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希望的田野上

在东北的广大农村,九月开始,人们就进入了一个忙碌而又喜悦的阶段。随着秋天的到来,地里的农作物接二连三的成熟,等待着辛勤劳作的人们,去收获自己劳动的果实。

付出就有收获,爷爷常说,庄稼是不会糊弄人的。你出多大力气,等到收获的时候,就能获得多少收成。

梨树屯的黑土地,蕴藏着巨大的生机和活力。本山大叔有个小品里不是唱过嘛?土地是妈,劳动是爹,你种啥,啥就往出结。

九月到十月,这两个月,家家户户都忙着收成。玉米,地瓜,花生,高粱,大豆,过完中秋老老少少,田间地头,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学校放学早,型子就带着二端拎着他俩自己的小筐,上地里帮忙。

拔完的花生地,有许多漏网之鱼,小兄妹俩一边唠嗑,一边捡落下的花生。然后跟着爷爷,坐在爷爷的带车子上,一起回家。

收完花生,又收地瓜。兄妹俩照旧帮着捡地瓜,把大的,没受伤的挑到一个筐里。碰伤了的挑到一个框里,另外那些小地瓜崽儿也挑出来。

没受伤的放到地窖里储藏,可以慢慢吃。受伤的先吃,还可以馏粉条。小地瓜崽儿,奶奶会烀熟了,然后放在太阳下晒成地瓜干,到冬天就成了零嘴儿,又有嚼劲,又甘甜。

这种地瓜干,可比二端长大后吃的那种商店里卖的好吃一百倍。纯天然,绿色食品。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农村人真的比城里人幸福多了。别说城里头想吃啥都能买到,有些东西,真的是有钱也买不到的。

种高粱的时候,爷爷还会疼爱孩子的种下一垄甜杆儿。甜杆儿学名叫糖高粱,和高粱一样也能产粮食,不过甜杆儿顾名思义,精华在于高粱杆。和甘蔗一样,剥皮之后嚼里面的芯儿,甜得很。

这也算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零嘴儿啦,只吃的时候要格外小心,不要剥皮的时候割伤了手。

从前日子艰苦的时候,人们是不太会舍得在黄豆没有完全成熟之前,撸毛豆回家吃的。

不过日子好了,不少人家都开始撸毛豆,回家煮熟了当个凉菜零嘴啥的。当然,还是要留下几垄等秋天打黄豆。

收黄豆的时机很重要,要等太阳把豆荚晒干变色了,尽快收割。否则若是收晚了,秋天的日头可就把成熟的豆荚晒炸了,豆子可就落到地里去了。

爷爷这种老把式,自然是熟知土地的各种信号,每天上地里转转,掐算着日子,起个大早,在露水过后收割大豆。

自然,二端和哥哥继续捡漏儿,总会有一些豆荚被晒爆,所以地里还是会散落一些黄豆,捡起来,也够磨一板豆腐的呢。

因为大姨开了豆腐坊,所以周家种的大豆比较多,都是收了之后供给豆腐坊的。而且爸爸也帮着在屯子里收大豆,这样屯子里的人在家门口就把大豆卖掉了,省老鼻子事儿了。

东北黑土地里产的大豆,那磨出来的豆腐,空嘴都能吃一块,香得要命。

奶奶和妈妈做饭的时候,会用嫩嫩的小葱拌豆腐,加上自家下的大酱,再来一碗高粱米水饭,二端这小肚皮都能造一大碗。

等到吃过了好几茬嫩苞米之后,老苞米就剩在苞米杆子上了,等待着老少爷们儿一棒一棒地掰下来,运回家。

二端特别喜欢秋天的梨树屯,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挂着苞米,剥了皮悬挂起来风干。这种天然的装饰,充满了浓郁的田园气息。

等风干的差不多了,还要用高粱杆围一个圆形的栈子,把黄澄澄的苞米棒码在里面储存。

二端小时候经常淘气的和哥哥一起爬到苞米栈子里玩,像一个碉堡。

脱粒之后的苞米,可以磨成苞米碴子,也可以磨成粉,贴饼子,蒸饽饽。当然,生活条件好了之后,大家伙儿吃上了大米,玉米面儿不再是餐桌上的主角了。

二端能理解这种祖祖辈辈吃粗粮为主,一朝日子好了,自然不稀罕玉米面的心情。

不过开挂的二端暗搓搓的琢磨,再过二十年,粗粮又成了城里人的新宠,不是忆苦思甜,而是出于健康和养生的需要。

所以家里做饭,二端也经常是要求吃粗粮的,还言之凿凿地给爷奶爸妈讲吃粗粮的好处。

妈妈不理解,这孩子,谁不爱吃细粮啊?可爷爷奶奶支持二端,各有各的滋味。以至于周家人的餐桌上,从来没有缺席过粗粮,爷爷奶奶的身体也一直挺硬朗。没像有的老人,后来得的其实都是些富贵病。

