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二章 家的感觉

北方工业集团成立后,轴承厂、轻工机械厂等四家工厂的设备全部运到了厂区,六十多台机床,大部分机床都到了报废年限,只有一少部分设备还勉强可以用,当然,所谓的勉强使用不是说拿过来改造改造就可以制造出北方工业集团的产品,这种改造过程所需要的费用比新买一台设备还要高,刘琅可不会做这种得不偿失的工作。

刘琅的目的很明确,在这头半年或者一年的时间里,北方工业集团的工作就是把培养这些工人,让这些工人掌握能够制造机床的能力,他的培养方式就是通过改造老旧机床,类似于当初复制不锈钢冶炼炉和德国安德鲁斯公司机床的方式,让这些工人以最快的速度达到他的标准,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没有人才,再好的设备也玩不转,下一步就是向华夏工业科技订购设备,这些设备跟西德安德鲁斯公司的设备处在同一代,算是世界三流水准。

但是华夏工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机床是自主生产,所有的技术都已经吃透,这些技术华夏工业也将无条件的传授给这些工人,表面上看华夏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吃了大亏,因为这些技术毕竟是他们的成果,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他们那些技术都在刘琅脑袋里呢,即便是没有他们,刘琅也会这么做,只是那样的话刘琅就要累死了。

刘琅脑海里的学问有多少谁也不知道,熊教授都视之为无上至宝,在未来,刘琅也将会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华夏工业,这才是陈伟这些人最最看重的财富。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对明代徐文长钦佩万分,甘愿成为其门下走狗,现在华夏工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众人对刘琅就是如此,跟着他就能学到世界一流的技术,就是自己赔钱他们也愿意。

当然,对于刘琅来说,他的目的是把华夏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收入北方工业集团,让其成为自己的科研基地,陈伟等人视刘琅的知识为无价之宝,同样,刘琅对他们这些人也是如此。

北方工业集团的人才结构分为三类,一类人才为行政管理人才,负责平时的管理事物,负责人为王振东。

二类人才就是工人,他们负责具体的操作,比如招聘上来的那些阜城工人。

而三类人才就是科研团队了,这些人要担负起创新的重担,不断在原有的技术上实现突破,另外还要对工人们进行培训,所以他们也是集团最重要的一类人才。

当然,工人们也可以创新,但是就现在来看,工人们的素质还是不能和陈伟这些博士生相比的,毕竟大多数人的文化程度不高,你可以教给他手艺,但是很多理论他们是无法理解的,理论无法理解就不能实现突破。

在刘琅的设想中,未来一代的工人其实就应该是大学生,他们具有实践和理论能力,属于复合型人才,只是在现阶段的条件下还无法实现。

刘琅对于人才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除了华夏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这些人暂时帮忙外,他还给三个人预留了位置,那就是当初他在华夏大学的室友,杜松、林海与何涛。

这三个人才是刘琅的“铁杆粉丝”,他们三个在八七年毕业后就被刘琅给送到了国外念书,杜松去了美国,林海去了西德,何涛则是去了岛国,学的都是机械工程,这一年多时间里三人时常会给刘琅写信,跟他“汇报”工作,去年刘琅在美国时还特意跑到纽约见过杜松。

这三人正在读研究生,八九年才会毕业,毕业后他们就会来阜城。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何涛在书信就是这么说的。

转眼之间就到了八九年的一月份中旬,北方工业集团已经成立了两个多月,工作也渐渐步入正轨,尤其对工人来说,在这两个月中他们学到的东西比以前几年时间里学到的还要多得多,简直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他们每天就是学习,有时是陈伟这些华夏工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人来教,有时是熊教授,有时刘琅也会出来亲手传授。

每学一周的时间公司还会进行一些小的测试,凡是达到标准的每个人能得到十元到三十元的奖励,有钱当做奖励,这二百多名工人简直就是学疯了,没日没夜的学,公司还给他们准备的宿舍,就在办公楼的第三层,虽然员工都是本地人,但还是有将近一半的人选择在这里住下,因为他们觉得回家还得干家务,那是浪费时间,不如在这里好好学习,提高自己的水平,要在一次测试里达到标准。

当然,他们留下来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在公司里吃饭是不花钱的,王振东以每人每月二百二十块钱的价格雇了五位老师傅,他们都是从国有食堂退休的,专门负责员工的伙食,一天三顿饭,三菜一汤,荤素搭配,这五位老师傅手艺很好,做出的饭菜很得胃口。

工人们很多都是二十三四岁的年轻人,这个年龄正是胃口好的时候,再加上他们每天都劳动量很大,拳头大的馒头一顿能吃三个,这么大饭量在家里都是个负担,现在好了,工厂里管吃管住,伙食比家里的还好,还能学到手艺,愿意回家才怪呢!

