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后路

人活着就要有个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活下去的动力。一旦失去了目标,人就会消极,极端点的就会选择轻生。当然在树立远大目标的同时也不能过分不切实际,目标也可以分阶段性的去完成。

理想崇高的目标是很容易吸引人!自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献给了北方的辽国以来,收复幽云便一直是大宋有识之士的愿望。只是如今百多年过去,幽云依旧是辽人的属地,而原本立志要夺回幽云之地的大宋朝廷上下也仿佛集体得了失忆症一般,只顾着纸醉金迷,却忘记了太祖、太宗的夙愿。

没有了幽云十六州,中原大地就如同对北方敞开了怀抱的姑娘,随时有可能遭到来自北方的突袭。当年宋太祖赵匡胤有意迁都洛阳,其主因也是因为汴梁往北无险可守,北方铁骑一旦南下就可以长驱直入杀至汴梁,若是黄河封冻,那只会回来的更快。

可惜宋太祖还没来得及迁都就挂了,而作为继任者的赵光义的根基在汴梁,二次北伐失利以后,为了不离开自己的老巢,赵光义提出了修德以怀远的想法,即以德御敌,以德服人……尼玛,这不是扯淡了嘛。

只有夺回了幽云十六州以为防备北方的屏障,中原才能安稳。朝中有识之士早已就此事达成了共识。只是朝中又重文轻武,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名将狄青,结果到最后却就因为莫须有的怀疑而忧愤而死。狄青一死,无异是给天下武人敲响了警钟,纵是拥有天大的功劳又如何?只要大宋继续施行重文轻武的国策,那武将就没有出头之日,本事越大,死得也越快。

但张宝不一样,他并不会觉得武将就都是天生反骨。野心这东西,往往都是逐渐变大,最后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只要事先提前做好了防备,武人想要造反也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一味的压制,并非良策。

高手自古来源于民间!在大宋的国策下,真正有本事的武人大多并不愿入朝为官。自由自在的多好,何必非要去受那份窝囊气。诸如卢俊义、孙安、杜壆等人,他们有的富甲一方,衣食无忧,有的占山为王,逍遥自在。对于所谓的仕途,他们并不看重。而像林冲、郝思文、鲁智深等人,要么是出自将门,要么便是投军多年,他们有必须要从军的理由。

其中郝思文的理由最叫人哭笑不得,只因郝思文的老娘在生郝思文之前梦到了天上星宿下凡,郝思文就必须要向世人证明自己的不平凡,只是世事总是叫人难料,郝思文的文韬武略皆属上乘,可就是遇不到自己命运中的伯乐,快到三十岁了却连个一官半职都没混到手,直到遇见了张宝,郝思文才算有了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

如今的郝思文已经对朝廷不报任何幻想,一心在梁山练兵,只等将来有机会向世人证明自己的能力。而如郝思文有一般想法的人在梁山大有人在,像卢俊义、孙安、杜壆等各营主将,那是打定了主意要跟着张宝一条道走到头。即便此时朝廷来诏安,他们也不会接受。

秦末陈胜吴广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开了席卷天下的一场大起义,而这句话,也成了许多人造反的理由。对于当前的大宋朝廷,大多数读书人自是拥护,因为他们是既得利益者,当然要维护自己的利益。但对于武人来讲,大宋朝廷却并不是理想的报效对象。

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始终只能矮人一头,既然如此,又干嘛要上赶子去与人做狗?明明有做人的机会,不是吗?

张宝的远大目标,给了卢俊义、孙安等人心安理得的理由。不是俺们天生反骨,实在是瞧不上你老赵家。以前没选择的时候,只能得过且过,眼不见心不烦,可现在有了机会,自然要去伸手抓住。远的先不提,单是将来拿下了高丽,在海外建国,这份事业就足以告慰祖上的在天之灵。

张宝麾下的大将,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出身,但就因为众人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所以才会紧密团结在张宝的身边。拿下高丽,意义重大,有了高丽,也就保证了众人可以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放手大干。到那时,即便大宋举全国之力来讨伐,众人也不会有丝毫胆怯,因为所有她们所重视的人都在高丽,没有一支强大到足以击败张家水军的大宋水军,大宋再多的兵马也只能望洋兴叹。

退路这东西很重要,高丽就是张宝为众人所谋划的一条安全退路。而为了保证这条退路可以切实掌握在自家的手中,身为张家各营的主副将半点懈怠之心也只有,依旧在抓紧训练,紧锣密鼓的准备当中。

身为张家的掌舵人,张宝自是要比手底下的人考虑的更长远一些。众人还在考虑着如何攻取高丽,张宝已经在考虑拿下高丽以后的下一步计划。

收复汉家失地,重夺幽云十六州对张宝来讲并非只是嘴上说说。了解历史走向的他很清楚,在不久的将来,看似强大的辽国会被自东北黑山白水间崛起的女真人所灭,辽国的土地会被女真人所占,进而灭了此时的大宋,之后偏安于长江以南的南宋建立。

