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悄然改变经济活动方式的统治阶级 (第四更)

犹如朱由校所料,贵州盘水土司的动乱最终演变成的就是各个土司间的厮杀,朝廷的官兵只守着几处紧要地带,并适时的给水西安氏、水东宋氏一些军饷和粮草外,并不参与他们的厮杀。

盘水土司的蛮兵的确也颇有实力,也不知道是蓄积了多久的实力,竟然还用上了火炮等物,不过这也说明军械司或者军队里出现了腐败人员,竟然私自走私武器。

朱由校少不得让东厂联合军法处严查,对于这种走私主战武器的腐败行为,朱由校是采取零容忍的。

尽管有朝廷的支持,但盘水土司的确颇有实力,水西安氏的十三寨转眼间已被攻破大半,播州杨氏几乎已到了彻底消亡的时刻。

但朝廷直接统治的地方依旧安稳如常,陈继儒依旧在崖洞里教书,各地客商依旧带着商品进入各大集镇。

随着秦良玉的白杆兵到来后,战争范围才进一步扩大,盘水土司的蛮兵不得不与白杆兵进行一场又一场的鏖战,胜负却很难料定,这种丛林作战,很难一劳永逸地全歼,基本上在盘水土司损失一千的时候,白杆兵也会损失八百。

好在白杆兵这边有朝廷支持,而盘水土司到底属于叛乱,基本上还算是白杆兵占上风。

战争持续了半年,最先被打残的是水西安氏、水东宋氏等被盘水土司攻打的土官们,然后是盘水土司,被白杆兵打得几乎所剩无几。

按照朝廷严令,盘水土司不能姑息,所以白杆兵不得不继续追剿,而这样也造成白杆兵自身也受了一定的损失,等到第四军的一个旅进驻赤水与泸州后才结束了这场战争。

但这样一来,也就意味着川贵的局势正式被朝廷控制,附近稍有实力的土司包括石柱土司都不再具备影响局部地方局势的能力,且不得不遵从朝廷旨意以休养生息。

而在这段时间,在广西境内的朱由校却浑然不觉离自己不远且由自己挑起的战火正越来越炽热,此时的他正很享受着这泛舟于碧波之上的感觉,远处飘来的是壮族人嘹亮的歌声,近处则鹭鸶的叫声都让他的身心为之轻松不少。

静谧的晚霞贴着一座座独峰,独峰下是蜻蜓嬉戏的稻田,这种很难在紫禁城里感受到的美景,让他很为之陶醉。

而且,据李明睿说,从梧州到桂林一带,很多稻田都是皇庄开垦的荒地并已承包给当地百姓,因此还造成当地乡绅找不到佃农,不得不降租减息吸引壮劳力佃户,后来甚至还出现了不要租且还要倒给工钱帮忙收割的现象。

这种现象也不仅仅是在广西才有,几乎在其他承宣布政使司也会发生。

随着国有土地的比例扩大且朝廷对于农业的财政依赖越来越趋近于零,使得乡村的耕地很难成为乡绅们获得持续性收入的源泉。

不少乡绅开始把存储的钱不再拿来购买田地而是去经营买卖甚至入股投资。

如同后世房地产火爆以后,人们不愿意把钱继续存在银行,而去疯狂购房一样。

毕竟买地后还得花钱雇人耕种,但农产品的利润并不可观,尤其是在太平年景,粮价持续走低,百姓们或许可以一边自给自足一边赚点小钱补贴日用,但对于生活奢侈的士绅们而言,倒不如商场暴利更让他们获得足够多的财富去支撑他们那庞大的开支。

整个大明,没有人不谈买卖,即便是就近发生的贵州盘水土司叛乱,附近地区的人想到的不是这些叛军打到邻省怎么办,而是想着如何借此挣一笔钱。

因为这战事一开,贵州的铁价、粮价、布价等必然都是陡然攀升,而邻省广西、贵州、云南等地依旧因为大明殖民扩张后的红利,导致各种生活和生产资料如铁价等价格依旧在走低。

于是,便有很多大胆的商人冒着被官府查知的风险走私这些生活或生产资料,以赚取这里面的差价来获得利润,这若搁在几年前,敢这样走私重要生活和生产资料给鞑子必然是满门抄家的重罪。

但现在矛盾已然改变,盘水土司也不是鞑子,这些商人也不是富可敌国的晋商,因而处理方式也就不一样。

但也正因为此,战争才打了半年之久,若不然,一个月就足够了。

朱由校自然知道会有很多官员和商人会趁此大发横财,但他除了让东厂进行一定程度的管控以外也别无他法,因为这也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因为他的改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再利用土地发财,只能利用战争和贸易等方式发财。

盘水土司积蓄多年的财富和从其他土司劫掠来的财富大都喂饱了附近的扮演商人性质的士绅和与商人勾结的官员,而真正受损的除了当地土司还有朝廷,朝廷短期内在贵州的税收受到了损失也承担了一定的军饷。

