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情报传递

作战如期发动,随着战斗开始,自己要求马彪每天派参谋给自己一个简报。

20日晚餐时候,马彪亲自过来通报战况,还混顿饭吃,专门抢铁蛋的营养餐,气的铁蛋哇哇大叫!按照马彪的介绍,作战进行的极为顺利。方案也做了很大修改,老领导提议同时空袭彰德、新乡、淇县和辉县鬼子火车站和军营,攻占淇县和辉县,这个建议让冯司令大为赞扬!战斗两个小时就基本奠定了胜利,估计是鬼子没有预料到这种突击方式,有些惊慌,不知道如何应对造成的结果。鬼子反应也极为迅速,直接收缩兵力,在淇县和辉县城门时突破立刻撤退,鬼子损失不大,统计击毙鬼子才155人,击毙伪军112个,俘虏伪军1020个,彰德、新乡轰炸的成果不清楚。淇县鬼子直接撤退到滑县,而辉县的鬼子撤退到卫辉。

缴获比较丰富,鬼子撤退仓促,储备没有来得及破坏就跑了。缴获枪械大约三千多支,两门92炮和10门迫击炮还有大批粮食和军用物资。现在进行的是镇压汉奸、收缴浮财,破除铁轨运回根据地等。

作战的第一阶段顺利结束。

25日开始第二阶段。还是按照老领导的建议,两个目标,一个滑县、一个汤阴,选择滑县,目的是清理鬼子汉奸统治基础,而且老领导估计滑县是鬼子不会死守的地方,而汤阴鬼子不敢再放弃,否则鬼子估计向上不好交代。

下午开始给铁蛋武装起来,两支枪、一把军刀、一个背包,站在那里也是威风凛凛,有点意思了。就是这孩子贪财的毛病犯了,把子弹装进背包,试一试背不动,再往外折腾,搞了好几遍。

“都是给你的,让你领导给你带着,背多了跑不动的!”自己劝道。

“哼!他会给我?除了欺负我就不会别的!”铁蛋如是说。

和老领导告别的时候,老领导看到自己有些激动,吓得忙说:“堂弟,你别激动,别激动。上次吓我一个半死,你再激动一次,我就没法活了!”

“堂哥保重!”自己拉着老领导的手,眼泪还是不争气地下来了,让铁蛋划着脸给笑话了。

把剩余子弹让老领导护卫带着。老领导拿过铁蛋背包试了试,气的给了铁蛋屁股几巴掌。那孩子立马成了老领导的哈巴狗了,就怕不还他。

滑县一个小队的鬼子早有准备,听见飞机响,直接点燃库房,不等攻城,直接带着伪军跑了。除了十几个来不及跑的,其余一个死的都没有。连夜对县城和乡镇按照准备好的名单开始镇压汉奸、恶霸,收缴财物,粮食分发百姓。给第二根据地拓展打下了较好基础。随着各种物资陆续运回,第二阶段作战圆满结束。马彪也开始再次加固核心阵地,向太行山深处先期转移老幼妇残,准备迎接鬼子报复。

彭诚孚按照冯司令指示开始组建游击作战小组和情报小组。一个是打击和扰乱鬼子视线的,一个是侦察飞机轰炸目标的和关注周边鬼子动向的。

11月6日,彭诚孚带来一个从基地伞降来的侦察兵,带来一个箱子。李明钓加强警戒后,在院子里小心地打开,拿出一枚燃烧手榴弹后,取出两个密封严密的厚厚的文件袋。是美国的研究成果到了,还有500个胶卷。

吩咐彭诚孚招待来人,吩咐李明钓加强警戒。自己和达利娅带着文件回屋研究文件。自己大致翻看了一下对“日本是否进攻美国”的课题研究,没有结论,基本在资料收集阶段,送来的是他们认为重要的资料,有三百多页,自己翻看一下就放在一边。这些可能对先生了解国外情况有些用处,其他的自己想不出有什么用处。

达利娅的英语原来有基础,只是大部分时间补课汉语,英语水平反而下降了。翻看之后也不在乎,按照我的吩咐,重新装好。

对“德国是否进攻苏联”的课题研究,有六百多页。研究水平之高大出自己预料!

结论也就让自己大为吃惊。第一句就是“纳粹德国必会进攻苏联”。第二句进攻时间“41年可能性81.5%;如果之前没有发生,则42年可能性100%。具体时间预测每年4月20日到6月30日之间。”第三句是兵力估计,“进攻兵力估计600-800万之间。”可能性的估算还带小数点,真不知道人家是怎么弄出来的。

研究成果如此重要,自己也不敢怠慢。

“李明钓,问问林县临时机场怎么样了,最好一周能用。找马彪借小型发电机,把这里一个房间安装照明设备。给达利娅准备一部大功率电台、拿两部照相机来。”

“达利娅,这份研究‘德国是否进攻苏联’的报告,非常重要,传递回国,你今生将无愧于自己的祖国了。”

“我亲自护送回国。”

“不,危险的事情不需要你做。联系你的渠道,让他们派人坐新型轰炸机经基地飞到林县机场,把你拍照的资料带回去就可以了。效果比你回去要好!想一想,如果你的渠道有德国间谍怎么办?你的资料会同时消失的。资料回去,你这里,对方知道仅仅销毁资料没有用,就不会动作了。”

