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第三家军事造船厂

ps:感谢书友20170125175037966同学500起点币、海华帝国大帝100起点币打赏支持!

“巴塔哥尼亚印第安人想要送女人给我?”

李明远拿着一份安全保卫司司长沈福山递过来的文件,笑道“连巴塔哥尼亚人都知道我没有成家,看来这件事不能再拖下去了,

福山,你跟南洋军事情报司司长梁兴通通气,就说我同意他们推荐意见,过些天让他们把吴灵萱送到本土,等到统一阿根廷后再举行婚礼。”

“吴小姐温婉淑德,与殿下正是良配。”

沈福山说了一句好话,接着道“梁司长传来一个消息,满清设立在上海的江南造船厂一月前传出永久停工的消息,造船厂里两百多名熟练技术工人没了饭碗,正在忙着到其他地方寻找活计,梁司长提议趁着这些技术船工还没有流失到日本,把他们招揽到汉国,为国家的造舰事业增加技术人才。”

“江南造船厂停工有一两年时间了吧?”

“刚好两年时间,1876年四月,金瓯号蚊式炮舰完工下水后,满清政府高层买船、造船两派经过激烈争执,最后买船派占了上风,停止了江南造船厂的造舰计划,船厂里的船工也干等着两年时间没有开工。”

“曾国藩虽然镇压过天国运动,不过他的眼力见识还是有的,1861年就力排众议建立了江南造船厂厂,生产出亚洲第一艘铁甲舰,不过李鸿章和曾国藩相比眼光就差的远,李鸿章只关注手下淮军的发展,为了扩大北洋集团的利益,放着现成的造船厂不用,偏偏要从列强那里购买军舰,

目光短浅、注重私立,我看隶属于北洋集团的海军部队在他手里难成大任。”

“殿下明见,江南造船厂和福州船政局都比本土两家造船厂成立时间早,1876年江南造船厂没有停工前,满清政府的造舰能力虽然不说超过新京造船厂和兴和造船厂,但是压制东瀛的几家造船厂还是绰绰有余,不过满清政府放弃自主造舰,转而确定以购买列强军舰为主的政策方针后,东瀛国利用模仿购买英国军舰学来的技术,已经能够自主建造小型铁甲舰,满清政府的造舰技术差距与东瀛国越来越小,再过几年亚洲第一造舰大国的位置不出意外要落在东瀛国身上。

而新京造船厂建造的1350吨级铁甲舰成功下水,国内的造舰能力在技术上完全超过满清政府,而且新京造船厂技术工人们基本掌握了从达尔芒手中购买的专利技术,即使没有达尔芒和他带来的法国技工指导,

新京造船厂也具备了独自制造三级膨胀式蒸汽机发动机和整条铁甲舰的能力。

殿下,可以肯定的说,经过十年发展,本土的军舰建造能力正慢慢追赶到西方国家的平均水平,随着最近几年派到英国、德国、法国三国的留学生学成归来,汉国自主造舰的能力增长也会越来越快。”

“政府为了发展两家造船厂,持续十年对其投入资金支持,本土人口毕竟有限,大陆地区人口四万万,依托庞大的人口数量支撑,曾国藩一力决定建立的江南造船厂培养出了不少有用人才,新京造船厂和兴和造船两家造船厂技术船工不多,从江南造船厂招募技术船工,重新建立一家造船厂能够扩大本土的造舰能力,对于几家造船厂的竞争发展也有好处。”

李明远先就招募江南造船厂船工做出支持的表态,然后继续吩咐道“江南造船厂技术工人两年没有开工,他们家里的经济条件应该有不小困难。

福山,你替我撰写电报,建议梁兴立刻着手救济生活条件困局的技术工人,然后再跟他们商量到汉国工作的事情。”

“殿下,电报从上海、南洋转发到南美本土需要不短时间,梁司长在电报里解释说为了避免技术员工流落到日本人手中,驻扎上海的席正蒲、吴调卿两人事先拿出他们这些年积攒的家资接济江南造船厂技术工人,到电报发出前,已经有七十八名技术工人愿意到本土工作,还有九十多人没有下定决心,正在考察是不是过来。”

“席正蒲?是不是那个曾经在英国汇丰银行工作过的买办?”

李明远问道。

“是的,殿下。

席正蒲和吴调卿两人都曾经当过英国银行的买办,他们两人是在梁兴司长介绍下加入军事情报司的。”

“梁兴做生意是一把好手,搞情报的能力也不错,让他在南洋负责情报工作算是放对了位置。”

李明远点点头,想起当初询问梁兴的想法,结果他放弃到商业部工作的机会,选择在南美从事情报工作,自己那时候还感觉不大合适,现在看来,梁兴经商几十年练就的交际能力,用在情报领域却是更合适不过。

“梁司长年长职下十几岁,他在南洋搜集情报和招揽情报人员的能力很值得职下学习。”

沈福山把自己的姿态放低,认真道“梁司长有识人之明,几年前到上海一趟就发掘出席正蒲、吴调卿两个人才,现在上海方面的移民工作被席、吴二人打理的井井有条,职下要是学到几分梁司长几分识人能力,南美地区的情报工作开展的也会更加顺利。”

