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节 黄祸

人的想象中.有两种“黄祸”。十九世纪被西方轻蔑、鄙视的鸦片帝国的睡狮形象上.被加上了一些可怕的色彩.似乎那个垂死僵化的帝国躯体内.还蕴因素.

“傅满洲博士”是中国移民代表的“黄祸”。那些生活在伦敦、旧金山“唐人街”.在西方人看来丑陋、阴险、狡猾、朊脏、冷漠而又勤奋、麻木而又残忍的野蛮的“中国佬”.“他们中大多是些恶棍罪犯.他们迫不得已离开中国.又没有在西方世界谋生的本领.就来的犯罪的本事”。这是更为迫近的“黄祸”.直接威胁到西方世界的安全。

二十世纪末.赵刚(在西方人心目中,这个人简直就是撒旦的化身)阴谋推翻了清帝国,之后的一连串反击引起西方广泛而深切的注意。因为一再经受打击、几乎处于瘫痪状态的中华帝国.突然从下到上.爆发了一次野蛮的、猛烈的反抗。

在西方人的想象中.漫山遍野的黄种人在亚洲的广阔天幕下.~|地扑向孤岛式的西方人贸易与传教的据点。那里微弱的文明之光将被这野蛮残暴的黄色浪潮吞噬。这是西方人难以想象也不敢想象的。

几年间西方各国失去了在中国的各项特权.也丢失了消灭中国附属国地权利,这些事实唤醒了他们集体无意识深处沉睡的噩梦。预感是关于“黄祸”地预感.而噩梦则是“启示录”中的末日景象:如海沙般众多的魔鬼部族.将攻占蒙爱的圣城……

首先是“黄祸”传说。1895年.中日甲午海战.中国战胜了日本(虽然在赵刚来看这场战争的主体。清朝是彻底失败了,但是西方社会认为。中国是取得了胜利).半个多世纪中国在一系列国际冲突中连连失败.已接近衰亡与屈辱的极限,突然之间焕发了生机,击败了西方的学生-日本,这令西方社会开始不安。

这一年里.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开始在公开场合提出“黄祸”(DiGefahr)说法.并命令宫廷画家赫尔曼?奈克法斯根据他想象中地黄祸景象画一幅画.制版印刷后送给他的亲友大臣和欧洲其他主要国家的统治者们。画名就叫“黄祸”.画中七位天使一样的人物分别代表德、英、法、意、奥、俄等七个西方国家.她们拿着长矛与盾牌站在一处悬崖上.头顶是一个大十字架的背景.大天使米歇尔站在崖边.面.表情严肃而神圣地说:“欧洲国家联合起来深涧.隐约的山河城郭的那一边.半空中悬着一团奇形::心闪现着一团火焰中佛陀的坐像.骑在一条中国式的恶龙身上。

威廉二世当时的用心不过是为了吸引法俄地注意力,然后方便自己独吞中国而已,这不过是西方国家惯用的流氓伎俩而已。对于同样是流氓出身的英法俄美来说,基本上是不会有任何作用的。西方国家地处事方法就是。不管你有没有罪过,只要没有相应的力量,我也要来侵略你。

威廉二世耸人听闻的黄祸幻景.虽然没有多少人提出异议.但画家的画却很快流传开来。1898年.美国也将《黄祸》作为宣传画印刷发行。如果说德皇的黄祸恐慌完全是捕风捉影.那么英国美国倒还有一些难以启齿的理由。

对英国来说.那是对中国的军事侵略与经济掠夺使他们在胜利地得意中也隐约感到某种恐慌.觉得中国人总有一天会对大英帝国采取报复行动的。对美国而言.问题更.华人劳工移民在劳动力市场与种族观念上对美国人构成威胁.已经出现过排华风潮.这都是“黄+理背景。

克尔南()谈到“黄祸”时指出:有可能出现的中国威胁表现在经济与军事两个方面。如果中国目前开始的现代工业化得到成功.那么中国难以计数的劳苦大众就可以让中国产品泛滥于世界。这是一个令人想起来毛骨悚然的前景.而且已经慢慢的变成了现实,无数的纺织品以低廉的价格倾销到世界各地。

当时还有人抱怨.“在中国谋生的外国人的数量.已经日渐减少”。不错自从新中国杜绝了鸦片的进口之后,那些赖以为生的外国人失去了谋生的技能,不得不发出怨恨的诅咒。

正是那些侨居中国的西方人.最容易感到担忧与恐怖.而他们的看法又影响家乡公众舆论的偏见。从军事角度看.中法战争后.“人们似乎已经想见中国佬满世界乱跑的景象”;二十年后.这种危险可能就更加紧迫。

