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童子营制度推广

李明远心中已经规划好了本土各地的巡游路线,首先从京畿道开始,沿途经过中部的江州、魏州、松州三州,然后再从松州折返,视察江东地区的吴州、扬州、洛州三地的发展状况,最后走近海水路,在对驻守巴塔哥尼亚地区的官兵和拓荒百姓进行一番慰问后,结束巡游行程,再从原路返回长安城。

从前朝中极殿返回皇宫内朝,李明远把将要出行的消息告诉吴灵萱、张宝怡两女,在征得两女同意后,1881年8月12日,一行包括2500近卫军官兵、1300名中央各部门官员、陆海军参谋部军官、侍从、宫女等近4000人的庞大队伍,离开长安皇城,第一站停留在距离长安二十余公里的晋江镇(卡洛斯帕斯),在镇子东部的草场林地上,李明远和皇后、贵妃等人,一同接受镇里百姓的觐见。

镇子东部视野宽阔,一眼望去是绵延十余里长的草地,一棵又一翠绿的矮树有规矩的排列在其中,将草地分割成一块块大小不一的牧场。

在草地边缘,山脚溪流与林地交隔的地区,隐隐约约可以看到近万头牛羊,以及分散在牛羊周围的十多个当地百姓。

“陛下,百姓们为陛下和皇后娘娘、贵妃娘娘准备了几个小节目,您看现在要不要开始?”

倚仗正中,侍从恭敬请示道。

“可以开始了,让随行的童子营小子们也上去配合百姓们表演几个节目,在童子军营地里拘束了那么久,也该找个机会让他们放松放松。”

“是,陛下,臣这就去通告。”

侍从躬身退下,不一会儿,身穿故乡特色服饰、盛装打扮的当地青壮百姓们,几十人为一组,先后表演了六七个颇具乡土气息的节目。

“陛下,您看那几个小鸭子,好可爱呀!”

正在观看百姓们表演节目的时候,坐在身旁的皇后吴灵萱激动的拉着李明远的袖子,右手指着侧前方中间的六七只企鹅,惊奇道“好奇怪的鸭子,身子又矮又胖,还没有羽毛,以前从来没有见过呢。”

“那不是鸭子,是企鹅,本土南部的巴塔哥尼亚地区有很多这样的企鹅,你要是喜欢的话,我让人给你带几只养着当宠物。”

“巴塔哥尼亚天气很冷的,要是把企鹅从那里带回来,他们会不会不适应长安城的天气环境?”

“有一定的影响,不过有的企鹅生活在气候温和的地方,能够适应京畿地区的气候环境。”

“谢谢陛下哥哥,那您让人多带回来几只企鹅,给宝怡妹妹、莹儿、小兰她们每个人也分两个。”

“行,都依你。”

李明远宠溺的握着吴灵萱的手,答应道。

李明远和两女成婚一年半时间,吴灵萱活泼开朗、张宝怡贤淑温柔,虽然因为某些原因两女尚未怀孕,但是李明远对她们的宠爱依旧和当初一样。

“陛下,莹儿、小兰也到了出嫁的年龄,您看是不是选个日子,把莹儿、小兰纳进宫?”

贵妃张宝怡坐在李明远左边位置,观察到陪嫁侍女小兰、莹儿偷偷看向李明远的神情,斟酌几番后,直接开口提了出来。

“宝怡,你是不是因为进宫以来没有怀上身孕的事情,担心我冷落了你们?”

李明远忽然听到张宝怡的话,安慰道“你们把心都放在肚子里,孩子的事情不着急,时间到了,孩子自然就会来了。”

“陛下是一国之君,为陛下诞下子嗣是臣妾的责任,陛下疼爱臣妾和姐姐,臣妾和姐姐心里欢喜的紧,但是为了国家稳定,臣妾恳请陛下尽早纳取小兰、莹儿进宫,即是给小兰、莹儿一个名分,也早早安定朝廷大臣将领的心。”

“娘娘恕罪,奴婢自知身份低微,不敢攀图陛下,还请娘娘收回成命。”

小兰、莹儿就站在三人身后,她们没有想到张宝怡会在公开场合提出来为皇帝纳娶的事情,急忙辩解道。

“娘亲也和我提过,皇后、贵妃迟迟未诞下皇家子嗣,即使朝廷大臣、将军们表面上不提,暗自肯定为国家缺乏继承人担心,小兰、莹儿跟着陛下一年半时间,陛下、宝怡妹妹和我都对她们知根知底,她们虽然出身低了一点,但是对陛下的情意和忠心,我和宝怡妹妹都能够看到的。”

