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1日 14:30 云南 石寨山
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寨山文化为古滇青铜文化代表遗存。出土有“滇王之印”金印等文物近5000件,以及众多青铜器、金器、银器、铁器、‘玉’器、玛瑙等。
其中的青铜器铸造‘精’良,纹饰图案‘精’美,具有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战国至东汉初西南地区滇族的墓葬,分布在云南省晋宁县、晋城乡西南的石寨山上。
晋宁县汉代为益州郡滇池县地,益州郡置于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 109年)﹐为滇王国故地。根据第 6号墓出土的一方金质蛇钮“滇王之印”,证实此处为滇王及其臣仆的墓地;并证实《史记?西南夷列传》、所载滇国之事基本可信。
随着同一文化类型的墓葬和器物,在滇池周围及邻近地区不断发现,对其文化面貌的特点、发展演变情况的认识日益清楚,以石寨山滇墓为代表的这种青铜文化,可称之为“滇文化”。
墓室为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土坑竖‘穴’,其中第6号墓有木椁的残迹。大墓一般长3~4米,宽2米左右,小墓长约2米,宽1米左右,深1~3米。
地表上面也看不到坟丘的痕迹,不知道是原先就没有,还是后来在几千年的风雨侵蚀中,坟丘消失了踪迹。
葬具均为长方形木棺,内外都漆以黑、绿﹑朱三‘色’漆﹐并绘有纹饰。葬式均为仰身直肢,第 9号墓的骨架自腰部折断,分置为两堆,头颅置于上肢中间,上下肢骨折断的痕迹整齐明显,怀疑是被杀的殉葬者。
大件器物多放置墓坑两端及两侧,小件器物有放置于棺盖上或棺内的,各墓的随葬品多寡不等,最多的达600余件。
随葬品中以青铜器为最多,包括生产工具、兵器、生活用具、乐器、装饰品、钱币等;此外还有铁器、金器、珠‘玉’制品和陶器。
青铜器类型繁多,制作‘精’美,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在合金技术、“失蜡法”浇铸、鎏金镀锡、线刻及嵌镶工艺方面﹐都达到了很高水平。铜鼓、铜贮贝器、铜葫芦笙、铜锄、铜柄铁剑、铜枕、铜俑及各种人物、动物形镂孔扣饰等,是最具滇文化特征的器物。
听到这里,古丽将军又提出来一个问题:“今天“失蜡法”,明天“失蜡法”,到底什么是“失蜡法”啊?”
牛中丑笑着说道:“失蜡铸造技术原理起源于焚失法,焚失法最早见于商代中晚期,这种技术在无范线失蜡法出现之后逐渐消亡。
失蜡法是一种、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做法是,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溶液,便铸成器物。
以失蜡法铸造的器物、可以玲珑剔透,有镂空的效果。失蜡法,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尊、盘,是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失蜡铸件,时代是在公元前五世纪。失蜡法也称为“熔模法”。”
被粗暴打断的佘巳火,想了半天,接着说道:“许多器物,表现了滇人在农业生产、纺织、畜牧、狩猎、战争、乐舞、祭祀等方面的活动情景。
经研究,以出土的这批墓葬资料为代表的滇文化,是在本地原始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例如,中原商周时期流行的无胡戈和长胡戈,在这里的早晚期墓中都有发现,并有所发展;编钟的制作,似乎也是从汉文化吸收过来的;圆茎无格短剑和巴蜀文化的扁茎无格柳叶形短剑极为近似;漆器、陶灶、陶豆、陶盆、铜烹炉等物,与长沙楚墓中出土的相同;野兽搏斗镂空扣饰,和北方草原文化的扣饰一样。”