“端端啊,你明儿可别上地里去了,你瞅你晒的,黑不溜秋的。一个小丫头,咋能恁黑呢?”晚上帮妈妈烧火做饭的时候,妈妈瞅着自家姑娘晒黑了一层的小脸儿,不满意了。

二端嘿嘿一笑,显得小牙更白了。

“妈,我捂一冬就白啦,没事儿。”二端不以为意呢,屯子里的小丫蛋儿比她黑多了,她这才哪儿到哪儿啊。

“我说你,你咋老不听?主意咋恁么正呢?”楚睿云白了二端一眼,她白白净净的小闺女,这往地里跑了半个月,眼瞅着就黑了一圈。

往灶坑里添了一把柴火,二端拿炉钩子扒拉了一下,让火旺一点。这才笑嘻嘻地支应着妈妈:“好好,我明儿戴个草帽行不?妈,我可爱往地里溜达了,劳动光荣嘛。”

这话换做是上辈子的二端,是绝对说不出口的,曾经的她,满心想的都是玩,对劳动,避之唯恐不及。

拿这孩子一点办法都没有,楚睿云总觉得挺矛盾。一来呢,孩子勤快,是好事情。可另一方面,她又觉得闺女嘛,应该娇惯一点的。

别看楚睿云刀子嘴,可她那心,比谁都软乎。

虽然她嫁到农村,嫁给周景林,是她心甘情愿的。可有时候她也会想,如果她当初留在镇上,凭她是个高中生,爹咋地也能给她找个工作,那样的话,端端就是城市户口了。

这种想法,其实是楚睿云这一年多来,看到自家姑娘优秀的表现才产生的。尤其是上回陪着二端上省城去演出,看到人家城里的小姑娘们,穿的戴的,白白净净的。

自家的姑娘和人一比,哪儿也不差呀。可人家是城里人,是城市户口。可自家闺女,再出类拔萃,也是屯妞儿。

一种不平衡,不甘心的思想逐渐产生,让楚睿云越来越见不得二端的村气。

而二端恰恰的因为不想让自己看起来太不像屯子里的小丫蛋儿,才刻意多接触农活什么的。

这娘俩的想法正好拧巴着了,一个想让自己的姑娘像个城里人,一个想让自己村气起来。

第七百四十八章 心落地立冬进补第一百五十八章 小人得志第九百九十六章 温柔日常第五百七十九章 不能善了第六百三十九章 维维出手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姨怀孕了第九十八章 一鸣惊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竟是旧识第五百六十二章 入驻三班第九百六十二章 尴尬第一百八十一章 竟是旧识第三百五十一章 心路第一百三十章 回门(2)第八百四十六章 薛小凝出事第八章 挑拨离间第七百零三章 暴打第六百五十八章 诡第八百三十五章 这就尴尬了第六百五十二章 红颜祸水第十一章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以退为进第七百一十九章 自作自受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以退为进第二百七十六章 救救我爷爷第六百四十一章 戾气第八百八十五章 兴师问罪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心比脑子诚实第九百三十八章 正直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了断第五百七十二章 妒火中烧第一百一十五章 希望的田野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笑柄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刃而解第四十章 再见还是再也不见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矛盾第一千零一章 大家都过节第四十六章 二人转第一百六十五章 赛出水平赛出风格第四百四十二章 柴火妞儿第六百八十三章 温柔陷阱第四百一十四章 包袱款款回家过年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怕痒第六百九十五章 天南海北第三百八十七章 欣赏第三百八十一章 打机锋第八百八十五章 爱与被爱(二更)第三十章 哪儿来的大姑娘(2)第七百六十七章 危情时错手伤人第三十七章 有情的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透露第六百零二章 软硬兼施第九百零八章 患难与共第九百二十八章 感动第八百四十五章 小鹿出手第九百六十二章 尴尬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发酵第四百二十四章 又是一年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闪婚第九百一十五章 与家人在一起第二百六十八章 再见第一百九十三章 不能说的秘密第三百五十九章 凑热闹第一百四十四章 东北一家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故人相见第一百六十七章 好消息第八百八十八章 黑矿山第九十八章 一鸣惊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娶个媳妇好过年第四百九十二章 好消息连连第四百一十四章 包袱款款回家过年第三十一章 姥爷姥姥驾到第四百三十七章 为她守候第三百五十九章 凑热闹第五百七十一章 纠缠不休第一百一十章 五仁月饼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好大的脸第六百六十五章 冰山一角第一千零九章 甜到炸裂(五更)第四百九十一章 Dangerous第四百三十二章 今非昔比第八百五十三章 寻短见第五百八十七章 无心插柳第八百零二章 以怨报怨和以德报怨第五百章 套路深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去探小哥哥第九百四十六章 质问第七十二章 智擒小偷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摆乌龙第九百二十五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十八章 石桥镇杀人事件后续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回梨树屯第五百零八章 真相总有点伤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找关系权衡利弊第六百八十二章 挑逗第一百二十二章 杠老将第二十六章 寒假伊始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救男神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想进娱乐圈第八章 挑拨离间第一百九十二章 编瞎话编的要掉头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