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菊发烧烧的有点吓人,39.4°,烧的她满脸通红,浑身滚烫。
此时的阿菊身上,已经开始出现了一些轻微的抽搐。
感觉随时都有惊厥过去的征兆,实在是有点吓人。
惊得周敏赶紧用蘸着凉水的毛巾,给她敷胳膊窝、敷额头。
而韩晓康则忙着用酒精,替阿菊擦拭脚掌心、腿窝、手肘窝这些部位,试图把体温给她降下来。
忙活了半天,降温的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实在是没办法了,韩晓康拿出一颗缝衣针,在酒精里消了一下毒,然后扎阿菊的人中、耳根、手指尖,替她放血。
这个法子,可以有效避免阿菊因为颅内血压太高,而对她的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一通忙活下来,总算把体温降到了38.7度。
到了这个程度,虽然说阿菊还是属于高烧,但至少没刚才那么危险了。
此时又昏睡过去的阿菊,已经暂时脱离了危险,抹一把额头上的虚汗。
惊魂未定的周敏颤抖着说道,“大山里求生,真还危险重重.要是阿菊身边没有你,今天晚上,她就有可能真会交代在这里了”
对此,韩晓康也表示认同,“是啊,在深山老林里面,单个的个体,抵御风险的能力有限,所以大家才会聚族而居,从一个群体,慢慢演化成一个部落。
等到部落实力强大了,成员也多了起来。
和人之间就会开始划分职业,有负责圈养动物的、有当巫医的、有专门管出去打猎的,还有专职负责部落安全的
往往发展到这个时候,部落里就会出现一部分人,他们其实已经脱离日常劳作、成为靠同伴供养的管理者了。”
“那以后,我们会不会也变成那样子?”
周敏很喜欢和韩晓康聊天,她觉得通过和韩晓康的谈话,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晓康,你说我们这个小群体,以后会不会越来越发展壮大?”
韩晓康点头,“会。”
周敏有点不解,“可大山里这么危险,前面有野狼谷,中途还有毒蛇、狞猫这些东西让人防不胜防.我觉得,恐怕没几个人敢进山来吧?”
韩晓康摇头,“形势所逼,以前你能想象得到伱们姐弟俩,也会逃到山里来求生吗?
再说了,野兽又怎么会是人类的对手呢?
只要他们愿意,直接可以整的野狼不敢露头,蝗虫不敢扎堆要不然的话,信不信人类能把它们吃成保护动物?”
周敏有点不相信:自己和弟弟之所以要逃进山里,那是因为生产队那帮子祖传贫农家的小年轻,他们对自己有一种近乎于变态的追求。
好像他们得不到的好东西,宁愿把它毁掉,也不愿意留给别人似的.
但总归与周敏差不多境遇的人,还是少数。大多数人并不会被逼到那份上,所以他们就留在山外,好好过日子不行吗?
为什么一定要冒险进山呢?
想不通也没办法,因为周敏知道,只要韩晓康不愿意主动解释,自己真的是不能问他太多的。
两个人正说着话。
“嗯呢.渴.我要喝水”高烧中的阿菊呢喃一声。
把注射用的盐水,当成开水给阿菊喝了一些,这才重新扶她躺下。 Wшw ¤ttκǎ n ¤¢ Ο
没过一会儿,眼看着阿菊身上的体温又有升高的趋势,那就又得忙着替她降温了,韩晓康拍拍周敏的肩膀,“放心吧,终究会有人冒死进山的.先不聊这些了。
今天晚上咱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帮着阿菊,让她把这场急性感冒给熬过去。”
这一次,由周敏负责用凉水、酒精替阿菊擦拭脚掌心。
因为还需要擦腿根大动脉,那个地方毕竟很隐私,毛毛草草的,所以由周敏来动手比较合适一些。
而韩晓康则替阿菊擦拭胳膊窝、额头。
俩人忙着干活,各自沉默不语。
周敏心里其实根本就想不通:为什么韩晓康刚才会说的那么肯定,以后会肯定有人冒死进山?
