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驱赶红毛鬼

此时的大明在北方已没有任何的威胁,帝国的重心也因此可以南移,继续发展海洋战略,利用大明的先进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去争夺海洋资源。

早在天启十七年夏,朱由校便在召开兵部的会议时,提出要精简陆战部队的指示,即要大量淘汰一些卫所兵,甚至逐渐废除已经不合时宜的卫所制度,将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农民的大量的军籍百姓直接转为民籍,对于这些卫所兵而言本就是一种解放,可以使得避免他们继续被上层军官当成佃农一样盘剥。

当然,这样肯定会触动很多军官地主的利益,使得这些常年靠喝兵血生活的卫所军官没法再继续通过剥削卫所士兵而继续过寄生虫一般的生活。

甚至,也会因此导致军队哗变,一些卫所军官借机蛊惑士兵闹事,不过,现在的大明倒也不再惧怕会有哗变的事发生,毕竟现在的主要军事力量已经是禁卫军而不再是这些卫所兵,只要这些卫所兵闹事,若是事态小,到可以直接用钱粮安抚,若是事态大,也不介意直接用军队将其消灭。

总之,无论如何,从现在开始,此时的大明朝廷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将已适应这个时代的卫所制度所形成的毒瘤彻底铲除,一些想靠着朝廷的纵容来剥削与压榨普通士兵的方式将不会再成为可能,作为一个要向托拉斯帝国转变的大明帝国是不可能允许如此多的劳动力继续去养活一群寄生虫。

要想大明的内部生产社会财富的速度增加,光靠科学技术的革新与进步自然是不够的,有了先机的生产方式,在大规模的生产模式下,依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却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验成果与社会财富的转化,并进而让整个大明的生产经济更加活跃起来。

若要想实现每一个大明百姓都能有衣穿有饭吃有房子住,男的能娶得起媳妇,女的不愁嫁不出去,就得不能让每一个劳动力闲置或者被浪费,大明的人口已达亿兆之多,这个庞大的基数不能成为大明社会的累赘,而是要成为大明的资源,一个最强大的优势之一,要让每一个大明人的价值得到体现。

所以,就不能让任何一个人都只是简单的被地主或者其他剥削者剥削,必须要让每一个人都能有一个实现价值的进阶空间,而解放卫所士兵的双手并给予其充足的择业自由则是利用大明人口红利的第一步。

其实也不仅仅是卫所制度被摒弃,大量卫所士兵被裁撤,即便是边军和禁卫军也被要求进行减员,主要是一些年迈者和伤残者会被集中分配到地方转行成地方行政官或者教官或者是政府其他岗位。

之所以对这些边军和禁卫军的退伍者和裁撤者由兵部联合吏部进一下统一分配,一则是因为毕竟边军和禁卫军都是经历过战争的,为大明的边防稳定和扩张之路做出过贡献二则是这些人都是有过实战经验,有一定的本事,若是不管不问,难以继续利用他们的高劳动价值不说,还会有可能让这些人被一些企图不轨之徒利用。

朱由校可以不用担心卫所士兵哗变,毕竟这些人也没什么战斗力,但若是边军和禁卫军的人滋扰生事,朱由校还是不得不忌惮,特别是禁卫军,这里面很多人都接触过近代的军事教育与练兵方式,要是把这些从禁卫军里裁革的人利用起来,有时候也难保不会因此形成一股挑战自己帝位的强大力量。

而且,很多禁卫军的军官都是接受过皇家军事学堂的系统教育的,这些军官本身很多都是文武兼备之人,在文盲目前还处于较高水平的大明,这些军官甚至都是可以直接当做地方官来用的,因而若是只是让其做一个工人或者农民或许才是浪费,当然也有不乏厌倦俗世,堪破生死,偏要躬耕为业的,但那些都是自愿,朝廷并不鼓励也不反对。

