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60年前的旧事,摩托车出风头

第295章 60年前的旧事,摩托车出风头

博白县。

环东路。

某座带院子的青砖大瓦房。

一位满脸皱纹头发花白的老人躺在一张椅子上,看着眼前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以及孙女、外甥、外甥女,心中叹了口气,这没有孙子终究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爸,你突然把我们都喊回来,是有什么事情吗?”问话的是老人的儿子梁云飞,他是博白林场的场长,在县城也算得上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

老人神色平静的说道:“我感觉自己的大限就要到了,所以把你们喊回来交待一下后事。”

“爸,你说什么呢,你会长命百岁的。”说话的是老人的女儿梁云芳,她目前在某个乡镇的工商所工作。

老人摇头道:“我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估计是撑不过今年了,人家算命的说我79岁有道坎,看来是真的应验了。”

“爷爷,这是封建迷信,你身体要是有什么不舒服的,咱们就去医院检查。”说话的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姑娘,她是老人唯一的孙女梁雨晴,现在在博白镇第一小学当老师。

“好了,不提这个。”

老人摆了摆手,说道:“每年清明的时候,别人家都忙着祭祖,唯独我们家从来没祭过祖,甚至祖宗到底在哪里,我也从来没跟你们说过。原本这个秘密,我是打算带到地下去的,可这段时间我想了很多,最终还是决定把这个秘密告诉你们。”

这话一出,在场的人都震惊了。

梁云飞无比好奇的问道:“爸,我小时候问你这个问题,伱还把我收拾了一顿,这里面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其他人心中也都好奇不已。

老人躺在椅子上,看着屋顶的房梁,回忆起60年前发生的极其血腥的一幕,语气有些幽幽的说道:“我这么多年没跟你们提起过自己的祖宗,主要是因为丢人啊!”

梁云飞与姐姐梁云芳对视了一眼,他们有过各种猜测,唯独没想过这个原因。

“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人闭上眼睛,一边回忆一边说道:“我们的老家,是在顿谷堡苏坡村,60年前的正月二十三,半夜的时候,三抓儿等土匪头率3000多人将我们村团团包围,那一年我才19岁。”

听到这里,梁雨晴骇然失色,3000多土匪围村,这也太吓人了。

其他人也都露出了震惊的神色,这么多土匪围村,光是想想都觉得可怕。

“天刚亮,就有几十名土匪在村的周围大声呼叫:如不开门迎接,加倍奉送银两,即刻将村铲平,鸡犬不留!”

讲到这里,老人睁开眼睛,顺便解释了一下前因后果:“当时我们村有近300人,村子筑有坚固簕、竹、木围墙,而且村里自古就民风彪悍,对于这些土匪并不畏惧,在这些土匪过来围村的前一个月,土匪头三抓儿派人送来了红单(要财物通知单),要我们村的村民送出一大笔银两。

这种无理的要求,我们村哪肯答应啊,自然是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然后土匪头三抓儿觉得丢了面子,大为恼火,便纠集了数十个“帮口”的匪徒,扬言要踏平我们村。

当时我们村的村民都非常有血性,当即就歃血宣誓,决心同心协力抵御土匪,保卫村庄。”

说到这里,老人露出了自豪的神情:“那时候,我们一边加固围墙,一边赶制刀、矛、火枪火炮等武器,并派人日夜放哨,以防土匪突然袭击。

而附近的占屋、香丝塘等8个村,也有村民为避贼祸临时迁入我们村。”

众人听到这里,心都开始紧张起来,300人对3000人,这怎么打啊?

梁雨晴忍不住问道:“爷爷,那后来打起来了吗?”

“打起来了!”

老人深吸了口气,平缓了一下心情,才继续说道:“那些土匪的叫喊,我们村的人都当是放屁,很快土匪头就派出了两支“先锋敢死队”,每队30人左右,从东西两面同时发动冲击。”

众人听得都是心中一紧,尽管知道父亲(爷爷、外公)没事,但他们心中都捏了一把汗。

“那些“敢死队员”只穿一条裤衩,腰系红布带,手持大刀,喊着杀声,蜂拥而上。”

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60年,但当年那一幕仍然历历在目,老人自豪不已的说道:“看到这些土匪进攻,我们村的村民真的一点都不慌,一个个用枪瞄准,枪不空发,这两支“敢死队”只是一个照面,就全部被击中,不死即伤。

