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五章 让江南名士到西部去

炎夏时节,昼长夜短,烈日烘烤下的金陵城街头,负责南o京公共安全的提督刘孔昭正拉着一车车的粮食或其他日用品来回于金陵城的各大店铺与民宅,且每到一家,就得询问其在此次游行中可遭受到了什么损失,有没有受伤或因此而死亡。

按照皇帝陛下朱由校的指示,对于此次游行的士子官员实施严惩,家产籍没,亲友入狱,但对于普通庶民,若是在游行中被人抢劫或者殴打致伤致死,则优加抚恤;即便是被蒙蔽而参加游行甚至还冲撞朝廷官兵的也宽宥其罪,甚至其伤亡家庭也能得到慰问。

毕竟在镇压游行队伍时已经表现的够血腥,若再雪上加霜,朱由校不确定朝廷是否还真的能占有江南的民心。

朱由校一方面着大明日报刊载宽恕民众,责任在贪官污吏、居心叵测之徒意图挟持庶民搞乱天下的长篇社论,一方面命应天巡抚着人于四处张贴宽恕告示和抚恤方案,且直接点明抚恤银子是由他们口口声声提出要取缔的皇家织造局和皇家工业公司出,且直接从皇家银行提取现银。

就是要让百姓认识到,被士大夫们解释成为刮民利器的皇家织造居和皇家工业公司不是什么洪水猛兽,而是真正造福于民的,对百姓有好处的。

告示一出,舆论哗然,保皇党的人莫不痛哭流涕,感慨当今陛下之胸襟,而负责具体放的刘孔昭等人将慰问钱粮送到各户百姓手中时,不少百姓也跟着声泪俱下。

这搁在以往,他们这样对抗朝廷是要被灭门的,但现在皇帝陛下宽宥了他们,这说明皇上还是爱民的,大明并没有抛弃他们。

“陛下既然可宽恕庶民之罪,是否应该宽宥儒士之罪;王思任、陈继儒等皆是江南名士、素来作风清雅,此次游行也不过是受他人蛊惑,所为之事也不过是董其昌而已,并无冒渎圣上之罪,还请圣上大度为怀!”

但总有人不合时宜的说些不着边的话,在朝堂上,南o京户部右侍郎王正志则朝朱由校提出了这样的谏言。

朱由校顿时就站了起来,大喝一声:“放肆!朕要怎么处置他们还轮不到你个户部右侍郎来多嘴!来人,将此人拉下去,砍了!”

众臣皆是一惊,没想到陛下突然变得如此勃然大怒,直接就要斩杀了这户部右侍郎王正志,王正志自己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的看着陛下,喃喃道:“陛下,微臣只是,只是觉得。”

“只是觉得什么,到底朕是皇帝,还是你是皇帝,朕也没问你,如何处置王思任等江南名士与你何干,你一个户部官管什么闲事,不必再说了,拖下去!”

朱由校招了招手,就是两锦衣卫的人将这南京户部左侍郎王正志拖了下期,而王正志自己也是大呼冤枉,向皇帝谏言不是很正常的事吗,为何陛下却突然如此大怒。

李明睿不由得暗暗一笑,而南京兵部尚书王永光等也没站出来求情,作为熟稔朝堂规则的他们自然明白陛下之所以在此次游行活动中对士子和庶民区别对待,根本原因是当今陛下为了收紧君权打压文官势力,但与此同时又要施恩于民,让江南百姓不会因此次朝廷残酷镇压游行队伍而迁怒于大明,甚至掀起揭竿而起的大旗。

有些文官就是还将思维固定在之前的习惯之中,以为只要不是辱骂君父,便可逼迫君父遵从自己的意志行事。

但随着各级官绅的被打压和现在朝堂上王正志的被诛杀,使得官员们也开始认识到现在已经没办法同当今陛下对峙,而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听话办事。

“陛下,王思任等向来自视甚高,以为自己德行优良,就可针砭时弊,指点江山,甚至在他们眼里,连带陛下您也没有比他们胸中有丘壑,其狂妄之处可见一斑;

但以微臣看,若将他们一并杀之也甚是可惜,先不说他们在这江浙一带影响甚大,其门生故吏不说,且也曾做过一二件有利乡民之善事,只说他们俱是饱学之士,从蒙学起就耗费我大明钱财无数,方有了这一肚子学问,如果不让他们货卖于帝王家也甚是可惜;

依臣看,不如让他们反馈于民,流放三千里,去蛮夷之地行教化事,当年新建侯王文成公能平定宁王乱,莫不与他贬谪龙阳有关,且也正因困在龙阳,使得当地生番开始变得明礼好学,心向君王!”

同样是为王思任的江南名士求情,但李明睿的方式则要比王正志好得多,不单单是因为李明睿与朱由校亲近,也跟人家李阁老时时刻刻的出点是站在皇帝陛下、站在大明这边有关。

见朱由校点了点头,面露赞许之意,并不愚笨的大臣们也自然明白过来该如何与当今皇帝陛下相处,且知道当今皇帝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臣僚。

“李卿说得在理,说到底这些人也没什么大恶,算不上什么奸臣贼子,如东林党一样企图把持朝政、居心不良,但这些人却同样是冥顽不化,迂腐至极,眼里只有他的文死谏武死战!

