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零章 学术研究需要专注

bookmark

冬季奥运会虽然也挂了一个奥运会的名字,不过跟夏季奥运会比起来,更多的是像少数国家在一起自娱自乐的比赛。

首先,冬季项目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说场地和气候要求了。许多国家的人根本连冰雪都没见过,你让人家如何跟你玩啊!

像南华那样的国家,永远也不可能成立一个冬季比赛项目的运动队来参加比赛。你训练再多,比得上人家从小就在冰雪里生活的人们吗?

所以,这个奥运会从创立之初,就一直不受重视,有点像后妈养的。

这届冬奥会是第五届,原本是40年就应该举办的。不过因为二战,停了两届,瑞士奥委会在国际奥委会的劝说下,才第二次举办了这届冬奥会。

而且举办地仍然是举办了第二届冬奥会的圣莫里茨。

圣莫里茨是瑞士著名的旅游圣地,以温暖的阳光,干燥清新的空气,还有世界一流的滑雪场而出名。

从十九世纪中期,这里就是欧洲有钱人最喜欢的度假地。

1878年这里安装了瑞士的第一盏电灯,1891年又安装了格劳宾登州的第一部电话,1896年铺设瑞士第一部轻轨电车,1907年举办第一次的冰上赛马。

从那以后,世界最著名和顶级的雪上马球赛事,圣莫里茨雪地马球世界杯每年1、2月也会定期上演。

马球比赛也跟高山滑雪,冰湖赛马,成为圣莫里茨冬季最吸引各国游客的三大体育项目。

这个人口只有三千多人的小镇,每年冬季都能吸引超过三十万游客,全年接待游客数量接近百万,是当地人口的三百倍。

因为对举办冬奥会兴趣冷淡,这一届的冬奥会,瑞士方面没有修建任何场馆和奥运村。将近一千名参赛的运动员和领队,跟游客一样,都是住在比赛场馆四周的酒店里。

不过既然已经决定了举办这届比赛,瑞士方面当然也不想亏太多钱,为了吸引游客,将周南这个如今最受年轻人喜欢的名人拉出来吸引更多的人来看比赛。

要不是奥黛丽电影上映的比较晚,以她如今的蹿红,恐怕也免不了会被拉壮丁。

这个时代,没有电视直播,因为胶卷昂贵,连转播都没有,最多有一些精彩片段的录播。所以,不论是谁举办任何比赛,账上都是亏钱的。

当然,像圣莫里茨这次什么场馆都不建设,也不建设奥运村,那就另说了。

在当晚的开幕式上,周南跟众多的瑞士艺术家们一起,表演了将近一个小时的音乐节目。

周南在一开始就表演了竹箫协奏曲《斯卡布罗集市》,然后就跟其他三千名运动员和游客一起,当起了观众。

这个室内滑冰场是冬奥会的开幕式场馆,能容纳的观众只有三千人多一点,但是,这已经是圣莫里茨最大的场馆了。

不要说跟后世的鸟巢比,随便一个城市的体育馆,恐怕也要大十倍。不过,圣莫里茨只有三千多居民,能够建这么大一个滑冰场,还是托了28年第二届冬奥会的福。

周南只在圣莫里茨待了两天,第二天看了第一次作为奥运正式比赛项目的高山滑雪和跳台滑雪预赛,就丢下了奥黛丽和玛丽塔一帮女孩子回家。

休斯这个家伙也过来了,他比周南要骚包的多,开幕式上,身边就坐了两个好莱坞女明星,并且身上穿了那套华服,格外不伦不类。

周南担心他对英国那帮贵族小妞下手,谁知道他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心思。

他泡妞主要靠三点。第一是有钱,第二是会哄,第三是人格魅力。但是他很清楚什么样的女人能上,什么样的女人不能上。

这帮贵族小妞虽然一个个青春靓丽,但是身份背景太复杂,沾上了可不是那么容易脱手了。

英国贵族虽然现在已经没落了,但是他如果不想在欧美上层社会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最好还是不要玩弄这些女孩子。

