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中芯科技挂牌成立

这个时代国家的官员体系办事效率是很低的,换做平常,这些事情要搞定没有个一年半载那是不可能的,但是现在中芯科技成了最高层主抓的项目,赵弘扬还鼎力支持,下面所有部门都不敢怠慢,生怕受到处分,要是地方部门有谁发牢骚,立刻就会得到一顿痛骂,对于那些下属他们绝对不会客气的。

半个月后,人事部门的统计出来了,一共一百二十三人,最后同意加入中芯科技的有一百零二人,没有同意的那些人大都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他们顾虑的事情太多,父母已老孩子也都上学,家里的顶梁柱当然不能离开家乡。

“一百零二人,已经不错了,沪市白为任市长已经准备好接收他们,同时统一安排所有人的住宿问题,再有半个月时间就差不多了!到那时,中芯科技就开张了!”

一切进展的很顺利,尤其是白为任,听说中芯科技要建在沪市更是双手欢迎,马上下令手下开始为这些职工办理相关事宜,办户口的办户口,修宿舍的修宿舍,争取八月底就能接受这些人了。

不过白为任很高兴,其他省市就很不高兴了,国家不光挖了他们的墙角还“抢走”了很多设备,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可没办法,国家最高层下的命令谁敢违抗?

但说实话,有很多地方政府其实并没有太过在意这件事,现在国家电子产业很不景气,即便是首都和辽北省的企业也多处在亏损状态,给工人们开工资都很费劲,他们更对家电行业有兴趣,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以及电视机生产线才是他们重点引进的设备,国家要电子产业的人才和设备反而会让这些企业轻松了很多。

中芯科技在七月中旬挂牌成立,黄坤、周明、谢喜德以及他们管理人员组成的筹备组随之成立,然后就开始进入工作状态,全国选拔人才,挑选设备等等,八月初,人才选拔工作基本确定,到了八月底,一共七套设备从首都和东北三省被运到了沪市闸北仓库。

九月中旬,江南无线电厂门口的匾额正式更名为中国芯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它的总部就设在了江南无线电厂,一共有一百五十多人,除了那些在全国找来的人才,剩下的就是即将毕业或者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主要是来着华夏大学和首都大学,毕竟在八十年代中期也只有这两所大学有电子和半导体相关专业。

当刘琅再次回到江南无线电厂已经是九月末了,距离他离开时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一个月他没什么事情,中芯科技所有事宜无需他操心,就是周明和谢喜德两人也只是负责设备的查验,劳力多些,劳心少些。

黄坤作为主要负责人可就忙碌多了,协调和组织各种事宜,遇到问题还要找上面汇报商量,每天都是脚不沾地地跑着。

当然,他一个人当然做不了这么多事,他是中芯科技的副经理和总工程师,总不能万事都是经理级别的人亲自去办吧,中芯科技在组织架构上还延续着国家部门的样式,设立多个处室,组织处、技术处、档案处、人事处、财政处、培训处等等,除了经理刘先明外,黄坤的权利是最大的,他负责组织、档案、人事和财政四项事物,周明作为副总工程师负责的是培训,而谢喜德则是负责技术。

既然有这么多的处室,那就还要配备人才,起码要有处长、副处长。

王元、许衍和俞中珏这三位在首都无线电三厂时就是科级了,现在当然要当上处级。

王元的技术水平非常高,对国外电子产业也非常了解,不仅仅是无线电方面的知识,对于半导体、晶体管等相关知识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可以说三人当中他的水平最高,甚至谢喜德和周明在某些方面和他相比也没有优势,他就被任命为技术处处长。

许衍和俞中珏两个人技术水平也不错,不过跟王元相比就差不少了,他们的技术还是侧重无线电一门,其他方面的水平就要弱了很多,但相比于技术,他们擅长的是组织和协调工作,两人在一开始就协助黄坤处理人事和设备方面的工作,把各项事情都打理的井井有条,于是许衍被任命为组织处处长,俞中珏也是人事处处长。

两人在这方面的才能连谢喜德都不知道,当然,这些年他们“蹲在”效率低下的工厂里也显不出他们的本领,现在终于显露出来。

王元、许衍和俞中珏三人的年纪都在四十五六岁,比黄坤、周明和谢喜德这些人年轻一代,至于说刘先明,凡事都让黄坤他们做主,基本上也不怎么管事,看起来是一个很好说话的人,他能到中芯科技那应该是国家给他的待遇,毕竟提了半格嘛,他也很有自知之明,怕是再过一段时间就要退休了,所以王元他们三人就是未来中芯科技的顶梁柱。

