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江户大火

“岛津将军,你最好再仔细的考虑一下,要是你们不同意我们的这个条件的话,那么我们接下来的事情也没法谈了,那就请你回去告诉德川家纲将军,我们会在下午的三点钟开始进攻,嗯,算算时间,你们还有一个时辰的准备时间。”林长义站起身来,做出了送客的动作。

联军这边是打还是谈根本就没什么关系,因为双方的实力差距实在是太明显了,因此对于进攻的一方来说,联军面对的不是能不能打,怎么打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打,打哪里,打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不过既然这个时候日本人这么的不识相,那么联军也不用有所顾忌了,林长义决定直接从海上进兵江户,直接利用舰炮的射程优势攻击江户城,以换取日本人的让步。

岛津肆光灰溜溜的回去了,将联军这边开出来的条件告诉了德川家纲,德川家纲听后久久不语,他自然是看得出对方的这个要求意味着什么,一旦全日本所有的口岸全部开放,势必将会对国内的自给自足的体系造成巨大的冲击,搞不好还会引起大规模的难民潮,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反抗行动,这些都是他所不能接受的,德川幕府作为日本的实际统治者,自然是不希望国内出现一点点的动荡,因为这就是对他们的统制的威胁。

但是反过来想想,这样的局面未尝不能为自己所利用,要是能够驾驭得了这股难民危机的话,不仅可以收获巨大的人望和民心,而且还能借此机会重新整合日本国内的势力布局,将一些大名和番地给清理掉,变成幕府的地盘,这也是自己的一项收获。

不过这些人开口就提出这样的条件,后面要是继续谈下去,说不定还会提出什么更加离谱的条件呢,所以还是先将他们晾一晾再说。等到他们回味过来,将要求放低一点,那个时候再去跟他们好好的谈,自己这边就会少吃很多的亏。

不过对于联军的武力威胁。德川家纲心里还是有点担心,幕府军队的海军在上午已经全军覆灭了,因此在海上基本再无力阻止联军的行动,幕府军队只能集中兵力守卫江户城,而根据岛津肆光白天的观察。联合舰队登陆上岸的士兵人数不多,大约只有不到一千人,这么少的兵力,相对于幕府军在城中的数量超过两万名的守军来看,简直就不够看的,因此德川家纲并不担心江户城的守卫工作,因为在他看来,联军根本就没有攻破城池的实力。

随着时间的一点点的临近,十四艘战舰全都驶到了江户城的外面,这里面英国人的火炮的射程比较近。所以排在最里面,中华军的火炮的射程比较远,因此排在外面,当三点的那一刻来临的时候,江户城外的十几艘战舰一同开炮,将上白发的炮弹倾泻到了城中去,一时间城内城外响成一片,联军使用的都是散弹,因此对城墙这样的坚固目标并没有什么损害,但是对于城内的建筑来说可就是毁灭性的打击了。

在十几艘舰船之中。中华军的五艘铁甲舰主炮开炮的声音尤其吓人,中华军的主炮的扣紧是一百五十二毫米,炮弹重达七八十斤,杀伤半径在十五米左右。而对日本人的这种木质结构偏多的城市而言,这样的火炮造成的毁伤效果远比一般的实心弹要大得多。

随着炮弹射到城中的数量越来越多,城内也开始出现了大量的着火点,很多民房都被炮弹爆炸引起的大火所吞噬,而且这种火势还有渐渐蔓延开来的趋势,城中的守军数量虽然不少。但是这个时候主要的兵力都被分派到各处去进行守城了,因此一时间没有足够的人手投入到灭火的工作之中。

而炮击造成的百姓的死伤也使得普通的居民们惊恐不已,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正受到威胁的时候,大部分的人都向西北部的位置开始躲避,而大量的逃难民众也进一步的加重了城里面的混乱局面,使得日军的救火工作进展缓慢。

火势逐渐失控,但是这一次中华军并没有像是在攻打杭州的时候选择停止攻击,那一次是面对自己的同胞,所以中华军方面为了避免过大的伤亡这才采取了一种妥协,但是这个时候面对异族他国,中华军的士兵们完全就没有这种心理负担,而且江户城高大的城墙遮挡住了士兵们的视线,使得大家只能看到城中冉冉升起的浓烟,但是却看不到百姓们伤亡惨重的那一幅场景,这也大大的减轻了士兵们的心里愧疚感。

