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端午

顺天府衙内,府尹官邸。

顺天府尹屠沂正在书房里,持着本《孟子》秉烛夜读。 他的夫人已经遣人来问了两次“老爷是否安置”,然他正读得有滋有味,自是挥手打发了。

到了第三次,远远的脚步声从窗外响起,屠沂就有些个不耐烦。 长随刚一开口叫“老爷……”,他就厉声打断:“不要来叫了,老爷我正在读书!困乏了自会回去!”

然而长随并没有就此离去,而是急切的喊道:“老爷!雍亲王、雍亲王驾到!!”

“啊?!”屠沂慌忙撇下书,三两步过去开了门,惊道:“谁?雍亲王?官服!!快给我把官服顶戴取来!”

长随慌忙挥着手,没口子的应着:“老爷别急,别急,陈三儿去取了已经……”

屠沂站在院里望着天,焦急地等着官服。 因是初一,天上没月亮,周遭一片漆黑。 这都什么时辰了?雍王爷亲自找来,恐怕不是什么好事吧!

天闷热的,一丝风都没有,汗很快溻透了他的纱衫,他已然不知这是出的是热汗还是冷汗了。

小厮陈三儿抱着官服顶戴匆匆跑来,因见他汗湿了衣襟,忙道:“老爷,小的给你取巾子擦擦汗……”

屠沂一把抢过官服,自顾自地穿上,骂道:“难道要王爷等着?这不是作死?!还不快来伺候老爷穿衣!!”

屠沂穿戴整齐了,忙着往前面厅堂走。 远远地看见厅里的灯火,他下意识顿住脚步,整了整官服顶戴,稳了稳心神,然后大步走进去,给端坐在正位地雍亲王见礼请安。

雍亲王开门见山,直接提出要看最近一阵子死亡百姓的登记册簿。 以及近几年同期的册子。

屠沂一怔,微觉得有些诧异。 但这时候已容不得他多想,忙引着雍亲王往前面公衙去,到后堂存放档案册簿的屋子,打开箱柜,取出雍亲王所要册簿,一一摊在案几上。

雍亲王翻看了近几日的百姓死亡记录,发现从四月二十七起。 就已经开始有超出往年的死亡人数了。 往年四五月间全城报备死亡的人数也就三到五人,而今年四月二十七这一日,仅南城一片就死了六个人。 因其中两个老人,四个孩童,还不算太引人注意。

到了今日五月初一,城南一日报上来二十一人死亡,其中不乏青壮,还有是之前已经刚死过人地人家再次出现死亡。

南城住户密集的几条街累计死亡四十九人!

侧立在雍亲王身旁地屠沂。 冷汗已将官袍一并溻透,他感到巨大危机的临近。 而在他身后同时陪着查册簿的师爷温鸿脸色也显出恐惧的神色,在他耳边低声嘀咕了一句,“大人,这不太对啊……莫不是……莫不是……”

“时疫”二字便如山重,压得他舌涩牙颤。 张了几次口,到底没说出来。

屠沂自然知道,他悄悄抬起袖子擦了擦额角的汗,偷眼去看雍亲王。

若真是时疫,如果由顺天府发现,上面自然不会怪罪,还会褒奖;但如果是上面先一步发现,顺天府却不知的话,那就有着失察之罪——彼时要能控制了疫情,也只是将功赎罪;要是控制不住……那顺天府这群人就是朝廷用来安抚民心的第一批祭品。

雍亲王脸色虽然没有异常。 心里却是揪了起来。 看来确是时疫无疑,幸而曹颙来报得及时。 现在叫人着手准备,应还不算晚吧。

康熙五十年地端午,在许多年后,仍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话题。

南城,歪柳胡同的赵二牛记得清清楚楚,应该是从五月初二开始,就觉得不对劲的。 他是个小买卖人,在胡同前面的有间小小的油盐铺子。

那日,他吃了早饭,交代婆姨往邻家丧子的人家送吊钱算走礼,便溜溜达达地往前面来。 到了铺子门口,却是吓了一跳,两个五大三粗的差爷正站在铺子前。 许是等得不耐烦了,两人看赵二牛过来,上下打量两眼,没好气地大声道:“这这铺子是你地?”

