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 锡兰岛

刘辛在御书房等待诸葛亮,他看到诸葛亮拿着一些很厚的本子过来,上次告诉诸葛亮大汉体制已经到了要改革的时候,他心中自然知道大汉未来道路该如何去走,因为从一开始他就会已经在做准备,如果诸葛亮能够主持造成大汉这一次改革,那么他就会成为大汉帝国历史上伟大的丞相。

“考虑的如何?”刘辛一边细喝着葡萄酒,一边轻轻问道,作为皇帝他不需要为了国事忙碌,他有内阁有众多的将军,如何使用好大汉人才才是他该考虑的。

“我大汉改革牵扯到的东西很多,虽然现在大汉掌控的权利自古未有,甚至天下百姓思想与舆论我们都可以引导。可是越是这样我们就越完小心,错一次埋下病根,未来发现在治病就会花费非常大的代价。”诸葛亮看着刘辛说道。

“内阁的每一个命令,都会影响大汉甚至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我们不能乱作为,更不能不作为,任由天下发展下去,作为大汉丞相你先说说你的看法,说错了没有关系,还有我呢!”刘辛笑着说道。

诸葛亮听到这里才放下心,制定大汉体制,那可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事情,以前刘辛把一切都规划好只需要内阁去执行就行,这是内阁第一次做如此决定,这也基本可以看出刘辛的态度。未来大汉皇帝参与国事的频率会越来越少,这可能是刘辛在限制皇帝的权利,刘辛这是要把皇帝当成一个国家的象征了,这与大汉如今的体制相差很大。

“我大汉如今面积包括北方所有区域,另外沿海很多岛屿都有我大汉百姓存在,州治管理非常的松散,基本都是各州郡在发挥地方管理作用。

如此已经不能满足我大汉发展,大汉如今贫富差距很大,这样时间长了地区之间矛盾加剧,要改变这些问题,就必须朝廷给予资源再分配,九州的确无法满足我大汉管理。”诸葛亮说道。

“你的办法呢?”刘辛喝了一口葡萄酒,对诸葛亮问道。

“我认真研究东土神州地势,各地方民俗文化,觉得我们大汉划分成16州到43州最为合适。州大朝廷权利会被分走很多,有利于每个州资源分配,州小各方就很难有对抗朝廷的可能,只是朝廷就要参与更多的管理,如此对我大汉来说,还是州小为好。

我这一份计划是按照43州写的计划,各州最高行政长官称为州长,朝廷也可以派一名总督管理数个省的军务,地方官府只参与城防军管理,所有正兵全部交给总督管理,这样我们设立总督的目的还在,总督原本在地方管理上作用就很小。”诸葛亮说着看看刘辛,刘辛示意他继续说。

“43州划分基本是按照大汉以前地域分的,一些大州根据未来的发展,被分为两个或者三个州,加上如今藏州、疆州,燕州北部,北部草原等一些新的区域新设立州,这样每个州人口控制1000万以下,要不然只是如今的川州就有3千万人口,这样对于朝廷来说并不算一件好事儿。”诸葛亮说道。

“嗯,具体说说!”刘辛道。

诸葛亮翻开自己的本子,里面有一张地图,这是大汉书院教学课本里的东土神州地图,诸葛亮已经把东土神州分成了很多块,其中最大的是北方区域。

“我们燕州辽东以西设立辽州,

管理高句丽、夫余等北方九个郡,九郡划分基本按照北部各部落与城市为基础,人口面积为辅,整个辽州人口350左右。

燕州西北部原来的东鲜卑草原,加上昌黎郡、玄菟郡,昌黎郡划分为两个郡,总共7个郡280万人组成昌州,昌州人口虽然不算多,但是面积很大,其中北部草原水草肥美,未来如果好好发展不会比扬州差。

川州分为川州、益州、巴州,扬州分为建州、吴州、扬州,冀州分为青州、冀州、鲁州……”

诸葛亮给刘辛说着他对大汉区域划分的初步计划,刘辛可以听得出诸葛亮为了地区划分费了心思,其中很多重要城市成了一州核心,每个州除了最北方的漠州与河州人口只有百万不到,其他区域人口基本都在200万到500万之间,人口超过千万的只有蜀州、燕州、吴州三州,这三州面积却是最少的。

漠州与河州分别在东土神州最西北与最东北区域,那里环境艰苦面积非常广阔,除了小部分区域外,其他地区都是人类无法生存的,这两州人口都是三十多万,大小城镇合起来连十座都没有,未来必然是大汉重点补助区域。

建设这两州的目的,自然是为了解决北部草原部落残余,在这个时代所有人看来,那些人类无法居住的地方都是没有价值的,大家对世界环境循环了解还不够多。

“43州很是合理,到时候就把大汉43州分为西北地区,北部地区,东北地区,东部沿海地区,东南地区,西南地区,中部地区,州外地区八大部分,我们各地区派一名总督负责地方治安,如此军队方面不会有太大变化,精锐部队以后不参与地方驻守,只解决海外战事。”刘辛说道。

