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航运业三

“陛下,松江港到了。”

军舰临近港口,先锋号舰长徐之宣走进船舱内,汇报道:“兴和造船厂的童厂长、牛副厂长等人都来了,正在港口附近准备迎接陛下。”

“他们倒是准备的挺周全。”

李明远淡淡一笑,对其他人说道:“走吧,咱们下船,去看看兴和造船厂全体技术人员数年的努力成果,到底是什么模样。”

“5000吨的远洋轮船算得上个大家伙,也不知道这样一艘轮船能够一次搭载多少移民?”

“怎么说也得将近2000人吧,远洋航运公司名下3000吨的运输船,一次能够搭载1400名移民,兴和造船厂新建的5000吨级远洋运输船,排水吨位是前者的近两倍,标准搭载移民数量肯定要比3000吨级运输船多出五六百人。”

一行人下了军舰,边走边闲聊道:“ 5000吨级远洋轮船采用三胀往复式蒸汽机作为推进动力,每艘轮船装备两台三胀式蒸汽机,单台8000马力,,强压通风12000马力。轮船总动力为16000马力,标准速度16节,最高航速20节。

标准排水量5200吨,满载排水量6000吨,标准搭载移民数量为2100人。船员180人。

以16节航速从宜水港(蒙特港)出发,前往远东地区,单程航行总路程约1.9万公里,用时42至45天。”

早在离开长安之前,兴和造船厂递交的有关5000吨级远洋轮船的各项技术数据,便下发到中央几个核心部门主官的手里,所以作为民用航运企业的上级管理部门之一,工业发展部总长对新型轮船的各项技术性能,了解得比一般官员更多一些。

“一节航速就是1.8公里每小时,如果轮船保持16节航速不间断航行,岂不是意味着只要28天,就能够走完整个南美洲—远东航线?”

作为经常接触海上航运管理事务的交通发展部总长,枚瑞英素来对数字十分敏感,因此,听完工业部总长的介绍后,他很快便计算出了新型远洋轮船持久航行时的理论数据。

“按照技术理论数据计算,28内可以跑完整个南太平洋航线,但是因为船队航行途中需要进行必要的物资补给与修整,所以算上这部分时间,单程航行总时间要超过40天。”

工业部总长陈申开口道:“5000吨级轮船相比远洋航运公司名下的普通远洋运输船,单程航行时间缩短了15到18天,不过和西方列强国家相比,标准航速16节、吨位5200吨级的远洋运输轮船,还算不上一流行业水平。

去年5月,英国英曼国际轮船公司名下,一艘名为“巴黎城市号”的万吨远洋轮船,用时6天零29分完成欧洲—北美洲单程航行,轮船平均航速超过20节,

今年4月,德国北德劳爱德公司名下,一艘排水量量1.4万吨的远洋轮船用时5天零13小时,完成横渡大西洋航线任务,轮船平均航速达到22节,创下万吨远洋巨轮最大航行速度的记录。

英国、德国两国民用轮船建造技术属于世界一流水平,如果本土民用轮船建造业能够达到两国的平均水平,那么从本土到远东地区的两条主要移民运输航线的单程航行时间,将有可能缩短到35天以内。每次运输移民的数量,也有可能在每年45万人人的基础上,提高至70万乃至80万。”

“本土与英国、德国的民用远洋轮船建造技术的差距,不是一两年时间能够追赶上的,要想达到英国、德国目前的远洋轮船建造技术水平,本土方面还需要全力追赶至少5年时间。”

李明远能够正视本土民用造船业与英德法诸国间的差距,所以他并没有抱有在短时间内追赶上列强水平的幻想。

“本土民用造船业暂时不具备建造万吨远洋轮船的技术储备,而且本土政府目前也无力承担建造远洋轮船所花费的巨额建造、维护成本。

引进万吨远洋巨轮建造技术和降低自行建造万吨巨轮的建造、维护成本,是下一个十年发展规划需要解决的难题,而现在到1895年之前时间段内,本土民用造船业的任务是利用每年下拨的民用轮船建造费用,控制轮船建造成本,在未来五年半之内,完成5200吨级远洋轮船的建造任务,逐步淘汰老旧、技术性能落后的远洋运输船,提高远洋运输船只的整体抗风险性和运输效率。