殊不知,这样一来是弃君于何地!将他们全都杀掉也可惜,朕也不是那种非得要斩尽杀绝的人,朕的大明不是五谷不食的蛮夷之邦,而他们既然真的是心系大明、想解君父之忧,朕也成全他们,让他们到云贵川,到两广去!

这些人在书斋里待久了,自然也只知道往四书五经里去寻找治国之道,而不知道治国之道就在民间,就在柴米油盐酱醋茶,就在能有多少人能得到教化,心怀大明,忠君爱民!让他们去穷乡僻壤地好好改造改造!”

说着,朱由校就下旨成立儒士下乡改造组,且由李明睿直接任组长,全面负责将江南地区犯事官员、举子、生员、童生等流放到云贵、四川、两广、秦晋、辽东等地进行下乡改造的事宜。

李明睿行政能力倒也很强,三日之内就组织好了小组成员里面有两京的礼部郎中和吏部郎中,同时还有从西部、北部等地调来的布政使参议、提学副使等官,且在五日之内就确定出暂时投送儒士去任府学训导或县学教谕等。

第两百三十四章 骚乱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识抬举第三百九十一章 郑芝龙惨败第五百八十章 大明进入极盛时代第九十一章 新技术的运用第七十二章 怪物第一百五十六章 阁老身败名裂与大明致富故事第四百七十四章 带毒酒见布木布泰第三百二十一章 微生物发酵在军事上的运用第三百三十章 兵围盛京以胁皇太极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访景仁宫第一百章 情报第三百三十九章 无心处理政务的朱由校第两百四十三章 刘孔昭倒戈与朱由校动屠刀第三百二十九章 科尔沁被灭第一百四十七章 温体仁,真小人也 (第一更,求首订)第一百一十三章 请君入瓮第一百四十九章 阁老纳小妾(一)(第三更)第两百八十章 瞻仰徐达与楚王改变主意第四百六十三章 宫闱之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改变第两百二十四章 挖吴三桂祖坟第八十二章 逃出军营与杖毙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第八十四章 让朱由检当监斩官第一章 逼朕喝毒药第一百七十二章 国子监祭酒刘宗周犯事第四百六十章 获得生员与举人功名难度下降第四百四十五章 准备总攻第六十六章 软禁与威逼第三百六十四章 被满门抄斩第三百九十二章 震怒第五百二十七章 想太多的西洋诸番第五百九十章 进击罗马教皇国第四百九十九章 逼罗刹国谈判第三百四十四章 别开生面的经筵第四百七十四章 带毒酒见布木布泰第六章 谁是亡国之君第三百一十章 检阅禁卫军第两百八十一章 说亲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捉海兰珠第五百章 不平等条约第两百八十一章 说亲第三百四十章 满径春雪因雨湿第五百五十九章 英吉利触逆大明国威第九章 早朝第两百零一章 孔闻诗受审第三百九十六章 两广总督见伽利略第四百七十章 布木布泰见朱由校第五百三十九章 成立内厂第五百八十四章 想打欧罗巴第二十八章 抄家(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殉节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补大学士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明最大的风尘地第一百九十六章 跟衍圣公关系甚大第二章 红丸第三百五十二章 阁老送阁老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子与奴才第五百四十四章 朝堂上见瘾君子第五百四十二章 彻底沉沦的帝王荒诞生活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部砍了第两百八十一章 说亲第三百六十五章 朱由校没耐心了第两百七十五章 貌合神离第三百七十四章 武力夺回澳门第九十九章 未雨绸缪第五百九十章 进击罗马教皇国第三百零七章 满桂见皇帝第五百三十章 全歼西洋联合舰队第五百八十九章 团灭威尼斯共和国陆军第四百二十八章 海军陆战队对战五万土著封推感言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明版蒸汽动力纺纱机与文化产业兴起第三百九十六章 两广总督见伽利略第三百二十一章 微生物发酵在军事上的运用第六十三章 授官第一百八十二章 东出山海关第五百六十六章 “卖国贼” 爱德华亲王第五百六十二章 李定国带兵英国全境游第四十六章 皇帝雪中行第四百七十八章 霍乱引发的经济波动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帝国扩张到奥斯曼附近第五十四章 工程营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会(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要把鸦片卖到西洋去第四百零八章 禁卫军突然出现第三百六十四章 被满门抄斩第三百八十六章 直接枪毙第一百五十章 阁老纳小妾(二) 求订阅,还差三百第一百六十章 招兵要求与成立军事学堂第五十五章 军官生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第三百七十三章 兵锋直指澳门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第五百三十四章 船舶运输业的兴起与怀念第两百五十一章 禁卫军进金陵城第两百九十六章 帝王的职责第三百五十章 郑芝虎败象已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