除晋宁石寨山外,在昆明、安宁、呈贡、富民、澄江、江川、新平、陆良、曲靖、路南、禄丰等县、市也先后发现,大批滇文化的墓葬。其中以江川李家山墓群规模最大,仅次于石寨山,著名的牛虎铜案,就是李家山出土的。
1956年,晋宁县石寨山古墓群出土“滇王之印”,让历史上空有《史记》文字记载,而无王印证实的古滇王国,真实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在随后的几次大规模考古挖掘中,石寨山古墓群、又出土大量青铜器制品,勾勒出一幅幅古滇王国,人类的生活场景。或许今天的人们,对于半个世纪以前的、考古场景已经陌生了,而石寨山古墓群博物馆,将把曾经的历史还原给大众,让子孙后代了解先祖曾经的辉煌。
在起灵左也是“滇王之印”,右也是“牛虎铜案”的埋怨声中,“郎才‘女’貌科考队”匆匆来到了石寨山。
石寨山方圆不到1平方公里,从远处望去形状像一条鲸鱼,因此又叫鲸鱼山。当初考古队的到来,在村子里掀起不小的‘波’澜,因为考古挖掘需要、占用村民的耕地并要求村民迁坟,而就在石寨山考古挖掘的地方,村民大大小小的坟,
居然有400余座。
在村子里有传言,此处的风水绝佳。站在石寨山的山头,视野极为广阔,四周的群山像众星拱月般、将石寨山簇拥在其中。在石寨山几百米开外,就是五百里滇池的东岸,石寨山、就像一条随时会游进滇池嬉戏的大鱼。
村子里的老人说,这就是俗话中所说的依山傍水,鲸鱼是水里的神物,在此是为了吸取天地灵气。
尽管村民的坟墓众多,但是好在民风淳朴,当考古人员要求村民迁坟时,并没有费太大的工夫。考古队在石寨山古墓群里,先后发掘出20座古墓,从古墓中出土的大量‘玉’器、玛瑙、青铜器还有“人牲”殉葬情况判断,石寨山的古墓全是贵族坟墓,而出土的“滇王之印”更是证明,古滇王国的国王、也将帝冢选择在此。
舒子北慢慢的说道:“哪里是什么民风淳朴,这是时代不同的原因,这几年网上这么多平坟产生的流血冲突,最能够说明问题。”
1953年的夏季,云南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一位古董商人手中,购买到一批青铜器。由于这批青铜器,形制‘花’纹浓厚特别,同时又区别于北方黄河流域出土的器具,引起了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尽管购买到了这批青铜器,
但考证它们从哪里来,却让工作人员费了一番脑筋。
时任博物馆历史组组长的孙太初,在后来接受采访时回忆说:“从当时我们购买到的青铜器来看,在一些剑器上面、雕刻的都是青蛙的形象,这让我们初步判定是云南本土的东西。
但是在当时所见到的青铜器,在云南甚至中国的青铜史上从未有过记载,所以我们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这批青铜器的出处。”
经过多方辗转,在古董商提供的零星线索下,经过一年多的顺藤‘摸’瓜,1955年以孙太初为领队的考古队,才找到了他们的圣地,晋宁县石寨山。
而就是在这里,考古队员用手中的考古器材,将沉睡了2000多年的古滇王国“唤醒”。
对于工作人员的苦苦找寻,在石寨山附近土生土长的村民、王从行回忆起来,哑然失笑:“我们农作的时候,常常刨出来地下的青铜器,成堆成堆的,这在村子里并不是什么稀罕物,谁能知道这些竟然是宝贝。”
王从行介绍,村子里有种说法,地底下刨出来的东西不能带回家,否则会给家里带来灾难。
所以村民即便是刨出了现在所谓的‘青铜器’,也没有贸然带回家去的,都是随便的堆在田地里,等积攒到一定数量之后,再送到镇上当废铁卖。
就在石寨山顶5000平方米的范围内,考古队先后发掘出青铜器、‘玉’石、玛瑙上百件,还有后来闻名遐迩的青铜贮贝器。