那些土匪吃了大亏,又改用土枪土炮来轰击,轰击之后不断的发动新的冲击,但都被我们村的人击退。

就这样,这些土匪一连攻打了整整三天三夜,结果自身伤亡惨重,没有一个土匪能够越过围墙一步的,在那三天三夜里,我也亲手砍死了一个土匪。”

梁云飞听得热血沸腾,不由得击掌叫好,300人对3000人,虽然有守城的优势,但也确实是了不起的战绩,同时也是为父亲的胆气叫好,亲手击杀土匪,这是多么霸气的事情。

其他人听得也是满脸激动,这可是老人亲身经历的战斗,比那些故事听起来更真实,也更有吸引力。

“连攻三天三夜都攻不下我们村,那土匪头三抓儿也无计可施了,只得派人向北部的大土匪头梁受卿求援,请梁前来指挥。”

老人继续讲述道:“土匪增加了人员之后,又开始发动进攻,那个时候我们已经连续战了三天三夜,早就精疲力竭,弹药也不多了,但咱们村都是英雄好汉,只要还没倒下,那就继续杀贼,一次又一次的击退土匪的进攻。

其实在危急关头,我们村也派人向顿谷堡董求救了,并请他转求县衙,派兵救援。

可那堡董却见死不救,一走了之。

而县衙有300名兵勇,到了距离我们村仅30华里的大岭圩,见贼势大,也赶紧撤回县衙保命了。”

梁雨晴听到这里,心中不由得咯噔了一下,隐隐觉得接下来恐怕要出大事了。

“这一战,到了第六天晚上,那些土匪已经是伤亡累累了,进攻暂停。到了午夜时分,我们村一个守村青年不见土匪动静,便探头向外观察,结果运气不好被土匪给击毙了。”

回想起当年那一幕,老人长长叹了口气,说道:“青年的死讯传开后,亲属哭声大起,原本守了那么多天,又没有援军,大家都是凭意志在勉强坚持着,这哭声一起,这人心就不稳了。

那些土匪倒也聪明,便乘机威胁利诱,到了第二天晚上……”

说到这里,老人痛苦的闭上了眼睛,半响才接着说道:“这六天六夜的战斗,我亲手砍死了三个土匪,可没想到我那个贪生怕死的父亲竟然暗中投了贼,把小门打开放贼杀了进来。”

“啊?”

这话一出,在场的人都惊呼出声,这个转折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

刚刚还在为村民们杀贼而感到热血沸腾,转眼他们的爷爷(曾爷爷)却选择投贼了,还有比这更打脸的吗?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尴尬到用脚抠出了三室一厅。

老人声音都有些发抖了:“当时,村民们奋起反抗,特别是那两个守巷青年,力砍十多名土匪,直到把刀刃都砍卷了,人也没有力了,才死在那些土匪的刀下。

最终,全村寡不敌众,被土匪给攻陷了。

那些土匪破村后,便大肆烧杀抢掠,全村被杀了280多人,被抓走了8人,只有7个人跳进粪坑或躺在死尸堆里才侥幸捡回一条命,而我就是躺在死尸堆里捡回一条命的。”

听到这里,众人都沉默了!

半响,梁雨晴才小心的问道:“爷爷,曾……爷爷他投了贼,连你这个儿子他都不管了?要是当时有个万一,那……”

老人冷笑道:“他的眼里只有他自己,如果他提前跟我商量这个事,我肯定会阻止他的,可能最终村还是被攻陷,村民们的下场还是没有改变,但起码我们所有人都尽力了,而不是因为有人投贼而导致这样的惨剧。

出了这样的事,虽然村民都死得差不多了,但我还有脸回村吗?”

梁云飞非常理解自己的父亲,叹了口气道:“爷爷他做出这样的事情,换作是我恐怕也没脸回村了。”

梁云芳心中也是五味杂陈,国人从古到今都有英雄情结,特别崇拜那些英雄好汉,有个贪生怕死的爷爷,确实是一件比较丢脸的事情,难怪父亲从来不提他的来历。

梁雨晴实在好奇,虽然知道爷爷心中不好受,但她还是忍不住问道:“爷爷,从那一夜以后,你还见过曾爷爷吗?”

