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转移

马彪在潞城缴获了不少骡马和大车,还在周边高价采购了大量骡马,报告参谋长的数字说是八百多匹。反正现在也没有什么人敢来催促了,马彪从容布置彭诚孚前出确定落脚点,准备人员和物资的转移。

除了参谋长秘密布置的几个粮食洞库,其他的粮食和兵工厂设备、准备放弃的物资和重武器,全部装运,连猪崽、羊仔、雏鸡鸭也被他愣是要回来一批带着。一个军事行动就成了大搬家了。一次无法运完,马彪安排沿途设置临时兵站。彭诚孚担任前锋,马彪居中指挥,自己和参谋长随后卫行动,汽车全部用来搭载重武器了,自己可以步行,参谋长只好骑着一匹老马。

村民也都出来相送,应该是八路军组织的。对村民赠送的东西没有一个战士接收,捂着口袋任由东西散落。看着战士们的“冷娃”脸和笑容僵硬的村民,自己既不可思议,又无可奈何,不知道关系是如何走到这个地步的。看看无人接受,村民渐渐缩回了手,只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大娘倔强地捧着一颗鸡蛋,眼神从一个战士一个战士身上看过。自己走出队列,来到老大娘旁边接过鸡蛋,说道:“谢谢!”

老大娘闻言,泪水就下来了:“我欠你们的,下辈子再还!”

“不用,保重自己就好!”

自己带头也没有起到丝毫作用,那些冷面的“冷娃”们依然故我。自己也有所明悟,这支小部队太傲气了。人傲气了,好事做的再多,也最终会被人嫌弃的!任务交给马彪吧!这股傲气不打掉,这支队伍没有太大出息!

远处站着一些八路军干部,看意思也是来相送的,只是看见默默行进的队伍,就没了上前的劲头。你冷着一张老脸,谁稀罕搭理你啊!

穿着一身作训服的是小姥爷,是专门等候自己的。

“报告教官,我要求归队!”

自己走出队列,笑着对小姥爷说:“周同志,这次我军没有要求联络员!将来需要我们会向贵军申请。作为联络员,不能及时向上级通报情况,消除误会,造成此次结果,周同志是有责任的。我确定你的能力不足以担任此重任,即便以后需要联络员,也会拒绝您来担任!保重,告辞!”不待回礼,回到队列。

这个结果是小姥爷万万没有想到,却是自己深思熟虑的。小姥爷几次担任联络员,功劳不大,错误不少。关键是联络员的任务单一,任务单一就造成他视野狭窄,对他成长极为不利;而且一般人认为联络员是简单工作,完成任务是应该的,没有什么功劳可言,可出了问题就是大事!自己这个小部队的问题,就可以上达天听!要知道,一次会战,一天就会消耗多少个自己的队伍规模?要多大的功劳才可能上达天听?原因就是性质不同而已。

马彪选择什么路线、去什么地方,有参谋长监督,自己乐得清闲。和普通士兵一样,听命令行动,不用心累了就是休闲!听说路边冰封的河流是浊漳河,自己就知道这是奔林县而去的。想想这个时间林县还是主要在八路军管辖之下,也有其他国民党的部队。

参谋长被马彪专门请到前面去了,自己把后卫指挥任务交给李达则。读书、学习、行军,一天快了也就二十多公里,慢了也就十多公里,闲庭信步行军自己还是第一次体验。总是觉得部队缺点什么,也就观察了几天还没有找到缺了什么,从武器到兵种统统想了一遍,没有找到,以后慢慢想吧。

路上各个驻军都设立关卡,重要一些的配置一个班,甚至设置了机枪阵地。马彪则是就地和人家并排设置关卡,配置的是四联20高射炮。搞得人家对我们这支队伍都懒得过问了。

达利娅看见自己只顾学习不顾她,也到处和别人学习汉语,学得把各地方言口音和她改不了的俄罗斯声调熔为一炉,把汉语说的怪声怪调,口音之变化可谓莫测。还能和八路军聊的兴高采烈,喔,还是个女八路。笑起来毫无顾忌,“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山谷。

看见一头乌黑的短发和一头金黄色的长发,在阳光之下交相辉映。觉得自己至少找到一个缺失,就是小部队阳气太盛,竟然没有一个女战士!这个错误要改,嗯,可以先搞个后方医院,培训一些女护士;再考虑成立一个宣传队,以女战士为主!其他发展就可以顺其自然了。要是当初有女兵,在黎城县恐怕关系会搞的好不少。需要好好选择一个女兵带头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队伍学习已是蔚然成风,觉得自己的学习精神能够影响大家,不免沾沾自喜。侧面问问李达则,弟兄们什么时候开始努力学习了?李达则直接给了自己兜头冷水!说道,不知道哪里来的谣言,说马彪能够混蛋假公济私,给自己找了一个参谋当老师,整天教他学习《论持久战》两本书,谣传已经能够背诵《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了。把弟兄们给刺激到了,不识字都会背诵了,弟兄们不服,就成了这个样子了!