从天启十七年道天启十八年,整个大明第一批大规模裁撤的步兵人数已达一百八十余万(因为很多卫所兵里存在吃空饷问题,所以所裁撤的官兵或许没这么多)。

虽然步骑兵在被大量裁撤,但是,整个海军和飞行营却是依旧在大量增加,特别是海军的规模。

现在的大明还没有进入电气化时代,还不能制造出电动机来,因而飞行营依旧还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军种即空军,他现在还只能是辅助步骑兵和海军作战。

所以,飞行营的扩充人数倒也不多,最多的就是海军,这也与大明现在要开始大力扩张和争夺海洋利益的政策有关。

西方的海洋霸业开始于私人武装商队对全球的掠夺,但在后来,也逐渐变成以国家为主体进行海外掠夺,而这里面,无论是私人还是国家,都离不开有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

大明朝廷也正是因为有了自己的海上力量而得以剿灭郑芝龙海寇这一海上巨患,使得大明得以开始直接开放海贸。

而如今,大明更是有了爪哇岛这一块海外殖民地,以此作为大明争夺南洋利益的一个立足点。

自从爪哇岛被大明占据以后,现在已经基本上被大明完全同化,整个爪哇岛的土著居民大部分已经消失,即便还活着的也大多接受了汉文化,学会了说汉话写汉字。

整个爪哇岛也先后建造了好几处重要的海岸港口,甚至朱由校还直接下旨在这一带组建了大明的第四大舰队即南洋舰队,与驻扎在海安和南沙一带的南海舰队形成犄角之势,西可进弯弯,威胁已经占据弯弯西南部并且建立弯弯城与赤嵌城的红毛鬼以及占据弯弯北部鸡笼的佛郎机人,东可从红番鬼里夺回爪哇国的东部地区。

不过,这也说明,因为大明最近这几年帝国的重心依旧在北方,使得整个海洋世界依旧是西方列强的后花园,即便南洋这种本该属于大明绝对势力范围的海洋区域也依旧是大部分海上岛屿特部是一些天然良港控制在这些西洋番手里。

而如今,大明已经结束了北边的战事,帝国的国力又再一次腾飞,朱由校便可以腾出手来与这些西洋番较量一番,至少不能让整个全球的海洋利益都叫这些佛郎机人和红番鬼都夺了去。

为此,朱由校在裁撤大量徒耗军费开支的步骑兵后却没有减少帝国的军费开支,反而是继续加大了军费开支,甚至还将这加大的军费份额中的大部分都加在海军的建设和舰船的建造上。

不但如此,朱由校还特地召集了内阁与兵部、礼部、外务部进行了廷议,决定开始计划以何种方式介入南洋海洋利益的争夺战中来。

最终,朱由校还是决定以收复弯弯为第一个方式介入南海海洋利益的争斗,毕竟这样的话倒也算是理由充足,且以收回故国之地为借口介入海洋利益的争夺,也能堵住国内的激进型守旧派的嘴。

朱由校的案牍上已经堆满了说他这个皇帝穷兵黩武的奏疏,尽管朱由校已经让很多这种比鸭子嘴还硬的官员都去了西部或者北部搞大开发或者是教育支持,但还是有不少人依旧在言语上对朱由校的对外扩张提出异议。

根据筹划,由礼部负责的舆论引导便先走出了第一步,即开始让《大明日报》等各种官方媒体报道弯弯,并说明弯弯自古以来就是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领土等事。

与此同时,还专门由学识渊博的翰林开始引经据典的说明为何东南沿海边,澎湖列岛紧紧挨着的弯弯岛从何时起就属于华夏之领地,什么三国时孙吴就已有汉人官员管理这里。

另外,在强调弯弯岛是大明固有的领土并将这个概念开始高强度的灌输到大明所有阶层的士民意识中的同时,也开始将这些年来,这些来自欧罗巴的佛郎机人与红番鬼如何在开始步步蚕食大明的地盘的历史都一系列的披露了出来,并以此来激起读者心中的民0族的情绪以及对很多弯弯土著高山族百姓的血腥屠杀的披露来激起大明士民的正义感。