赵二牛被唬得不行,虽然胆战心惊,仍是堆着笑脸,点头哈腰道:“正是小人的一点薄产,两位差老爷辛苦,这大清早的……”他往袖子里摸摸索索了半天,却只有二钱碎银,想掏出来孝敬这两位,又怕他们嫌少恼怒。

“是你的就好,利索开门,可不是你这一家,别耽搁工夫!”两人中年轻点的差爷说完,打了个哈气,嘟囔道:“从昨儿半夜就开始折腾,他姥姥的!”

赵二牛听说让开铺子,腿弯一软,差点就要给他们跪下。 这是招谁惹谁了,大早晨地来抄铺子?

岁数大的那个见他吓得脸色青白,还笑骂道:“爷们是官差,又不是土匪,你怕个屌?府台大人让我们买醋,赶紧开门来!”

赵二牛听着只是醋,稍稍放下点心,一边开锁,一边笑着说:“官老爷实在是说笑,不过是点子醋,全当小的孝敬。 ”

“行了,行了,费什么话?”年轻的那个不耐烦,见他推开门,就大步进去:“醋呢,不许留,有多少分量,全都拿来!”

赵二牛虽说肉疼,却不敢不从,将两个尺高的坛子打柜台里提溜出来:“官爷,尽在这里了,都是三十斤一坛的,昨儿刚上的货,开封的这个卖了三斤半。 ”

年数大的差役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来,打柜台上取了笔。 在上面写了“老醋两坛,共计五十六斤半”,递给赵二牛手上:“收好了,下个月用这个去顺天府支银子!”

望着两人提溜着醋坛子往胡同口走了,赵二牛恨恨地往地上吐了口涂抹:“丫的,没听说官府有出银子地时候,哄谁呢?”说着。 想要撕了那张纸,看到红彤彤地官印。 到底没舍得,小心地收起,心里还是想要有点指望。

中午,赵二牛的媳妇来给他送饭,带着几分慌张说:“秦家不知是怎么了?你走不久,便有官差过来!”

赵二牛想着早间被提走地那两坛子醋,不禁嘟囔道:“怎么遍地官差。 这还让咱们有没有活路!”话音未落,就见一队兵丁打门口经过,往胡同里去,忙住了口。 看着这服色,却是五城兵马司的人,这些兵大爷往日里也没少沾百姓的便宜,却不知今儿又盯上了哪家。

但凡这些日子家里人口有因热症暴毙的,统统都收到衙门告示。 尸首不许土葬,必须由衙门专人负责焚烧。 另外,这些户其他人不许外出,门外都派了顺天府与五城兵马司地兵丁把守,有大夫来简单诊过,有病的。 在宅子里隔离,没病地也要跟着喝药。 在热症人口死亡相对集中的地方,街道上都撒了石灰粉。

到五月初四,不止外城,就是内城,气氛也诡异起来。 家中有长者的,经过前朝旧事的,自然不会忘记崇祯十七年那场断送了汉人江山的的京城大疫。 虽然现在还没有疫病的流言传出,但是往这方面想地人却不在少数。 有些人家收拾了行装,想要出京避避。 却是连城门都出不去的。

还有些人。 对内外城的戒严有其他的说辞。 据说,某人的二大爷的小舅子的内侄儿是南城兵马司的。 因此通过一些小道消息,晓得了京城戒严地内情。 原来,近日有一伙亡命之徒,流窜京城,仅在南城就抢劫杀人数十人。 这是百年不遇的大案,顺天府也好、五城兵马司也好,自然都是使了吃奶的劲儿来缉捕,打着查“热症”的幌子,管胡同就封了好几条,挨门挨户地盘查。