.如果中国开始了工业革命.那样在中国庞大的人素质的、规模惊人的军队.一切就不堪想象了。

在一般人的头脑中.黄祸带来一种模糊的惊恐.只:_人口.而且已有上百万涌到其他国家.人们就会不寒而|小城小国.对庞大的人口尤其敏感。对他们来说.亚洲人口泛滥.欧洲如果没有技术上的领先.根本就无法应对。

他们用“蒙古游牧部落”贬称中国泛滥成灾的人群.然该词最早出现于欧洲语言.指中亚腹地汹涌而出的野蛮人.他们是些.不知所来.也不知所向.所到之处.无不令人惊恐……

克尔南想说.西方人的“黄祸”恐慌.其实既不是:也不是军事的.而是对庞大地外族人口的某种“心理上的”的恐慌。这种恐慌可能根本没有什么现实或可能的威胁.只是它那令人厌恶的、异己的存在.就让西方人感到紧张、痛苦。

麦都思曾描述过拥挤在地狱般地国土上的庞大的中国人口.并对此表示过传教士特有的同情。西德莫尔(Elizadmore)虽没有传教士的同情.但也毫不掩饰自己的种族主义偏见。他在《万

》开篇道:

从来没有一个外族人能够深入了解黄种人的思维方式。他们思维的起点与终点都与我们不同.是一个和我们相反或颠倒的过程.我们无法追踪和理解。……对于所有地东方人来说.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人那样跟我们的差异那么大。没有一种记忆、风俗、传统、理念、词根或是任何一种象征能够把我们的过去和他们的过去联系起来。这就像在盎格鲁—撒克逊人与中国人之间.没有任何同情、关切、同感和默契可言。

他们巨大地数量和相似性令人震惊.任何一个单独的个体与他的三万万同胞的相像是让人感到可怕地。在这个巨大的帝国的任何一个地方.每个人都发现他们拥有相同不变的生理和心理模式——相同的黄色皮肤、坚毅的性格和刺耳、机械的语言;相同地住房、坟墓和服装;相同的偏见、迷信和风俗;相同的自私的守旧性和对于过去、古老事物的盲目崇拜。这种单调乏味、前后一致和人物、事件都不断重复的生活.令人讨厌.几乎使人感到怨恨。

在他们占据的土地上.从西伯利亚到交趾支那.无.他们都能留下自己的痕迹;他们自负、自私、颓丧、懦弱和迷信.没有想象力、感情、骑士精神或幽默感;他们不会热心于任何斗争(西方国家的观点有些可笑,热衷于争斗看来是一个优点).包括那些能改善生活条件的斗争甚至对于谁将统治他们或谁将篡夺君权也漠不关心。

“黄祸”更多是一种西方文化对东方的想象。庞大的异己的人口本身就给西方人造成心理压力与恐慌。如果中国人不好斗也不好动.麻木不仁.那么西方人最多也只是反感和厌恶.世界上竟有存在而且不断增长!

如果有一天.这么庞大的人口突然变得嗜血好战.武装到牙齿.反感或厌恶就变成了恐惧和仇恨。那将是世界最黑暗的时刻.基督徒想象的世界末日。赵刚的出现。让这种恐惧有了具像化的体现,几次战争之后。品尝到失败的苦涩之后,西方国家收起了折断的獠牙,暂时的停止了黄祸的讨论,这是因为中国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西方社会只承认这些。在他们看来中国的实力虽然弱于一流强国,但是却强于二流国家,具备成为伙伴的权利。

但是实际上“黄祸”的宣传却一刻都没有停止过。恐慌的原因.可能更多面更复杂.有历史的也有心理的.有经济、军事的。(西方文化充满排斥性与侵略性.也经常带有想当然的排斥性与侵略性.对异域文化的想象经常是“以己度人”的)。

“不管怎样.某种有关‘黄祸’的观念不断侵扰着欧洲人的想象。‘黄祸’是一系列的恐慌.似真似假.若有若无。它对西方本土经济的威胁在于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工的涌入;对西方哲学与基督教会的威胁在于佛教的传播;而更大范围中对西方势力的直接威胁.则体现在中国正在与其他国家一道.争取政治上经济上的自由。当然.最不堪设想的恐慌.还在于一种恶梦.黄种人像洪水一样在全球泛滥.最终统治

新中国作为新生的国家.蒸蒸日上的国势让西方国家感到不安.但是在西方各强国眼里。中国还是没有办法做对其产生威胁的。英国首相曾经说过“只要动用大英帝国1/3实力,就可以让中国人意识到实力的差距,乖乖的回到谈判桌上。”

但“黄祸”的恐慌即使在青天白日下.也还是无法消除。中国人巨大的数量与相似性.与西方人格格不入的、不可思议的个性.只要一想起来.就令西方人感到不安。西方人认为那些难以计数的中国人.冷漠、麻木、顽强凶残甚至诡计多端.就像一个只有一张面孔、一个头脑.却有无数支手脚的黄色怪物.他们才是历劫长存的、真正的“万岁帝国”所在。