“福山不要太过苛责自己,南美周边几国都是白人国家,在白人国家安插情报人员比在大陆复杂的多,你在情报工作上面的努力我看在眼里,不会过多干预你在南美的情报工作。”

梁兴搜集情报和识人的能力比沈福山强上一些,不过沈福山为人忠心、办事稳妥,把他放在身边负责南美情报工作十分合适,要是换上另一个人担任安全保卫司司长的职务,李明远不一定能够完全放下心。

席正蒲、吴调卿是晚清有名的大买办,李明远不是专门研究晚清经济史的经济系学生,没有听说过他们的名字,不过对于他们投靠汉国后的表现,李明远敏锐的察觉到两个可堪大用,于是开口道“军事情报司和安全保卫司都有便宜行事的权力,席正蒲和吴调卿的做法很好,不算自作主张的行为。”

李明远顿了顿,接着道“江南造船厂的技术船工都是宝贵的人才,能多招揽一个船工到汉国本土是一个,只要不是采用杀人结货的手段,让他们在上海相机行事,招揽过来的船工越多越好。

资金方面我会从内库支取足够的银子,你替我撰写电报告诉梁兴,招揽船工不要怕花钱,江南造船厂给技术船工发一两银子,汉国就发三两、五两,只要他们愿意过来,一切都好说。”

“遵命殿下。”

沈福山认真记录李明远的命令。

“还有,把席正蒲、吴调卿两人垫付的钱还给他们,为汉国办事不能还让他们自个往外掏银子。”

沈福山点头记下要点,抬头问道“殿下,从内库支取资金,那些招揽来的技术船工隶属关系怎么处理?”

“以招揽的江南造船厂技术船工为基础,重新建立一所造船厂,名字就叫汉国皇家造船厂。”

李明远说了一句补充道“皇家造船厂虽然由内库出资成立,不过国防军和情报部门各级军官也可以出资占股,你回去和其它军官商量商量,拿出一个具体的出资比例。”

“谢殿下恩赐,职下代安全保卫司官兵谢过殿下。”

新京造船厂成功造出一艘轻型巡洋舰后,本土各家涉及海外贸易的公司纷纷向新京造船厂和兴和造船厂下达商用订单。

蒸汽机造船厂的利益十分巨大,李明远答应让普通军官入股即将成立的黄家造船厂,相当于将一只会下蛋的公鸡分享给普通官兵,因此,沈福山才会代手下官兵感谢李明远。

第三十六章 敲定武器交易九十八章 华人独立军反应第二十六章 激战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国人第五十五章 打赌第三十六章 敲定武器交易第三十七章 发现山洞第一百四十四章 南美七国第一百零五章 奥利瓦战斗第七十九章 俘虏逃跑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建小型铁甲舰第三百九十四章 经济危机与机遇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一百八十八章 贷款博弈第三百九十章 显露实力第二百五十七 南洋首富第五十一章 热血宣言第二百三十六章 德国军官代表团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国大典第四百二十三章 潜水艇第三百五十章 人口增长与融合第一百九十一章 移民近况第九十七章 和谈第四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三十九章 秘鲁紧急会议第九十九章 玻利维亚事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巴塔哥尼亚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封爵之赏第七十六章 冲突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卡第四百四十六章 失孤幼童移民第四百六十一章 英国公使 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扫荡第二十一章 出兵阿雷基帕第二百五十七 南洋首富第三百八十七章 世交之家第三百八十六章 青年觉醒第三百八十四章 排华与觉醒第四百二十三章 潜水艇第三百一十九章 与民同乐第二百六十一章 战后收获第一百二十九章 局势突变,巴西求和!第三百二十五章 印度劳工问题第十五章 山谷伏击完第四百二十五章 巴西近况第三十三章 印加宝藏的传说第二百九十七章 官员选拔第二百零二章 轻工业发展第四十六章 授军旗第三百七十三章 海军机构重组第三百二十四章 南洋势力收缩第四章 军火第一百七十章 招揽华人武装第三百零三章 基斯马尤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南洋三第十九章 买卖华工第三百八十一章 巡游第三十四章 交谈第二百八十六章 部署第二百八十二章 战后第一百二十五章 飞龙岛危局第一百二十九章 局势突变,巴西求和!第四百六十九章 亚松森第三百四十五章 巴塔哥尼亚开发第一百九十章 贷款博弈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叶成林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鲜、日本女性移民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应第二百八十二章 战后第一百九十章 贷款博弈三第八十二章 进入印第安村落第一百三十九章 工业布局第四百五十一章 恩卡纳西翁第九十五章 战事进行中第三十四章 交谈第一百四十三章 农业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亚松森第一百二十七章 会面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平岛第一百九十九章 军政分离第四章 军火第三百八十七章 世交之家第五十章 安第斯神鹰第二百零六章 祭拜先烈第六十八章 演习开始前第四百四十六章 失孤幼童移民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快人心第三百二十一章 和谈成功,战争结束第十二章 成立大刀队第六十五章 《军法条例》第一百五十六章 安特列里奥斯易手第四百六十一章 英国公使 二第五十五章 打赌第九十五章 战事进行中第三百九十四章 经济危机与机遇第三十一章 围堵秘鲁骑兵第八十八章 变故第四百零二章 大扩军第二十二章 守城司令第十九章 买卖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