这个东西,韩晓康心里有数。
但是又不太好和周敏说的太多、太过于详细了,刚才只不过是谈到了这个话题,韩晓康想趁机让周敏有所思想准备而已。
因为按照原有的发展进程,过不了半年之后,山外很多生产队就会开始严重缺粮的情况。
到了那时,
必定会有不少人,他们会想方设法的绕过看守村庄的民兵,跑到外面去寻找食物、去寻求一条生路。
等到这些人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其中肯定会有一部分人,他们会选择冒险进山。
山里的各种野兽固然可怕,可它们还能比饥饿更恐怖?
在处于极度饥饿的人面前,什么毒蛇猛兽、什么老虎黑熊那大抵都是一个个会移动的肉团而已。
到了那个时候,饥饿这个大恐惧已经完全占据了他们的身体,什么理智、什么人性、什么王法..通通没用!
今天晚上阿菊的感冒症状有点重,一会高烧的浑身滚烫、汗流浃背,需要把被子给她掀开降温。
一会儿又喊冷,身上鸡皮疙瘩层层叠叠、一股一股的往上涌
搞的韩晓康和周敏,只能不停的替阿菊擦拭身体、一会儿又得紧紧抱住她,免得阿菊冷的牙关打颤、浑身哆嗦.
折腾到了半夜,韩晓康给阿菊喂了一粒阿司匹林,这才总算稳定下来。
没多久,看上去瘦瘦弱弱的阿菊,出了一身大汗之后,居然就那么挺过去了.
一夜无话。
翌日,无雨但也没放晴。
天色有点阴沉。
刘洪东和周健两个人,早早地就来到茅屋后院,开始忙着开垦荒地。
这两天时间有点紧迫,刘洪东身上挂了个武家寨生产大队兽防员的职位。
只需等县畜牧局派人过来,实地检查一下刘洪东那个、所谓的“良种种猪繁育2基地”之后。
他便需要去武家寨生产大队里露个面、去各个生产小队的饲养室走一圈,看看那些大牲畜的生长情况。
所以深感时间紧迫的刘洪东,先是过来帮着阿菊这边,开垦出几亩荒地和几片水稻田。
之后,他还得忙着回养猪场干活。
按照计划,他那边也得尽量开垦出一片土地,好种植一些牛皮菜、红薯藤这些东西,以便给种猪提供源源不断的青饲料。
等到后面稍微有一点闲暇时间了,刘洪东和周健他们,还想开垦几亩水稻田出来,到时候才能做到真正的自给自足。
刘洪东和周健两个人在茅屋后面忙着开垦荒地。
周敏做好早饭,又给阿菊熬了一碗黑鱼粥。
那吃完饭,周敏连碗筷都顾不上洗,就一头扎进苗圃去弄玉米苗。
这种阴沉天气,最是适合移栽幼苗,所以周敏得争分夺秒的干活。
阿菊已经痊愈了,只是身子有点虚。
“晓康哥,你能不能帮我安排一点适合我干的活?”
阿菊一边喝粥,一边问,“你们全都在外面忙活,就剩下我一个人在家里吃闲饭,那可怎么行呢?”
韩晓康知道阿菊闲不住,她不怕穷、不怕苦,也不怕累,就怕大家说她没用、生怕别人嫌弃她自己吃闲饭。
于是韩晓康想了想,开口道,“那你就帮忙弄个温室大棚吧,抓紧时育点秧苗出来。等到刘洪东和周建他们把水田开垦好了,我们试试种点水稻。”
“可是.可是山外正要收水稻了。”
阿菊吞吞吐吐回道,“而我们却在山里开始种植水稻,这能行吗?”
“行不行都得试试。”
韩晓康回她,“他们新开垦出来的水田,地势低洼,那片地里的杂草啊、草籽那些还挺多的。如果不用水淹住的话,我担心杂草长得比庄稼还快,到时候你想除草都来不及。
左右需要放水淹没那些水田,与其那样空着,我感觉还不如试试能不能种一季晚稻?”
阿菊想了想,只得点头,“那好吧,如果到时候禾苗长得不太好,光长杆茎不结稻谷的话,我就养一群鹅,也免得浪费了这些稻种。”
自己坚持要种一季晚稻,主要还是出于想试试、经过丰巢柜改良后的稻种,它是不是能适应深秋,或者是初冬那种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环境?
