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买地的选择

bookmark

张青山建议连守信买牛拉的大车,一家人聚在一起商量了一番,最后达成一致:他们是该买辆大车。

庄户人家使用的车分为几种。最简单、最便宜的是那种独轮的小推车,现在连蔓儿家正在盖房子,就用着这样的小推车,用来短距离地运输砂土还有一些杂物。庄户人家使用最多的,还是两个轮子的木板车。

这种车按照大小和载重能力也分为几种,最小的一种,就是连家上房的那种平板车,用人力来推拉。除此之外,都是用牲口来拉的更大型的车,统称为大车。

张青山建议连守信购买的是适合牛拉的大车,是大车中比较小型的,只比平板车大一些也高一些。这种车,适合一头牛来拉,载重却比平板车大很多。这与牛这种动物的特点有关,牛一般行走不快,但是力气大,而且耐力好。

比牛拉的大车更大型的,就是张青山,还有王石榴家那样,用两头骡马拉的大车。这种车跑的快,载重能力也大,既可以做货运,也可以坐客运,一般用来拉脚的都是这种大车。

除此之外,还有更大型大车,一般是用三四头、或者更多的骡马来拉动,差不多就是书本上所说的三驷、四驷。这种车一般会有一头最健壮的骡马打头,后面跟随一对或者两对,甚至更多骡马跟随。这种大车,当然速度更快载重能力更大。走在路上绝对的拉风。连蔓儿就在官道上看见过一回这样的马车,那拉车五匹牲口都是一水的枣红高头大马,别说其他的路人,就是连蔓儿也看的口水涟涟。

连蔓儿曾在私下做过一番对比,如果说平板车相当于她前世那种电动车,那么一辆牛车就相当于国产的轿车,两匹骡子拉的大车,就相当于宝马这一级别的了,而连蔓儿看的留口水的那种。应该是相当于法拉利这一级别的跑车。

直接跨越平板车,购买牛车,连蔓儿觉得她家这算是正是跨入有车一族的行列了。

既然要买,那当然是趁着有张青山这样经验老到的人在的时候买。所以,在决定买车之后,一家人就去了镇上。青阳镇有一家铺子,专门卖平板车、大车还有各种配件。张青山帮忙选了一辆,连同拉车的帮套等。还将小牛架在车上,试过没问题后,才将车买了下来。

一辆车,加上半套等必须的零配件。一共花了四两银子。

最后,一家人是坐着小牛车回的三十里营子。一头牛拉的小牛车比较容易驾驭,这一路上,连守信就先学会了,然后是连蔓儿。

连蔓儿心里暗笑,与她前世学车的经验不同,在这里是越便宜的车,越容易驾驶。瞧她还没到一刻钟的工夫,就拿到了驾照。当然。这驾照并没有书面形式,只是张青山的口头认可。不过,老师傅的认可可比那一纸执照可靠多了,不是吗?

虽然,张青山的认可可能有人情的成分在里头,但这也够连蔓儿乐一阵子的了。以后她再赶集买东西,就可以赶着小牛车来回了。

张青山帮他们买了车。第二天,就坐着王石榴去赶靠山屯大集的车走了。张青山不是一个闲人,他那一大家子,也有许多的事。

这天刚吃过晌午饭,连蔓儿正坐在早点铺子里屋的炕上,算今天的收支账目,吴玉贵带着儿子吴家兴来了。

张氏忙将连守信从盖房子的工地上叫了回来。

“买地的事有信儿了?”连守信就问。

“对。”吴玉贵点头。

自从去年连蔓儿卖了葡萄酒赚了一笔钱,就跟吴玉贵打了招呼。说要买地。吴玉贵一直为他们留着心,想帮他们买块离的近的好地。

“有两块地离着你们都不远,刚到我手里,我立刻就过来了。”吴玉贵从袖筒里拿出张折子,打开来一边看一边告诉连守信。

两块地,一块是三十里营子的。共二十五亩,一块是赵家村的,共二十亩。

“都是中等的地,每亩要价银四两。”吴玉贵道,“这两家急着要用钱,不卖地,就得借高利贷了。卖的急,都要现银。……依我看,要是能一次付清,这价银上还能有些商量。”

春耕之前卖地,那显然是家里有急事,要用钱。

“先去看看地再说。”连守信道。

因为离的不远,连守信就没套车,一行人不行来看地。

赵家村的那二十亩地,和连蔓儿家买下的地正在一片上,中间隔着有十几亩地的光景,三十里营子的二十五亩则是离连老爷子家的地不远。

连守信对这一大片地都很熟悉,两块地的土质都不错,位置也好,不仅离家里近,更妙的是和他那三十亩地也近,这样耕种、收拾起来可方便了许多。

这两块地,四两银子一亩,价格也很诱人,如果两块地都能买下来就好了,可是她手里能动用的银子,还不足八十两。

“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吴玉贵也告诉连守信。

“吴老三,带着人看地那?哎呦,这不是连四兄弟,你这是要买地?”几个人正站在三十里营子这二十五亩地的地头说话,一个人从赵家村那边的地里走了过来,离着老远就哈哈地笑道。

