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这钱拿得亏心

是夜。

邓允欠家的别墅,为了招待好这个首长侄子,特地留了一层来给他们一家人住。

房间里,邓昌勇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原本这次陪母亲回老家,除了完成她老人家的心愿以外,邓昌勇还想着看看老家的族人生活过得怎么样,如果过得不好就打算给族人们出谋划策,让他们把经济搞上去。

虽说他擅长的是带兵,而不是搞经济,但他毕竟是真正见过世面的人,眼界之开阔不是老家那些族人能比的,随便指条路应该都比族人们耕田种地强。

结果,回来之后才发现,老家的族人已经在族头的带领下发家致富了,而他这个对族里没有半点贡献的首长,族里还给予了特殊照顾,每年能从族里领几万块钱的分红。

这笔钱,他感觉拿得烫手,原本一直推辞不肯要的,但所有长辈都劝他收下,他作为晚辈推辞不过,就只能答应下来了。

每年白得几万块钱,换作其他人不知道有多高兴,但邓昌勇心中却一直不得劲。

那种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总之这钱他没办法拿得心安理得,必须要为族里做点什么,要不然他真的过不了自己心里那一关,这也是他身为一名首长的骄傲。

刘芳同样睡不着,不过她是高兴得睡不着。

她虽然贵为首长夫人,但由于她丈夫铁面无私,只拿自己应得的收入,从不以权谋私,所以他们家的生活要说差那肯定不至于,但要说有多好也不见得。

如今,一家人回来送婆婆最后一程,却没想到会有意外的收获,一年能从族里白拿几万块钱。

而且这钱,是族里人人有份的,是干干净净的钱,他们家就算是拿了,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察觉到丈夫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刘芳与他做了多年夫妻,自然明白他是什么情况,便开口劝道:“老公,你别多想,现在族里的发展你也看到了,就连出嫁的姑姐每年都可以无偿的在族里领取几千块钱的分红,族里每年给你的这个分红,对于族里来说是一点影响都没有,更何况这也是长辈们对你的一片心意,你只管收下就是了。”

“话是这样说,但这钱我拿得亏心啊!”

邓昌勇说到这里,叹了口气道:“算了,睡吧,回头我看看有什么能帮到族里的就尽量帮。”

……

邓斯桂夫妻也一样睡不着,他们家三代单传,他是家里的独子,现在家里一年多了几万块钱的收入,这钱十有八九能落到他们夫妻的头上,两人也是兴奋的睡不着觉。

“老公,家里的沙发早应该换了,等这次回京城了,咱们就换了吧?”

“行,那就换吧!”

“我还想给家里装电话。”

“嗯,那就装吧,以后有什么事也方便联系。”

“还有家里的电冰箱也旧了,那是我们结婚时买的,这么多年也该换了!”

“没问题,那就换吧!”

“……”

夫妻俩一聊就是大半个小时,然后才心满意足的相拥而眠。

……

与此同时。

邓世荣给予邓昌勇特殊照顾的消息也在族里传开了。

如果是让对方以原来的价格入股,那或许有族人心里不舒服,但不是入股,只是像那些姑姐一样每年给予一定的分红,那就完全没问题了。

甚至,一些脑子灵活的族人,还为族头的决定大声叫好。

至于那些目光短浅的族人,怕族里开了这个口子,将来收不了场,那只能说他们的想法太搞笑了。

首先,首长不是大白菜,整个那耶邓氏也就出了一个邓昌勇而已,这种身份地位的人对于一个族群的好处岂是区区一年几万块能够衡量的。

说句实在话,如果不是有着同族人的身份,你就是拿钱硬塞给人家,人家还不要呢!

再说了,这个分红是灵活的,不像股份可以传子传孙,等以后邓昌勇人不在了,他的儿孙要是像样,对族里有归属感,那可以继续给他们分红,要是不像样如同前世那样不再回来,那这分红也随时可以取消。

总之,就一句话,给邓昌勇分红,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

次日。

吃过早饭后,邓昌勇便对母亲说道:“妈,我陪你在村里走一走吧!”昨天一家人回来之后,被族人热情招呼着,跟这个聊跟那个聊,晚上又到族头家吃饭,都没有时间在村里走一走看一看。

昌勇妈点头道:“嗯,那就出去走一走,看看这十几年来村里的变化有多大。”