自己扶着下巴琢磨,谣言可以肯定是那个家伙放出来的,可不是为了刺激大家学习,应该是为了给自己脸上抹粉,提高自己威望来着。刺激到大家是意外的事情,大家对自己是不是能够倒背如流,根本不在乎,认为是应该的!一个不识字的做到背诵就和他们有了同平台对比了,甚至一些文化程度不错的,感觉心里受到委屈,除了妒忌人家有条件找参谋做老师,只能自己努力了。被大家关注了,也说明马彪对大家的影响力也增大了,保持住好的影响力,成为一个好主官就自然而然的。

走走停停,走了20天才到林县南端的临淇镇,占据了栗家洼、邓家庄、临泉等六七个村庄做临时营地,大部分物资也堆放在各个村庄里。周边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防御阵地和防空阵地。一条路是从林县通往淇县的重要通道,这里就是入山的起点,淇县方面出口就是小屯附近了。而马彪真正选择的根据地,就是顺着公路在离此地10多公里的山里,据说彭诚孚找到山洞,适合建设基地。工兵和工人先期过去做建设,彭诚孚带人做保护,计划是一个月的建设,大批人马就可以入驻了,就是清明前入驻,否则道路泥泞运输就是问题了。

为了保证建设期间不受鬼子干扰,彭诚孚特别派了两个班的侦察兵,一个前出彰德一带出击,一个派到辉县一带出击,干扰鬼子的注意力。要求是一打即退,让鬼子摸不到头脑最好。物资开始往新根据地运输的时候已经四月一号了。为了防备鬼子飞机,时间以早晚为主,夜间就是靠月光了,又快月圆了!仅仅10公里道路倒是迅速,特别是公里情况不错,部分损坏的经过工兵修补,已经畅通顺畅。

自己还是最后才轮到前往新根据地。顺路走上十多公里,公路出现一个象勺子般的弯路,勺子底连着一条山沟,山沟宽度,宽处有一里,窄处只有二百多米。两边高山耸立,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就要看发展潜力如何了。

第十八章 初步验证2第十五章 开始第一百四十章 清理国内资产第一百七十八章 顺利回陕西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带走第八十五章 白凤翔第三百五十八章 节前来见第三百二十一章 闲坐书房第八十七章 去日本第三百五十八章 节前来见第八十一章 著书立传第三百一十八章常德保卫战第一百二十三章 全面合作第一百二十五章 正太线第一百四十三章 苏黎世庄园第三百三十五章 重建公司第一百八十三章 民国权贵第一百零八章 民生轮船公司第一百四十二章 铁蛋和玉儿第七章 约定第三百四十六章 都不省油第二百五十八章 再见老葛同志第二百一零一章 批评2第一百五十四章 创新发展第二十章 专利申报第二百一十八章 情报传递第三百三十三章 纳粹德国投降第三百九十五章 聘礼第四百章 尾声第一百一十四章 参谋长的本事第三百七十章 冲突第三百七十六章 周游巡视5第三百二十一章 闲坐书房第四十三章 航行第六十六章 天津复仇第四十七章 妹妹第七十八章 未雨绸缪第三百八十八章 解放区的天第一百六十九章 我答应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二叔乡里行3第七章 约定第八十九章 千代的委屈第三百四十六章 都不省油第三百九十七章 家宴第二百九十六章 汇率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路打鬼子第三百零六章 欢迎英雄第二百四十九章 西安中队第七十四章 韩平回国第六十三章 池上发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入侵苏联第六十六章 天津复仇第一百五十章 爷爷去南洋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路打鬼子2第二十四章 新客户群开发第三百五十九章 保护起来第三百六十一章 有饥荒第五十九章 剿匪第一百零九章 抗日热潮第三十章 突袭第三百六十二章 有饥荒 二第十九章 快速推进第一百零九章 抗日热潮第三百五十七章 里斯本暂住第三百三十九章 劝说第八十八章 流行喜剧的地方第三百八十一章 黑帮?第三百五十四章 享受第一百七十章 无脸见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飞往香港第一百四十八章 协议达成第一百六十八章 你说的算第二百四十九章 西安中队第五十七章 选拔第八十二章 红军第二百四十三章 温馨时光2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京南京第三百六十六章 如花第六十六章 天津复仇第三百九十六章 你敢打我第三百二十章 顺利撤离第一百五十章 爷爷去南洋第二百三十二章 妥善处置第一百三十六章 通共分子第三百二十八章 尽力就好第七十六章 回国准备第二百一零一章 批评2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战来临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规模空投第二百四十四章 入侵苏联第三百九十四章 彪悍第二百八十六章 先生的表扬第二百四十三章 温馨时光2第二十八章 韩平第三百七十七章 周游巡视6第二百一十七章 恢复第三百三十二章 定居苏黎世第一百四十一章 飞往香港第十二章 考验第一百二十五章 正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