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朕还欠你一个首辅 (大结局上)

为保护地球之肺,朱由校下旨要求朱慈炯对美洲的开发只能延伸到巴拿马运河。

而整个南美洲则被朱由校划分永世不得开采之地,并把还居住在当地的土著也驱赶出境,将这一带直接划为了禁区。

不仅仅是南美洲,南极和北冰洋这些地方也被划分了禁区,除了科考活动以外,禁止有其他的人类活动。

反正现在大明一国享有整个帝国资源,也就没必要以破坏地球生态的代价来搞发展。

在美洲建设后的第二年,朱由校就莅临过一次美洲,且也与自己长子朱慈炯在五大湖景区密谈了许久,而自那次密谈之后,朱慈炯这一辈子也没再参加过内阁首辅的竞选。

转眼间已经是大明天启五十一年,此时的大明帝国已经走过三百个年头,疆域已经扩展到人类活动极限。

但大明帝国对于新的世界探索仍然没有停止过,甚至速度越来越快。

皇家科学院和皇家工程院以及翰林院的院士已经突破一万名,甚至在五洲四海建立上千所分院,各类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国家级科学研究成果奖项已经达到数千项,脱产从事研究的人员已经高达百万名,奋斗在教育领域的园丁也有了千万之多。

正因为对知识与真理开发的力量与速度增加,整个帝国的经济是飞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早已突破五万亿银元,国库每年收入也以万亿银元计。

铁路里程已经过万里,公路网几乎已经遍布欧亚,长江和黄河已经建立起数座大桥,并成功在长江宜昌一带建立第一座水电站。

这已经意味着大明的电能生产方式由火力开始向水力转换。

汽车技术再一次得到提升,普及率进一步提高,甚至出现各类品牌,轿子开始被逐步淘汰。

大型邮轮也开始出现,大明的公民甚至可以购买船票直接去美洲或者去欧罗巴。

随着照相技术的提高,电影也开始出现在市面,并且因为声学和光学电磁波学发展,有声电影也应运而生。

军事方面,无烟火药早已代替黑火药,体蒽体烈性炸药也制造成功,各种火炮和枪械更是层出不穷。

另外,随着高分子材料发展,各类能承受高温的材料开始诞生,也就是说将来制造飞机甚至飞船已经不是问题。

不过,朱由校禁止开展塑料发明与推广,也禁止在地球进行核武器实验。

因而大明的很多军事武器专家和化学专家们只能把旺盛的精力放在药物制剂与化学纺织工业上以及其他民用设备上,比如洗衣机、电冰箱什么的,开始以方便人类生活为主要研究方向,而满足人类利益争斗的研究反而开始变得不热门。

但也这不代表不研究,华夏自古以来对了解外太空很感兴趣,如今大明在军事研究上也只能把外星人当做假想敌,毕竟地球上已经没有任何对手,也就只能加大对外太空的研究力度。

朱由校不明白自己的妃嫔们为何会对只有黑白相的电影如此津津有味,他看了一会儿就直接遁离了皇宫电影院,往御花园走来散步。

不过,此时,宦官陈廷敬急急忙忙找到了朱由校:“陛下,东厂的人来报,李阁老快不行了。”

朱由校一听不由得愣了片刻,便命人立即发电报给铁路负责人,他要立即赶赴苏州。

原来,朱由校考虑到为了让自己和一帮当初跟着自己一起为大明呕心沥血的老臣更好的颐养天年,便在苏杭两地设立了两处疗养所,苏州以拙政园和沧浪亭等为主,而杭州则是西湖为主,如今李明睿就正住在拙政园。

坐在豪华帝王包厢里的朱由校看着一路上的繁华也颇多感慨,再一想到李明睿他也不由得怀旧起来,从他穿越做皇帝以来,在自己身边的能臣干吏已经去了一大半,诸如魏忠贤、徐光启、卢象升、杨嗣昌等人,而这李明睿算是与自己共事最久也是贡献最大的老臣,如今也要与世长辞,朱由校不由得感叹起生命短暂起来。

等到了拙政园看见李明睿的时候,李明睿已经死了一半,看着朱由校也只能嗫嚅着嘴喊陛下二字而已。

朱由校见他老泪纵横的看着自己,一时也颇为酸楚地哽咽起来:“老李呀,朕还欠你一个首辅呢,你可别就这么去了,朕给你保证,只要你现在能爬起来,朕就破一次例,直接用皇命让你做首辅,让那小杨站一边去。”

