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 奇袭印度

时的中国,西北远征军在与俄国这个冰雪巨人在雪原斗,西南在与英国人的印度邦搏斗,南洋一直与英美海军联军进行鏖战,在广阔的太平洋上,中国的太平洋舰队与美国的太平洋舰队互相攻击,双方伤痕累累却不后退。

中国几乎独自承受了半个世界的攻击,然而,帝国的中心区域没有受到任何威胁,由于三北工程的实施,中国的陕甘宁等半荒漠地带的生态环境大为好,尤其是黄土高原的治理让黄河流域重新焕发了生机。

由于这些地区生态环境的好转,中国的经济开始由沿海转向内地,战争加速了这一进程的实施,大部分的重工业开始转移到内陆,中国的经济在战时实现了均衡发展。由于动员比较及时,中国的生产已经进入了高峰期。

四万架飞机,120吨的战舰,7500辆坦克,25千门火轻重机枪,1250万支步枪,以45发子弹,这就是目前中国一年所能生产的物资极限,而德国的数字还不到中国的1/3,盟友,也不到中国的一半。

而英、美、法、俄全部相加,也不过与中国的总生产能力持平,在战争的初期,中国无疑会占据更加主动地地位,虽然受到了来自同盟国的强力压缩,可是仍然行有余力,主力部队在秘密集结之后,已经做好了突破任何一个方向敌人的能力。

在中南海。一场最高规格地军事会议正在举行,宋兵策。吴俊升,韩兴华三巨头以及帝国皇帝都参加了这次会议,决定1917年陆军总的进攻方向。

宋兵策首先说出了自己地想法:

“我认为,我们需要在明年加大对俄国人的压力,迫使俄国人退出战争,由于西北方向上进展不理想,我建议由中亚走廊出击。击败懦弱的土耳其军队,然后由土耳其部分直接进攻俄国的腹地,在那里,离俄国人的首都只有几百公里,而且地形一马平川,很适合我们的装甲集群展开。”

吴俊升没有说话,韩兴华也没说话,作为西北远征军的总指挥,他并不好反对这种建议。虽然他也同意这种意见,在土耳其方向上打开缺口,就会减轻西北远征军面对地压力,这对他来说也是好事情。

赵刚见三人都不说话。就说道:

“兵策你的建议不错,可是我们不能这样做,德国人已经拒绝了我们的出兵申请,甚至措词严厉的说。土耳其是他们的势力范围,不允许任何势力插手,就算我们也是一样。”

听到这么无理的花,吴俊生起的胡子直翘:“马拉个吧子的,还反了他,老子就领一个集团军过去,看看谁敢动我!”

韩兴华也激动得跳起来:

“我们西北远征军那么辛苦。给他减轻多少压力,他连土耳其都不吐出来,真是太***不是东西了,不打了,我们和俄国人谈和,让他们狗咬狗去。”

赵刚一听乐了,这两位都是一个模子出来地,怎么说话都是一个调呀。如果这么做,没几天中国就把地球上的人都得罪光了,赵刚好言安慰他们道:

“你们说的对,不过说得太白了,一个帝国元帅,一个上将,多丢份呀。我已经跟他们说了,土耳其我们绝对不会去动的,让德国人自己收好土耳其,不要到时候被其他国家抢走了。西北远征军以后地任务就是拖,俄国人既然与我们游斗,我们就跟他游斗,把喀山一线弄成无人区,这样俄国人想要反攻得话就要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把抽调出来的部队全部编到西南突击集群里面,我们的目标就是这里!”

赵刚说完,站起身来,拿起教鞭在世界地图上重重点了一下。

“这里!”三个人都叫了起来,赵刚点地位置,不再欧洲,也不在美洲,也不是被割断交通,丧失控制的澳大利亚,而是印度。

“对,就是印度,如果我们控制了印度,这场大战我们就赢了一半。”

赵刚对于这个战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印度作为英国在亚洲最大的殖民地,本身的资源和工业都足以支撑一只数目庞大的英国人的远征军,为了防御这些敌人所要布置地军队也会十分众多,与其提心吊胆防备敌人,还不如全力进攻,将敌人一举歼灭来的方便。

而且一旦拿下了印度,同盟国就失去了这个巨大的支撑点,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单独支撑超过五十万的英美联军,没有了印度,英国就丢失了亚洲,然后海路的交通也会被割断英国和美国将不得不各自为战,那个时候,英国和美国也许只能合并大西洋,彻底放弃太平洋和印度洋,德国人将面对更大的压力,最好同盟国与德国两败俱伤,嘿嘿,赵刚想到这里,不由笑了起来。