虽然之前淘汰过一批排水量1000吨级以下的远洋运输船只,远洋运输船队的数量也逐步提高到170余艘,不过因为运输经费和本土民用轮船建造能力等方面的限制,远洋运输船队依旧保有数量不少的老旧船只,其中,光是不适合进行蒸汽动力改造的远洋运输船数量就接近20艘。

这些老旧、技术性能落后的远洋运输船只相比新型运输船,危险性更高,必须要逐步淘汰,

淘汰下来的老旧船只,能够进行维护改造的,进行改造后,低价卖给本土民营企业,作为近海、内河运输、渔猎船只使用,不具备改造价值的,也不用怜惜,直接拆解处理掉。”

“本土拥有的远洋运输船,大部分是欧洲国家低价卖给我们的老式船只,虽然其中很多船只经过蒸汽动力改造后,速度提高了许多,不过,170余艘远洋运输船,船龄超过20年的有120艘,船龄达到10年的也有20艘。

普通木制帆船使用寿命为30年,经过蒸汽动力改造的木制蒸汽机船,使用寿命提高个三四年,距离被淘汰时间,也不超过十年。

当初本土缺乏远洋运输船只,为了增加移民输入量,只能选择购买西方国家淘汰的老式木制帆船,现在本土政府财政逐步充裕,民用造船业的发展,同样能够基本满足远洋运输轮船的建造任务,这个时候,确实有必要对远洋运输船队进行一次彻底的整顿和改组。”…………

一行人在路上聊了七八分钟,迎面碰到站在港口迎接的童隆福、牛尚周等人,接着,在童隆福等人的迎接和护卫下,李明远一行人来到兴和造船厂的近海船坞旁。

“5200吨级远洋轮船建造周期为1年零三个月,平均每艘建造成本为57万汉元(折合库平银约30万两。),

兴和造船厂名下有5000吨级军用船坞1座、3000吨级军用船坞4座。民用8000吨级船坞2座、民用5000吨级船坞4座、民用3000吨级船坞9座。

其中,具备新型远洋轮船建造能力的船坞有两个,第一年建造任务完成后。预计每年的5200吨级远洋轮船建造周期将缩短至1年,兴和造船厂从第二年开始,能够完成每年两艘5200吨级远洋轮船的建造任务。”

面向船坞方向,李明远一边欣赏体型巨大的白色轮船,一边听着兴和造船厂副厂长牛尚牛的介绍。

“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说,本土具备建造5200吨级远洋轮船条件的民用造船厂有两家,一家是兴和造船厂,另一家是陛下名下的汉国远洋航运公司(由皇室控股),

远洋航运公司在全国总共拥有4个造船基地,183家配套相关企业、工业员工3100人(不包括船员),产业工人2400人。 1座8000吨民用船坞,3座5000吨级民用船坞,8座3000吨级民用船坞。

具备每年建造一艘5200吨级远洋轮船的能力。”

“以兴和造船厂和远洋航运公司的建造能力。把每年移民运输数量提高至55万以上,大概需要多久?”

“以去年输入45万移民数量为标准,两家造船厂每年完成三艘5200吨级建造任务,每艘轮船搭载移民2100人,每次往返航程用时三个月,每艘轮船一年往返南美—远东四次,每艘船每年运输6300人,三艘船每年运输移民18900人,然后再考虑到淘汰部分老旧远洋运输轮船导致的运力减弱等因素,想要将每年移民运输数量提高到55万人,大概需要7年时间。”

“不行,7年时间太久,远东局势变化波动剧烈,本土很可能在1894年前后时间迎来更大规模的移民潮,为了迎接未来几年后到来的移民爆发潮,5200吨级远洋运输轮船的建造计划必须要加快。”

李明远想到五年后那场改变远东国际国际的战争,催促道:“兴和造船厂、远洋航运公司产能不足,那就扩建船坞,增加船厂的造船能力,还有,民营航运企业快速发展十余年时间,其中也不乏有具备基本技术人才储备的企业,你们不能只把目光盯着国营造船厂,也应该多关注本土民营造船厂的发展,