算上吃喝,这么算下来每个人每个月就省下四十多块钱的伙食费,再加上每周一次的小测试,基本上一个人每个月还能多得二三十块钱,他们每个月工资是二百一十块钱,最后到手能有二百三四十块钱,外算上占了四五十块钱的“便宜”,可以这些人的待遇已经是全市最高了。

这些都是小钱,刘琅根本就不在乎,却可以让工人们有一种归属感,让他们对企业有种家的感觉。

家的感觉,这也是北方工业集团的一个企业文化。

八九年的春节越来越近了,今年的阜城格外的寒冷,室外最低温度都到了零下三十度,滴水成冰,北方工业集团有一个锅炉房,里面是一台三蒸吨的大锅炉,锅炉烧的滚热,室内温度都达到了二十三四度,工作时很多人都得穿短袖,这样的工作条件他们可是第一次遇到,要是在以前的工厂,在室内时手都伸不出来。

第八百六十七章 有钱人的话很管用第五十七章 服了第十四章 他每天都在思考第三百零七章 改革必须要进行下去第三百四十八章 单独接见第四百五十五章 刘琅的设计方案第三百三十六章 赵天明的感慨第五百一十五章 “肆无忌惮”的中国小孩第三十二章 生活还在继续第九十九章 工业是立国之本第七百五十七章 与奥普拉“交锋”第五百一十九章 美国经济的现状第六百九十四章 用制度来约束第五百五十四章 安顿妥当第三百六十章 沪市市长白为任第五百二十一章 下本书也要合作第三百二十四章 鲁厂长你得做些技术含量高的东西呀第二百零四章 代言人第六百四十七章 卢卡斯的质疑第五百四十二章 时代广场第七百四十章 “暗箱操作”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有钱第三百五十四章 威尔逊眼中的刘琅第十七章 未来的打算第七百三十九章 《dangerous》第三章 家第一百六十三章 问题多多的三厂第六百五十三章 两首歌曲第七百九十五章 一个条件第六百五十一章 媒体的反应第六百五十九章 愤怒的克莱尔教授第一百零四章 挖墙脚第三百九十七章 改造一新的江南无线电厂第三百六十二章 各国的打算第五百八十八章 刘琅的“预言”第一百二十一章 首都高校元旦联合晚会第三百七十三章 国之重器,立国之本第三百九十六章 未来的沪市新区第四百七十九章 中国城第五百四十一章 降临纽约第七百五十二章 让世界来证明这本书的价值第六百五十五章 圣唐公司是我的第五十一章 沈城第三百五十章 丁怀中教授第六百四十七章 卢卡斯的质疑第一百八十八章 个体工商营业执照第二十九章 欺负小孩子第三百五十九章 小安德鲁的决心第七百七十五章 给大佬们“上课”第一百七十一章 赵校长的无奈第七百七十六章 一个无限憧憬的未来世界第八百零四章 毕业演讲第三章 家第三十八章 买电视第六百一十七章 我也娱乐圈的人第七百九十章 质疑声第一百一十七章 饿晕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十三条厂规第一百零八章 经济会议第八百九十一章 过年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短暂的假期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灵魂本质第六百二十二章 回家了第七百七十六章 一个无限憧憬的未来世界第四百七十六章 你想成为美国公民吗?第八百三十二章 扬眉吐气的格美空调厂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群被历史低估的人第二百七十四章 反驳与通过第八百九十九章 这只是政绩而已第四百三十六章 刘琅的手下都致富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从广告中看时代的发展第三百五十七章 据理力争第五百六十五章 激将法第四百六十九章 国家对刘琅的考虑第十七章 未来的打算第六百一十二章 格美空调,中国的模范企业第七百五十四章 刘琅的推测第一百五十一章 从一块手表看到的差距第九十五章 开学典礼第六百四十四章 震惊的昆汀塔伦蒂诺第十一章 一家之主第五百六十四章 开学演讲第八百零一章 上市暴富第五百八十二章 悠闲的生活第八百四十一章 中芯科技和万安公司的合作第三百八十章 华夏工业科技的定位第四十五章 暴风骤雨第四百二十七章 解决的措施第二百四十六章 为梦想而努力第八百六十八章 请大家做出自己的选择第二百七十六章 欢迎会第三百二十九章 回家第六十九章 国家教委到了第七百五十三章 一群“超凡脱俗”的人第二十六章 儿童节快乐第七百四十三章 宁滥勿缺第六百三十三章 试一试电脑游戏第八百五十三章 拉拢第二十六章 儿童节快乐第二百一十五章 外汇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