支持的背后意味什么。

“赵刚大人,那我们需要拿出什么东西来表示我们的诚意呢?”

赵刚看着崔海月,一字一字的说道

“我给你的,才是你的;我不给,你不能抢。”

最后,崔海月带着这十五个字回到了朝鲜,一同带回的还有对天朝上国无穷的敬畏。

半个月后,第一批武器交货,一千只旧式后膛枪每枝白银150两,外加20万发子弹共计作价20万两,卖给了朝鲜国内的野心家。而这样的买卖被固定下来,几乎每周都在无声地进行。很快朝鲜人的资金就出现了不足的情况,赵刚允许朝鲜人用自己的土特产换钱,当然有一些时候甚至出现用人顶账的办法,据统计最多时朝鲜人在赵刚处做工的超过15万人。众多的廉价劳动力加速了赵刚的建设步伐,而朝鲜的某方势力也脱离了历史的轨迹,意外地强大起来。

这些局面是赵刚乐于见到的,在他看来,朝鲜自从明朝以来,就变成了一个可怕的属国。这个国家不时会放出一些令人窒息的气体,而且认为中国无论何时都会无条件的帮助自己,所以一味的放弃武备。几乎每隔一百年,中国就需要为这个属国出一次血,耗光自己的国库。但是不得不让人佩服的是,朝鲜这样的国家几千年下来竟然还是以独立的姿态屹立在东方。

赵刚就准备用这些武器将朝鲜武装起来,让他具备一定的抵抗能力,到时候在甲午战争中消耗日军的。在朝鲜崎岖的山路上,具备一定势力的游击队将成为日本军队的噩梦。如果日本军队陷入朝鲜泥团之后,赵刚有信心打一场代理人战争,将日本人彻底打垮。

第61节 进退两难(五)第25节 慰安妇与战争第46节 宿命对决(四)第94节 抢滩登陆战(中)第24节 北洋阅兵(上)第15节 独立宣言的作用第8节 东方第一大军港的背后(上)第10节 怀大志千金买神鼎第4节 股市狂澜第13节 日本竹杠敲得响第18节 巡检做天子(二)第1节 风起萍末第12节 铸犁修剑备凶顽第13节 美国陆军-无能的代名词第16章 美国的悲哀第4节 烈日要塞(下)第7节 刘锦棠千里下甘州第9节 M国人都是活雷峰第34章 打不过可以忽悠第9节 突袭(四)第54章 爱民如子第29章 弓逃第21章 不朽?不是我的愿望第39节 谈和第51节 巴拿马运河(上)第91节 武神驾到第31节 盘古计划第27节 廉政风暴第27节 科技的威力第25节 北洋阅兵(中)第32节 拼将热血洒山河第27节 廉政风暴第38节 血战(五)第7节 大战之前第33节 拼力一掷定乾坤第1节 破空而至第1节 四川风云第26节 海参崴大海战(中)第38节 血战(五)第68章 大熊转向第28节 升龙计划-突破东线第35节 特战雄兵(二)第22节 闪电战(中)第35章 铁板烧(上)第10章 直谏(下)第5节 昔日国宝今何在第8节 三气日酋(下)第19节 热血贯长虹第62节 过草地(上)第61节 爬雪山第9节 M国人都是活雷峰第50节 血战(十八)第1节 布尔战争(上)第6节 突袭(一)第88节 报国无门的印度将军(九)第25节 海参崴大海战(上)第26节 北疆鏖战(七)第60章 新政第62章 罗斯柴尔德财阀的末日(上)第11节 立国会议(中)第26节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下(完)第9节 大败西班牙第12节 吾将上下而求索第43节 特战雄兵(十)第25节 轻巡舰队的力量第8节 东方第一大军港的背后(上)第59章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崛起第50节 血战(十八)第26节 北洋阅兵(下)第28节 血战 精锐对精锐第21节 北疆坦克之海(二)第29节 升龙战争---奇袭海参崴要塞第54节 血战(二十二)第24节 侦缉营的未来(上)第50章 火线 帕劳岛!第12节 归燕回翔(中)第96节 伦敦上空的鹰(上)第89节 报国无门的印度将军(十)第3节 立国第一战(下)第43章 杯弓蛇影第23节 巡检做天子(七)第5节 昔日国宝今何在第36节 禁烟(三)第75节 筹粮第64节 犹太人复国(上)第33章 民心所向第100章 轰炸芝加哥(上)第59章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崛起第8节 知天命老将服输第19节 破交(下)第13节 风雪交加大点兵第58章 潜龙第96节 伦敦上空的鹰(上)第43节 宿命对决(一)第30节 出院第47节 特战雄兵(十四)第23节 香港论策(上)第26节 台湾风云起第13节 绝处逢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