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姗姗而来的F3DM,拉开了插电式混动

2008年对华夏汽车行业来说,也算是一个转折点了。

才刚刚过去8个月,就已经发生了许多的事情。

各个自主品牌继续高速增长,大众、福特、通用加大新技术的导入。

一代神车朗逸的正式上市,以及东瀛系中高级轿车三强雅阁、凯美瑞和天籁都在今年完成全新换代。

整个汽车市场可谓是风起云涌,事情不少。

而就在这个背景下,比亚迪汽车正式的对外发布了F3DM车型。

作为比亚迪销量的支柱车型,F3是模仿卡罗拉而来。

而F3DM则是采用了比亚迪多年研究的插电混动系统。

这一个新车型,许多车企都没有重视。

但是曹阳不一样,F3DM上市之后,他立马就安排了一帮人去解析对方的插混系统。

“曹总,比亚迪的这一套DM混动系统的设计理念主要以节能为技术导向,通过双电机与单速减速器的结构搭配1.0升自吸三缸发动机,实现了纯电、增程、混动的三种驱动方式。”

“它的结构属于经典的P1P3电机架构,也就是发动机与发电机,也就是P1电机直接连接,驱动电机,也就是P3电机,位于离合器后。”

“通过离合器可控制发电机与驱动电机耦合,所有输出的功率最终会通过减速器传递到输出轴上,用于驱动车轮。”

“此外,比亚迪也设计了巡航直驱与巡航发电两种模式用于高速巡航工况。”

绕永祥亲自给曹阳说明着比亚迪的DM系统。

南山集团自己内部也有混动系统,但那是不充电的FHEV系统,目前在星空W12上面使用着。

插混系统虽然也在研究,但是目前还没有任何一款车型在运用。

按照曹阳的规划,星辰汽车先切换到FHEV系统上面,然后下一代的时候再切换到PHEV上。

这样子算是充分的考虑到了这个年代充电的问题。

“这款车的能耗表现如何?”

曹阳问了一个比较关键的指标。

绕永祥自然是有所准备,没有任何犹豫就答道:“由于比亚迪的DM系统设计目的是为了节能,所以它在能耗表现上拥有先天优势。”

“相比于使用1.0T发动机的普通F3车型,搭载了DM双模混动系统的F3DM车型实现了纯电百公里电耗16kWh/100km,综合工况油耗2.7L/100km的成绩。”

“最特别的就是DM混动系统虽然为插电式混动系统,但却和纯电汽车一样,配有快充接口,可以在10分钟内充电50%。”

很显然,绕永祥介绍的这个成绩还是非常耀眼的。

比亚迪一开始就跟南山集团合作,他们这一世的发展比历史上要快了不少,盈利情况也有所改善。

所以研发出来的插混系统,自然也是更好了不少。

不过,曹阳不觉得现在这个时候搞出来的插混系统,能够那么完美。

“按照你们的分析,比亚迪的这一套DM系统,主要的缺点是什么?”

“要说缺点,肯定是有缺点的。”绕永祥一边说,一边翻动着PPT,“这套系统的传动平稳性差,由于输出轴和主减速器之间采用链传动,成本高,易磨损,传动平稳性差,有额外的振动和噪声。”

“然后它的动力上限低。”

“发动机最大功率为50kW,发电机峰值功率为25kW,驱动电机峰值功率为50kW。”

“电量充足时,最大总功率在80kW左右,百公里加速时间10.5s,动力弱。”

“此外,由于驱动电机直连输出轴,最高车速受电机最高转速限制,而他们的电机技术还不大行。”

“再者就是由于这套系统的研发成本比较高,相比普通燃油车增加了电池模组、动力控制单元、充电气器等零件,成本高了一大截,导致最终的车价也比F3高了8万块。”

“按照我们的推测,F3DM一个月的销量,绝对不会超过1000辆,甚至连500辆都很难达到。”

虽然绕永祥也觉得比亚迪的这个技术方向比较特别,值得关注。

但是他不觉得现在就推出插混车型,能够有多好的市场表现。

“饶总说的没错,华夏消费者对汽车价格还是非常敏感的。”

“特别是购买比亚迪汽车的消费者,完全不可能接受加价8万块就购买一个使用体验感不高的插混车辆,为得就是节约那一点点油费。”

曾婷婷在旁边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站在销售的角度来看,插混车在这个年代是真的没有市场。