直到今天,王从行还清晰地记得、“滇王之印”出土的场景。某一天考古队员清理6号墓时,陆续发现了一些散落的‘玉’片,考古队员的工作也变得更加谨慎。
“那天已经是傍晚,大家快要回家吃饭了,我完成我的挑土任务,坐在路边休息。孙太初在不远的地方,进行当天的收尾工作,这个时候在6号墓葬里工作的、工作人员突然大叫了起来,只听见一句‘王印’,孙太初就从他待着的位置跳了起来,往6号墓葬里狂奔而去。”
随着孙太初的举动,考古现场的人们,也开始往6号墓葬聚集,“孙太初小心翼翼地、从地里将王印取出来,这枚王印没有用盒子或者锦囊装盖,就这样**‘裸’地放置在墓‘穴’中。由于是金制的,所以保存完好,除了蛇头细小处嵌有泥土,其他地方都闪闪发亮。”
王从行回忆着说:“王印拿了出来,工地上一片沸腾,我们事后才知道这个是国宝级的文物。”
强巴笑了笑说道:“这也证明了朱亥水的说法,没有什么一丝不苟的登记造册,看起来那些左刷刷、右刷刷,画图拍照的宣传图片,都是骗人的了。”
随着“滇王之印”的出土,石寨山古墓群考古现场,开始加派巡逻保安人员。不过在五六十年代,没有人会去拿,在今天看来是价值连城的文物。
但是用王从行的话说,到了90年代,人们的经济头脑开始活泛了,知道这些文物是宝贝以后,打石寨山古墓群主意的人,渐渐的多了起来。
有一天晚上,负责守墓的王从行,在墓群旁的小木屋里刚刚躺下,就听见外面金属器具凿地的声音。王从行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在电筒昏暗的光线下,王从行看见五六个人手拿锄头,正在古墓群范围内的地里翻刨。
“后来我们沿着、保护古墓群的围墙巡查了一圈,在一些隐蔽的地点,有好几个大‘洞’,都是那些盗墓的挖的。”
说到这里,佘巳火喃喃自语的说道:“看起来,这真的是舒子北说的时代不同了,人心不古啊。”
1996年,古墓群最后一次考古发掘后,过去的挖掘现场已经被土壤回填,5000平方米的山顶,逐渐长出了植被,曾经由砖土搭建起的围墙,也改换成了更为美观的铁栏杆。
据晋宁县文物管理所吕所长介绍,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石寨山古墓群遗址,虽然不对外进行正式开放,但每年都会有学者和游客前来参观。
为了让古墓群遗址、得到科学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晋宁县从本世纪初开始便做出规划,抢救保护石寨山古墓群遗址内相应的文物,还邀请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在原初步规划的基础上,对石寨山古墓群进行更科学、合理的规划。
“我们打算在石寨山保护区内,复原1996年以前发掘的、具有代表‘性’的发掘墓葬,从南大‘门’开始、修筑一条供游人游览的道路,通往墓葬展示区。
我们根据石寨山具有新石器时代遗址、以及古墓葬两种文化内涵的特点,将种植两种对比鲜明的植物,进行装饰和点缀。
另外就是在石寨山保护区、南大‘门’附近建盖‘石寨山陈列室’,陈列石寨山出土的器物及相关图片资料,集中展示以石寨山为中心的、古滇国灿烂的青铜文化。”
佘巳火神情向往的说道:“如果资金允许的话,我们更想将其建成,像兵马俑一样的博物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了解这块土地曾经的辉煌。”
在古墓群遗址现场,王从行老人带着大家四处走了走,不时的指着某一地告诉大家,这里曾经是什么样子,老人高兴说道:“我在这墓群旁待了一辈子了,从村里队长的位置退下来以后,我又继续守在这里。
快60年了,现在这里就要建博物馆了,我还守着它,有时间你们也多来玩玩,让更多的人来玩玩,有钱没钱来这儿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