到了五月初五端午节,街头巷尾贴出告示,公布圣谕:自本月初六日起,三日不宰牲、虔诚祈雨,并著于各庙诵经,合意虔诚祈祷。

每年端午节,南城北城都有石榴花会,百姓赶集看戏,今年却是一处都没有。 再联系各种流言蜚语,实在是让百姓跟着心生惶恐。 这求雨的圣谕一公布,也算是暂时转移了百姓的视线。

这自打立春以来,只下了两次小雨,却是连地皮都没怎么湿地。 这雨水不调,是老天爷对上位者的警示,那皇帝老爷……得,这却是想得远了,大家关注的还是“三日不宰牲”这条,家境富裕的就开始提前收拾出鸭鹅来。

西城,曹府。

打葵院出来,为紫晶担忧了好几日的曹颙与初瑜终于松了口气。 或许是药吃的早的缘故,紫晶前几日虽吐泻了两次,但随后就止了,只是身子有些虚,过后也没有再出现发热等其他症状。 经过这两日的调养,她已渐渐痊愈,只是为求稳妥,暂时仍是没有出屋子。

紫晶病着,曹颙与初瑜行动不便,府里哪里还有过节的气氛?曹颂那里,曹颙也打发人去宗学那边请了假,让他在家里先待一段日子。 曹颂渐渐听到些外头的风声,再想到自己家里这边,紫晶在葵院,哥哥嫂子在书房,都是避着人地,实在是担心地不行。

幸好,曹颙在书房只避了几日,而且也没有出现什么不对的症状,这才让曹颂安下心来。

因步军衙门这边协助顺天府在内城防疫进展地有些不太顺利,所以雍王爷临时将曹颙从户部抽调出来。

内城住的不是旗人宗室,就是官宦显贵,哪里把那些兵丁放在眼里?若是死的是下人,自然没有为了他们累得主子被封门的道理;若是死的是家人,这入土为安可是大事。 三两天下来,雍王爷算是明白了,若是没有人在这边压着,怕是外城的疫病防御住,内城怕是防不住。

文武百官、王公大臣都住在内城,若是集中发生疫病。 那真是太可怕了。 虽然前两日到了求雨的旨意,但是疫病地还没到,估计是这旨意发下来时,京城的急信还没有到热河。

因要等康熙的旨意,这“疫病”两个字只有少数的几个王公大臣晓得。 这些人,又是哪里能够去跟着步军衙门的人去查疫情的?最后,他想到了曹颙。 曹颙是知情人。 官职虽不高,却有个郡主额驸的衔。

葵院不许进人。 格格额驸这几日又在前院书房,叶嬷嬷也是觉得不对劲。 今儿又到了端午,按照规矩,嫁出去地女儿要回娘家探望父母的。 不想,格格却说了,昨儿已经打发人去王府那边送信,说是因府里有事。 不用派车来接了。

能有什么事,不过是因紫晶地病?叶嬷嬷一肚子不满,又看不到初瑜,就对着喜云几个抱怨了两句:“不过是为了个婢子,就算有小时拉扯的情分,也不必这般供着像姑奶奶似的!两位正牌子的姑奶奶都没她这般矫情!纵然是待下人宽厚,这般待个婢子也着实是过了!到底是包衣出身,不似其他人家那般大气!”

叶嬷嬷一口一个“婢子”。 喜云几个听得腻烦,其中喜烟是嘴快的,冷笑一声道:“听嬷嬷这话,婢女的性命就是不相干的,不管侍候主子多少年,病了就要远远地拉出去才是正理了?”

