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书卖火了

庞春芳在学校一放假就马上回到县城家里,见到父母之后,她又开始想找同学们玩。她最先想到的是沈虹,没想到沈虹还没有回来。

庞春芳没想到沈虹是为刘向东留在B市的,刘向东和姚诗静家都在下边乡镇,她也不好去找。

其他同学庞春芳也不想去找,无聊的她就天天泡在书店里看书。

这一天,庞春芳看到县新华书店正推荐一本新书,宣传广告上写的是:本县二OOO年省理科高考状元刘向东力作,《你也可以成功》。

刘向东写书出版了?庞春芳一惊,上去拿起一本。

看封面上738的分数,庞春芳就知道,果然是刘向东写的书。

没有仔细看书里的内容,庞春芳就觉得买一本,留着纪念也好。

刘向东是XX县出的省状元,他的书在XX县当然很轰动。

刘向东的书不仅在XX县引起轰动,在整个X省也引起了轰动,上架三天,整个X省就卖出五万册,全国其它地方,也卖出两万多册。春节后肯定还有一波销售的高/潮,出版社马上安排第二次印五十万册。

此时,刘向东在B市的书店,也看到了自己的书,并花钱买下三本,其中两本签字后,送给姚诗静和沈虹。

春节前这段时间,果然是机器维修业务最黄金的时段,刘向东每天都要安排四到五家工厂。每天的收入,达到七八千元,最高一天,突破一万元。

刘向东只顾修机器,安排业务,收帐记帐的事,都交给了沈虹。姚诗静负责回访。

三人忙到春节前三天,才结束业务,准备返回家乡。

从放假到结束业务这十多天,沈虹统计了一下,刘向东共维修机器共六十七台次,共收入十一万四千元。

两个女孩看着统计数据,难以相信赚钱竟然这么容易。

“我爸一年工资也只三万多,刘老板你半个月赚十一万,这个世界,我们真的不懂啊。”沈虹感叹道。

“我父母一年在田里做活,一年还挣不到五千块呢。知识果然就是金钱。”姚诗静现在也被刘向东薰黑了。

“准备回家了,今年公司业务结束,你们两个秘书也有年终奖金。”刘老板说道。

“啊,我们也有奖金啊,快拿来。”沈虹大叫,姚诗静也露出渴望的神情。

“一人两千,明年好好干啊。”刘老板将两个红包递给两位女孩。

一人两千这个数目,两个女孩恰好可以接受,再多,她们是不敢要的。

回家的路上,两女孩一样是把刘老板甩一边,自己两人在交头接耳地吱喳。有时,她们也会悄悄议论明年刘老板的业务扩大,她们奖金会不会增多,还有,是不是要求刘老板按月发薪。

在省城转坐大巴,直接回县城,倒不必在省城住一晚。

回到县城已是晚上,沈虹将姚诗静拉到她家去住,刘向东自己只能找宾馆。

第二天刘向东还要从县城转车回村里,沈虹送完姚诗静,还要送刘向东。

沈虹要了刘向东三伯家的电话,这才放刘向东上车。

还是拉着拉杆箱,刘向东在春节前终于回到了家。

院子里,唐玉华正炸着芋头片,准备除夕夜必备的一道菜,芋头扣肉。

“妈,我回来了。”

“阿东,你回来了,我就怕你赶不到车呢。”

“火车票是早订好的,汽车票也不紧。”

儿子回来,刘启原也很高兴,晚上唐玉华又是杀鸡,刘启原也摆开了酒瓶子,准备多喝一杯。

“阿东,我听镇上有人说,你写了一本书,正在书店里卖呢。是不是你写的?”唐玉华最想问的就是这个问题。

“妈,是我写的。”

“你写书能得多少钱?”唐玉华最关心的还是钱。

“妈,出版社先是给了五万,后面要看书卖得好不好。如果卖得好,就还有钱收入。”

“得了五万,这已经很不错了。你就别交给我了,自己留着当学费吧。”

“妈,学校因为我是高考状元,免了我的学费,我一年也花不了多少钱。还有,我周末还继续给B市一些工厂修机器,也赚了些钱。”

“啊,你还继续干修机器啊,那修机器又赚了多少。”

“修机器挣了十五万左右。”

“啪。”刘启原拿不住手中的酒杯,掉地上碎了。

刘启原本是只想多喝一杯,可换了杯子后,多喝了两杯,结果醉了。

刘向东手里有二十万,转了十万给唐玉华。

手中有了十万,刘启原和唐玉华面对刘向东提议的建两层红砖房,再无异议。

“等你有了娃,这两层不够用,要建就建三层的。”刘启原大手一挥,决定将房子建成三层,他想得也真够远的。难道他就没想到,儿子的儿子以后都住城市里,不再回乡下住。

其实刘启原也知道,大学毕业的儿子估计会留在城市,然后在城市成家立业。可他还是要为孙子辈们,留下祖业。

有田有地有房,心里才不慌,农村男人都是这样想的。

除夕夜,刘向东家的菜很丰富。

看着电视春晚熬到倒数钟声,迎新的第一挂鞭炮一向是父亲刘启原点的,这一年,这个权利转给了刘向东,也说明以后这个家,刘向东就是新的家主。

初一的上午,刘向东往三伯家跑了三趟,庞春芳、沈虹、姚诗静都给刘向东打电话拜年。

跑得腿都酸的刘向东对母亲唐玉华说:“妈,明年房子建好,一定记得拉一部电话。”

唐玉华却是答非所问:“听你四哥说,打电话给你的都是女孩子。阿东,你在大学是不是谈对象了?”