“虽然在商业角度来说,比亚迪的F3DM也许是失败的。”

“但是站在长远的角度来看,F3DM的出现,让比亚迪开始具备了插混系统的生产能力。”

“对比亚迪的汽车电池业务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曹总,我觉得其实插混这个领域,我们也是可以考虑推出一款车型来试试水。”

林城作为南山电池的总经理,考虑问题的角度跟曾婷婷还是有所不同的。

电动车,或者是带电池的车,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一定是很有未来的。

只是现在大家都不知道这个等待的时间是三五年,还是七八年,亦或是十几二十年。

“我支持林总的观点,确实是可以考虑在星途或者仰望上面推出一款插电混动车型,一方面是为我们的技术做实践,一方面也是让市场看到南山集团在新技术领域,也是有布局的。”

绕永祥也难得的没有跟曾婷婷站在一边。

研究新技术,他是绝对支持的。

甚至他都想提一提氢能源电动车的话题。

只是这方面的技术积累还比较薄弱,现在提出来的话,似乎早了一点。

“既然大家觉得插电式混动汽车在未来可能会有前途,那就先不用去想着现在好不好卖,先把第一代产品搞出来。”

“以后慢慢的迭代升级,等到市场或者政策的风口到来。”

曹阳自然很清楚插混车和电动车在未来的前景如何。

要不然之前就不会安排人去搞混动电池和混动系统的研究了。

不过,并不是每一家企业都能看的那么远。

像是长城汽车内部,此时就在笑话着比亚迪F3DM这款车型,

“王总,我们销售部专门安排了人员去比亚迪的4S店调研了一下他们新车型的情况。”

“与此同时,研究院朱院长那边也专门安排了人员对他们的F3DM进行了拆解分析。”

“目前来看,这款车就是一个垃圾产品,没有几个消费者对它感兴趣。”

“除了主打一个低油耗的噱头之外,没有任何的优点可言。”

“我觉得这么一款车型,比亚迪至少要在上面亏掉几个亿。”

练富荣作为长城汽车的销售部部长,对于市面上各个车企的新车型动态都是非常关注的。

比亚迪、奇瑞、吉利和长安等几家自主品牌车企的动静,就更是他们关注的重点了。

毕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这几家企业了。

“确实像是练部长说的那样子,比亚迪的这款插电车型,根本就不符合现在市场上的需求。”

“甚至我听说比亚迪还在研究电动汽车,我觉得在未来十年也是没有什么市场的。”

“燃油汽车出现之前,纯电动汽车早就开始应用。”

“1881年,第一辆使用铅酸电池的电动汽车就出现了。”

“1900年,欧美出售的4200辆汽车中,40%是蒸汽机车,38%是电动汽车,剩下的22%才是燃油汽车。”

“当时燃油车还在用外燃机技术,开起来噪音大,而且冒着黑烟,对于欧洲上层消费者来讲并不是首选。”

“到了20世纪初期,随着发动机技术发展,启动机的发明以及生产技术的提高,燃油车在这一阶段形成了绝对的优势。”

“再对比电动汽车的充电的不便性,这一阶段纯电汽车退出了汽车市场。”

“20世纪60年代,石油危机使人们又重新重视纯电动汽车。”

“受到资本的推动,在那十几年里,电动汽车的驱动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纯电动汽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小型电动汽车开始占据固定的市场,如高尔夫球场代步车。”

“但是,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电池技术发展滞后,没有重大的突破,使电动汽车制造商面临巨大的挑战。”

“汽车制造商在市场压力下,开始研发混合动力汽车,以克服电池和续航里程短的问题。”

“这里面包括不需要充电的FHEV混动和可以充电的PHEV插混。”

“目前的情况来看,东瀛的丰田等车企在重点研究FHEV车型,并且已经推出了一些量产车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至于PHEV,它的许多技术原理跟FHEV比较类似,但是最大的缺点就是需要充电。”

“整个华夏,现在都没多少充电桩,PHEV根本就没有几个人会考虑。”

朱建波好好的介绍了一下自己对插混车、电动车的认识和意见。

显然也是完全不看好这个方向的。

一百多年就已经出现的电动车,几十年前就出现的混动车。

以前没有打过燃油车,他觉得未来也没有那容易打过。

长城汽车现在连燃油车都没有完全搞明白,电动车和混动车就不用那么着急了。

研发出来了也卖不出去。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是这些道理,难道比亚迪的人就看不到吗?”

