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算清楚好

bookmark

当下若说内外财政分家,赵昺无意是最高兴的,要知道他早就明白钱对于一个政权的重要性,有钱就能够招募军队,装备最好的武器,不愁拉不起队伍;吸引和培养人才,建立起有效的管理队伍。没饭吃,没钱花,甚至连温饱都解决不了,谁跟着你混啊!毕竟世界上还是凡夫俗子,饮食男女占据了大多数,圣人只是鳞毛凤角。

因此赵昺一直将‘敛财’作为仅次于发展武装力量来抓,应该说为了弄点钱儿是不择手段。当年他不惜冒险领着一支刚刚组建,盔甲都没几副,刀枪都不够分的乌合之众却打广州;领着刚刚死里逃生的军队去攻泉州;甚至不惜当偷儿,夜里偷偷摸摸的领着人去寻余财。如今想来都后怕,若是败了就是全军覆没,小命儿都搭进去了。

在执掌军政大权后,赵昺也一直不懈努力的挣钱,以便给自己留条后路,也可通过财政掌控朝政。因此内藏库的收入一直保持在国家财政收入的三成以上,当然这些也都花在了国事上,进而使他赢得了威望,是自己的地位越来越稳固。因为大家都知道军队离了小皇帝,粮饷都发不出,别说更新武器了;而宰执们亦清楚,没有内藏库兜底,行朝就得破产。

挣钱虽然辛苦,但赵昺也尝到了有钱的好处。他通过卡朝廷的脖子与陆秀夫暗中达成了协议,使自己取得了监国之位,能够早早掌握了军政大权。又得以扩充了军队,并不断的更新武器,在短短几年间就完成了从冷兵器时代向火器时代的过渡,否则拿什么对抗数十倍于己的敌军,打败纵横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

而现在离开了琼州,重回江南才一年,现在有人重提‘以外统内’的旧制,让赵昺不能不多心。毕竟江南的地盘比之琼州不知大了多少倍,人口多了多少倍,自然财赋收入也会随之数倍、乃至十数倍的增加。因而他想着肯定是有人想用钱‘赎回’朝廷失去的权力,进而限制自己的权力,从而使相权重居上风。

若是有人有意为之,赵昺不得不佩服此人的心计。要知道收复江南之战,不仅将行朝的数年积蓄消耗殆尽,内藏库也是搭进去大半。而随之而来的重修皇宫,行朝迁都,构筑长江防线皆需要大量的资金,若非这次战争缴获甚丰,真能将他身上的最后一滴油榨干。

不过这次太后以准其‘亲政’为筹码逼其大婚,可以说将赵昺身上最后一枚铜板都给逼出来了,若非郑虎臣的支援自己真的向朝廷‘屈服’借钱,而代价就是以外统内,将他最后一块自留地都给征用了,从此不得不过上伸手要钱的日子,那么在有些事情就不得不妥协,以换取过日子的生活费。

以此逼他就范其实也非易事,应该说赵昺还是有所预知的,他将自己手里结余的最后资金全部投入到了生意中去了。若是成功了,赵昺不仅能缓解朝廷的经济困难,也彻底使自己摆脱经济危机,而取得巨额财物也能使他仍具有和朝廷叫板的能力,且可左右朝廷的财赋收入,双方依然可以达成微妙的平衡。

现在赵昺手里的资金能够应付大婚所需,可要得到彻底缓解,还得等出洋的商船队返回。虽不知是有人故意为之,还只是巧合,他都要按照有人发难来对待,且不能屈服,否则一旦妥协再想挽回主动权就难了。而他用的方法简单又直接……

“丁御史,此位乃是临安知府蔡完义,朕开府之处其总管帅府军政,熟知府中情况,朕当初的开支你尽可问他,以查明朕又无挪用公帑之事!”赵昺上蔡完义上前,指指其对丁琦道。

“下官参见蔡知府,久仰大名。”丁琦这会儿已心知不好,小皇帝敢于在大殿上与自己对质,表明其是有底气的,而他也知蔡完义以一琼州知府跃升为主管京畿重地的牧守,也绝非偶然,脸上露出谦恭之色施礼道。

“丁御史客气了!”蔡完义拱手还礼道,“本官曾为泉州司城官,城陷之后随军撤至甲子镇,衣食无着流落滩头,幸被陛下收留。”

“那时陛下尚未开府,小小年纪却有悲天悯弱之心,收留了数百刚刚从疫船上死里逃生的散兵,在吾等加入后,又陆续有流落到此的乡勇、流民及军中遗孤、家眷来投,前后达数千之中。但是陛下手中也是无钱,不仅将自己的俸禄和太后的赏赐全部捐出,还与众人一样每日白饭、鱼干果腹,此事甲子镇旧人皆知。丁御史若是不信尽快去问,今日殿上的倪都统、胡副统领、周寺监都曾经历过!”