“妈,没有,她们都是我高中同学。”

“你高中同学也都上大学了吧,她们打电话给你,肯定对你有意思。阿东,你可别像木头似的不开窍啊。你爸虽然是个木匠,年轻时脑子可活了,否则他可追不到我,你妈我可是当年村里一枝花。”

“是,妈,我向我爸学习,一定给你找到一个漂亮的儿媳妇。”

初三那天,县城新华书店一位经理找到刘向东,希望初六那天他能到店里举行一个签名售卖会。刘向东同意了书店经理的要求,当然也谈好出场费为两千元。

初六签名售卖会那天,刘向东见到了庞春芳,她拿着那本自己买的书给刘向东,并埋怨道:“你写了书也不告诉我,至少也应该送我一本啊。”

刘向东在书上签了名,笑着说道:“我退你十块钱,这本书算我送的啊。”

“好,拿钱来。”庞春芳还真的伸手要钱。

刘向东从钱包里拿出十块钱递了过去。

“中午你请我和沈虹吃饭吧。”庞春芳主动说道。

“好啊,我还以为中午自己一人孤独吃饭呢。”

中午三人吃饭,边吃边聊,刘向东和沈虹都想多知道一些人大校园里的事。

吃完饭之后,沈虹趁庞春芳不注意,悄悄对刘向东说:“我替你打听过了,春芳在学校还没有男朋友,你继续加油。”

过了元宵节,刘向东和沈虹、姚诗静约好一起回校。庞春芳还是比他们早一天就去了省城,然后坐飞机去北京。

在省城,刘向东、沈虹、姚诗静像是第一次那样,还是三人只开了一个三人间。

这一次,三人间相互更熟悉,少了些不自在,沈虹还故意把浴袍开口放低,看刘老板是否会流鼻血,结果让沈虹失望。

回到学校,刘向东打电话给出版社了解自己书销售情况,出版社的回答让刘向东自己都吃了一惊,他的书已经第二次再印。第一次再印是五十万册,第二次再印是一百万册。

两次再印的版权费共四十五万元,已经转到刘向东的卡上了。

刘向东到了ATM机一刷,果然卡里多了四十五万元。

第二十六章 崔秀英也出现了第十章 陪你第三十七章 两人省城之旅第四十三章 公司开始盈利第三十二章 很忙碌的一年第六十二章 音乐第三十一章 唐璇趁虚而入第二十三章 许家难题第五十五章 上市第十七章 百日第十章 脑残粉事件第六十九章 张紫仪的后台更硬第五十五章 一份关键的证据第八十九章 加州的太阳第三十章 文青与大少PK第一季第三十六章 国庆第三章 不感冒都不行第二十六章 你也可以成功第三十四章 电影剧本开拍第九章 命运第五十二章 零八那年的事第八章 小舅的生意第三十章 潜入艺术学院第六十五章 庞春芳出国之前第十八章 未来商电集团的开始第二十章 沈良失败的告白第十三章 技术的价值第十五章 一夜成名第二十章 韩团少女的第一场秀第一章 致命的错误第十四章 比尔第四十四章 万城投资第十六章 成功第八十二章 张紫仪赴港拍戏第二十八章 大河漂流记第五十章 与你同生共死第五十一章 小楠离开了第四十六章 第二回合交手第五十三章 你们都在啊第四章 建饲料厂第四十五章 手机第二十七章 神秘男友的一部戏第十九章 火车上的骗局第七十五章 欧洲全家自驾游第五十九章 老人的心愿第四十三章 扎克还很年轻第九章 命运第十八章 回家第二十四章 庞春芳的好奇第三章 带你去看小金鱼第四十九章 大地震第十章 陪你第六十八章 献身第七十三章 港岛的邀请第五十四章 说好的幸福呢第三十一章 无奈守株待兔第九章 命运第六章 小沈包子店第四十一章 再赴海边渡假第七十七章 再临华山之巅第三十七章 筹建手机装配厂第三十章 考察第五章 去世的神外婆第四十九章 和秀英订婚第十五章 谈判第十八章 我们的大学第四十八章 沈良失恋第四章 他是谁第六十一章 放心第九章 县城第一个超市第四十七章 两女的平安夜第二十七章 回家第五十一章 又见第三十章 无奈的三年之约第四十四章 沈良是个英雄第四十四章 帝都买房记第六十四章 京城第五十七章 新书的反应第五十一章 今天就交给我吧第九十一章 异国遇同乡第十三章 小仙有人追第十八章 回家第九十九章 王雪菲家的剧变第二十二章 岳父和女婿间的秘密协定第四十六章 张紫仪来了第二十三章 能否同生共死第六十一章 收购东湖重工第十章 邓家姐弟第四十二章 两岁第二十九章 一班的牛人第六十八章 甘做无名英雄第三十章 许家办养猪场第六十二章 宿舍老大的家事第四十七章 她年轻时的样子第十九章 哥的情书呢第三十五章 一年又一年第二十章 校花第二十八章 吴思楠退避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