于是,一家人便从别墅区走回老屋村,这老屋村的变化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说变化不大,是因为村里的布局跟十几年前大体上是一样的,说变化不小,是因为这十几年来老屋村新建了不少的砖瓦房,跟昌勇妈在家时遍地泥砖屋有了很明显的区别。

昌勇妈走在生活了几十年的村里,这里的一切她都非常熟悉,每走一个地方就说说跟这个地方有关的事,邓昌勇也跟着母亲一起回忆,至于刘芳、邓斯桂、何金凤三人,只是陪着一起走,他们对这里是没什么印象的。

很快,一家人就走到了一棵非常高大的“仙桃”树下,昌勇妈有些怀念的说道:“没想到你爸种的这棵“仙桃”树还在。”

邓昌勇也怀念道:“记得小时候最喜欢吃仙桃,可自从出去当兵后,就再也没吃过了。”

邓斯桂看着这仙桃树的树叶,说道:“爸,这好像是芒果树吧?”

“这个仙桃跟芒果,是不一样的……”邓昌勇笑着向儿子解释这仙桃跟芒果的区别。

仙桃树,是双旺这边的叫法,这玩意跟芒果差不多,只是品种不同。

生的芒果,很少有人吃,而且芒果的核外面还包裹着一层大大的硬壳,还有根须一样的东西,只能等彻底成熟了才好吃。

但仙桃不一样,它不像芒果一样有硬壳,也没有根须一样的东西,它的核很小,这东西生吃的话,不管是沾白糖、沾辣椒盐还是沾“黑玉断续膏”,那口感与味道都是一流的。

当然,前提是能吃酸,吃不了酸的人对这个肯定是没口福的。

邓斯桂听得一愣一愣的,说道:“那有机会我要尝尝这个仙桃的味道。”

在老屋村转了一圈后,一家人又开始往隔壁村走去。

走着走着,一家人就来到了那耶村。

昌勇妈抬头一看,惊讶道:“阿勇,伱看看那是不是我们那耶邓氏的祠堂?”这祠堂的建筑,跟其他建筑是不一样的,基本一看就懂。

邓昌勇定睛看了看,说道:“应该是我们那耶邓氏祠堂,妈,咱们一起上去看看吧!”

昌勇妈点头道:“嗯,那就上去看看。”

很快,一家人便来到了祠堂门口,看着这宽阔的地面以及气势恢宏的祠堂,昌勇妈感慨道:“这族里是真的有钱了,你看这祠堂修的,真是够漂亮的。”

刘芳、邓斯桂、何金凤对这气势恢宏的祠堂也挺好奇的。

等走进里面一看,一家人都忍不住发出了惊叹声,这祠堂不止是外表看着漂亮,里面更加漂亮。

各种栩栩如生的雕刻,各种彩绘,玉宇琼楼,让人惊叹不已。

在祠堂里面转了半圈,一家人终于来到了祠堂的功德墙。

说起这功德墙,可以说是祠堂最重要的看点,没有功德墙的祠堂绝对是不完整的。

邓昌勇一家人都识字,便站在功德墙这里看了起来。

шωш⊕ тt kán⊕ C〇

首先看的自然是最重要的碑序,一般祠堂碑序,都会记载祠堂的历史沿革、修建目的、家族渊源、传承以及家族开基至今出现过的大人物等等。

那耶邓氏祠堂的碑序自然也不例外,虽然当年修建祠堂的时候,没能联系上邓昌勇,但他当时已经是副师长了,也算得上是族里的杰出人物,所以这祠堂碑序自然也提到了他。

看到儿子/丈夫/父亲的名字出现在祠堂碑序上,昌勇妈、刘芳、邓斯桂夫妇,都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看完碑序,接下来就是一块块家庭捐资功德碑,而排在首位的,是一块面积最大的功德碑,一家人都好奇的看起了碑石上的记载,发现上面介绍的不是别人,正是带领全族一起发家致富的族头。

然后,一家人是越看越震惊。

族头带领全族发展的事迹,他们昨天已经听其他族人讲得七七八八了,所以看到这些事迹他们不觉得震惊,让他们震惊的是族头的几个儿女,做生意的就不说了,关键是他的二儿子和三儿子,一个北大一个清华,实在是厉害啊!

而且,北大毕业那个,在好几年前就已经是副处级干部了,现在过去了那么多年,又是什么级别了?