对于自己人,张宝总是狠不下心,但对于“外人”,那就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了。决意追随张宝的卢俊义、孙安等人之所以会选择张宝,有一部分原因便是因为张宝不想要在大宋境内掀起战乱。当然若是大宋不识趣,非要找他们的麻烦,那他们也不会心慈手软,只是不想要先动手而已。

幽云十六州的百姓多数是汉人,但经过这百余年的被统治,当地的汉人与辽人其实已经没有多大区别。宋太祖、宋太宗的几次北伐,不仅仅是劳民伤财无功而返,更是把幽云之地心向本族的汉人给坑死了一批又一批。宋初时大军北伐,当地百姓夹道欢迎的场景,那是再也不会看到,所要面对的,只有已经与辽人融为一体的汉儿们的刀枪,他们要“保卫家园”。

张宝并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早在跟许贯忠、朱武商议针对辽国开始布置暗子之前,张宝就命人收集了大量有关辽国境内的情况,尤其是对幽云之地的风土民情,更是调查的一清二楚。

张家的买卖如今在大宋境内给人的感觉便是在不断缩减,但在大宋以外,改投换脸的张家买卖却是到处都有,大到酒楼,小到路边摊,都有张家的买卖。所谓的张家买卖,除了做生意赚钱外,更重要的一个职能便是替张家收集情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张家的买卖开到哪里,就意味着张家的密探会出现在哪里。通过收买、绑架等等手段,张家总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情报。

之前张宝所列的那张清单,所记录的不过是张家负责对外作战的人员名单,而那些负责后勤保障等工作的人员名单,张宝却并没有去细数。此时还不是时候,等到拿下了高丽,张家内部势必要进行一次整合,在将兵权收归一处的同时,也要将后勤保障等等工作重新进行划分。

张宝不着急,有许贯忠、朱武这样的军师型人才替他出谋划策,相信他们一定会给张宝提供一份叫人满意的方案。

在把自己的想法告之了许贯忠、朱武以后,张宝就带着焦挺、史进动身前往登州,倒不是有什么大事非要张宝亲自出面,而是经过这半年多的调养,在沙门岛被张宝所救的王进总算是可以下地行走了。

原本张宝是想要等王进彻底把身体养好了再去找他,不想这王进却是个闲不住的人,在可以下地行走以后便坚持要让张宝给他安排差事,他不想要吃闲饭。对于王进的积极态度,张宝自然是高兴,可为了王进的身体考虑,还是要亲自去劝说一番,省得折损了一员大将。

王进过去是八十万禁军总教头,若是将林冲、徐宁比作替老赵家看家护院的保安队长,那王进就是保安中队长,是林冲、徐宁的顶头上司。而在张宝的眼里,王进能起到的作用却远比替他领兵打仗重要。

论武艺,王进是身手不输林冲、卢俊义这样的高手,但若是要论领兵能力,那就有待商榷了。武艺好不代表就能带好兵,卢俊义人称河北枪棒无双,可要论带兵能力,卢俊义还不如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的郝思文。不过经过这几年的锻炼,卢俊义如今也算是有模有样,所欠缺的也就是一些实战,而这种机会只能等到张家攻取高丽时才会有。

王进,身手超一流,但带兵能力却是待定,不过他还有一样值得张宝重用的才能,那便是练兵能力。八十万禁军总教头,对于练兵一事若是一窍不通,那也不可能成为总教头。王进担任总教头多年,对于如何系统、合理的训练兵卒,自是心里门清。林冲、徐宁虽也是禁军教头出身,但他们所擅长的只是一个兵种,而王进却是全才。刀枪剑戟十八般兵器他是皆能,而且从史进身上就能看出王进擅于教人。

原本的史进只不过是一个花架子,但经过王进的半年教导,史进就已经成长为可以轻松击败陈达、杨春那样的二流武将,实力直追一流武将。要知道史进在拜王进为师以前曾经接受过打虎将李忠的教导,但李忠自身的武艺就是平平,教给史进的许多东西其实都是错误的,而王进想要把史进教好,首先要做的便是纠正史进先前所学的那些错误,这在一张已经被画过的纸上写画可比在一张白纸上写画要困难的多。

对于王进的安排,张宝早有决定,继续干他的老本行。在攻取高丽成功以后,张宝肯定要收拢兵权。现在是受条件所限,只能任由各山头各自为政,但等有了高丽这块实质上的地盘以后,令出一门那是肯定的。各山头现有的兵马会被保留,与梁山各营人马合并,成立一支直属张家的军队。

