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开明学堂

连枝儿最近害喜,人看上去比前些日子瘦了一些。张氏和连蔓儿都心疼的不得了。

“……吃不下去也要吃,就是吃完了吐,那你也得吃。这不是你一个人,你不吃,你肚子里的孩子就饿着……”张氏絮絮地跟连枝儿说着。

连枝儿就点头。

“想吃什么都跟你婆婆说,镇上没有,你打发人来家里跟我说,总能给你淘换来。”张氏又道。

“娘,你放心吧。我亏不着。”

连枝儿说着话,就从旁边的柜子里拿了一双鞋子出来给连蔓儿。

“这是我这些天闲着没事做的。蔓儿,你试试,合脚不?”

连蔓儿正坐在炕上,就接过鞋子穿上。这是一双软底鹅黄绸子面绣牡丹花的睡鞋,就好像是比着连蔓儿的脚做出来的一样,穿上极为舒适。

“合脚。”连蔓儿就笑道,“姐,还是你做的鞋好。”

“你咋还做这些?蔓儿不缺这个,她的活计,有我,还有那几个丫头。你现在怀着身子,别再操心这个,多歇歇的好。”张氏就道。

“没事的娘。”连枝儿就笑道,“我就是闲着没事的时候,今天一针明天两针那么做的,就当是解闷了。要是平时,早就做完了。”

“你啊,就是闲不住。”张氏就道。

似乎是为了证明张氏这句话有多么的正确,连枝儿又将旁边的一个针线笸箩抱过来,推到连蔓儿跟前。连枝儿的针线笸箩和别人的不一样。是一个圆形的螺钿漆盒。这还是连蔓儿帮她挑的嫁妆,是从南面运过来的上等货。

“蔓儿,你自己个挑稀罕的拿。”连枝儿对连蔓儿道。

连蔓儿打开笸箩。就见里面放着好几个色彩鲜亮、绣工精致的荷包,还有几块帕子,显然,都是出自连枝儿之手。

连枝儿怀着身子,却照样闲不住,还是和在娘家的时候一样,爱做个针线。

“姐。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连蔓儿笑着,挑了三个荷包,另外还挑了一张绣着马兰花的帕子。

“大红的这个我要。这个青色的给我哥,还有这个老绿的,这个绣的是猫,给小七。”连蔓儿笑嘻嘻地道。

张氏嘴上说不让连枝儿做针线。可是看着她们姐妹这么毫无嫌猜地相处。还是眉开眼笑的,显然非常高兴。

“也别少了你婆婆和小姑的。”张氏还是提醒了连枝儿一句。

“都有的,娘。”连枝儿就道。

娘儿几个正在说话,就听见外面脚步声和说话声,吴王氏带着吴家玉来了。

“咋这半天才过来?”大家坐下,张氏就问吴王氏。

刚才她们一同从陆家过来,吴王氏说有事,就和吴家玉留在了前头。只让张氏带着连蔓儿先到后院来,说是她们一会也会过来。

“他三姨夫爷刚才来了。跟家兴他爹说话,坐了半天才走。”吴王氏就道。

“哦。”张氏哦了一声。

“是特意跟家兴他爹说随礼的事的。”吴王氏就道,“说是挺后悔,应该也给采云那边添妆。说想补上这个礼,可又不大好意思啥的。”

补礼这种事也不是没有,但是具体到这件事,却有些别扭。

“还补啥,他就是补了,也不能收。他不是都随了一份礼了吗,不像没随的。再说,这都啥时候了,真要补,也不能等到现在。”张氏就道。

“可不是吗。”吴王氏点头,“家兴他爹就跟他说,不用补礼,随一份就行了。”

“对,就该这么说。”张氏就道。

“就这点事,他说了半天。……虽然没明说,可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说我二姨不让随那一份。”吴王氏又道,“估计他是真后悔,上我们这说说,好传到你们的耳朵里,解释解释。”

张氏笑了笑,对这件事不想多说什么。

吴王氏跟商家、小周氏也不亲,自然也不会多为他们说话,话题就此打住,大家就又说起了连枝儿怀着身子的事。

这件事,才是目前两个人共同最关心、最在意的话题。

傍晚,陆家的老大亲自过来,请吴家一家,还有连蔓儿一家过去吃饭。庄户人家办事情,一般在晌午的正席之外,晚上还会另外请上几席,继续庆祝。这几席请的都是极为亲近、重要的人物,以及在办事情中出了大力、帮了大忙的人,庆祝之外,还有答谢的意思。

连蔓儿家和吴家,当然会在被邀请之列。这一回,连枝儿也跟了过来。晚上的人少,不像晌午的时候吵闹,而且都是自家人,连枝儿即便怀着身孕,来坐一坐也没关系。

而且,张采云成亲,连枝儿不管怎样,也都要来陆家看看的。

吃过酒席,天擦黑的时候,连蔓儿和张氏就带着小七先回家了,至于连守信和五郎,因为男客们要喝酒,直到掌灯时分他们才散席回家。

晚上的闹新房,连蔓儿她们因为都是新亲,自然不会去。

“……就这么一个大丫头,嫁的如意,他姥姥姥爷也能放下心来……”张氏感慨道。

张采云和陆炳武三日回门,去了烧锅屯之后,转天,陆家又备了四样礼物,小两口到三十里营子来,给连守信和张氏磕头。

风俗里面,是没有这个的。陆家这么做,自然是对这门亲戚的看重和尊重。

连守信和张氏都很高兴,给小两口包了红包,又安排了一桌丰盛的饭菜招待,就跟连枝儿回门的时候一样,直到傍晚,才让小两口回去了。

操办完了张采云的亲事,转眼,就到了开明学堂开学的日子。

开明学堂开学的日子,选在二月十二。

学堂里已经修缮一新,一排排崭新的桌椅,教室内还增加的火墙,另外还安装了一个烧煤的炉子,以确保“不能把先生和孩子们给冻着了。”