知道了他的心思,周南也就放心地把这帮女孩子让他照顾,坐上了返回卢塞恩的火车。

这一天已经是小年夜了,乘火车回到了卢塞恩,家里来了一个老朋友汤因比和他的妻子。

小年夜,周南带着一帮助理和汤因比大吃了一顿,凯莉炖了十几斤排骨,五只鸡,还有半拉羊,被所有人吃的干干净净。

饭后,周南和汤因比,施托尔科,在二楼的客厅里坐了下来,准备彻夜畅谈。

汤因比是周南认识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者,他对华人的推崇,也让周南跟他一开始的关系非常融洽。

但是因为前年在伦敦,他没有事先提醒周南,就在乔治和丘吉尔的面前邀请周南成为乔治的顾问,导致了两个人之间的友情产生了一点裂痕。

虽然这点裂痕根本不算什么,也不会影响两个人之间的交往,但是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却从偏向友情,变成了偏向利益。

事后汤因比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想要有所弥补,但是不管怎么说,再也回不到最开始那种亲密无间的境界了。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汤因比的日子也不算好过。

他的代表作《历史研究》遭到了历史人文学术界的强烈批判,让他的名誉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原本的历史中,他的著作就遭受了更为强烈的批判,许多学者认为,汤因比在对历史的分析中,言之无物。

这是一个非常严厉的指责,只差明着说他是不学无术了。

这一世,虽然有了周南一开始对他的提醒,他的著作也有了一些改进,并且应用了周南的历史研究方法,对他的书进行了补充。

但是很可惜,他的书开的太大了,许多地方,仍然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历史研究》一书,开篇就说不想研究片面的国家历史、民族历史,看到这些他就觉得肤浅。

于是汤因比想搞大历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遂取文明之维度,意欲成一家之言。

这本《历史研究》虽然已经写了六卷,但是仍然没有完本,预计要写十二大卷。几乎列编所有已发现的文明,确实构建了一个文明史的观点体系。

以文明的维度来研究历史是否合适?

其实无所谓,只要一个历史人想,没什么做不到的。

但是老汤做到了吗?周南认为他没做到,最起码做的不够好。

文明的维度比民族、国家这些维度更加宏观,也是完全区别于王侯将相历史的另外一种总体历史。

但对“文明”的界定,比以上任何维度都模糊得多。以一个模糊不清的主体为研究的出发点,可想而知,达到的效果要么也是模糊不清的,要么就沦为平庸。

老汤的研究方法同样备受质疑。

全书一以贯之的方法,稍有常识的人一眼便能看穿,那就是归纳法,甚至可以说是列举法。

老汤为什么能写出12大卷,让人望而生畏,无非是每一立论,均列举他所能列举的全部文明的例子。

事实上,老汤开宗明义也告诉读者,研究历史不能用所谓的科学的方法。

没错,人文学科只能阐明、解释,而不能定义、立公式等等。

可是阐明也要科学地阐明,解释也要科学地解释吧。列举法和归纳法究竟能否承担科学的责任,这是一问。

老汤每次提出一个论点,总有一个文明不配合,文明的特殊性几乎在每一方面都存在。

也就是说,老汤的任何一点结论和分析,都能找到反驳点。他也没有能够做到自圆其说,这是他的观点不为人所信服的地方。

也是受到抨击最多的地方。

然后,老汤他嘴上说反感那些打着世界史称号下的民族主义历史,因此他力图写出一部不偏不倚的历史,不带有任何民族感情色彩。

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现实容不得他那样做。《历史研究》的前半部蹑手蹑脚、如履薄冰,但越读越不对劲,有一种自缚手脚的感觉。