兵马归为一家,后勤同样也会归为一处,至于各营兵马的补充,也不会再想现在这样各招各的,而是统一从新兵营内调动。这训练新兵的大任,自然就要落到有着这份工作经验的王进头上。

无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宋之所以不让武人掌兵,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担心武人拥兵自重,造朝廷的反。但若是从源头上就掐断武人拥兵自重的可能,那武人又凭什么造反?等到张宝拿下了高丽,各营人马归建是第一步,随着归建,各营便失去了私自募兵的权利,补充兵源的唯一途径便是从新兵营挑选,但对于新兵,张宝在让人传授他们战场所需的技能之外,也会让人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确保他们是张家的兵,而不是某个人的私兵。

对于私兵,张宝能够容忍其存在,谁没有几个用得顺手的下属?但他不能容忍私兵的数量过多。不过考虑到个人的情绪,张宝并没有明令禁止豢养私兵,只是对每个人所拥有的数量有着明确的限额。

而后勤的统一发放,更是断掉了某些人想要收买人心的念想。张宝就不信,吃他的,穿他的,用他的……所拥有的一切可以说都是自己给予的,还会有谁铁了心要跟自己过不去。

纵容,是犯罪的温床。张宝从一开始就掐断了给人犯错的可能,而且在与卢俊义、孙安等人闲谈的时候,也曾经不止一次的说明白自己要这么做的原因。许多误会的产生,其实都是因为话不说清,竟让人去瞎猜才导致。张宝不希望将来干出鸟尽弓藏的事情,所以才坚持要把丑话说前面,而他的这种做法,反倒让心情耿直的武人觉得跟了张宝这么一位主公没跟错。

武人的心眼普遍都比较直,喜欢直来直去,而武人之所以斗不过文人,最大的原因便是玩心眼玩不过人家。像张宝这样跟他们同样喜欢直来直去的主公,让人觉得很有安全感。

第三百三十三章 名正言顺第一百三十五章 知人善用第一百五十六章 人尽其才第二百一十六章 布局(五)第一百八十八章 自圆其说第一百二十六章 为民除害第三百二十五章 该来的终归要来第二百七十六章 监军第九十二章 柴大官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热心肠第六十一章 伴当第五章 添人进口第二百二十四章 突发状况第一百三十七章 千里求才第一百三十章 登州见闻第一百八十六章 突如其来的“恩宠”第三百七十六章 凯旋第四十章 好人好事第六十一章 伴当第三百二十九章 权臣之路第八十三章 名将之后第八十四章 稳步而行第二百二十九章 奴大欺主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第一百章 误会第九十六章 无功不受禄第一百七十一章 识时务第三百六十六章 算计第二百零三章 用事实说话第二百二十五章 朝廷的如意算盘第一百零四章 又遇盗马贼第三百一十五章 唇亡齿寒第一百七十一章 识时务第二百四十六章 讨人嫌第一百一十九章 赴宴第一百一十章 试探第一百四十一章 三杰得其二第五十九章 一游大名府第二百二十四章 突发状况第六十一章 伴当第七章 画中玄机第一百二十五章 快刀斩乱麻第九十五章 盗马贼第二百三十一章 内外有别第二百四十五章 泼韩五第二百八十三章 小心无大错第三十五章 小玩意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发横财第二百七十五章 以上对下第三百四十一章 战与和第二百一十九章 布局(八)第三章 多管闲事第三百二十八章 以稳为主第三百六十三章 大宋猛将何其多第二百三十二章 曾家五虎第三十三章 结拜第二百五十四章 搂草打兔子第六十八章 一锅端第二百九十四章 安东军第二百一十七章 布局(六)第五十五章 难缠的萧兰兰第一百七十八章 转移第三百零三章 战事进行中第六十六章 外国友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稳坐钓鱼台第三百四十五章 谁利用谁第二百三十章 曾头市的末日第二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一百七十六章 到哪都有事第二百零四章 自讨没趣第二百七十三章 攻心第一百九十二章 多管闲事第七十六章 捞船第二百二十九章 奴大欺主第二百三十六章 无求于人第三百四十四章 添人进口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人意料第二百三十七章 栽赃嫁祸第一百一十三章 打假急先锋第一百八十九章 手快有第一百五十四章 暂留第三百二十八章 以稳为主第一百七十二章 损招第二百三十九章 命里该着第三百零四章 没有笨人第五十章 好男不跟女斗第二百五十八章 长远打算第二百四十三章 张家雇佣军第二百九十五章 以有备求无患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掺和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遇鲁达第十七章 捉鬼第一百一十九章 赴宴第六十二章 偶遇第二十一章 祸事来了第二百八十二章 封赏第三百三十七章 蒸蒸日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虚以委蛇第一百九十九章 有得有失第二百一十四章 布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