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水光潋滟晴方好

2013年9月11日 21:30 云南 抚仙湖

佘巳火想了想说道:“我就是想知道,这些地方出土的青铜器,到底是谁制造的?谁是古滇国的主体民族?古滇国的都城在哪里?”

原三生看了看大家,笑着说道:“看起来,你们也是没有什么可说的了,那我就给你们聊聊吧。

有专家认为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在古滇国设益州郡,其郡治应该置于原滇国都城所在地,而晋城镇就有“古益州郡郡址碑”。

这句话其实要是仔细想一想,就会有这样一个问题,因为当时古滇国、是被汉武帝征服的,作为一个被征服者,滇王会想尽一切办法,让益州郡郡址离自己远一点。

所以,益州郡郡址如果在晋城镇的话,那么都城就是原来在这里。当然,古滇国都城原来在晋城镇的话,滇王也会把都城慢慢的迁走,让自己离益州郡郡守远一点。”

马午南笑了笑说道:“这或许就是古滇国,突然消失的原因吧,公元前86年,当地部落造反杀死了益州郡郡守,汉武帝借题发挥,攻打滇国,杀的是‘鸡’犬不留。

汉军是不是在这个时候,顺手把整个滇国都消灭了,包括史书上再也没有记载的滇王呢?

但是,这里还是有一个问题,汉武帝这一次杀的是‘鸡’犬不留,杀谁都在史书上记载下来了,除了滇王。

汉武帝应该不会在乎,在史书上记下自己、消灭滇国的丰功伟绩,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没有记载下来呢?”

起灵笑着说道:“我以为你是解决问题的呢,谁知道,你也提出来问题了,要是我就不说话,不给人家找麻烦。”

强巴笑了笑,接着说道:“不给人家找麻烦,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大家都嘻嘻哈哈的笑起来,因为,落井下石也是一种、非常传统的美德。

原三生笑着说道:“咱们尽量从头说说这些事吧,嗯,就从庄峤王滇说起吧,史书上出现了两个时间,司马迁记载公元前339年,或者是公元前279年,‘楚将庄峤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

佘巳火摇了摇头说道:“《史记》记载,公元前109年,汉武帝赐予滇王一枚金印——“滇王之印”。二十年之后,汉武帝发兵攻打滇国,古滇国、再也没有出现在历史之中。”

原三生接着说道:“我们先来看看庄峤王滇,这可能只是司马迁的臆测,因为从现在几个墓葬群、出土的青铜器来看,根本就没有发现当时楚国的文化遗迹。

恰恰相反,这些青铜器显现出来的、全部都是云南当地的文化,从装饰品到武器到生活生产资料,没有一丝一毫楚国文化的踪迹。

所以从这些青铜器,我们就可以看到,司马迁所记载的庄峤王滇,不是真实的历史。历史上,有没有庄峤这个楚国将军,现在看起来都是一个大问题。”

佘巳火笑了笑说道:““牛虎铜案”、是李家山青铜器中最珍贵杰出的一件文物,长76厘米,高48厘米,重30公斤。它是当时古滇国贵族宴食、或祭祀时用的切‘肉’盛‘肉’的华贵工具。它以立着的大牛四脚为案足,牛背呈现出椭圆形的盘子形状,一只猛虎扑在牛尾,虎视眈眈注视着圆盘。腹下还站着一条悠然自得的小牛。

整个铜案构思‘精’巧,造型完善,重心平稳,大小和谐,动静统一,成功地体现了艺术审美、和实用功能的完美结合,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原三生接着说道:“其实在云南江川李家山、51号墓出土的、高46.2厘米,鼓面直径39.7厘米的三骑士铜鼓,更能说明问题。

我们知道,铜鼓是古滇人的重要礼乐器,祭祀时敲响可告知神灵,召唤民众,属“国之重器”。

但是这个鼓上、却有三个骑马武士和一头牛,在专家的解释中,骑马武士是滇人的战神和保护神。

这里面有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铜鼓是祭器,除了云南这些墓葬出土的铜鼓,被改造成这些样子,其他广西和贵州发现的铜鼓,绝没有这些样子的。

这是不是很奇怪,既然认定铜鼓起源于云南,那么老师教的两个学生,做的东西和老师都不一样,而两个学生的作品却一样,这就可以间接地说明、原先的云南铜鼓上面,也是什么东西都没有的。

那么到底是谁把这些铜鼓,改造成现在这些样子的呢?既然铜鼓是古滇国先民的祭祀之器,如果有人能改造铜鼓,那么这些人、就必定是古滇国的征服者,作为征服者就可以为所‘欲’为,篡改历史了。”

原三生笑了笑说道:“我们再想一想、见过的三骑士铜鼓,三骑士戴的帽子、穿的衣服,这身服装也绝不是楚国的。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虽然云南有茶马古道,但是根据史料记载,两千多年前的云南却没有马,就像是黔无驴一样,那么这三匹马又是从何而来呢?