这是刘琅的设想,三人也是最合适的人选。

当然,在刘琅看来中芯科技的组织架构还非常“不正规”,虽然是叫公司,可是管理人员还是公职的身份,很多权利依旧归上级主管部门,总经理的权利甚至比实行承包制的厂长还要小。

这不意外,国家在国企改革的道路上才刚刚开始,市场经济的滔天巨浪还没有对国企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即便高层们已经认识到了国企的种种不足,但没经历过痛苦就无法真正成长,国企的改革必然会对国家造成阵痛,即便刘琅可以未卜先知也断然不会完全阻止这些事情发生,他能做的只是提前给国家打上“预防针”,让他们做好应对的准备,同时尽量在改革之中把那些有用的企业留下,然后“收入”自己的囊中,比如说孙明凡的空调厂,另外还有东三省的大部分的机床厂。

在前世的九十年代初期,国企改革逐渐深入,东三省很多国企,除了那些具有垄断性质并且效益良好的企业,其他的大部分都开始私有化改革,比如刘琅还记得自己父亲所在的轴承厂和母亲所在的机床厂,几乎就在很短时间内就人去楼空,那些工人收了一些费用后就再和工厂没有了关系………!

第一百七十三章 保证让你输第一百二十一章 首都高校元旦联合晚会第六百九十三章 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影响力第四百九十九章 乔治卢卡斯第七百二十四章 “毒舌”叶金生第一百二十四章 神曲出世第七百九十八章 NBA比赛和TED演讲第三百三十八章 世界经济大会第二百零七章 健力保李经天第七百三十六章 卢卡斯的怨念第六百三十八章 我可以唱首歌吗?第七百五十八章 巧妙回答第七百一十七章 北方城市两大问题第一百四十六章 干不了就换掉第六百一十三章 温饱水平第三百一十三章 闯荡港岛第四百八十一章 洪门子弟第三百零四章 第三产业浪潮第六百二十章 希望工程第八百八十六章 精湛的手艺第二百九十四章 刘琅的办法第三百二十八章 八五年是重要的一年第四百六十二章 善于创造奇迹的民族第八百九十二章 不许送礼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有钱第六百四十三章 我就是个天才第八百一十一章 “狐假虎威”第六十九章 国家教委到了第八十八章 重点照顾第五百四十五章 奇迹即将上演第八百一十章 王府井饭店里的“硬菜”第六百五十四章 接受采访第九十一章 领导人接见第五百二十三章 三十倍的收益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有钱第四百七十五章 签证第二百八十六章 三厂的未来第三百四十九章 芯片产业关系到国家的未来第五百七十五章 “奔跑者”第六十一章 小孩子的心思第五百七十二章 崛起的中芯科技第七百八十九章 《玩具总动员》对这个时代的意义第四百八十八章 读者们第四百八十二章 又见莫兰第八百九十六章 自豪感第五百七十章 脱胎换骨的刘琅第四百六十一章 征途第八百四十七章 再拿五百万第七十六章 遗憾第九十七章 两个时代大学的不同之处第八百四十三章 熊老的手段第七百一十八章 工业特区第三百五十二章 被“吓傻”了的威尔逊教授第十九章 姥姥家第八百六十八章 请大家做出自己的选择第七百三十九章 《dangerous》第一百五十四章 儿子,你要去参加奥运会了第七十四章 怒怼BCC第二百一十八章 竟然是邓老第三十九章 八十年代的电视节目第二百九十六章 入股耐克公司第七百六十三章 年轻人的篮球梦第一百一十七章 饿晕了第四百八十六章 游览好莱坞第八百八十二章 “一根筋”的专家第八百二十三章 重回华夏工业第一百五十八章 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第七百六十五章 工业光魔的下一部电影第八十八章 重点照顾第六百九十三章 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影响力第五百八十四章 拜访NBA总部第四百五十五章 刘琅的设计方案第二百零五章 林国栋的心思第三百八十四章 参加展览会第七百七十章 教授,我要离开了!第八百八十章 吉北市第三百二十二章 万和集团鲁冠军第六百五十三章 两首歌曲第四百五十六章 给我十套商铺就够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刘琅的建议第八十九章 刘东来的决定第一百五十八章 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第三百一十四章 文化和制度的缺失第八百二十五章 让人眼红的华夏工业第一百二十六章 第一代红旗车第六百二十二章 回家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领导接见第八百四十二章 回阜城第三百一十四章 文化和制度的缺失第二百零二章 按部就班第三十三章 “大事”发生第四百六十九章 国家对刘琅的考虑第三百一十章 成功了第八百四十四章 第一步,买地第七百三十章 偶像歌手第七百零七章 刘琅也是个不择手段的人第七百八十四章 要做就做世界第一第三百零六章 五老现身第七百一十五章 工业产业链第三百四十四章 隆重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