“不错,那时吾只是陛下收留的数百军中遗孤之一。”***上前一步道,“吾记得最困难的时候,周寺监、蔡知府、还有赵孟锦副枢密使、郑主事等人皆将自己的私财献出用以购买粮食,总计司庄主事还将自己船上的货物贩卖了换回粮食,而陛下年纪还不及吾大,却也每日与我们吃同样的饭。可吾等那时还不懂事,经常抱怨没有肉吃,想来真是惭愧的紧!”

“不错,当时陛下年纪尚幼,过门槛还要倪都统帮助,也常常蹲在台阶上与众人一起用饭。但有一事吾要说明,当日我们献出的钱财,陛下皆亲书了借条,事后形势稍稍转好时便加倍给还。”周翔想想又道,“蔡知府,我记得是帅府军攻下广州时,陛下便将薪俸和借款一并算清了吧?”

“不错,在广州时连带庄世林的货物也一并算清了,但是陛下垫付的钱款以吾所知一直没有领取,账簿上应该还有记载,若是不信自可前往总计司审核。”蔡完义点点头道。

“既然几位上官皆可相互印证,便没有必要了吧!”丁琦讪讪地道。

“此后太后谕旨令陛下开府设衙,并拨下了一笔款项,但其中大半皆是交子和关券,根本无法兑付。但陛下在对投奔的众人进行整编,愿留着依其所能分别编入不同队伍,并发放薪俸。愿走着皆给予盘缠,各自还乡。但无论是走的,还是留的都是发放的真金白银,而那些关券和交子皆留在府中,若是说陛下侵吞公孥,也只有那些不值一文的纸片了。”蔡完义苦笑着道。

“韩佥事,你怎么躲在人群中装好人,当日将你部调至帅府,是不是也给你们发了。过来给陛下做个证啊!”周翔这时看到班中的枢密院佥事韩振,喊他也过来道。

“若说陛下侵吞公帑,吾从不相信,又何需与其磨牙。”韩振阴着脸出列指着丁琦道,“他们说的不错,陛下在我们刚加入府军之时不仅依例发放了薪俸,还补发了此前拖欠的半年俸禄。而吾还要警告你,若是尔等在无中生有的污蔑陛下,小心出了大殿便被众人打死!”

“何需如此,帅府旧将若皆在殿上,唾沫就能把他淹死!”黄显耀这时也出列上前冷冷地看了其一眼道。

“闻风上奏乃是御史之责,你等怎能在大殿上便相恫吓!”赵昺冷哼一声板着脸沉声道。

“是,属下等知罪,还请责罚!”小皇帝一出声,几个人赶紧施礼请罪道。

“一边站着,不问不可多言,若是再犯,倪亮将他们打出大殿!”赵昺厉声道。

“是,谨遵圣谕!”倪亮立刻施礼道,而几个人也赶紧讪讪地退到一边闭了嘴。这几个人皆是朝中重臣,小皇帝一声呵斥便被吓的猫似的,那些老人们已是见怪不怪。可那些新入朝的官员却惊得目瞪口呆,其离朝这么长时间,亲政未定,还仍能镇住这些重臣,可见其声望有多高。

“应知事,离开甲子镇后便由汝主持府中军政了,还是由应知事详说吧!”蔡完义这时向应节严施礼道。

“蔡知府,吾已经老了,有些事情记不住了。邓中丞记性好,可其不在朝中,便让江尚书来说吧!”应节严拱手还礼,向江璆招手道。

“也好!”江璆点点头上前道,“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吾与应知事、邓中丞受太后之命入帅府辅佐陛下已是前往琼州前夜了。陛下力主攻打广州以求缓解帅府财政紧张状况,在陈尚书兄弟的协助下占领广州后,缴获的敌资和抄没叛臣的家产皆归于帅府,陛下未从中取一文钱。而钱财大部分用于采买军需和粮食,同时赈济贫苦百姓。”

“琼州乃是荒芜之地人所共知,帅府入驻后府库空虚,根本无力供养。但陛下依然下令减免税赋,招募流民前来垦田,并设法筹措钱财扩充军队,布置防线。其时陛下同在府中领取俸禄,却要供养老营收留的遗孤和军眷,且内府开支皆出于此。”

“因而尽管陛下有万贯薪俸,生活却依然自然窘迫,一年到头皆是军装,不曾添置过衣物,且自降膳食标准只按统领一级准备膳食,却也常常是白饭鱼干饱腹。即便如此,出府巡视州县和军队,需要用膳也是将随从人员所用一并算还,从不侵占地方和军中一文公帑,至今也是如此!”