王英给朱建波和练富荣来了一个发自灵魂内心深处的疑问。

这么浅显的道理,难道只有你们懂?

“王总,我是这么看待这个问题的。”练富荣和朱建波对视了一眼,站出来回答这个有点棘手的问题。

“比亚迪是做电池起家的企业,对他们来说,电池就是他们最有优势的零部件。”

“虽然他们之前也研发出来了F0上使用的三缸汽油发动机,也就是现在F3DM上使用的1.0L自然吸气三缸汽油发动机。”

“但是这款发动机一点竞争力都没有,动力性能很差,稳定性也不如南山发动机的产品。”

“这种情况下,他们想要在竞争之中脱颖而出是非常困难的。”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借着政策的东风,如果他们的新产品能够让一部分投资者觉得很有前途,那么之前花费的几个亿研发投入,就根本不算什么。”

“哪怕是F3DM今年100辆都没有卖出去,亏的一塌糊涂也没有关系。”

“很可能在股市上面,人家把股市讲好了就够了。”

不得不说,练富荣的这个看法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让大家觉得非常有道理。

毕竟,比亚迪确实是一家上市公司。

F3DM这种划时代的产品,不管是销量如何,至少用来讲故事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不说其他的吉利、奇瑞等自主品牌没有类似的产品,就是大众汽车、通用汽车、丰田汽车在华夏也没有推出类似的产品啊。

那么我就算是走在了新能源汽车这条道路的最前方,投资者们要看到我们公司的未来。

对于股票市场来说,可以讲故事的未来,才是刺激股价最好的消息。

一旦大家觉得你的未来没有什么好期待了,那么股票价格反倒是要开始下降了。

所以这个时候,销量还真就不一定是人家最在乎的东西。

当然了,要是故事讲得好,销量也好的话,那自然是最好了。

“王总,我觉得练部长的分析还是很有道理的。”

“由于今年股市的不景气,比亚迪的董事会应该也是很想找到一些特别的办法,让比亚迪的股票价格能够上涨。”

“本来他们就有电池上的技术优势,只要再把一些其他零件给攻克了,插混车就出来了。”

“插混车作为介于电动车与燃油车两者之间的一种车,它既有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变速箱、传动系统、油路、油箱,也有电动车的电池、电机、控制电路。”

“指不定将来比亚迪还能在F3DM的基础上,再推出一款电动车出来。”

“股市的故事,就被他们给讲圆满了。”

朱建波的话刚刚说完,王英立马就反问道:“我们长城汽车也是上市公司,如果跟比亚迪一样去讲故事的话,是否对股票价格有好处呢?”

作为总经理,王英也是需要对公司的股价负责的。

长城汽车在港股上市,今年也是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跌得一塌糊涂。

她身上也是有一些压力。

“王总,我觉得长城汽车和比亚迪汽车还是不一样的。”

“我们现在主打的是SUV车型,一款轿车都没有再生产。”

“对于消费者来说,SUV车型就是一种比较粗犷、大气的车型。”

“这种情况下,大家更加关注的是车子的外观和动力性能。”

“油耗的高低,虽然也是一个关注点,但并不是那么的重要。”

“只要我们的油耗比同级别车更低,或者差不多就够了。”

“目前来看,使用了南山发动机的技术的车型,比同级别的合资车,油耗的表现一点也不差。”

“所以有这个研发资金的话,不如多开发几款SUV车型出来。”

“小型SUV、中型SUV、中大型SUV、大型SUV,各种尺寸的产品,我们都需要有。”

“并且我们还能在同一个平台上面,推出不同风格的两个外观的车型,这样子可以更好的丰富我们的产品线。”

朱建波对现在公司执行的SUV战略是深信不疑,不想花费太多的精力到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面。

至少他觉得短时间内,搞什么电动车的研究,是得不偿失的。

“我也同意朱院长的观点,现在市场上需要的是更多外观新颖、配置丰富的SUV车型。”

“我们长城汽车的销量能不能冲击50万这个中长期目标,靠的还是更多的SUV车型。”

“消费者现在对插混车,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兴趣。”

“最关键的是消费者也买不起插混车,就像是F3DM,售价比F3贵了8万,这基本是就是翻了一番的价格。”

“有这个钱,人家直接去买更高一级别的车型了,干嘛要买它呢?”