老人淡淡道:“从那一夜之后,我就当他已经死了。”

梁云飞问道:“爸,那你要不要带我们回老家去认认祖宗?爷爷做的事咱们怪不到其他祖宗身上。”

国人都讲究落叶归根,要说老人在大限来临之前不想回老家看一看,那绝对是假的,只是一想到当年村里发生的事情,想起那将近三百条人命,他就感觉没脸回去。

梁雨晴似乎有些懂爷爷的心事,说道:“爷爷,你也不用过于自责,曾爷爷做的事情跟你没有什么关系,你又不是靠投贼才活下来的,你离开老家几十年没有回去过,我觉得你应该回去看看。

再说了,事情都已经过去60年了,就算当年侥幸存活下来的人,估计也都已经作古了,你回去也不会有人认识你的,除非咱们重新祭拜祖坟,别人才有可能知道我们的身份。”

老人摆手道:“都已经60年没祭祖了,现在到你这一代已经断了香火,再祭祖也没什么意义了,这就是我们老梁家的报应,老天是有眼的,我那父亲作的孽,报应到我们这些后代的身上了。”

他说这话是有根据的,他一共生了五个儿女,最终只有一儿一女活下来。

而他的儿子也生了四个儿女,最终只有一个女儿活下来,这不是报应是什么?

梁云飞闻言不由是跟妻子对视了一眼,因为连续夭折了三个孩子,所以对于报应这个讲法,他们也是有点相信的。 之前是不知道父亲身上还背着这样一个秘密,只以为是家里风水不好,现在才知道或许问题就出在他的爷爷身上。

当然,这种玄乎的事情只是怀疑,永远没办法证实。

梁雨晴作为一名老师,又经历过不信邪的时代教育,对于这种事情是不信的,不过她也不会反驳长辈就是:“爷爷,趁着今天大家都在,要不然咱们就一起回一趟老家?”

老人沉吟了一下,最终叹了口气道:“那就一起回去看看吧!”

……

顿谷乡位于博白县西南部的南流江畔,顿谷圩距离县城有27个公里。

顿谷乡是全县最高地带,有鸡冠嶂、六塘颈、铁帽头、云飞嶂等全县出了名的山峰。南流江两岸,秀峰群立,山奇水碧,县八景之首的宴石仙桥以及著名的宴石寺等多处胜景均在其间,有博白小阳朔之称。

梁云飞和梁云芳这俩姐弟都曾来过顿谷乡,一个去过云飞嶂,一个去过宴石寺,只是他们做梦都没想到,这顿谷乡就是他们心心念念的老家。

这次陪着年老的父亲一起回来,知道这里就是自己的家乡后,心情跟第一次来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

至于梁雨晴等人就纯粹是好奇,他们都是第一次来顿谷乡,班车在进入顿谷地域后,就开始四处打量。

尽管梁姓老人已经有60年没有回过家乡了,这60年来家乡的变化也不小,但他毕竟在这里生活了将近20年,那记忆早就铭刻在脑海深处了,从顿谷圩下车后,他就带着家人们朝记忆中的苏坡村走去。

走了二十分钟左右,梁姓老人便带着家人们回到了他记忆中的苏坡村。

此时的苏坡村,跟他印象中的苏坡村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当年村子所在的地方不知什么时候改建成了村小学,所有熟悉的建筑都已经不见踪影,如果不是有路跟旁边的山峰以及田地对照,梁姓老人都不敢认这里就是当年的苏坡村。

梁云飞见父亲停在这里一直看,不由得问道:“爸,难道这里就是……”

梁姓老人点了点头,指了指眼前的那所小学道:“这里就是我们当年所在的村了。”

看到这里被改建成小学,众人倒不觉得意外,毕竟根据梁姓老人的讲述,当年那场围村之战,死去的村民与土匪加起来,就算没有一千估计也有大几百,要是建私人住宅还真没多少人敢住。

但改成学校就没这个担忧了,没有什么凶地是学校镇压不了的。

就好比如今邓允华和邓允恒在读的双旺初中,其实就是民国时博白县南部土匪头龙卅八的巢穴,当年那里也没少死人,但改建成初中后,整个学校都是顺顺利利的,后世还发展成了全县排名前几的初中,牛叉得很。

虽然记忆中的村已经烟消云散了,但周边还是有不少熟悉的山林河流,梁姓老人带着家人们走一走看一看,遇到别人询问的时候随便找个借口应付过去。

在周边逛了整整一个多小时,梁姓老人才叹了口气道:“该看的都看了,我们回去吧!”

梁云飞问道:“爸,真不去祖坟看看吗?”