虽说级别再高,目前也没办法跟邓昌勇这个首长比,但别忘了族头的儿子才多少岁啊?未来能走到什么样的高度,现在谁也说不准,总之可以用前途无量来形容。

还有就是族头的财大气粗也把邓昌勇一家给震撼到了,这祠堂重建,光族头一个人就捐了三十几万,这财力实在是可怕。

惊叹了半天,一家人才看向其他功德碑,然后发现很多族人的捐赠都上万了,一个个刻碑供后人瞻仰,真的出尽了风头。

昌勇妈忍不住叹道:“这十几年来,因为跟你四婶关系不好,一直没有写信回来跟她联系,错过了族里的发展,也错过了祠堂重建,真是太遗憾了。”

邓昌勇安慰道:“妈,我的名字入了碑序,这已经是最大的荣耀了。”

刘芳也出声安慰道:“是啊,妈,虽然我对祠堂不是很了解,但这碑序的重要性,我还是知道的,勇哥能入碑序,已经是族里最重要的几个人物之一了。”

昌勇妈想想也是,笑道:“也是,做人不能太贪心,我们那耶邓氏在这里开基也有几百年了,传了二十多代人,阿勇能成为全族几百年来最优秀的几个人之一,被记载到祠堂的碑序上,我们确实该满足了。”

一家人挑捐资上万的功德碑看完,便离开了祠堂。

然后,一家人又去参观了那耶村的医院,知道族里投资在村里建了这么大一家医院,邓昌勇一家都快被震麻了,这次回老家他们真的是大开眼界了,族里的发展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

接下来的几天,邓昌勇带着母亲把整个那耶邓氏所在的村都走了一遍,而昌勇妈的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

一个星期后,昌勇妈预感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当即对自己的儿子儿媳说道:“阿芳,快给妈把寿衣穿上,阿勇,准备好席子蚊帐,把妈送去阿祖公厅。”

在双旺境域,村民临死之前,都是要抬到阿祖公厅去,基本都是在这里断气。

如果是在外面横死的,如之前老族头的孙子那种,是不能进阿祖公厅的。

虽然早就做好了思想准备,但听到母亲这话,邓昌勇的眼泪还是忍不住夺眶而出,带着鼻音应了一句,然后就按照母亲的吩咐开始动了起来。

很快,昌勇妈就穿上了寿衣,被儿子儿媳孙子孙媳送到了阿祖公厅。

而收到消息的族人,也都第一时间赶过来见昌勇妈最后一面。

我国自古以来对于死人是最忌讳的,一般情况下族里有谁快不行了被送到阿祖公厅,那么除了他(她)还没出五服的亲人以外,其他人基本是不会靠近这个地方的,更别说是来见最后一面了。

但凡事都有例外,比如临死的是老寿星,那就不用忌讳,这属于是喜丧,同族的人过来见最后一面是正常的。

还有,就是死者或临死之人的儿女有钱有势,那也会有很多人过来见最后一面,甚至别说是同姓的族人了,就连异姓的朋友听到消息,也会亲自赶过来见最后一面。

人其实是最现实的,领导清明回来给父母扫墓,多的是人过来当贤子孝孙,一个个积极表现,比祭拜自己的父母还要用心。

有钱人也是一样,当哪个亿万富翁赶回来奔丧,保证多的是人鞍前马后。

如今,昌勇妈无疑也享受到了这样的待遇,拥有一个首长儿子,族人都非常给面子,过来送她最后一程。

邓世荣作为族头,这十几年来基本哪个族人走了,他都会过来看最后一眼,现在自然也不例外。

“族头!”

见邓世荣过来,族人们都让出了一条路。

此时,阿祖公厅的厅堂铺着一张草席,上面用木棍撑着麻布做的蚊帐,昌勇妈穿着寿衣寿鞋,戴着寿帽,脸色苍白的躺在草席上,而邓昌勇则跪在草席旁边,抓着母亲的手,眼泪早已模糊了双眼。

看到九公到来,邓昌勇用衣袖擦了擦眼泪,打招呼道:“九公!”

昌勇妈也有些虚弱的打招呼道:“九叔!”