“现在你等参陛下侵吞公帑,问问十数万琼州旧将谁肯相信,想你们也不会日日每餐只是一荤一素一羹汤,但是陛下却是经年久月如此,唯恐耗费过多。修下住所花费仅二百余贯,却参陛下奢侈,汝等的家中修葺下房屋也比这个多吧!”江璆一甩袍袖愤然道。

“江尚书所言皆是实情,帅府入琼后赋税几无,而其中又几次与蒙元接战,消耗甚重,皆靠陛下四处筹措,勉力维持。可所有收入内府皆不多留一文,甚至有些应由公帑支付的财款,陛下亦是先行垫付,却从未核销过,又何来侵占之说。”陈则翁也是满面怒气地冲丁琦道。

“这……”丁琦如何也想象不到,小皇帝生活竟然如此节俭,而眼下又有几位重臣背书,不由他不信,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发问。

“汝以为邓中丞如何啊?”这时应节严捋捋胡子,十分和气地问其。

“邓中丞为人公正无私,嫉恶如仇,乃是吾等楷模!”丁琦赶紧施礼答道。

“邓中丞亦是帝师,负责教导陛下。其常常训斥陛下读书不勤、行为不轨、性情顽劣,但吾从未听其教训过陛下侵吞公帑,敛财私用。”应节严笑笑道。他虽然只说了一句话,但意思已经很明了,其日日陪伴在陛下身边,都不曾指摘过钱财方面的问题,凭你又如何敢妄言呢!

“卑职……”丁琦还有何话可说,自己崇拜的榜样都挑不出毛病来,他的话岂不以胡说无异了。

“陆相,陛下开府琼州不过年余便继承大统,以后便是行朝迁琼,由汝主持朝政,陛下是否有侵占之事陆相应最清楚了!”应节严没有再搭理丁琦,而是向身边的陆秀夫拱手道。

“应知事说说便好,吾就不多言了!”陆秀夫却是眼神闪烁地道。

“陆相推脱,朕岂不落了污名,这么多年来从未细细算过账,今日既然有人质疑,咱们便当着太后和众臣的面在殿上说个清楚,也顺便将帐清了,以免成了糊涂账!”赵昺却不干了,拉住陆秀夫的衣袖,怕其跑了似的道。

“陛下又何必呢?臣等皆相信其所参皆是子虚乌有,当着太后和众臣为陛下洗脱污名还不行吗?”陆秀夫心虚似的躬身施礼,低声道。

“呵呵,不行!今日不说清楚不得散朝!”赵昺毫不妥协地道,“倪亮封闭宫门,无朕的命令一只蚊子也不许放出去。并告诉老庄,让他拿着账本上殿。”

“属下遵令!”倪亮上前一步敬礼道,随后调兵遣将封堵了宫门,禁止一切人等出入,而陈墩也率领一队侍卫上殿值守,空气一下紧张起来,不知道小皇帝要干什么!

“你……你们将本相都害死了!”陆秀夫见状指着丁琦和李宽极为失态地道……

第1037章 还以颜色第730章 降了第1121章 饮鸩止渴第1349章 炮震三关(三)第572章 除掉他第133章 预警第603章 遇袭第387章 摒弃前嫌第1425章 看看孩子第1124章 放开手脚第822章 百思难解第1337章 决战之地第1188章 另辟蹊径第1057章 心知肚明第540章 有种还来第1220章 请君入瓮第1036章 烫手山芋第1223章 斩首成功第079章 要官第788章 态度第444章 应急之物第755章 猜不透第862章 别有深意第321章 难做主第1254章 海寇凶猛第858章 好事上门第653章 阻力第147章 共识第589章 好日子第1417章 乱在根源第206章 人品问题第1437章 敲打后宫第273章 相互试探第562章 分而划之第911章 火上浇油第1403章 阶层分裂第1048章 何去何从第1354章 三选一个第728章 伏击第1383章 难以启齿第954章 约法三章第1111章 预判第621章 全面接战第1096章 引狼入室第421章 衡量第146章 合则两利第894章 长学问了第614章 中计了第803章 釜底抽薪第1230章 算人算心第666章 震撼第635章 养成计划第811章 碟谱第1394章 为官之道第625章 政治账第520章 吓唬他们第1082章 不足为惧第1293章 因事施策第853章 露一小手第1444章 这脑子啊第1388章 九华进香第734章 重中之重第862章 别有深意第078章 烦心第175章 变通第669章 辩第179章 科技先行第400章 有警第1452章 朝廷也难第108章 ‘神技’第516章 进逼不止第760章 不错第672章 妥协第1463章 不合时宜第187章 试探第1206章 不会打仗第654章 说服第167章 要保第784章 向前第322章 开班第788章 态度第094章 机会第1019章 不可能第981章 什么味道第457章 为君不早朝第580章 物尽其用第935章 伤脑筋第547章 垂拱而治第245章 意外之喜第114章 警告第1030章 包公违法第1096章 引狼入室第242章 迎驾第1428章 阶前听谏第1321章 有眼不识第464章 该杀第378章 皇命在身第1094章 不伦不类第105章 陈氏兄弟第1233章 决战夹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