梁姓老人摇头道:“不去了,反正要不了多久,我就下去见各位祖宗了,到时再向他们解释吧!”

梁雨晴接话道:“爷爷,你别说这种丧气话,你现在身体好好的,不说活到一百岁吧,但再活个十年八年是没问题的。”

“小晴,爷爷这个岁数,已经够长寿的了,当年村里的那些小伙伴,都已经走了整整60年了,我也是时候下去找他们了。”

说到这里,梁姓老人顿了顿,看着他唯一的孙女道:“小晴,你今年虚岁已经23了,早就到了该嫁人的年纪,之前因为你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你爸妈不舍得你那么早出嫁,就没有给你找媒人介绍对象。

可是,爷爷最近老是在做梦,梦见的都是60年前的人和事,恐怕是真的熬不过今年了,我觉得你应该趁这个时间赶紧找个对象结婚,要不然等爷爷一走,你这两年又不好结婚,那拖下去的话年纪就真的大了。

而且,爷爷在走之前,也是希望看到你成家的。”

原本大限将至这种话,梁家人是不太相信的,毕竟正常人有谁能预测自己什么时候走的?

可是梁姓老人反复强调这个事,做的梦也有那方面的意思,梁家人就不得不重视起来了。

雨晴妈便接话道:“爸,那等回去了我就请媒人帮小晴介绍对象,反正她年纪也确实不小了,再不嫁人都成老姑娘了。”

梁雨晴:“(#-_-)”

……

穗丰饭店。

家人以及饭店的员工们都在围观邓世荣那辆崭新的嘉陵70摩托车。

这个年代博白县的摩托车,数量是真的非常少,很多乡镇都还没有摩托车,尤其是嘉陵70这种新款摩托,别说是乡镇了,就算是县城也极为少见。

毕竟7000多一辆,哪怕是率先富起来的那一小撮人,都没几个舍得花去买,更别说是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了。

因此,这摩托车的数量,比那些汽车还要少。

众人这里摸摸那里摸摸,都夸这摩托车漂亮。

可惜,除了邓世荣,在座的没有一个人会开,要不然他们都想开出去溜达一圈了。

此时,已经快到幼儿园放学时间了,邓世荣便插入钥匙,踩响摩托车,笑呵呵的说道:“我去接小冬儿,阿珍你也上车跟着去吧,要不然我怕小冬儿她抓不稳。”

邓允珍还没坐过摩托车呢,闻言高兴的应了一声,便跨腿坐到了父亲后面。

邓世荣左手抓住离合,左脚尖稍微点了一下便挂上了档,然后左手慢慢松开离合,同时右手加油,摩托车便顺利的驶了出去,然后离合半抓,稍微松了一下油门,左脚尖再次一点,便非常丝滑的换到了二档。

紧接着又是同样的操作,顺利的挂上了三档,一路朝幼儿园驶去。

穗丰饭店离小冬儿的幼儿园并不远,摩托车转个弯再往前开个一百米左右就到了。

邓允珍意犹未尽的下车,说道:“爸,这摩托车坐起来真舒服,而且速度又比单车快得多,真的好方便啊!”

邓世荣笑道:“一分钱一分货,买这样一辆摩托车的钱,能拿来买二十几辆的单车了。”

此时,幼儿园门口已经有不少家长在等待了,邓允珍因为经常接送小冬儿,所以和不少孩子的家长都混了个面熟,看到邓允珍从摩托车上下来,一个个都好奇的询问起来。

很快,众家长都知道了,这是邓昌俪爷爷刚买的摩托车,要7000多块钱。

知道这个消息后,现场都快要炸锅了,一个个都惊叹不已。

当然,也有眼尖的家长认出了邓世荣,知道他是穗丰饭店的大老板,等这个身份传出去后,众家长都释然了。

毕竟,只要是住在县城的,有谁不知道穗丰饭店啊?

……

“爷爷!”

小冬儿被大姑姑接出来,看到爷爷就在旁边等着,不由得开心的笑了起来。

邓世荣笑眯眯的说道:“小冬儿,快上来,爷爷带你坐车车。”

尽管小冬儿不认识摩托车,但一听说坐车,本能就感到兴奋,便催促道:“大姑姑,快抱我上去,我要坐车车!”

邓允珍笑着把她抱上去坐好,然后她再胯腿坐上去,说道:“小冬儿,你要抱紧你爷爷哦!”

小冬儿抱紧爷爷,高兴道:“开车喽!开车喽!”

