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年味儿

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节前,全家人估计除了秦咏梅,都在思念南方的小伙伴们,还有南方的亲朋好友们。

白家在南方老家是个很大的宗族。

每年春节祭祖的时候,各房长子长孙都要来上千号人。

祭祖后的宴席也要摆50张桌子。

为了应付祭祖的开销,白家先祖甚至专门留下几亩田地,用田地的收成来补充开销。

白策是家中长子,也是五大房人中,第三房的长子长孙。

眼下,白策到了北方,老家的祭祖事宜就得交给白策的二弟白正明操劳了。

白策上面还有三个姐姐。

按照老家的称呼习惯,这三个姑姑,白客他们哥儿几个应该叫大爸、二爸、三爸。

不过,白客他们随妈妈秦咏梅。

只称呼大姑、二姑、三姑。

不然叫大爸、二爸、三爸的话,白客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姑父们了。

眼下,在老家,白客也只剩下三个姑姑了。

除了三姑外,还有四姑和七姑。

大姑早年参加蒋经国青年军,跟着国君跑到宝岛去了。

因为担心受到冲击,上一世白策保守这个秘密直到去世。

多年以后,直到大姑回来寻亲,白客他们才知道这段往事。

二姑也是个当兵的,参加的是解放军,后来成了军医,转业后到了桂州。

秦咏梅之所以能以一个高小文化、服装厂工人的身份当上民警。

除了刘县长说的她从小比较虎,还跟这些亲戚里道的身份有关。

比如,秦咏梅的三哥就是铁路警察。

白策又是转业军人。

而且,白策的三姐夫是老家当地的公安局长。

当然,白客他们兄弟几个倒没像他们老爸思乡情那么重。

他们更思念的是小伙伴们。

南方人宗族观念比较强,白客他们的堂兄弟堂姐妹和表兄弟表姐妹一大堆,平时在一起十分热络。

白宗、白宾、白宁他们三个在南方已经读过几年书了,要好的同学小伙伴也是一大堆。

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不到半年,想重新建立起友谊也不太容易。

全家人除了白宗擅长交际外,白宾和白宁都有些内向,融入新环境且得些时日。

尤其白宾,适应环境能力比较差,甚至到了成年几十岁以后,依然有比较浓重的南方口音。

白宾的老婆叫王慧,在白宾嘴里就变成另一个大明星了,成了大家调侃的一个梗儿。

当然,大家也思念南方的山山水水。

毕竟南方的山水跟北方是大不相同的。

南方一年四季山青水绿,生机勃勃。

北方有大半年的时间都草木枯萎,一片萧瑟。

不过,随着春节越来越临近,大家都渐渐被节日的气氛所感染了。

也渐渐感觉到,北方的春节其实比南方热闹,而且内容丰富。

拿吃的来说。

南方也就打一打糍粑,包一包汤圆。

北方就多了去了。

烀猪头、炖大鹅等,只是小前奏。

真正开始的是面食和走油。

秦咏梅虽然不会做饭,但做这些事情却很拿手。

先是蒸面食。

把馒头整成各种形状,有的像鱼,有的像寿桃。

当地人把这种馒头称作驹,就是象棋里面的那个“車”的发音。

除了这种奇形怪状的馒头,还有豆包、年糕。

这个时候没有现成的豆沙,所以豆包馅儿都是用红豆现做的。

红豆煮熟煮烂了,就兑上白糖用力和一和。

所以,豆子不会全部碾烂的,吃的时候还会是一个个的囫囵个儿。

或许是妈妈做得不好吃,这些面食都不是白客特别喜欢的。

他更喜欢的是走油。

所谓走油就是各种炸。

炸麻花、炸鱼、炸丸子。

白客两辈子也吃不够妈妈炸的这些东西。

麻花要放进鸡蛋和少许白糖。

刚炸出来的时候尤其好吃,酥软香甜。

还有炸蛎黄、炸黄花鱼、炸老板鱼。

白客最爱吃的还是老妈炸的丸子。

有萝卜丝丸子和地瓜丸子。

尤其地瓜丸子,烫嘴的时候好吃,凉了的时候又别有一番味道。

上一世,白客很早就跟母亲关系恶化了。

三十多年没吃过母亲炸的东西了。

这一世他终于回来了,又可以重温那满满的幸福。

吃着热气腾腾的麻花和丸子,白客忍不住流下眼泪。

秦咏梅在一旁训斥:“你个好吃儿,就不怕烫死?不能凉了再吃?”

“真的好烫呢。”白客不免难为情。

白宗和白宁在一旁,一边帮秦咏梅打下手,一边吃吃地笑起来。

炸的蒸的都忙活差不多的时候,该白策大显身手了。

白策搬着桌子椅子,开始在院子里写对联。

街坊邻居们自己拿着裁剪好的红纸,排着队过来求对联。

十几年前,会写毛笔字、会写对联的人多了去了。

连老三届都给撵到乡下去了。

哪还会有人写毛笔字、写对联了。

遗憾的是,上一世的时候,白家这兄弟四个都没能继承老爸的本领。

白客和白宾勉强能写几笔,但跟书法无关,跟老爸那种笔走龙蛇的感觉更是相差甚远。

这一世,白客也觉得自己没戏,写谁都会,但写得好看却得有天赋。

而白客在这方面是一丁点都没有。

白客正看着来来往往的街坊们,卓玛突然跳到他面前,举着红纸:“我要走后门儿!”