但这并不是问题,这些当地官绅们发财后大多都会把钱放在皇家银行或者入股投资到皇家资本企业,皇家资本企业在获得巨大投资后会将这些投资花在更大规模的海外殖民项目上。

皇家资本吸纳他们的财富去创造出更大的财富,大家都在发财,只要社会总财富是增加的,分配也不出现问题,整个社会依旧还是欣欣向荣之态,局部的叛乱也不会带给人天下大乱之感,甚至让敏锐的人两眼放光,知道这是一次实现财富重新分配的机会。

只要投资到皇家资本上,这些商人们可以借此分得更大的红利,李明睿等新兴官员也正是靠这个崛起为新的大官僚大资本家,他们接近帝国核心,自然更容易得到投资计划。

甚至他们会利用自己显赫官职以及和皇家资本过硬的关系来集资对朝廷的皇家资本企业进行投资,已被罢职的户部尚书郭允厚就这样玩过,甚至他还因此搞了第一家私人银行。

但很不幸的是,因为霍乱事件,导致他苦心经营的郭氏金融帝国功亏一篑。

第四百一十九章 朱由校怒斥钱谦益第三百二十八章 宁远城外筑京观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周祚再亮屠刀第两百六十一章 诏令各地藩王进京参祭第两百五十七章 经济工作会议第二百二十五章 卢象升对吴三桂的羞辱第一百二十五章 鞑子要走第五百八十九章 团灭威尼斯共和国陆军第四百一十九章 朱由校怒斥钱谦益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丝明志第三百零三章 下狱(上)第四百一十六章 两阁老斗法第四十六章 皇帝雪中行第三百六十八章 祁彪佳与商景兰第五百二十八章 风雨欲来第两百四十四章 董其昌,你想怎么死第两百九十二章 威逼第五百三十一章 爪哇岛的皇家度假区第三百九十一章 郑芝龙惨败第五百八十九章 团灭威尼斯共和国陆军第三百零五章 罢免两位内阁阁臣第四百五十章 僵持第五百一十章 让祁彪佳去西伯利亚第三百六十一章 惶惶不可终日的汉奸们第三百六十五章 朱由校没耐心了第四十二章 工部第五百一十六章 悄然改变经济活动方式的统治阶级 (第四更)第四百二十一章 赎罪银第一百三十五章 要债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战在即第一百八十八章 难以置信第四百零二章 当古典军队遇上近代化步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部砍了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击法兰西马赛港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政治与基础教育改革设想第三百九十五章 让伽利略来大明第五百八十九章 团灭威尼斯共和国陆军第五百三十一章 爪哇岛的皇家度假区第两百六十二章 张岱恨藩王第四百零七章 不过马革裹尸耳第四百七十三章 困住多尔衮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第三百零五章 罢免两位内阁阁臣第三十五章 处处花钱第一百二十六章 请先生救我第四百六十二章 威逼李明睿第五百三十二章 帝王要开宴会第四十六章 皇帝雪中行第三百一十章 检阅禁卫军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国之臣的威风第四百章 朱由校要当好皇帝第四百六十三章 宫闱之事第三百零六章 大明变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占领佛罗伦萨城第四百六十五章 当有帝王的富贵风流第五百四十四章 朝堂上见瘾君子第两百八十一章 说亲第三百零九章 流放到云贵川的文人们第三百零四章 下狱(下)第两百二十三章 辽东情况第四百零四章 战车碾压第四百零二章 当古典军队遇上近代化步兵第四百八十七章 汉化从改名开始第九十章 火炮第两百四十八章 朕想要的不止一个第四百三十八章 无情的海兰珠第两百四十六章 微臣只做陛下走狗第三百五十二章 阁老送阁老第六十一章 花钱与要钱第六章 谁是亡国之君第六百零一章 不知道巴结朕第两百零八章 孔闻诗要求见皇帝朱由校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访景仁宫第六十三章 授官第七十八章 世叔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子与奴才第五百三十二章 帝王要开宴会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丝明志第三百五十五章 在大明建立公共卫生和医疗体系第四百八十七章 汉化从改名开始第一百一十六章 朕亲自为诱饵第四百四十四章 分割包围第五百一十九章 改造的如何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卫军第三百五十六章 顾三麻子的住院生活第一百四十五章 朕要送你一场大富贵第五百六十七章 伦敦条约签订第八十三章 修什么陵墓第三十六章 宁完我与鳌拜第五百章 不平等条约第六十三章 授官第二十四章 血战第四百五十六章 移民和行政改革的迫切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农家饭第两百一十章 鱼死网破第三百二十六章 攻占关宁军老巢第五百一十七章 省亲前夕的地方官反应 (第五更)第两百六十五章 皇太极的与时俱进第一百八十三章 非要逼朕对袁崇焕千刀万剐第一百二十章 炮营再显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