邓世荣哈哈一笑,然后如同之前一样操作,在幼儿园众多小朋友、家长以及老师们的注目下,潇洒的朝前面驶去,到了前面的十字路口,转弯,消失在众人面前。

看到这一幕,众多小朋友都跟自己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啥的嚷嚷起来:

“爸爸,我也要坐车!”

“妈妈,我也要坐这样的车!”

“爷爷,我也要坐那个漂亮的车车!”

“……”

众家长面面相觑,都露出了一抹苦笑。

这7000多一辆的摩托车,别说他们买不起,就算买得起,有谁舍得买啊?

(本章完)

145.第144章 不一样的风俗习惯第232章 牛逼炸了124.第124章 欢欢喜喜过大年83.第83章 赞不绝口第462章 能嫁进这样的家庭,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99.第99章 最后一次回应工资与物价,有疑虑150.第149章 训斥第65章 太吓人了第70章 不知道她未来的夫家,到底有多漂亮?147.第146章 看看以后还有谁敢说你读书没用第514章 小冬儿:我从来不看卡里有多少钱,反正也花不完!第36章 压箱钱第496章 正科级?在我家吃饭都没资格坐主桌!第333章 谭张争霸第542章 惊掉下巴第16章 嫁上嫁下,都无比那耶共那巴第22章 第一次约会第528章 解决族里的剩男剩女问题第62章 房子建成,村民们的羡慕94.第94章 撮合(求月票)224.第220章 第一个食客第530章 非典来了第420章 出来吧,四合院第283章 九叔,我想给你女儿做个媒【求追订第471章 长大后当个混吃等死的富三代第515章 那耶村的变化202.第199章 变化第10章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第366章 生死存亡,伟人的智慧与魄力第337章 新娘的嫁妆第306章 公司分红,全族震动第262章 众望所归【6000字】第414章 十年弹指一挥间,再聚首你我芳华依第358章 这波操作真6第290章 豪掷百万,圈地30亩【求追订】关于新章节的删除问题第430章 三儿子大婚,副宗主驾临第342章 脚踏实地116.第116章 要对得起公公的信任第464章 全族分红,医护人员惊呆了(上)第467章 马老师的激动第449章 邓允华:今天,我站C位!第297章 分家第452章 震撼第478章 台湾偶遇第303章 好女旺三代,悍妇毁一族第364章 食品公司分红,全族暴富172.第170章 大新闻第524章 这是求都求不来的关系网218.第215章 轰动第422章 建家族藏宝库,天马行空的想法第48章 眼中一亮第481章 离家五十几年,我终于回来了!第399章 替小女儿物色的对象第371章 县政府这套班子,我说了算!第266章 全族的发展大计【6000字】第286章 富得流油的那耶邓氏【求订阅】第367章 顾父:我手上的资源,要用在自家女第303章 好女旺三代,悍妇毁一族第436章 女婿升官,族人被杀163.第161章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第328章 父子进京,邓允衡的二居室第319章 那耶邓氏,声名鹊起第305章 牛逼的那耶邓氏218.第215章 轰动第87章 便宜的海鲜第475章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第88章 美味的炸鱿鱼83.第83章 赞不绝口第454章 九公暴怒第316章 全城轰动217.第214章 恐怖如斯第423章 小女儿大婚195.第192章 虎狼之词第496章 正科级?在我家吃饭都没资格坐主桌!100.第100章 张秀萍出嫁第491章 大开眼界,在学校还能住得这么舒服?113.第113章 特色美食第294章 儿女的事业规划,昂贵的摩托车90.第90章 钱是英雄胆第399章 替小女儿物色的对象第70章 不知道她未来的夫家,到底有多漂亮?146.第145章 给亡妻扫墓第322章 通电,再分红,全场震动第510章 冯莹莹:嫁入豪门就是爽!206.第203章 饭店动工(求全订)217.第214章 恐怖如斯182.第180章 寄予厚望第292章 封神的国庆大阅兵第366章 生死存亡,伟人的智慧与魄力166.第164章 好样的,不愧是我邓家子孙第467章 马老师的激动133.第132章 心中冒酸水的江大嫂第485章 邓允衡,晋升一把手!208.第205章 这工作就算没有工钱我都愿意干118.第118章 灵魂蘸料第257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6000字】204.第201章 年审第539章 跟我比家世背景?你知不知道我爸是谁啊?171.第169章 全村沸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