这是否说明是一个骑着马的游牧民族,转战千里来到了这个地方,征服了古滇国,改造了古滇国的祭器铜鼓,现在可以看出来,这些铜鼓已经被改造的面目全非了。

哈哈,你们想一想,这是不是像夸父铸造的青铜立像啊,既符合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又实用、又可以打击被征服民族的信心。”

大家想起来夸父的破锄头,飞入青铜立像手中的样子,禁不住笑了起来,是啊,这是千百年以来,征服者常干的事情,只不过是异曲同工之妙罢了。

原三生接着说道:“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这是一个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或许和庄峤一样,或许就是在司马迁记载的时间段,他们也是在强秦的压力之下,慢慢的迁移到了这里,他们征服了古滇国,然后就在这些铜鼓上面为所‘欲’为了。

至于这些游牧民族到底是谁,根据历史的记载,我们可以大致断定,应该是羌族人的一支。”

原三生接着说道:“至于说古滇国的都城在哪里,益州郡郡址如果在晋城镇的话,那么晋城镇应该就是,汉武帝征服的古滇国都城。

至于以后为什么历史上,就没有了古滇国的记载,或许是因为当时古滇国的人们,在被征服以后就放弃了、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也放弃了自己的都城,又一次开始了迁徙,目的地就是佘巳火刚才所说的苏‘门’答腊岛。

汉武帝只是征服了古滇国,可能还没有‘弄’明白,古滇国是个什么情况,滇人就没有了,滇王之印也没有了,可以想象,好大喜功的汉武帝,也会感觉到很窝囊,所以这件事最后就不了了之了,没有记载了。

哈哈,比如说,李天风刚刚找到了曹‘操’墓,回来在电视台说的天‘花’‘乱’坠,转头去看的时候,曹‘操’墓没有了,你们想一想,李天风会有多尴尬,电视台又能怎么说。”

大家都会意的笑了起来,原三生说的有道理,无论是谁,也无从谈起,太史公再世也无从记载。

佘巳火想了想,又问道:“那么,抚仙湖下面的城址、是什么人建造的呢?”

原三生笑着说道:“这就是古滇国先民制造的都城啊,后来在火山喷发中沉入了湖底,抚仙湖里只剩下了大孤山岛和小孤山岛,所以古滇国、就把都城迁到了晋城镇。”

踩了踩脚下的大孤山岛,舒子北笑着问道:“我们已经明白了古滇国的事情,原哥,你找的‘棒’槌在哪呢?”

原三生笑着说道:“问你一个问题,这座古城是火山喷发沉陷于湖底的,那么,你猜猜来到这里的祖先是谁啊?”

舒子北想了想说道:“传说中,炎帝能够喷出比火山岩浆还要更热的火,当他咆哮时,他的吼声可使另一个地方感受到火山爆发。你说的是炎帝?”

起灵接着就说道:“《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炎帝,烈山氏,号神农氏,又称赤帝,华夏始祖之一,与黄帝并称为中华始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首领,生于宝‘鸡’姜水之岸,一说湖北随州厉山。

炎帝制耒耜,种五谷。立市廛,首辟市场。治麻为布,民着衣裳。作五弦琴,以乐百姓。削木为弓,以威天下。制作陶器,改善生活。

炎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与黄帝结盟、并逐渐形成了华夏族,因此形成了后世的炎黄子孙。”

原三生笑了笑说道:“五千年前,黄帝打败炎帝之后,就把炎帝送到这里和恶魔异形玩了,哈哈,中国历史上,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是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了。

从来就没有轻易放过敌人的统治者,除了勾践的朋友,后来肠子都悔青了的夫差。”

原三生说完这个冷笑话之后,拿出蚩尤的令牌,大声喝道:“饕鬄何在,饕鬄何在,饕鬄听——令!”

原三生把蚩尤的令牌向天上扔去,令牌悬浮于抚仙湖之上,发出阵阵红光,只见一只巨大的怪兽,四目黑皮,长颈四足,如蛟龙水兽,头生双角,全身寒气围绕,呈青白‘色’,长达数十丈,‘性’情时而温和时而暴躁,腾空而起、‘激’起数丈水‘浪’,显得是威武无比。

起灵接着说道:“相传饕餮、是蚩尤被黄帝斩下的首级、集怨气所化,有吞噬万物之能,后来被黄帝用轩辕剑所封印,并由狮族世代看守。”

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饕鬄头部形状以为装饰。《吕氏‘春’秋?先识》:“ 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神异经?西南荒经》:“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狼恶,好自积财,而不食人谷,彊者夺老弱者,畏羣而击单,名曰饕餮。”

《左传》谓饕餮是“缙云氏不才子”,而《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贾玄曰:“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黄帝时在缙云之官也。”