吴灵萱经过母亲的几次提醒,已经接受了李明远再次纳娶其他新人入宫的可能性,因此接过张宝怡的话,一同劝道。

“你们的心意我能够理解,小兰、莹儿都是好女孩,她们的表现我也能看得出来。”

李明远双手分别牵着两女,目光转向小兰、莹儿道“皇后、贵妃的话你们都听到了,你们愿不愿意一直留在宫里?”

“能够伺候陛下是奴婢几世修来的福气,奴婢愿意留在宫里,一直伺候陛下。”

小兰、莹儿两女小脸通红,低着声音回答道。

“没有人强迫你们,如果你们不愿意,宫里人不会阻拦你们出宫,你们仔细考虑考虑,用不着立刻给我答复。”

“没有人强迫奴婢,奴婢自愿服侍陛下和两位娘娘,若是陛下嫌弃奴婢,不让奴婢继续服侍陛下,奴婢唯有以死证明清白!”

十九世纪末,华人社会中,大部分女子把名节看的比生命还重,虽然本土进行了改革维新,但是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对于男女婚姻、名节等道德问题,普遍偏向保守,如果一个男人任意打骂、欺辱妻子,对妻子、子女、父母不能尽到相应责任,不仅会遭受周边人的指责,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另一方面,本土女性在社会地位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更看中个人名节、声誉,小兰、莹儿分别是张宝怡、吴灵萱的陪嫁侍女,

按照十九世纪末的风俗,她们陪自家小姐进入皇宫后,就是了皇帝的女人,如果李明远放她们出宫,没有一户人家敢于把她们迎娶回家。

李明远出于对她们的尊重,可能没有想的那么远,而两女却不可能不知道离开皇宫的后果,当然,两女自从进入皇宫,与李明远朝夕相处,早就对他产生了情愫,也没有离宫的念头。

张宝怡趁着皇帝出行的机会,把新纳娶妃子的事情当众提出来,初一想有些不大恰当,但是仔细深思,却也有深意。

李明远稍稍一思索,便明白张宝怡的用意,不过对于小女孩家的一点小心思,他也只是笑笑,没放在心上,而得偿心愿的小兰、莹儿两女,则对张宝怡感激非常,不停的用目光对张宝怡、吴灵萱两人表示谢意。

答应纳娶小兰、莹儿两女为妃嫔只是巡游中的一个小插曲,等到观看完百姓和童子营四十余名少年们的表演后。

李明远吩咐随从护送有些劳累的四女下去休息,而他则在把出行的主要官员、将领们召集起来后,顺势将两个酝酿良久的政策提了出来。

“刚刚童子营和晋江镇青壮们的表演大家都看完了,我感觉表演的很好嘛,利用镇子周边特有的地形,举行赛马、模拟狩猎等活动,寓教于乐,即能够丰富百姓们业务生活,也能加强国民身体素质、提高国家的军事潜力,很具有推广意义嘛!”

“陛下是打算每年多举办几次类似的活动?”

一个中级军官猜测道。

“举办固定军事性质训练活动只是其一,确立一项完善的青少年教育、培训制度才是立足长远战略的根本。”

李明远解释道“我打算普及国民基础军事教育,在全民兵役的基础上,成立一个专门负责青少年政治、军事教育的半民间组织,主要负责向本土青少年教授忠君爱国、强身健体、保家卫国等相关方面的知识、思想,从娃娃抓起,重新塑造国家发展所需要的爱国有为青年,保证未来爆发大战的时候,本土军队和政府能够有充裕的后备官员、军官、士兵作补充。”

“这不和童子营制度差不多吗?”

一个童子军出身的年轻侍卫军官恍然道。

“脑袋挺灵活。”

李明远夸奖对方一句,笑着道“童子营制度对帝国军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就是要把童子营制度推广扩大,在每个移民乡镇、每个县、每个州都设立相应的分支机构,统一管理青少年政治教育、军事教育。”

“新设立机构的应当如何定位?是否要归属地方政府管辖?”