达利娅思考一会,点头认可。

安排妥当了,自己就埋头学习和研究这些资料。

资料分成三个部分,分别对应三个结论部分。一层一层给你解释得出结论的依据、分析推理、论证等,以及对不同意见和资料的取舍等,目的在于维持它结论的正确性。参与研究的有名人员有二百一十多位,他们研究的方向、重点、专业方法、资料途径各不相同,结论也千差万别的。后面附录的资料也仅仅是一部分,大部分来自公开的书籍、报刊和报纸等,除资料受众较小的附录于后,其他指明出处而已。

对于自己和先生,珍贵的不是资料和课题本身,更重要的是,这是一套完整的通过公开资料研究战略情报的案例。重要的不是文件显示的解释过程,而是如何通过繁多的资料逐步剥丝抽茧找到事物的真相,这个方法是人家的真正秘密——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情报分析的学问,这个需要你自己去分析、揣摩……。

分析和研究课题和资料的有政治家、军事专家、经济专家、心理学家、气象学家等等各种专家,体现出如何发挥集体智慧的能力。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里面有些专家的意见,可谓直指问题核心。比如一位军事专家直接说“进攻时间在5、6月份,太早了苏联春季道路泥泞,展开机械化不利,太晚了则很难在冬季来临前赢得胜利!”一位大学教授,直接点出怎么判断临战时间,“纳粹德国停止大规模轰炸英国,飞行员恢复和准备时间一周到二周。”

其思维方式和着眼点,至少自己的佩服是五体投地的。

另外就是运用统筹学把预测进行量化的本事,这部分自己是看不懂如何进行的,虽然资料里给出的大量的公式及关键性量化的计算过程。自己还是徒呼奈何。

自己的学习也仅仅因为陪同达利娅去林县,仅仅七天苏联就把接收资料的人员派来。看着达利娅把一个和燃烧手榴弹绑在一起的布袋,交给从苏联轰炸机下来的一个军人,让达利娅完成了情报传递的最后过程,特别让李明钓拍摄了交接过程。达利娅紧紧抱着自己,望着飞机腾空而去,说了句“谢谢你”。

第三百零二章 那双眼睛第一百七十一章 出口恶气第三百二十六章 督查孤儿院第一百二十四章 北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延安行 五第一百五十六章 参谋长的敌后抗战第四十章 开始布局第三百三十八章 捡个孩子第三百七十八章 周游巡视7第四十四章 海葬第九十三章 欧洲旅游第二百零三章 伞降云梦山第八十四章 英雄之后第二百五十九章 给苏联贷款第三百零四章 高野由美第一百二十五章 正太线第一百八十章 再见铁柱第三百四十七章 前往香港第三百三十六章 美女助理第三百五十章 顺利接头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带走第二百九十一章 犹太领袖第二十一章 野口千代第二百五十六章 启程印度第一百二十四章 北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伍迪的荣耀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张旗鼓第二百五十九章 给苏联贷款第一百二十二章 云爆弹是这个意思第五章 军人射击俱乐部第一百零七章 全力储备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案惊心第四百零一章 尾声2第三百二十九章 点了一下第三百九十章 柳同志第七十九章 未雨绸缪2第二百三十六章 惨淡结局2第四十六章 上海风波第一百八十二章 再次建议第二百二十七章 圆房第三百零八章 铁柱回家第三百四十一章 逐个安排第二十五章 胶合板第三百六十七章 调整一下第一百六十章 中条山铁柱第三百一十二章 延安行 四第三十四章 庆功宴第二百三十五章 惨淡结局第四百章 尾声第二百三十八章 关注战俘第二百七十二章 洞洞山第三十三章 党卫军军官第二百一十九章 合作圆满第三十七章 新人手第二百三十九章 美国消息第一百九十章 再回永寿第二百三十八章 关注战俘第三百零九章 延安行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路打鬼子7第一百五十八章 送别柳阿姨第三百七十一章 做点贡献第二百二十六章 妥当安排第八章 消音装置第二百九十六章 汇率第二百四十六章 给他们添堵第二百三十六章 惨淡结局2第一百章 我们做什么第一百七十二章 转移第七十六章 回国准备第三百五十六章 同意生产第六十八章 回西安第三百二十九章 点了一下第二百二十章 抗日统一战线第三百五十七章 里斯本暂住第一百七十四章 不能忘本第三百六十七章 调整一下第八十六章 生产安排第二百三十九章 美国消息第一百一十二章 撤退江北第二百九十一章 犹太领袖第二百四十二章 温馨时光第二百七十二章 洞洞山第六章 全国射击赛第四百零一章 尾声2第二百一十七章 恢复第一百二十七章 那个小山村第一百二十五章 正太线第三百五十九章 保护起来第一百五十章 柳阿姨的执著第二百一十三章 后续安排第三百五十章 顺利接头第八十六章 生产安排第四十七章 妹妹第一百三十八章 审问特务第四十九章 交换第一百七十七章 汇报与启程第六十六章 天津复仇第二百一十九章 合作圆满第二百二十九章 上校沈醉第二百零四章 向先生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