在随后的炮击之中,联合舰队还有意识的开始延伸射击,中华军的铁甲舰的火炮的超远射程在这种没有明确目标的射击之中大发神威,其主炮的射速虽然缓慢,但是胜在火炮的威力大,杀伤范围光,而且爆炸之后极容易引起火灾,这使得城内的着火点也迅速的蔓延开来,日军尽管这个时候已经抽调了足够数量的人员投入到了灭火的工作当中,但是还是止不住大火的蔓延和各处新生的着火点。

联军一直炮击了足足两个小时之后才停了下来,这个时候舰队的火炮大多数已经打到自己的最大射程了,再打下去也只不过是重复开炮,对打击效果没有丝毫的提高,反而白白的消耗炮弹,这显然是不划算的,舰队这一次出发所携带的炮弹数量并不多,还是省着点用为好。

联军停止了炮击之后,城里面的日军这才可以放开手脚的继续灭火,即使是这样,城里面的大火直到次日的早晨才被完全扑灭,而此时大火几乎已经将半个江户城付之一炬,在大火中有超过一万名居民被烧死,两万多人受伤,超过五万人无家可归,除此之外,炮击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更是不可计数。

正是因为江户的这一次大火所造成的损失过于重大,以至于影响到了日后日本人的建筑材料的选择了,以前人们会选用更加轻便的木材,这种材料对于频发的地震来说对人的损伤会比较小,但是却不能防火,而之后人们都选用了砖木结构之后,几次大的地震又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想想都替日本人感到焦急,怎么做出一个选择这么难呢?

而在二战之中,美国人出动轰炸机对东京实施轰炸的时候使用的一种新式的炸弹——凝固汽油弹,这种燃烧弹爆炸之后产生的燃烧效果非常猛烈,在对东京的几次大轰炸之后,整个城市基本上全部变成了一片废墟,究其主要愿意,一方面是因为美国人的新式燃烧弹太过于厉害,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人在建造房屋的时候太过于喜欢使用容易燃烧的木质材料了。。

第219章 意外的情报第161章 输光了老婆本第290章 两难抉择第232章 冲出重围第175章 邀请加入第91章 大获全胜第2章 穿越的苦恼第92章 兴办教育第418章 灭清第208章 滔天火海第423章 远征舰队第229章 台东舰的使命第23章 山谷伏击第44章 厦门风云(三)第216章 安定吕宋第431章 中南半岛和澳洲第110章 目标城门第332章 巨额赔偿第125章 北琉球国第209章 全歼第131章 伤亡惨重第84章 战前布局第285章 再攻镇海第13章 改编火器营第359章 浓雾偷袭(二)第116章 刘阳夺魁第162章 筹建安北市第4章 兵临城下第348章 最后一道防线第233章 董义的建议第258章 欧洲震动第142章 准备和谈第240章 兵临城下第224章 商议第280章 如何破局?第104章 两面合围第115章 大演武第344章 海澄攻防战(七)第144章 倒霉的岛津肆光第327章 重创第9章 粮食危机第7章 成功北上第250章 人才问题第44章 厦门风云(三)第269章 吕宋军第288章 兵分两路第211章 清廷的警觉第67章 第一个藩属第308章 远渡重洋的英国人第138章 去明朝化?第170章 部落的战争(下)第65章 粮食危机第419章 对抗沙俄第313章 秦文的分析第304章 新型战舰第303章 大问题第225章 偷袭第21章 连夜撤退第248章 谣言四起第139章 中华帝国第217章 侦查金门第76章 将军府第3章 关宁铁骑第47章 各自突围第387章 统一南方第224章 商议第427章 决战沙俄(三)第113章 回到基隆第82章 战争威胁第238章 铁模铸炮第356章 对峙第291章 北上南京第63章 台中对第171章 出兵马尼拉第189章 圣地亚哥堡第379章 出兵湖南第166章 组建情报部门第220章 浮出水面第107章 惨烈厮杀第330章 通商口岸第142章 准备和谈第368章 范文程的毒计第429章 对日作战第66章 讨伐部落第25章 炸药包实验第205章 海盗的主力第145章 岛津久光的犹豫第81章 挑拨离间第169章 部落的战争(上)第349章 最后一击第203章 追剿海盗第380章 鏖战镇南关(一)第261章 夜袭镇海(一)第167章 南洋海盗第426章 决战沙俄(二)第420章 费扬古南下第41章 郑成功的心思第299章 到嘴的肥肉不吃?第410章 战局不顺第293章 镇海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