邓世荣虽然见惯了生死,但看到这一幕,心中还是有些伤感,点了点头,说道:“允海家的,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我们那耶邓氏在这里开基数百年,能够活过七十岁的原本就不多,你今年七十有三,在族里也算得上是长寿了。

如今,你儿子是族里唯一的首长,是族里几百年来最优秀的人之一,真真正正的出人头地了,孙子也定居京城,拥有一份非常不错的工作,你应该没有什么遗憾了。”

昌勇妈闻言露出了笑容,说道:“是啊,活了那么多年也该满足了,儿子成了族里唯一的首长,可以说是光宗耀祖了,我这辈子确实没有什么遗憾了!”

其他族人也纷纷过来露个脸,关系比较亲近的就过来说上一句话,关系不够亲近的就过来凑个人头。

眼看昌勇妈越来越虚弱,邓世荣知道她是真的快走了,便招呼其他族人道:“大家先出去,把最后的时间留给昌勇吧!”

众人闻言便走出了阿祖公厅,只留下邓昌勇一家。

邓昌勇也预感母亲快不行了,强忍着悲痛问道:“妈,你还有什么要交待的吗?”

昌勇妈抓着儿子的手,有些吃力的交待道:“阿桂这孩子从小在京城长大,对老家没有什么感情,你要多带他回来,这里才是我们的根。”

邓昌勇应道:“好,我以后尽量多带他回来。”

昌勇妈呼吸开始急促,最后交待道:“我走后,记得把我和你爸合葬在一起,这是我们早就说好了的,他已经等了我这么多年了,我再不下去陪他,他就要着急了。”

邓昌勇流着泪道:“妈你放心,我会安排好的。”

“儿子,妈走了,你要好好的……”

说到这里,昌勇妈手陡然用力,身体抽搐了几下,然后就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妈……”

邓昌勇心中的悲痛再也没办法抑制,眼泪刷刷的直往下流,怎么止都止不住。

俗话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便只剩归途了。

至亲的离去,毫无疑问是世上最令人悲痛的事情之一。

刘芳,邓斯桂以及何金凤,这一刻也都忍不住流泪了。

在外面等待的族人们听到邓昌勇的哭声,都明白昌勇妈走了,那些上了年纪的族人都忍不住叹了口气,估计再过几年躺在草席上的就是他们了。

……

三天后。

昌勇妈下葬了。

邓昌勇毕竟是现役首长,这次送母亲最后一程,是难得的请假了,现在丧事办完,自然要回部队了。

在回部队之前,邓昌勇特地过来向九公辞行:“九公,我明天就要回京城了,听说允嵩叔在财政部工作,你把他的联系方式给我,我有空了就去看看他。”

邓世荣点头道:“那就麻烦你多多关照他了。”

邓昌勇道:“九公说笑了,允嵩叔的情况我可是听说了,他老丈人乃是某部委的掌门人,可不是我这个首长能比的,不过大事帮不上忙,要是遇到一些小麻烦,我倒是可以帮忙处理。”

邓世荣拿出纸笔,把三儿子的联系电话以及地址写好,递给邓昌勇道:“你也把联系方式写下来吧,这样族里有什么大事的时候,也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到你。”

邓昌勇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早就写好电话和地址的纸张,递给邓世荣道:“九公,这就是我的联系方式,以后族里有什么事情用得上我的,只要不违反纪律,那尽管联系我,我帮得上忙绝对不会推辞。”

邓世荣接过纸张,说道:“行,我知道了,不过应该是用不上你帮忙的,毕竟以咱们那耶邓氏现在的实力,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那肯定就是天大的事情了!”

邓昌勇也明白这个道理,但还是说道:“反正有事情就给我打电话,如果是经济和政治方面的东西,我确实是帮不上忙,但如果是涉及到军……,我多少还是有点关系的。”

“明白了,以后有空多带儿孙们回家乡看一看。”

“会的,我妈临走前也是这么交待的。”

“嗯,那就祝你一路顺风。”

“谢谢九公。”

……

邓昌勇一家返回京城后,很快春分就过去了,整个博白境域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祭祖与铲山。

之前那耶邓氏连续三年祭祖,三年后一般又会停个几年才会祭祖,所以今年那耶邓氏并没有邀请宗亲们回来祭祖,而只是简简单单的铲山。

在铲山的时候,邓世荣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要不要修建一座公墓,把族里这些老坟还有新坟都迁到公墓去,这样就可以避免族人到处安葬了。