现在他的下半部还没有写完,周南却知道,他的后半部改变了如今的写作模式,但是渐渐地滑入了西方的角度。

也就是说,他想以公正的立场来写这本书,最后还是陷入了西方思维。

用最简单说法就是,汤因比的书,宽度够了,深度却不够。

周南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粗略地看了一下他的新文章,跟他就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

因为遭受了太多的批评和指责,汤因比现在的心态放的很低。周南在《世界通史》里面应用的历史解构方法,受到了全世界的推崇,也是汤因比相信周南的原因。

不过,汤因比的书现在已经写出来了六卷,他的整体解构几乎已经定型。所以哪怕周南指出来了这些问题,也不是修补一下就能改进的。

除非打乱本书的结构,重新编纂。

汤因比坐在壁炉旁边的沙发里沉吟了许久,显然是备受打击。沉默了许久他才说道:“教书,应酬,工作,让我的心思没有完全用到写书上面。看来我应该辞去所有的公职,静下心来从事学术研究了。我需要好好想一想,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看到他备受打击的消沉模样,周南自己也在反省。他的《人类社会》写了一年了,至今还没有完成三分之一,自己在其他方面花费的精力,是不是也太多了!

感谢山青盈,福诚,枫叶丁丁的打赏,谢谢大家的支持,稍后还有一章

第五十六章 荒诞主义第四章 低调与高调第三十二章 两个大爷(三更求订阅)第一六五章 学校公务第九十八章 好消息第一二三章 忙碌第一五零章 邀请第一三七章第二一六章 惩罚第三十五章 纯真第三章 压力(求订阅)第十七章 失望的结果第五十一章 圆满结束第四十三章 格局(一千月票加更)第二十四章 低调第二十二章 三方见面第十二章 命运的纠正第二十二章 近况第二十七章 返回阿纳姆第一三一章 邀请(1000月票加更)第九章 计划第一五七章 公平第六十章 科蒂第一五五章 暑假第六十章 科蒂第八十九章 错综复杂第一三四章 苏门答腊岛攻略第四十八章 马歇尔第一六三章 战争第八章 害羞第四十五章 再见第一二七章 大典之前第五十一章 圆满结束第二二八章 大结局第二十四章 低调第十章 准备第十七章 失望的结果第六章 赫姆斯特拉家族第二一七章 葬礼第十一章 心态的变化第二二六章 和解第四十八章 训练第二十六章 再赴荷兰第二十三章 走红第八章 害羞第十三章朋友重逢(五百月票加更求订阅)第一三七章第一二八章 内阁第三十七章 暗自准备第二二四章 生存的基础第一九九章 南华的金融体系第三十九章 英格堡(为基友盟主加更一)第一五二章 改变定位的必要性第四十三章 格局(一千月票加更)第一零四章 第一节课第二十九章 权力的交替第六章 逐渐习惯第一零七章 诺贝尔文学奖第七十三章 北约第一零三章 政治经济学第九十九章 神棍第一零三章 政治经济学第一六六章 公募基金计划第四十七章 帮助第一五二章 醉酒第十七章 懊恼第一一零章 希望第三十三章 订婚第十七章 失望的结果第一四八章 鹿第十四章 改变第一二四章 编撰第十四章 最后的准备(求订阅)第一九七章 犹豫第六章 公主驾到(求订阅)第十六章 又一年第一八二章 纽约第四十八章 训练第八十二章 亲子和养子第九十七章 同一个地球第一九九章 南华的金融体系第六十二章 游玩第十章 选择信任第八十三章 意外事件第二一二章 祭祖第五十五章 三个火枪手第一二四章 严峻第七十章 人道主义第六十六章 战争又起第一一四章 不速之客第一二六章 美好第五十章 抹黑第四十八章 马歇尔第六十七章 返回瑞士第三十六章 抵美(林雅意东宗师加更)第一一二章 生物与历史第三十二章 政治拉拢第一四六章 准备第一三八章 巴黎应酬第十六章 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