这些舆论导向的目的就是要让整个大明在未来夺回弯弯这块岛屿打下群众基础,并因此获得大部分普通百姓的支持。

而谁都知道大明一旦开始着手要收服弯弯岛,并势必会挑起与佛郎机人与红番鬼的战争,并因此造成整个南洋很大的动荡。

毕竟弯弯岛虽不过是一个并不是很大的岛屿,甚至在这个时代还几乎就没有多少人烟,所以很少有人青睐于此地,但从地理位置与军事价值什么来将=看,这个弯弯城却是退可保福建、南直隶与浙江等地,进可以威胁胃口,甚至科研也有。

而朱由校自己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弯弯岛就在自己眼皮底下被佛郎机人与红番鬼建起一座座城堡,成为这些西洋番威胁大明海岸线与控扼整个大明进入南洋甚至是出南洋争夺整个太平洋的砝码。

但所谓礼尚往来,朱由校也不会让大明冒然就与西洋各番发动战争,毕竟这些西洋各番在给自己大明进贡时也没吝啬,甚至也因为忌惮大明的海上实力而没有再像以前那样为难大明的海贸船队,甚至是尽量与大明发生正面冲突,而对此,朱由校也决定通过外交部转达给这些西洋番,并要求这些西洋番立即离开弯弯岛,且必须在最短时间撤离。

不过,没有出乎意料的是,这些西洋番直接拒绝了大明要他们撤离弯弯的要求,而这些西洋番理由也很简单,现在这里是我发现的新大陆,是我占据的,我就是这里的主人。

当然,作为大明皇帝的朱由校也没打算客气,在得到西洋番拒绝撤出台湾岛的消息后,朱由校便立即下旨着手对弯弯岛屿的收复工作,并命令东海舰队直接进抵澎湖列岛,而南海舰队与远洋舰队也往西进,并以此收复整个弯弯岛,且因此让大明更好的争夺南洋的海洋利益,且还能走出去,直接让大明的势力范围延伸到整个日本海甚至是太平洋。

而这些已经占据弯弯到的西洋番却没有因此觉察到大明已经准备采取军事行动,他们却简单的以为大明或许不会对弯弯岛怎么样,最多只是声明一下主权而已。

但这些西洋番明显没有仔细查探大明现在的变化,不知道大明现在已经彻底变成了一个积极对外扩张的托拉斯帝国,所以他一直不知道大明已经开始筹集武力。

此时的弯弯城就是由红番鬼在占据弯弯西南部后建造的一座城池,但在此刻的弯弯城,却能看见大部分都是西方的文化元素,甚至连带建筑风格也是这样,说话也依旧是其本国语言,不是汉话。

而且,整个弯弯城还表现出强烈的歧视,诺大的弯弯城却是严格限制高山族与汉人百姓进入,甚至还对弯弯城的孩子进行奴化教育,使得很多孩子已经被这些人所影响。

然而就在西洋番以为大明不会在刚刚打完北方后没多久就直接展开对弯弯城的收复工作时,黑娃已经带着先遣舰队抵达了赤嵌城下,而这时候起也才引起了西洋番的惊动。

这些西洋番们到这时候才想起来积极调动兵力来弯弯城救援,甚至要救援爪哇岛东部的西洋番军队。

但这些西洋番不会想到的是,大明已经堪破了他们的想法,远洋舰队早已在爪哇岛埋伏后,只要等到爪哇岛东部的西洋番舰队一出现,大明的远洋舰队就会立即发动进攻,这些企图前去支援弯弯城的西洋番舰队会尝试到被围点打援的滋味。