原本,连蔓儿家打算是静悄悄地,并不操办,教室收拾好,先生请来了,学生们到了,就开始上课。可最后的结果,却事与愿违。

连蔓儿家要做这样一件大功德,左近的乡绅官宦们都纷纷表示要参与一下。

第一个来的是王举人,他送上了两封银子,跟连守信和五郎说,要为学堂出一份力。开办这个学堂,连蔓儿早就做好的预算,以她一家之力就足够了。但是王举人要跟着出一份力,却是不能拒绝的。

不客气地说,如果拒绝了王举人,从此以后,她们和王举人家,甚至包括整个王氏家族,就成了仇人。

同在一方水土,乡里乡亲,这样的大功德,当然人人有份,虽然是连蔓儿家首倡的,但却不能吃独食。

收了王举人的,那么之后来的几位,也往外推不得。

连蔓儿专门准备了一份功德簿,记录大家的捐助的款项。这份功德簿,同时也是一份账簿,它将仔仔细细如实地记录这些捐助的款项的去向,一文钱都不能少。

这份功德簿,也是公开的,所有捐助了款项的,都可以查阅。

开明学堂除了请了曲先生做启蒙先生,另外还请了一位姓刘的老账房,来给学生们教授数算。这份账簿,连蔓儿就交给了刘账房来记录。

“往后,看这些钱花在哪,咱们也都给标记出来。比如说,学堂里要盖一座凉亭,花了这捐助的钱,到时候就在凉亭上把捐助人的名字给刻上。”连蔓儿就说道。

虽然有这些捐助,不过出资的大头,以及学堂的全部管理权力,还在连蔓儿家的手里。

尤其是后面一项,连蔓儿从没打算妥协过。当然,也没有人真的会提出要插手学堂的具体事务。在捐款的事情上,连蔓儿家让了一步,给足了大家体面。谁也不会那么不识相,反过来惹恼连蔓儿家。

因为有了这些人的参与,开明学堂的开学典礼就分外热闹了。

按照锦阳县这边的风俗,有这样的大事,那是要吹吹打打一番的。连蔓儿和五郎商量,干脆就请了一个秧歌队。学堂开学,本就是新鲜事,还有许多的官宦乡绅到场,所以不只学生的家长,各村都来了不少观礼的人。

男女老少,大姑娘小媳妇的,将学堂里三层外三层地给围了起来。

王幼恒从锦阳县城赶回来,他代表王太医一家也捐助了银钱。近年来,因为王家的一些事务,王幼恒已经很少在镇上居住了。不过,他也连蔓儿一家的关系,并未因此而淡薄。

今天的王幼恒,因为是参加学堂开学的大事,穿的极为庄重,一身石青的长袍,使得他的人显得更加的俊逸。

大家都在长大,王幼恒也更加的成熟了。

老金也来了。他也捐了银两,还将两个六七岁,正要开蒙的孙子给送来了,说是也要在学堂里“识两个字”。

小龙和小虎则是提前两天就被张青山、李氏他们从烧锅屯送了来。为了让两个孩子不那么想家,尽快适应连蔓儿家的生活,张氏还将李氏给留了下来,让她住上些日子再回去。

连守信也没忘记他的承诺,打发了人去老宅,将六郎也接到了学堂。

……

求粉红。

第五八十一章 礼多人不怪第857章 痴情第558章 周氏和古氏第826章 雪夜第751章 赴宴第833章 盘当铺第380章 苦尽甘来第99章 无巧不成书第455章 新年第892章 除服第881章 大风波第406章 厚礼第898章 鸿雁第1007章 疑心第504章 送菱角第277章 突如其来的发难第824章 上元将近第902章 阖家欢喜第935章 物以稀为贵第770章 剩菜第1013章 商议第963章 原来如此第430章 客饭第722章 偏心第642章 葫芦和瓢第845章 坚持第105章 小生意也有大赚头第790章 妥协第288章 周氏的弱点第858章 功成第112章 阻碍第918章 仲秋第300章 马兰花开第644章 田园风光第679章 反击第988章 闺中第722章 偏心第376章 替罪羊第825章 上元夜宴第172章 租金第83章 沈家恶少第73章 还礼第222章 主动归来的媳妇第521章 正气第64章 分派工作第688章 和睦第867章 泡影第405章 乔迁之喜第434章 五香驴肉第408章 亲戚第963章 原来如此第391章 收玉米第587章 再置产第811章 不消停第951章 义愤第308章 小满第632章 意想不到第9章 不眠之夜(二)第472章 新的一年要有新发展第782章 不谋而合第186章 吐血第487章 小荷第591章 是非分明第74章 祸不单行第499章 礼第1008章 痴呆第370章 劝第64章 分派工作第502章 雨过天晴第844章 反目第603章 真相第391章 收玉米第112章 阻碍第663章 身前身后事第435章 回门第688章 和睦第522章 原委第737章 请神容易送神难第180章 北风吹、雪花飘第895章 奶爸和小舅舅第998章 否极泰来第450章 年将近第742章 明修栈道第848章 躲避第567章 又一年第943章 分歧第843章 闹起来了第896章 念书不念书第152章 借光第946章 下奶第1章 重生第704章 见微知着第509章 夏末第74章 祸不单行第506章 传闻第735章 勉强第284章 不省心第588章 返家第978章 诉苦第651章 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