《山海经?北山经》有云:“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

《神异经?西荒经》中有云:“饕餮,兽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起灵总结道:“饕鬄和炎帝以及蚩尤的关系不错,存在于西南方,吃人。”

原三生笑着说道:“饕饕啊,又见面了,这些‘棒’槌的味道怎么样啊?世人多说你贪吃,那些失踪的古滇国先民,不是被你吃了吧。”

饕鬄看起来很聪明,摇了摇头,把尾巴向南方的水面拍了拍,仿佛是在诉说着古滇国先民的去向。

原三生笑了笑,接着说道:“他们去了南方啊?谢谢你告诉我,这些人找他们找了两千年了。

这一次我是来拿琴的,把琴给我吧,这些人都是炎帝的后人,怎么样,你看他们像不像炎帝啊。”

饕鬄看了看这些奇形怪状的人,摇了摇头,从大嘴中吐出了一把琴,发散出桐木的清香,慢慢的飘向原三生,这把琴在微风吹拂之下,发出绝美的声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农之和。

原三生接住了琴,收回了蚩尤的令牌,顺手又把大禹炼制的神石,扔给了饕鬄,笑着说道:“这是炎帝的后人,为了纪念你,用‘女’娲的石头炼制的,哈哈,你看像不像你啊,留着玩吧啊。我们要走了,再见吧。”

饕鬄看了看石头,点了点头,吞进肚子,潜入抚仙湖中,或许水下的古城,真的就是饕鬄的龙宫。

远处防患于未然的中年男子,默默地站在哀牢山的山巅,静静的看着传说中的巨龙。

《世本?作篇》记载:“神农作琴。神农琴长三尺六寸。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

第113章 碧天如水夜云轻第165章 众里寻他千百度第116章 自将磨洗认前朝第137章 山映斜阳天接水第75章 十年一觉扬州梦第139章 拟把疏狂图一醉第47章 鸿飞冥冥日月白第171章 天接云涛连晓雾第144章 四面边声连角起第170章 莫负东篱菊蕊黄第128章 问君能有几多愁第23章 大荒沈沈飞雪白第170章 莫负东篱菊蕊黄第63章 长风破浪会有时第135章 南湖秋水夜无烟第99章 半入江风半入云第169章 笑谈渴饮匈奴血第22章 敢告云山从此始第112章 巴山夜雨涨秋池第97章 天门中断楚江开第99章 半入江风半入云第151章 花自飘零水自流第69章 去住彼此无消息第6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137章 山映斜阳天接水第129章 终日望君君不至第116章 自将磨洗认前朝第78章 春风不度玉门关第149章 山长水阔知何处第76章 为君持酒劝斜阳第140章 暮霭沉沉楚天阔第168章 竹外桃花三两枝第158章 不尽长江滚滚流第64章 直挂云帆济沧海第57章 侧身西望长咨嗟第93章 孤帆一片日边来第67章 回眸一笑百媚生第39章 平沙莽莽黄入天第18章 心有灵犀一点通第164章 十年生死两茫茫第36章 举杯消愁愁更愁第78章 春风不度玉门关第165章 众里寻他千百度第152章 长恨此身非我有第86章 春江水暖鸭先知第142章 多情自古伤离别第40章 古来青史谁不见第10章 铁马冰河入梦来第164章 十年生死两茫茫第42章 山回路转不见君第7章 人间正道是沧桑第175章 漫卷诗书喜欲狂第146章 似曾相识燕归来第75章 十年一觉扬州梦第160章 何事长向别时圆第164章 十年生死两茫茫第116章 自将磨洗认前朝第88章 明月何时照我还第30章 古来万事东流水第1章 小楼昨夜又东风第21章 四座无言星欲稀第96章 闻郎江上唱歌声第28章 日月照耀金银台第117章 相见时难别亦难第139章 拟把疏狂图一醉第52章 天明独去无道路第113章 碧天如水夜云轻第101章 侧坐莓苔草映身第152章 长恨此身非我有第121章 平林漠漠烟如织第31章 且放白鹿青崖间第58章 连峰去天不盈尺第105章 三万里河东入海第4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第172章 暗随流水到天涯第162章 欲与天公试比高第72章 燕归帆尽水茫茫第6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83章 情天情海幻情身第96章 闻郎江上唱歌声第80章 枉入红尘若许年第21章 四座无言星欲稀第61章 拔剑四顾心茫然第151章 花自飘零水自流第14章 老夫聊发少年狂第137章 山映斜阳天接水第52章 天明独去无道路第120章 云雨巫山枉断肠第76章 为君持酒劝斜阳第72章 燕归帆尽水茫茫第71章 天涯何处无芳草第42章 山回路转不见君第13章 情到深处泪双流第118章 每逢佳节倍思亲第51章 酌饮四座以散愁第153章 夜来幽梦忽还乡第125章 相思相见知何日第23章 大荒沈沈飞雪白第159章 易水萧萧西风冷第80章 枉入红尘若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