吴玉贵和连守信都忙停止了对话,笑着跟来人打招呼。

连蔓儿这个时候也认出来,来的人是老金。

“这两家都急着用钱,让我爹帮着卖地。也找过老金,要是这地一时卖不了,就要把地押给老金,借高利贷了。”吴家兴小声告诉连蔓儿。

连蔓儿恍然大悟,怪不得老金也跑这来了,原来也是看地。

老金依旧是红光满面,精神气似乎比年前还足了,也还穿着他那套标志性的皮袍皮帽子。

“老弟,这地要是你买,我就往后靠。你买剩下的是我的。”老金热情地拍了拍连守信的肩,“咋样,这两块地,你是都要买下?不错,好眼光,这地可都不错。”

老金这是和连守信平辈称呼了,连蔓儿心里道,她记得,老金好像管连老爷子叫老哥哥来着。

连守信就笑着摇头,他也知道,家里没有足够的银子能同时买下两块地。

“……只能买下一块。”

“是这块?”吴玉贵就问。

连守信露出些为难的表情,一时没有说话。

“老弟你这是钱不够?”老金立刻就道,“这包在老哥哥我身上,要用多少,你跟老哥哥说句话。……咱话说在前头,这是我看老弟你投缘,这钱咱们不算利息。”

一个放高利贷的,说借钱给你,不要利息。

“这买一块地的钱,我还有,多谢金老哥了。”连守信就道。

“……若是钱不够,我家里还有些存银,总能将这块地买下来。”吴玉贵将连守信拉在一边,小声道。

连蔓儿这时也在心里盘算,要买三十里营子这二十五亩,要一百两银子,赵家村那块,要八十两银子。她手里能动用的银子有七十八两,再从应急用的银子中拿出几两来添上,也就够了。

要买三十里营子这块地,肯定要借钱,买赵家村那块,可以不用借钱。

“我跟我闺女商量商量。”连守信没有立即答话,而是这样说道。

连守信和连蔓儿爷两个就走到一边。

“蔓儿,咱还能拿出多少钱来?”连守信低声问。

连蔓儿就把她盘算告诉了连守信。

“爹,看来赵家村那块我看就合适,这块地,咱现在差的银子有点多,勉强凑出来,咱接下来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连蔓儿道。

连守信似乎有些犹豫,在连蔓儿看来他没有理由这样。

“爹,你是想买这块二十五亩的地?”连蔓儿心中一动,好像吴玉贵和老金也认为连守信该买下这块地似的。“这是为啥?”

“……这地,当初是你爷的。后来卖了。”连守信道。

“哦。”连蔓儿下意识地捂紧了钱袋,“爹,咱家没那么多钱。要是买这块地,咱地就没钱种,铺子也盖不成了。爹,你要跟人借钱吗?”

连蔓儿看着连守信。

“买赵家村的地,咱的钱够不?”连守信想了想,问连蔓儿。

“能凑出来,买完后,咱就一点闲钱就没了。”连蔓儿点了点头道。

“那就买那块。”连守信决定道,“这块地,看以后有机会吧。”

连蔓儿松了一口气,连守信能够务实,这减少了很多麻烦。

决定了买赵家村的地,接下来双方见面,写契纸、交付银两,交给吴玉贵去办红契这些事情,就相当顺利了。

转天,早点铺子最忙碌的时辰,连蔓儿也在厨房帮忙,就听见外面突然喧闹起来。

“咋地啦?”连蔓儿就问。

“外面好像出事了。”石娃子道。

连蔓儿忙从铺子里走出来,就看见一辆马车前呼后拥地正从官道上跑过去,进了村口。有一个人被马车拖曳着,踉踉跄跄地跟着马车跑。

“那个,不是何老六吗?”

第784章 请吃饭第268章 同情心不能随便用第918章 仲秋第847章 撕破脸第983章 觉悟第659章 喜事第235章 田庄计划第714章 顺德坊第827章 叙第357章 酸第771章 回门第730章 热热闹闹第715章 礼第538章 富在闹事第108章 烘干第65章 拾谷穗第845章 坚持第392章 吃玉米第596章 新年新气象第664章 不要脸第252章 连老爷子说分家第709章 进城、进城第948章 计议第759章 添妆第1章 重生第892章 除服第107章 老爷子的梦想第495章 求和第432章 秀儿出嫁第114章 白契与红契第534章 石磨第695章 田庄第28章 箭如虹第225章 连老爷子的条件第873章 白事情第653章 杂音第848章 躲避第960章 有心VS无心第970章 周氏的担心第862章 压包袱第386章 送别第927章 整治第742章 明修栈道第737章 请神容易送神难第923章 重阳第63章 家和第818章 叙旧第538章 富在闹事第31章 谁管钱第945章 又传喜讯第218章 失踪的媳妇第163章 冬雪第617章 谁比谁泼第488章 少年心事第303章 逼反包子第213章 买年货(二)第849章 背后言第798章 年前第783章 学堂第660章 定亲酒第900章 双喜临门第99章 无巧不成书第534章 石磨第970章 周氏的担心第153章 再动家法第457章 连蔓儿出主意番外五第218章 失踪的媳妇第553章 一年更比一年好第436章 谁骗了谁第721章 矛盾第822章 微妙了第797章 蔓儿的提议第414章 新规矩第130章 耢忙第359章 崭露头角第105章 小生意也有大赚头第188章 讨债大队第401章 内部消息第264章 槐花和榆钱儿第396章 中秋第937章 兄弟第249章 一笔烂账第115章 闹贼第40章 甜杆第146章 打脸第477章 又到清明第620章 欢喜第860章 其乐融融第545章 乱麻第172章 租金第1007章 疑心第717章 团聚第168章 自作自受第4章 钱要找谁借第518章 罪名第116章 包子的练成第865章 意动第590章 打击第333章 互不相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