当然更加让西洋番想不到的是,大明海军的进攻速度很快,在几轮炮击后就顺利占据了赤嵌城,一些红毛鬼的士兵企图用火器阻止大明的军队前进,但明显其火器已经没有任何优势。

与此同时,这些西洋番特别是红毛鬼也不会想到他们支援所来的舰队已经被歼灭,而他们却是急急忙忙的撤回了赤嵌城一带开始继续转移到弯弯岛的其他城池。

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击法兰西马赛港第两百七十五章 貌合神离第三十章 抄家(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速速回宫 (第六更!)第三十九章 陛下是好皇帝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最高科学技术奖与开战第四百四十五章 准备总攻第三百七十三章 兵锋直指澳门第一百章 情报第五百零八章 帝国很忙,帝王很闲第三百八十八章 当哥萨克遇见毒气弹第两百四十一章 禁卫军兵围篱水阁第一百一十六章 朕亲自为诱饵第五十四章 工程营第一百二十四章 对战多尔衮第一百一十三章 请君入瓮第四十章 王承恩与孙承宗斗嘴第八十四章 让朱由检当监斩官第四百三十一章 报复行动第五百一十九章 改造的如何第两百四十八章 朕想要的不止一个第一百四十七章 温体仁,真小人也 (第一更,求首订)第九十一章 新技术的运用第五百六十四章 第一次鸦片战争谈判开始第四百二十六章 将钱谦益打入诏狱(第五更)第三百一十五章 宣旨(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徐光启的进化论错误理解方式第一百三十七章 恣意潇洒的魏忠贤第五百零五章 准备让倭国消失第三百七十章 敌来广州城第九十三章 会试第一第两百八十六章 皇太极恼羞成怒与东厂来武昌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京第两百五十八章 郑氏海盗是个大问题第四百一十六章 两阁老斗法第两百八十六章 皇太极恼羞成怒与东厂来武昌第六章 谁是亡国之君第两百零七章 面对祖坟被挖的孔闻诗第一百二十五章 鞑子要走第三百七十一章 又见郑家船队第三百一十三章 杨嗣昌的意见第四百七十章 布木布泰见朱由校第三百一十六章 暴怒的皇太极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明版蒸汽动力纺纱机与文化产业兴起第两百五十八章 郑氏海盗是个大问题第一百九十五章 责问第八十五章 狠辣第三百一十一章 是时候开启战端了第两百九十七章 皇家军事学堂第三期招生现场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明最大的风尘地第三百零三章 下狱(上)第二十章 不听话的东林御史官第一百四十七章 温体仁,真小人也 (第一更,求首订)第七十章 只能当一小卒第三百九十九章 伽利略想当外籍院士第四百零一章 对峙第四百五十九章 伽利略感叹华夏古人的伟大第两百三十五章 有眼不识泰山第五百七十九章 朱由榔缢死缅甸国王第十八章 东厂与锦衣卫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部砍了第四百四十章 卢督师看破皇太极诡诈之处第四章 计行险招第一百零九章 有人要你的命第一百零三章 射杀第两百一十一章 斩杀第三百九十三章 投降日本与夷灭三族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太极的最后一击第四百七十六章 多尔衮气得吐血第一百二十章 无良文人范文程第一百零二章 采取强制措施第两百七十九章 直接拒绝第五百零五章 准备让倭国消失第三百四十章 满径春雪因雨湿第两百九十一章 火烧左良玉第两百零一章 孔闻诗受审第七十四章 严格要求第一百二十五章 鞑子要走第三百四十八章 程行人壮胆呐喊第三百九十六章 两广总督见伽利略第两百九十一章 火烧左良玉第一百五十一章 速速回宫 (第六更!)第两百八十四章 楚王朱华奎的战略第一百六十三章 货币改革第四十三章 启蒙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访景仁宫第两百一十一章 斩杀第一百零八章 偷袭定边堡第六百零二章 开发美洲(上)第两百三十七章 很坏很坏的朱由校第两百八十六章 皇太极恼羞成怒与东厂来武昌第一百零三章 射杀第五百九十二章 占领罗马与罗马教皇第五百九十一章 占领佛罗伦萨城第两百五十一章 禁卫军进金陵城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两广总督见伽利略第一百零二章 采取强制措施第二十四章 血战第两百三十八章 作威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