然后呢顺便也好练习一下,后世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从小日子那边引进的温室育秧技术。
以及新世纪才大规模推广的“抛秧种植技术”。
即便是这次实验失败了,那至少大家伙儿也能总结一些经验教训,能够熟悉应用温室育秧、和抛秧种植这些新型水稻种植技术。
反正不过费10来斤稻种而已,就当是练手也不亏。
而阿菊刚才说的这个办法,倒也挺好:先种水稻试试。
成了当然好,万一因为季节不对,导致这批秧苗光长稻杆不结稻谷,或者是长出来的稻穗,全是瘪谷的话。
那就直接用来养鹅好了,还省的去割鹅草、买米糠这些东西了。
搭建一个育秧的温棚,其实是需要在里面修建一口大灶,上面放一口大铁锅。
然后在大铁锅里装满水,灶膛里天天保持火苗不断。
这是用来给温室增温、增加湿度的。
由于现在天气还挺炎热,所以增温这一点就不需要考虑了,现在主要是要给温室里面增加一些湿度,这样的话,那些稻种发芽才会更快、长的更粗壮。
所以韩晓康让阿菊先搭架子,至于给温室里加湿?
那就每天中午、下午,分别在温室里喷洒几次溪水好了。
搭建温室大棚早期的活,并不太累,算得上是大病初愈的阿菊,她力所能及的细活。
韩晓康让阿菊先是剖竹子,把竹筒都弄成3指宽、4米长的篾片。
然后在前院以前用来培育油菜籽苗、玉米苗的那块土地上,拱出一个类似于蒙古包的架子来。
在这个蒙古包架子当中。
阿菊按照韩晓康的要求,得用竹竿捆绑几个类似于超市货架的东西,以后好用来放装着稻谷种子的竹编托盘。
在这种用竹子编成的长方形托盘上,需要用肥沃的泥土、加锯末、柴草灰、以及一些鸡鸭粪便搅合而成的“培养基”。
然后再在上面撒入稻种。
最后再在蒙古包形状的架构外面,用打开的降落伞充当塑料薄膜,把整个蒙古包全都密封起来。
只有保证这个温室里面的温度,比外面要高10来度、湿度是外界的好几倍。
才能保证里面的稻种,能够在短短几天之内就生长到好几寸高。
等到稻种长到几寸高之后,还需要进行下一步的移栽工作,将它们移植到水田里的育苗温棚里面,继续培育。
直到这些秧苗有一尺多长了,才能进行抛秧种植了。
整个过程,可能要持续两个、至三个星期,才能完成水稻的早期栽培工作。
这种后世才会出现的“温室育秧技术”,它比传统的水稻育苗技术周期短,稻种的发芽率高,抗病能力也更强。
使用抛秧,而不是插秧。
则可以节约大量的劳动力、减少阿菊她们的劳动强度。
韩晓康稍稍教了一会儿阿菊,让她先搭棚子,遇到什么不懂的事情再来问自己。
随后韩晓康便钻到远处的树林里,继续伐木、砍竹子,好修建后院的围栏。
接下来的这几天,大家各司其职、各自辛苦劳作:刘洪东和周健负责开挖荒地、弄水稻田。
周敏移栽玉米苗,抽空在前院沿着围栏播种一些豇豆、四季豆,移栽南瓜苗。
阿菊专管搭建温室育秧的棚子、弄营养土.到了饭点,她就负责给大家伙儿做饭。
韩晓康管伐木、砍竹子,全力以赴的修建围栏。
好几天的忙活下来,大家总算把开荒种地、修建引水渠、兴建围栏的把这几项大工程给完成了。
看着整整齐齐的玉米地,中间还有刚刚插芉过去的红薯苗,郁郁葱葱绿油油,大家还是挺开心的。
平平整整的水田里面已经灌好了水,开始沤肥除草。
一眼望去就像一面面平整的镜子,波光粼粼,阡陌交错。
周敏和阿菊特意赶过来的小鸭子,在水田里忙着吃那些小田螺、被溪水给逼出来的蚯蚓
小鸡崽在田坎上觅食。
两只小狼和大虎二虎,则开始沿着新修起来的围栏木柱上撒尿,忙着宣示它们对此地的主权。
眼看着原本荒草杂生的这片土地,如今在大家的辛勤付出下,一天天变的井井有条、生机盎然起来。
这种感觉,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