兴和造船厂和远洋航运公司不仅是只负责轮船建造的国营企业,也是国家工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你们要多承担国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多与民营企业合作,帮助民营企业提高建造技术水平。

毕竟,民营航运企业是承担本土内河航运任务的主力,帮助民营企业发展,对本土航运业和国家经济发展都有好处。”

“陛下教导的是,本土也有不少经营得比较出色的民营造船企业,像南太平洋航运公司、盛昌轮船公司等公司名下都有独立的造船厂,如果由兴和造船厂出面,帮助他们扩建并改造船坞,相信用不了两年时间,本土至少能够增加三家具备建造5200吨级远洋轮船的民营航运企业。”

“南太平洋航运公司是贵妃父亲经营的产业,张老先生虽然是贵妃的父亲,但是你们也不能偏袒,在选择承接5200吨级远洋轮船建造任务的民营公司时,要以公司综合技术储备为评判依据,绝对不能出现以权谋私的事情。”

“是,陛下,工业部、铁路及交通发展部会协同两家国营航运公司,完全按照陛下的指示和标准,筛选合适的民营造船企业。”…………

第六十六章 接收武器第二百五十章 殖民地交易上第三百零六章 基斯马尤 完第一百九十二章 粮食自足第一百六十章 南洋攻略第八十一章 缴械第三百五十九章 唐景嵩第四百六十三章 美国介入第六十七章 会见威斯特上校第三百零三章 基斯马尤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军竞赛一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北分裂第三百四十五章 巴塔哥尼亚开发第十章 军中比武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军第三十七章 发现山洞第三百四十章 远东影响第三百七十章 降将身死第一百一十五章 扫荡第六十六章 接收武器第一百二十八章 占据托尔蒂岛第二百五十九章 纷繁复杂的南洋势力第二百四十八章 巴西局势发展第一百八十四章 后续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方反应第五十章 安第斯神鹰第三百三十七章 出口贸易第三百七十五章 年度发展汇报第三百六十五章 太平旧部第一百六十一章 军服厂第九十五章 战事进行中第九十六章攻城受挫第二百四十六章 巴西黑人叛乱第五十八章 伤兵第四百四十四章 工业产业以及航运业第三百七十三章 海军机构重组第七十五章 遭遇玻利维亚土著第一百四十三章 农业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工业母机、贵族制度第一百九十四章 对策第二百六十九章 圣菲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退役士兵安置点第一百六十章 南洋攻略第一百八十三章 后续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经济贸易合作第三十七章 发现山洞第二百二十七章 刚果第二百一十四章 经济贸易合作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军购舰方案 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平岛第一百三十八章 华工移民中转站第八十九章 接见信使第三百三十一章 时代印记第一百四十五章 莫兰迪第二十七 激战完第一百三十七章 贺炎良的春天第二百七十七章 围三缺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合作第四百五十一章 恩卡纳西翁第三百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一百六十八章 安南第八十六章 进攻失利第三百七十二章 本土发展第二百九十一章 战后发展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战备第一百二十一章 内部不稳的巴西第四章零五章 兰芳、宋卡发展情况第六十章 古巴港口第二百八十四章 应敌第十七章 扫荡第四百六十一章 英国公使 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军校学员第二百章 改造国民性第三百九十章 显露实力第四百四十三章 本土建设第三十一章 围堵秘鲁骑兵第二百六十九章 圣菲下第九十五章 战事进行中第四百五十七章 比亚里卡第一百五十八章 铁矿场到手第二十五章 激战二第七十五章 遭遇玻利维亚土著第二百二十四章 军舰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京城新气象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二个十年计划第一百八十一章 势力倍增第一百六十九章 叶成林第二百六十五章 准备就绪第一百二十八章 占据托尔蒂岛第一章 南美华工第二百零五章 去宗教化第四十八章 渗透战术教学第一百六十二章 海军成军第二章 开始复习第四百六十九章 亚松森第一百九十一章 移民近况第四百四十二章 蠢蠢欲动第三百三十六章 铁路交通第一百六十九章 叶成林海军十年建设(书友北风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