听到刘辛说道精锐只处理海外之事,诸葛亮有些诧异,刘辛对海外的重视超乎所有人想象,他愿意放弃西近把精力放在海洋之上,说明海洋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只不过现在大家都不知晓。

大汉的直流电今年研究已经初见成效,未来大汉进入化工时代也是必然,这时间最多不会超过三十年,而更多的地盘才能有更多的资源,刘辛岂能不做准备。

“八大地区建立地区防卫军队,军队数量根据情况总督与内阁商议,军队所用资金全部由朝廷拨款,总督拥有管理区域内所有官员的职责。

各州建立州牧府,统一收取地方税务,根据各州收入不同给朝廷上缴税收比例,如此我们能够从宏观调整各州发展速度。”诸葛亮说道。

“地方与朝廷体制呢?是否需要大改?”刘辛问道。

诸葛亮的计划已经非常完善,但是关键还是要看社会权利在谁手中。刘辛不愿意让世家掌控天下权利,也不愿让商会管理天下,如此朝廷与世家、商会就会一直处于争斗当中,用什么体制能够减轻矛盾就会成了关键。

“这个臣考虑过,有不足之处还请陛下指正。”诸葛亮知道这才是今天的关键,权利在谁手中这个关乎到天下由谁做主,刘辛是想让天下百姓包括平民奴隶一起做主,这可是不容易。

刘辛点头示意他说,诸葛亮这几年进步非常之大,不亏是大汉最聪明的人,他过目不忘善于思索,在刘辛的引导下眼光已经不止在东土神州,他知道刘辛的目标是人类的未来。

“朝廷制定基础法律,地方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自己的法律,各州4品以上官员全部由陛下任命,6品以上县令由内阁指派,还是五年一任期,升迁制度不变。

朝廷只保留九大部门监管职能,其他权利全部下到各州,如此朝廷把中心全部放在统筹与监督上。

地方州牧府权利需要限制,除了朝廷监督以外,还需要其他人员对其进行监督。臣觉得应该从政令院派出一部分核心,建立各州小内阁,小内阁只有给州牧府提议的权利与向朝廷直接汇报的权利,并没有参与地方管理的权利。”诸葛亮说道。

“泥看出了问题的关键,我们如今的体制最怕的就是地方欺骗朝廷,**腐一窝的事情发生。每个地方情况不同,即使是朝廷选的官员,在地方难免出现意外,所以我们最重要的是如何把朝廷的指令更好的传递下去,执行下去。

可以从政令院中挑选一些人,但是各州主要人员还必须是本州人,因为只有自己才能知道自己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可以从退伍优秀军人,退休学院老师,内阁人员中由各州推送,让后朝廷审核以后让地方百姓自己去选。”刘辛说道。

大汉人口越来越多,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很多地方不断被开发,只是一年时间大汉又有很多村镇规模急剧扩张,这也是此次改革的重点。

诸葛亮觉得让各州自己决定是否给乡村升镇,但是要成立新的县必须内阁通过,要升市必须内阁全体会议通过后刘辛同意才行,大汉必须控制大城市发展,因为很多贫困地区还在赤贫中,大汉得先把力量用在这里,大城市发展需要等大汉基础建设造成以后才行。

两人一直聊到很晚,诸葛亮自从脱凡以后,比以往更加有智慧,刘辛以前很难被人理解的命令诸葛亮都能轻松理解,甚至在各州学院、大学建立,各州之间学员交流问题上,诸葛亮竟然比刘辛想的还要周全。

时间慢慢进入七月,马超等人去了匈奴国北部,没有任何消息传出,大汉似乎忘记了北方还有数万精锐在为国交战,大汉自从安定了周围局势之后,新的政令不断的颁布,尤其是在基础法方面,颁布速度比以前要快数倍。

八月,大汉所有院校招生改革,大汉学宫、蜀郡学宫、大汉艺术学院、华夏理工大学、稷下学宫、五大学院被朝廷命为大汉五大学府,要加入必须从大汉127所大学、学院毕业后考试才能进入,五大学府拥有很多不同专业,每年受录人数必须经过内阁审批才行。

这五大学府是大汉未来的支柱,另外朝廷估计私人开办学院级学校,大汉127所高等学校要进入也是需要书院考入才行。

如此大汉未来人才选拔就开始明确化,麒麟商会第一时间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商务学院,其学院建立在燕京城南部核心区域,总共上万亩土地规格都是按照最高建设,这足以表明麒麟商会的实力。

同时内阁有关大汉将会改成43州的消息传出,各种议论有好的也有坏的,大汉官员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后备官员数量是足够的,而因为百姓陈旧的传统,都是觉得加入商会赚的钱再多,也没有当官来的体面,所以大汉年轻人第一时间考虑的还是当官,何况大汉官员工资比商会中级管理层可是要收入高,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很多年轻人都在准备今年的七月大汉预备官员考试,今年内阁公布的录取人数比往年可是多了四倍。