最可怕的是.这些年里.他们竟不声不响地移民海.深入到欧洲、北美.住在伦敦或旧金山.与神经脆弱的白人邻室或邻街.让他们经常听到可怕的敲门声。帝国已经不再可怕了.可怕的是帝国留下的无数的个人.他们正悄悄地、瘟疫一样地流溢世界.蝗虫一样地.撒旦式地在个人的身上.突然复活帝国的魔影。这是西方人想象中的另一种黄祸.西方本土的黄祸。

不过这种恐惧并没有被西方政府感受到,至少这种威胁对他们来说是不存在的,只要中国的实力还不能对他们产生威胁,她们并不会随便的露出獠牙。

不过当阿拉木图战役结束后,中国的实力被高估了。西方国家甚至有一种错觉。中国人只用了三十万就消灭了一百万,那么中国的三千万大军就可以消灭一亿军队,中国已经对西方有了压倒性的优势。

他们没有看到,经过阿拉木图战役之后。中国的装甲集群损失惨重,坦克全部损坏,装甲车大半损坏,汽车损失2/3.亡,官兵伤亡一半,已经丧失了作为一支突击部队的实力。而积攒这支装甲部队,赵刚用了四年的时间才办到,想要恢复的话,至少也需要半年时间。

所以,德国和英国与中国召开了慕尼黑会议。名义上是对今后的战局进行规划,但实际上是两条疯狗开始抢夺别人的胜利果实!赵刚派出了唐绍仪外长,给他的指示是死保中亚,可以放弃西西伯利亚,日本的利益,但是这些放弃要取得相应的补偿,比如奥斯曼土耳其,伊朗,伊拉克等等,在那里还没有发现石油,从价值来说,只不过一片沙漠而已。

有的时候,眼光比别人看得远,这就是一种巨大的优势。当二十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英国首相后悔的说了以下的话

“当时我认为我们赚了,但是现在看,我们输得一塌糊涂,赵刚这个人,真是撒旦的化身!”

第44节 宿命对决(二)第7节 论势大结局中华一统第30节 白人间的信任(下)第14节 日本vs东北 纺织品之战第53节 设想俄罗斯公国第35节 蝴蝶效应(上)第22节 血战比尔姆(完)第88节 民主进程第4节 海兰泡之战(上)第66节 孟买惨案(中)第31节 慕尼黑会议第17节 满载而归第56节 英德谈判(上)第66节 犹太人复国(下)第16节 战神出现第22章 一梦三年第64节 犹太人复国(上)第61节 爬雪山第2节 平地起风雷第7节 经济会议论发展大结局中华一统第36节 困兽犹斗上第42节 水库三日谈(六)第54节 克拉运河(二)第23节 小问题大后果第34节 巨舰(下)第71节 中南行省第25节 海参崴大海战(上)第8节 上树抽梯(下)第44节 血战(十一)第64节 犹太人复国(上)第23节 樱花凋零第4节 烈日要塞(下)第63章 罗斯柴尔德财阀的末日(下)第17节 会猎木兰第84节 鬼子需要什么第4节 烈日要塞(下)第37节 抽身第76节 困境第10节 突袭(五)第12节 断碑山第79节 初战(下)第24章 向人民谢罪第1节 立国第一战(中)第38节 碧血祭忠魂第38节 碧血祭忠魂第12节 吾将上下而求索第2节 太平年间歌升平(下)第12节 奇袭布里奇伯特第28节 百花齐放电影春第43节 宿命对决(一)第8节 知天命老将服输第30节 杨度第72节 夺取皇冠明珠第36节 血战(二)第37节 血战(三)第14节 激战定西第54节 克拉运河(二)第12节 吾将上下而求索第70节 烧烤论英美(中)第25节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下 未完第71节 半瘫山姆斗野鹤(三)第2节 平地起风雷第62节 铁流一第30节 出院第2节 平地起风雷第3节 吏治难清第7节 血腥执法第30节 北疆鏖战(十)第6节 官匪一家第23章 回乱第12节 出口雇佣兵到美国第12节 吾将上下而求索第8节 上树抽梯(下)第16节 艳遇第36节 最长的一天第49章 刺马(下)第24节 战争中的男女第49节 喜事连连第28章 鸟尽第45节 赤字搞教育(中)第6节 阅兵第66章 火在烧第30节 白人间的信任(下)第37节 血战(四)第23节 太后的决断第3节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83节 报国无门的印度将军(四)第9节 铁军是怎样练成的(上)第37节 瘟疫第12节 铸犁修剑备凶顽第22章 一梦三年第76节 驼峰航线(下)第39节 血战(六)第8节 天水易手第15章 临危上高楼第35节 血战(一)第12节 突袭(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