李明睿摇了摇头,说了两句“不可”就闭了眼。

而朱由校见此也只得喟叹一声,并下令厚葬李明睿。

不过,李明睿也算是寿终正寝,毕竟也活了八十六年。

朱由校看望李明睿后便也在苏州长住了下来,并在这里一住就住了十年。

而在这十年里,大明已经开始制造出第一架飞机,并在很短的时间里飞跃了太平洋。

不但如此,对外太空的研究也已经开始取得重大进展,尤其是计算机系统已经开始进入研究阶段,比原本的历史足足提前了数百年。

而在这一段时间里,帝国的政治角逐也依旧保持着热度,杨廷麟连任了一届后于天启五十五年退休。

朱由校赐予了杨廷麟新都伯的爵位,也算是对他执政期间对开发美洲的褒奖。

张岱继续参加了第四次的内阁首辅大选,但最终大胜的却是异军突起的顾眉生。

顾眉生算是大明第一任女首辅,为此在社会引起颇大的舆论,不过因有朱由校做靠山,这顾眉生还是坐稳了内阁首辅之位。

顾眉生也连任了一届,但就在天启六十三年大选开始之前,大明皇帝朱由校突然发布了退位诏书,一时掀起轩然大波。

谁也没想到身体还康健的大明皇帝朱由校为何突然要退位,但皇命不可违,人们更关注的是陛下是不是真的要退位给太子朱慈熔,并且新的首辅会是谁,到时候大明统治最高层的皇帝和首辅都是新人,帝国又将有什么新面貌。

毫无悬念的是,朱由校的确退位给了朱慈熔,并且还成立了顾问委员会,杨廷麟成了常委委员会主任,其成员都是一帮老臣,包括年过八十的史可法。

出乎意料的是,这一次的首辅又不是张岱而是李定国。

朱慈熔与天启六十四年登基改元,帝国正式进入朱慈熔与李定国时代。

第五百零一章 当今大明之社会风气第五百六十九章 斩杀克伦威尔第两百四十九章 冲突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学士与兵部左侍郎视察津门第两百零一章 孔闻诗受审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京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然行帝王权 (第二更)第四百四十章 卢督师看破皇太极诡诈之处第一百七十三章 群臣憎恨温体仁第两百二十八章 一言不合就开杀第一百九十七章 从孔氏嫡庶上否定孔胤植第两百一十九章 下江南第两百七十一章 处置王文奎第一百二十章 无良文人范文程第两百六十三章 楚王朱世奎第一百零七章 大风起,胡乱始第一百二十四章 对战多尔衮第六百零三章 开发美洲(下)第四百二十四章 爪哇国对大明宣战(第三更)第两百一十七章 让孔氏父子跪在文庙前第十六章 朱由校,昏君耳第二十六章 抓捕第两百五十五章 让江南名士到西部去第四百二十七章 进军爪哇国(第六更)第一百三十章 让皇太极跪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周祚再亮屠刀第两百三十四章 骚乱第五百四十四章 朝堂上见瘾君子第两百三十九章 威胁与讹诈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守规矩则杀之第两百七十三章 驸马献宝第四百三十章 剿灭土著第两百七十七章 万人空巷拜皇上第两百七十二章 废除徭役第一百四十章 朝会(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检不能再留了第八十章 上当第一百八十九章 御舟上的密议第四百九十九章 逼罗刹国谈判第九十四章 举子闹事第四百一十四 又惊又惧的文官们第七十九章 大事第六十九章 抽朱由检耳光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帝国扩张到奥斯曼附近第九十三章 会试第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朱由校无视林丹汗第两百七十章 装疯第两百一十三章 朕不希望孔府有一个活口第七十九章 大事第两百九十二章 威逼第十九章 皇帝的日常生活第三百二十八章 宁远城外筑京观第四百一十六章 两阁老斗法第两百七十一章 处置王文奎第两百三十八章 作威作福第一百七十一章 唱双簧第一百八十二章 东出山海关第七十章 只能当一小卒第两百七十五章 貌合神离第一百三十章 让皇太极跪下第七十章 只能当一小卒第四百五十八章 克伦威尔照会锦衣卫第一百六十七章 徐光启的进化论错误理解方式第三百三十一章 漠南蒙古改土归流第十七章 结党第一百四十四章 温体仁拜访刘宗周第二十三章 居然有鞑子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两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动作第两百章 杀人后的丁忧官员孔闻诗第三百二十章 白磷弹发射与路障第五百一十六章 身首异处 (第三更)第六十四章 朱由校的帝王心术第四百六十八章 君王不早朝第四百八十五章 张煌言去漠北第四百七十六章 多尔衮气得吐血第两百六十章 招工与土地承包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明版蒸汽动力纺纱机与文化产业兴起第五百零一章 当今大明之社会风气第两百三十九章 威胁与讹诈第三百九十二章 震怒第三百九十七章 伽利略眼中的大明第两百零六章 孔闻诗欲留遗言第一百八十章 这是好事呀第五百二十九章 轻视与重视的不同后果第两百七十六章 藩王犯法与庶民同罪第三百三十九章 无心处理政务的朱由校第两百七十九章 直接拒绝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最高科学技术奖与开战第三十五章 处处花钱第三百三十四章 为难的皇太极第两百八十五章 范文程受刑第五百三十六章 红叶坞见顾横波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城市新风貌第一百二十四章 对战多尔衮第五百四十二章 彻底沉沦的帝王荒诞生活第一百三十七章 恣意潇洒的魏忠贤第三百五十章 郑芝虎败象已现第四百七十四章 带毒酒见布木布泰第一百九十九章 提审衍圣公孔胤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