大汉展现不一股从未有过的活力气息,从各个方面百姓们没有感觉到身上的枷锁,无数机会让他们能够赚取的钱开始变多,而在万里之外的摩羯坨国南部海岸,大汉战舰刚在这里补给了煤炭与生活物资,又开始向西前行,他们根据刘辛给他们的秘密地图,很快就来到了安息帝国南部区域。

“这里应该就是陛下说的锡兰岛了,这里的人从四百年前开始信封佛教,岛上有很多的王国,主要是以捕鱼为生。这锡兰岛面积可真是大,一眼望不到边,可真是一个建立海港的好地方。”甘宁看着愈来愈近的锡兰岛不由感叹说道。

“陛下说锡兰岛上百姓生活安逸,安息帝国没有建造大船的能力,他们无法送太多人到这个岛上,我们还是不要破坏这里的安宁了。

从摩羯坨国南部到这里只有两千多里路程,我们四天时间就能到来,在这里建立海港意义不大,还是先考虑如何与这个岛上做交易吧!”卫钦这次作为甘宁的副将,刘辛怕甘宁性格不够沉稳出事,甘宁对卫钦可是非常尊敬,因为卫钦可是大汉资格最老的武将,如今卫钦已经55岁,距离绝世武将只差一步,他的智力可是比甘宁强的多。

“送小船下去,带一些大汉货物过去与这个岛上百姓交易,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动武。”甘宁看到舰队靠近岛屿,很多岛上百姓都惊恐的看着他们,下令说道。

第六百七十六章 绝世之境第五十六章 翁婿畅谈第七百二十一章 诸葛亮回成都第四百六十八章 少年锦衣卫第一百六十四章 独自领兵第一百二十五章 刘辛的能力第六百零五章 刘备的机会第三十八章 初遇刘备第五十七章 囤粮第五百二十七章 预见大旱第六百八十一章 张鲁的消息第二百六十三章 郡守府来人第三十七章 周崔氏第四百五十章 准备第四百八十四章 首次对决第一百二十三章 【百夫长符】第五百六十二章 曹操赠女第六百三十八章 郭嘉到益州第四百五十六章 【轒轀车】第七百六十章 战神之名(三)第二百章 求官第七百零二章 与大月氏合作第六百四十六章 荆州商会第一百四十五章 章武县第三百五十六章 放弃绿荫乡第六百六十六章 都喊666第二百三十三章 初到险渎县第七百八十七章 锡兰岛第四章 分家第八十七章 朐县糜家第五十二章 城南选丁第三百四十五章 硬战(打赏加更五)第七百四十章 皇子巡游第四百二十一章 险渎骑兵镇叛军第二百八十一章 奔走据点第一百七十七章 鸿门宴第七百八十章 举国欢庆第五百二十五章 刘辛的抉择第四百七十一章 刘虞的无奈第一百七十八章 袁纲的困境(800月票加更)第四百九十九章 长难湖水匪第二百三十五章 县衙议事第三百八十一章 难以战胜的存在第六百五十八章 庞德公司马徽第二百五十六章 商船到来第三百九十五章 拿下成牟县第三百七十一章 据点的准备第六百八十七章 安息帝国的消息第五百零六章 益州郡董和第二百九十章 准备应战第三百五十章 最后时间(打赏加更十)第七百四十八章 万国觐见第四百二十二章 黄丘山第三百三十章 赵云到绿荫乡第四百四十四章 胜利在望第七百三十八章 相继突破第二百三十八章 天价入城费第五百七十章 瘟疫第五百八十八章 刘母的不满第六百二十一章 羌族战事第三百六十章 收获的喜悦第八百零二章 神殿背后第四百九十七章 瑞县交谈第七百一十四章 戏志才到邺城第一百八十五章 袁纲的背景第一百六十八章 败势第七百二十一章 诸葛亮回成都第五百八十九章 【银管院】第二百六十一章 获胜第三百九十二章 到东郡第三十三章 热闹集市第三百三十二章 益州战事第八百一十一章 恢复正常第七百六十章 战神之名(三)第六百七十二章 庞统第四百一十一章 三英战吕布第三百五十九章 捕鱼第七百零一章 平羌第七百二十一章 诸葛亮回成都第五百八十七章 生产力提升造成的经济影响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炉计划第七百八十五章 决战第三百九十四章 会盟第五百三十章 瑞县城初成第三百六十三章 利大于弊第七百七十七章 大汉雄风第四百九十二章 给甄家指路第二百八十一章 奔走据点第五百四十四章 烧制水泥第一百七十七章 鸿门宴第七百五十一章 强与弱第八百二十八章 刘幸监国第五百三十九章 195年第四百九十四章 纸张与书本第五百八十七章 生产力提升造成的经济影响第五十章 卢家的手笔第三百七十四章 长难湖第七百九十五章 王小花的回燕京第二百五十四章 公孙度第四百三十九章 瑞县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