白客故意板起脸:“不行。”

“坏老对儿!坏老对儿!”卓玛追着白客。

白客躲到老爸身后。

“爸,卓玛字写得可好了。”

“好啊,一会儿练练毛笔字吧。”

求对联的街坊们渐渐散去后,白策开始教卓玛写毛笔字。

在白策指点下,卓玛认真写了几笔,白策连连赞叹:“不错,不错,比他们哥儿几个强多了。”

过年前,秦咏梅带着大家伙忙活着蒸面走油,可真正开始过年后,她自己又没时间陪大家了。

初二、初四两天她要在单位值班。

因为过年期间,半大孩子、青少年们玩得都忒狠。

一般家庭买鞭炮也只能买100响,200响凑合玩一玩。

有钱人家才玩的起500响,1000响。

但这个时候的孩子玩鞭炮不是一挂一挂地玩的。

而是拆开了,一个一个玩。

你朝我身上扔,我朝你身上扔。

像白客他们这么大的孩子玩的鞭炮一般是筷子头大小的。

白宗他们那样半大的孩子玩的鞭炮则是手指头粗细的。

扔到裸露的皮肤,或者脸上头上,绝对会炸伤人的。

再猛一点的孩子直接玩水管粗细的二踢脚子。

互相攻防着,简直就像打仗一般。

白客一直搞不明白,这个时候的孩子为何那么凶残。

但玩鞭炮并不是最凶猛的。

最凶猛的是,这个年代的孩子不论大小都玩枪。

Www •ttκǎ n •¢O

第四百三十二章 人多嘴杂第一百二十二章 文抄公第九十三章 嫉恶如仇第一百六十五章 失语者(中)第二十七章 远去的脚步声第三百二十四章 远平大风暴(二)第二百零一章 安果市场第四百一十一章 在细雨中呼喊(下)第四百六十章 win95第一百九十九章 瞄人缝第二百四十一章 别人打脸他打屁股第四百三十三章 办公室的艺术第二百一十三章 绿豆汤第三十九章 大宗商行第五百四十八章 接地气第三百八十章 童话(上)(为大执事raskol加更1/1)第四百二十一章 赢家通吃第六百五十三章 小姐妹第三百四十八章 第三者(为大执事2009加更2/3)第二百五十九章 剁手模式第四百七十三章 道别(为大执事书友3110加更1/2)第二百四十章 强拆第八十六章 看花灯第三百四十章 翡翠(为大执事卧槽这名加更1/3)第四百四十四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为大执事报务员加更2/2)第四百七十二章 流放者第二百零二章 通胀年代第四十八章 大侦探第六百一十八章 SARS来了(下)第一百零八章 富贵险中求第四百四十二章 偏执狂第三百五十四章 推销大师第六百一十六章 狠者无敌第三百一十二章 攒局第四百七十二章 流放者第二百二十七章 疆师武第四百七十二章 流放者第五章 的确良的确狠第六章 女警出更第六百五十九章 等风的猪第一百二十一章 返本付息第一百一十七章 1979:俺想跟这个世界唠唠嗑(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配狗第六百二十二章 老爸你先来第一百零六章 再闯京都第二百七十九章 杠精本精第一百零三章 西红柿炒鸡蛋第一百八十六章 成年第五百四十一章 黎明之前(上)第六百八十九章 人在囧途第十七章 饕餮年代第五十六章 群起而攻之第三百一十九章 地狱空荡荡 恶魔在人间第六百八十章 花开花落第二百零八章 心理舒适区第六十一章 人性的弱点第二百八十六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第一百二十八章 深渊凝视第三百二十四章 远平大风暴(二)第六十一章 人性的弱点第一百四十七章 猪八戒照镜子(第二更)第五百三十五章 打渔杀家第六十四章 蓝筹股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漠红日升第四百五十六章 葡萄第六百二十二章 老爸你先来第四百二十三章 恶人还得凶神磨第五百三十八章 拿双第三百零九章 疤痕体质第二十三章 磨人的小妖精第四百七十二章 流放者第五十三章 浮尸再现第二百五十章 带着姥爷去旅游(二合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家有梧桐树第五百五十八章 大富豪没羞没臊的生活第一百一十章 捡漏儿第三百零五章 最后一块儿铜板第一百八十四章 冤家路窄第五章 的确良的确狠第二百四十四章 最后的美好时光第一百九十六章 呻吟第一百零三章 西红柿炒鸡蛋第三十五章 战友第两百章 车皮第二百六十九章 姐妹发廊第四百二十九章 雕大任性第六十一章 古董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丈夫能屈能伸第二十章 胡子第五百一十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第二百八十六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第三百六十章 咱也有连环杀手了第六百四十六章 人群中看了一眼第二百二十九章 花生泡开水第四百一十一章 在细雨中呼喊(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六线小城的流行色第九章 骷髅头第一百零八章 富贵险中求第五百三十三章 钓鱼第二百九十三章 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