练富荣这一次的立场跟朱建波是完全相同的。

插混车以后好不好,我不知道。

但是现在肯定是不适合去搞的。

真要是公司搞一款插混车让他去卖,他的销售压力可就大了。

到时候年底报表一出来,那成绩绝对是打脸的。

“既然大家都不看好插混车和电动车的短期前途,那就先不管他们了。”

“不过销售部和研究院还是要及时的关注市场的变化,关注政策的变化。”

“必要的时候,还是要及时的启动这方面相关的技术研究,免得被人甩到了后面。”

王英虽然觉得朱建波和练富荣的观点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也比较难找到很有说服力的反驳证据。

所以最终也没有再说什么。

毕竟,F3DM这款竞争对手的新车型,上市之后的市场表现,真的挺不如意的。

这个情况,在比亚迪内部也是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王总,到现在为止,F3DM这款车的订单数量,还不到50辆。”

“甚至售价公布之后,还有将近一半的消费者选择了退订。”

“哪怕是卖出去的车,我感觉有不少也不是消费者直接买回去用的,而是一些竞争对手买回去研究了。”

比亚迪汽车销售部部长吴华饼愁容满面的来到了王福面前,述说着F3DM的悲惨局面。

“现在的消费者还不识货,但是我坚信插混一定是有未来的。”

“比亚迪在汽车行业算是后来者,我们要想真的做出一点名堂出来,一定要找到一个关键的发力点。”

“相比其他的车企,我们在电池技术和成本上面都是有优势的,所以生产带电池的电动车和插混车,对我们来说有优势的。”

“并且这个领域大家的技术积累都还不算非常的深,市场也都还比较小。”

“我们只要坚持研发下去,将来就可以厚积薄发。”

王福自然也是知道F3DM现在的局面不是很理想。

但是已经研发了几年的技术,不可能因为暂时的市场不理想就直接放弃了。

清洁能源汽车,代表着未来的技术方向。

这一点是不管哪个车企都不会否认的。

现在大家不确定的无非就是电动车和插混车这些车型,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获得市场认可。

“现在插混不上量的话,我们的零部件成本就下不来。”

“不管是电池包的成本,还是动力控制单元跟电机,成本都是比较高的。”

“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是不愿意多花那么多的钱去购买插混车的。”

“王总,我们是不是考虑先进行一些技术积累,但是不要轻易的在车型上进行落地?”

采购部部长钟强也在为成本发愁。

对于一款汽车来说,如果没有销量,零部件的成本就会非常的夸张。

像是一个动力控制单元,要是数量足够大的话,那么成本可以做到五六千块钱。

但是现在比亚迪自己生产的成本却是去到了两万元。

这还是没有根据最新的台数调整研发和模具分摊,要不然两万元一个都打不住。

“你们说的情况我都是理解的,现在我们其他的燃油汽车卖的还不错,有一定的收益。”

“可以用燃油车的收益来补贴插混车和电动车的研发投入以及亏损。”

“只要坚持跟三五年,我觉得市场环境一定会慢慢的开始改变。”

“到时候,电动车和插混车哪怕是仍然不挣钱,应该也不会亏的那么厉害。”

“甚至在这几年的时间内,我们可以尝试着推进政府对电动车和插混车的补贴政策。”

“华夏现在是石油进口大国,不管是从能源安全的角度考虑,还是从降低排放污染的角度考虑,推动电动车和插混车的发展,都是符合大方向的。”