刘朴察觉到其中隐藏的权力归属纠纷,直接问道。

“新机构暂时命名为大汉帝国青少年预备军人忠君护国联合会,简称大汉青军会,青军会属于半民间组织,不接受各地方政府管辖。

李明远将自己为新机构取的名字说出来,继续解释道“我打算在每一个移民乡镇设立一个青军会中队,中队规模根据各移民乡镇人口而定,最低60人,最高200人,中队长由未满十八周岁,表现突出的青少年担任。

每一个县成立一个大队,大队人数在600人至1500人之间,大队长由现役优秀尉级军官担任,大队长人选筛选条件为,年龄25岁以下,军衔在少尉至中尉范围内的优秀青年军官。每一个州设立一个总队!总队长由现役校级军官担任,总队长人选筛选条件为,少校或者中校军衔,年龄35岁以下,同时具备实战经验的优秀军官。青军会总部设立若干管理部门,部门主官军衔为上校或者少将,负责协调全国青少年教育管理、以及在战时、和平时期为军队输送政治思想过硬、作战意志坚定的优秀兵源。”

“陛下英明,如果青军会各分支机构顺利组建完成,本土各野战军、警备军可就不缺优秀的兵源了。”

“打阿根廷的时候,如果已经建立了青军会体制,说不定能减少很大一部分士兵伤亡。”

顺着李明远的思路,军官将领们很快明白了建立青少年军事、政治教育的好处,纷纷附和道。

“本土各地百姓家庭情况各有不同,尤其是新移民的家庭,生活条件相对刻苦,对于这部分青少年,各乡镇、县级分支机构,要协同地方管理部门,在他们接受训练的时候,免费提供食物、住宿以及一些其他方面的后勤保障,要让他们体会到政府的照顾,体会到国家对全体青少年的一视同仁。”…………

第三百六十六章 冒险者的天堂第四十八章 渗透战术教学第三百五十五章 轻视第一百四十八章 合作第三百三十三章 医药领域现状第一百四十四章 南美七国第四百六十六章 英国公使 完第三百四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二十八章 莫延多援军投降第三百四十二章 阅兵与大婚第九十一章 攻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莫兰迪第二百九十章 战后发展第四百六十七章 英国公使 补第二百七十九章 末路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理想第三百九十四章 经济危机与机遇第一百四十七章 意外来客第一百九十二章 粮食自足第四百四十八章 航运业 完第一百零七章 大战开启第二百七十四章 部署第三十六章 敲定武器交易第二百一十八章 吴灵萱第一百零八章 解决滩头战斗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卡第二百二十五章 渔民的儿子第三百七十六章 海军购舰方案第三百三十八章 父子三代入伍第七十章 港口见闻第一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三十四章 交谈第三百四十八章 封爵之赏第二百零八章 洪春魁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橡胶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育发展第二百四十九 落幕第五十七章 明朝遗民第一百四十三章 农业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政变第二十三章 佯攻第四百三十一章 联合演习第八十二章 进入印第安村落第三百一十三章 对英和谈第七十六章 冲突第三百七十四章 京城新气象第四百六十九章 亚松森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快人心第二百三十八章 战备第四十九章 商讨训练方案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洋局定第四百六十四章 变动第三百七十四章 京城新气象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关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比亚里卡第四百五十九章 无题第二百九十一章 战后发展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比亚里卡 下第四章零五章 兰芳、宋卡发展情况第一百五十五章 丛林枪声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丛林枪声第一百二十一章 内部不稳的巴西第二百八十三章 分兵进占第一百八十九章 贷款博弈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四章 军火第四百二十六章 闲暇第一百七十一章 布局第二百八十章 末路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莫兰迪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应第四百四十五章 航运业 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应对第一百一十五章 扫荡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鲜、日本女性移民一第四章零四章 大朝会 完第一百二十七章 会面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二个十年计划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婚 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冒险者的天堂第一百六十六章 纳土纳岛第三百七十五章 年度发展汇报第二百二十章 留学生第一百五十章 整体计划第三百八十四章 排华与觉醒第三百八十章 童子营制度推广第一百一十五章 扫荡第二十八章 莫延多援军投降第八十一章 缴械第三百七十六章 海军购舰方案第一百五十五章 丛林枪声二第三十六章 敲定武器交易第四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四十七章 闲聊第四百四十六章 失孤幼童移民第四百二十五章 巴西近况第三百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一百零六章 俘获铁甲战舰第五十七章 明朝遗民第三百一十五章 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