宋兵策总算从震惊中摆脱出来,问道:

“可是我们要从那个方向上进攻呢,没法从土耳其走廊进攻的,秦藏高原根本就不适合大兵团作战的,而且中南省多瘴气,向来是中国作战的禁区,历朝历代都很少在哪个地方动用大兵的,陛下,你要想好呀。”

赵刚笑了笑,低声对这三个人说道:

“说出来吓你们一跳,早在十年前,我就开始经营中东,每个月都会送一些武器过去,现在那里面的武器足够武装三十万人了,而且那些几十万石油工人,大部分是我们的退伍老兵,只要稍加组织就能阻止起一只石油大军,给印度一次难忘的教训。”

宋兵策这次真的惊讶了,一战中,中国虽然取得了中东以及伊朗阿富汗等国家,可是在英德的强力要求下,答应了这些地区的中立化,战后英德两国对这些地区的检查时非常严格的,真想不出召刚是怎样躲过这些检查的。

仿佛看透了宋兵策的想法,赵刚微笑着说道:

“方法很简单,我们不是每年都向欧洲出口大量的仿真枪玩具吗?我们就把枪的零件分装在几只玩具枪上,然后在中东中专的时候,把这些零件拆除来,拼成一只真枪,英德对阿富汗,伊朗检查严格,对于中东的货物检查没那么严格,所以就让我们钻了空子。”

说到这里,宋兵策等三人没有异议,赵刚正式下令,启动新年快乐计划。

万里之外,接到行动通知的中东石油总局马上开始行动,在半天时间内组成了一支二十五万人的军队,然后这支军队一天到达伊朗,然后三天内到达伊朗-印度边境,毫不费力的撕开了印度人:.扎了进去!

第6节 阅兵第11章 贸易利润第18节 狂澜俄国中亚革命第24节 三江口第12章 德国的弱点第17节 会猎木兰第22节 北大荒(下)第33节 北冰洋之战第7节 血腥执法第27节 廉政风暴第29节 朕受命于天第58节 进退两难(二)第2节 平地起风雷第42章 夺帅第30节 杨度第27节 台湾会议第29节 升龙战争---奇袭海参崴要塞第2节 太平年间歌升平(下)第70节 半瘫山姆斗野鹤(二)第16节 辩论大赛(下)第3节 运筹千里(三)第43节 宿命对决(一)第13节 以假乱真第7章 德国统治下的欧洲(二)第17节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63节 铁流(二)第35节 血战(一)第45节 特战雄兵(十二)第49章 刺马(下)第11节 传檄西北第35节 中国渠第28节 对日的最后一战第27节 崩坏第69节 半瘫山姆斗野鹤(一)第9节 明大势总统放权第46节 血战(十三)第15节 危机第26节 翘家大小姐(中)第21节 闪电战(上)第30节 杨度第22节 装甲对装甲第35章 铁板烧(上)第8节 上树抽梯(下)第10章 直谏(下)第22节 闪电战(中)第10节 东方第一大军港的背后(下)第10节 僵局第14节 第一次参谋会议(上)第26章 晋商与徽商第3节 霸王别姬第47节 北京奥运会第71节 中南行省第37章 铁板烧(下)第13节 以假乱真第35节 法国舰队与巡洋舰队的混战第18节 兵贵神速(四)第74节 新年新石油第12节 唐绍仪舍命说俄酋第20节 坦克-战神第27节 崩坏第36节 最长的一天第15节 万寿无疆贺疆无第55节 血战(二十三)第27节 崩坏第103章 原子弹(中)第6节 财富之路第65节 铁流(四)第13节 御寇之器第1节 风起萍末第100章 轰炸芝加哥(上)第75节 驼峰航线(中)第31节 见公婆第43节 宿命对决(一)第4节 变生肘掖(中)第27节 廉政风暴第17节 陆军不行海军上第17节 强取第57节 经济危机(二)第103章 原子弹(中)第65节 孟买惨案第10节 立国会议(中)第46章 要和平不要内战第29节 北疆鏖战(十)第80节 报国无门的印度少将(一)第31节 盘古计划第3节 变生肘掖(上)第43节 血战(十)第9节 立国会议(上)第9章 直谏(上)第28节 空袭第23节 北疆坦克之海(四)第7节 血腥执法第6节 突袭(一)第56章 困局第9节 立国会议(上)第37节 特战雄兵(四)第15节 霸王别姬(下)第58章 潜龙第16章 美国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