后世的双旺境域,基本上每一座山都有坟墓,少的一座,多的几十座,如果一直没有发展,那倒无所谓,可若是哪个地方想要发展,谈到迁坟就是个大问题。

这一世,那耶邓氏的发展跟前世已经截然不同,以后这片地域是肯定要发展起来的,如果现在不未雨绸缪的话,等以后所有山头都堆满了坟墓,再进行迁坟就麻烦了。

想到这里,邓世荣便把邓世安、邓允贵、邓允强等族老喊过来开会。

……

100.第100章 张秀萍出嫁第22章 第一次约会第253章 县领导示好,厂领导震惊(6100字)第318章 1986年,杀鸡吓猴第500章 老九,你也该为自己找个老伴了!第274章 信不信,我让你爸把你吊起来打?【186.第184章 丈母娘的震惊105.第105章 妯娌140.第139章 津津有味第459章 月梅,你好好工作,我以后吃香喝辣就看你的了!109.第109章 回门第479章 时隔百年,兄弟重逢第19章 三姐(求追读)第543章 大结局第445章 邓允华:不装了,我摊牌!第456章 邓允嵩 裴青花,正处级!第488章 十年再聚,情谊永存169.第167章 席间一试青龙味,半夜醒来嘴犹198.第195章 耀婆飞高高,十子九登科219.第216章 轩然大波第231章 九叔回村,全村轰动第56章 果园的种植计划第282章 春运总利润,二等功军人【求追订】147.第146章 看看以后还有谁敢说你读书没用110.第110章 我公公给你们指了两条路206.第203章 饭店动工(求全订)第71章 重生后的第一个生日第9章 娶老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第443章 一见钟情的邓允华97.第97章 送奉祖第479章 时隔百年,兄弟重逢第502章 你你想干嘛?第78章 你就偷着乐吧!104.第104章 打包饭菜第459章 月梅,你好好工作,我以后吃香喝辣就看你的了!第482章 老家牛逼,不比台湾差第537章 冬子的女朋友第328章 父子进京,邓允衡的二居室109.第109章 回门第24章 每一个儿媳都要亲自挑选110.第110章 我公公给你们指了两条路第394章 轰动朋友圈第236章 震撼第301章 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九月总结509章说明第279章 卧槽,博白车?【三连涨,大佬们威第300章 秦家三兄弟的恐惧【7000字】第60章 预定1000株果苗第412章 允嵩,我爸妈想请你到家里吃顿饭!125.第125章 新姑爷回门第31章 水果皇后116.第116章 要对得起公公的信任第383章 一语惊醒梦中人第481章 离家五十几年,我终于回来了!第540章 打脸第405章 身家百万的大老板就是不一样第518章 读书好,能上好的大学,就是这么牛逼!102.第102章 太好吃了,完全停不下来第15章 媒人登门93.第93章 就看他们有没有那个缘分了第62章 房子建成,村民们的羡慕第436章 女婿升官,族人被杀第393章 邓允衡,全国最年轻的副厅!120.第120章 兜底83.第83章 赞不绝口第513章 五年后第29章 九叔,提起吃这个字,咱们村我就服你第53章 实不相瞒,我看中了你的女儿第514章 小冬儿:我从来不看卡里有多少钱,反正也花不完!第516章 三儿子 三儿媳,晋升正厅!第295章 60年前的旧事,摩托车出风头第476章 宋瑜:不是吧?你要给我做媒?105.第105章 妯娌第18章 看家门第453章 这钱拿得亏心第235章 六十多吨龙眼第339章 在婆家显圣第389章 邓允衡大婚第507章 祖坟冒烟?不,这是祖坟冒火了!第276章 娶了我女儿,保底都是亿万富翁【祝第494章 摊牌了,其实我是富二代第502章 你你想干嘛?第396章 学渣真的没人权啊!103.第103章 客人都吃撑了206.第203章 饭店动工(求全订)第315章 小区分房,全族沸腾第75章 大丰收第375章 把邦杰村打造成旅游胜地第312章 顾客:这超市有毒,一买就停不下来146.第145章 给亡妻扫墓212.第209章 撂下狠话第62章 房子建成,村民们的羡慕第489章 这个年代的神经病真多第338章 卧槽!第534章 冬子,未来头部作家中的NO1143.第142章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第321章 大女儿的嫁妆83.第83章 赞不绝口第299章 竞争对手,严阵以待第506章 不愧是全国首富,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