王福面对现在的局面,倒也不是束手无策。

伴随着比亚迪的影响力在不断的扩大,将来推动一些政策的出台也不是没有可能。

到时候比亚迪汽车成为了华夏电动车和插混车的鼻祖式企业,那个潜在的影响力就很值得期待了。

这个过程会比较痛苦,王福也是有清晰认知的。

老板的态度那么坚定,练富荣和钟强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第765章 痛打落水狗,赶尽杀绝,TOP10唯三的第296章 一个车标也能搞出名堂来第520章 汽车小镇,零部件的崛起第997章 石墨烯的突破第396章 车企有钱了,心思就开始多了第317章 薅一薅其他厂的羊毛第932章 每天经历16次日出日落,揭秘空间站生活,第584章 巨头来袭,鹿死谁手第489章 十八路英雄齐相聚,南山变速箱开始第163章 稳如老狗第59章 匪夷所思的捆绑销售(求追读)第623章 非洲手机之王,南山半导体的战略合第327章 热闹的榜单,南山发动机的荣光时刻第578章 突飞猛进,南山集团的魄力第891章 华夏航空史的大事,航空发动机的巨第986章 月球是我的?高精度月球地图发布!第466章 说好的零部件展,怎么去搞智能手机第84章 到底是谁套路谁第266章 纸里包不住火,该来的总是要来的第758章 历史性的突破,抗议也是没有用的第599章 最大的缺点,被竞争对手把握?第945章 爆款热销,科技就是核心战斗力第675章 星链计划,吓到一帮人第473章 推动电动车发展,南山集团再放一个第346章 弯道超车,一点问题都没有第550章 南山系要再发威,曹阳亲自出马抢订第19章 厂长,我可以不要工资,但是我有一个要求第215章 这真是一家企业的展览?郁闷和期待第849章 超级订单的支持,曹阳开始反击第818章 划时代的合作谈判,开启全新纪元第620章 提前到来的世界第一,当之无愧第364章 高端品牌的形象,是一点一滴树立起第428章 不是钱多就能赢,南山集团给天竺人第384章 哥只是爬不上坡,想要搞事的丰田,第543章 电动出租车上市,意外爆火的却不仅第989章 月球车来袭第136章 曹.老双标狗.阳(二合一)第245章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杀伤力很大第874章 工业霸主,不服不行第335章 紫微星的宣传,从来都是不走寻常路第700章 百花齐放,最出圈的事情是什么?第32章 断你后路第161章 一段1分钟的视频,弥足珍贵第892章 晴天霹雳,美利坚航空产业的巨大威第326章 电池要开始发力了第77章 换一个方向进攻第207章 冰火两重天,比亚迪的困境第507章 15T的大爆发,华夏汽车市场进入新阶第483章 僧多肉少,战略入股第363章 标杆工厂,星辰汽车再次刷新一堆记第1000章 成功抵达月球!为啥华夏登月要53天,美利坚只要8天?第301章 一次不普通的视察,友商反应不一第985章 人类历史的一个进步第396章 车企有钱了,心思就开始多了第250章 把手伸到互联网?第684章 卖给微软,巨人落幕,战斗却还是在第19章 厂长,我可以不要工资,但是我有一个要求第517章 软件定义手机,HONOR 3G震撼登场!第248章 功成名就之后,南山身边都是好人了第464章 硬核实力下的全新推销模式,够黑,第183章 这互联网玩法,友商吃不消了第890章 启明星的新动作,美利坚嫡长子的压第775章 最大的肯定,拿奖拿到手软第397章 技压群雄,全球最快跑车来了第415章 南山碳纤维,价格摧毁器第552章 义不容辞!南山特殊钢接了个大活第720章 世界首富,华夏人不觉得意外,但是第540章 带头大哥的作用,自主品牌崛起之路第446章 强势入驻捷豹路虎,不服就干第916章 世界第一,大推力霍尔推进器第985章 人类历史的一个进步第795章 北极熊的大动作,新局面的到来第663章 不一样的315,对付高丽车企的契机第114章 只要利益够大,动作就够快第778章 设备强才能工业强,行业冰火两重天第460章 激进的南山集团,开启了疯狂模式第60章 愤怒的加藤一郎第515章 考验眼光的时候来了,谜底即将揭开第745章 又是隐形冠军? 干趴你!特殊钢领域第235章 史无前例的庞大律师团,开启混战模第478章 大疆无人机找上门,南山电池的意外第780章 价格屠夫,开始掀桌子第565章 露出獠牙,魔都工厂投产第829章 启明星科技放大招,又刺激NASA了第124章 充满期待的会田压机第128章 无处不在的商业情报刺探第515章 考验眼光的时候来了,谜底即将揭开第762章 强硬反击,大基金成立第139章 这一次,轮到舒勒喊疼了(二合一)第562章 黑科技!又一痛点被解决!第877章 荣耀之夜,影响力爆棚第181章 乘胜追击,杀鸡儆猴,杀哪只?(求第628章 零元购机,特殊的支持第48章 准备动巨头的奶酪第782章 胎死腹中,南山设备的新产品把人搞第13章 是惊吓还是惊喜?第973章 C919首飞第469章 重磅收购,南山半导体开始露出獠牙第386章 花钱消灾,仰望在美利坚爆红了第137章 一起打舒勒(继续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