叶嬷嬷这方反应过来自己失言。不该当着她们几个地面说这些个,讪笑了两声出去。

宁春也是端午这日到京的,自得到秋娘病了的消息,他就怎么也呆不住了,寻了个由头向郎中告了假,一路快马驰回京城。

因恰好是过节,宁春心里还想着要是道上遇见新花样的荷包香囊的,就买几个给秋娘,既应了节景,又能讨她喜欢。 她这一高兴。 病许就好了一半儿。 自己正好可以好好陪她一段日子。 这些日子在保定可把他累坏了,每天拖着疲惫地身子躺到床上时。 他就越发地想秋娘。

他想得倒好,但进了城,就觉得气氛十分不对,远没有往年端午节的热闹喧嚣,街道上行人稀少,两边铺子有的关着,开着的也门可罗雀,竟显得十分地萧索。

一路走来,往常那些个走街串巷兜售小物什的货郎一个都不见。 再穿过几个胡同,远远见几户人家门旁贴着告示,门口还有官兵把守,宁春十分地诧异,但此时没心情去管人家闲事,先去看秋娘要紧。

到了城西南茄子胡同,宁春再次见到了那些穿着五成兵马司服色的官兵,那些人有八个,分别站在相邻的几户人家门口,其中两个正站在自家的门前!

宁春心里一惊,忙不迭翻身下马,走到门口,向门口官兵一抱拳,笑问:“这位大哥辛苦,不知这家犯了什么事?”说着,袖子一掩,塞了块碎银子到那官兵手里。

那官兵不动声色的掐了掐银子,约莫着有一两多,颇为满意,悄悄向袖里塞了,一边儿上下打量了宁春,一边道:“瞧你这一身尘土,打外面才回来?可是出去有些日子了吧。 现下京里查热症呢,这凡有热症死地,家里都不许人进出了。 ”他说着一指旁边墙上的告示,“瞧,就这个。 ”

“热症死人……”宁春如同被人敲了一闷棍,脑子嗡嗡直响,脚下也发软。 他一急,抓了那官兵的袖子,结结巴巴问道:“这家,这家,死人了?谁死了?”

两个官兵见他脸色大变,言行失常,不由奇道:“怎么?你认得这家人?”

宁春心急如焚,也不等两人回答了,推开他们就要叩门。 那两个官兵忙去拽他:“嘿,你干什么?这家封了,谁也不许进去!”

宁春身上也有两下子,一甩手就推倒了一个,腾出手来就往门上砸,边砸边喊:“秋娘!秋娘!我回来了!秋娘!你答话啊,秋娘!”

两个官兵职责所在,忙扑上来扭他胳膊,却是哪里降伏得住他,两下又叫他挣开。 巷子里别家门前的官兵见了,也过来帮忙,三五个人才拖了宁春离开那门口。 宁春胳膊叫人扭着,嘴里仍喊“秋娘”。

院里的人听了动静,都跑到墙边门前,因官兵守了好几天了,谁都是怕的,也不敢开门,常贵夫妇隔着门喊道:“三爷,是三爷吗?”

宁春听是他俩,更加急了:“秋娘呢?秋娘呢!”

里面常贵夫妇哭着跪下磕头道:“三爷,奴才们没伺候好姨奶奶……奴才们该死……”院里骤然哭声一片。

第935章 问子(上)第379章 “贵客”(下)第137章 大定第915章 会亲(中)第329 私隐第1125章 外管事(下)第971章 围场(中)第800章 亲不待第1352章 部务第539章 艰难(下)第949章 明媚第1035章 走亲第670章 求援第1360章 及笄礼(下)第947章 早春第1102章 为臣难第396章 成算第488章 相争第902章 庇佑第984章 五福第425章 财匮(上)第993章 日落第13章 家国第1361章 旧事第316章 牧场第450章 浮云第1327章 问话第1024章 势同水火第1303章 冬游第1128章 莲花书院(中)第65章 漩涡第234章 守灵第1033章 “包衣”(下)第704章 问诊第748章 子孙计第434章 盛宴(下)第818章 局(上)第70章 观局第1211章 简王府的六格格(上)第101章 桃源(中)第632章 奇闻(上)第1115章 官场气派第950章 麟儿第1226章 洪门再现(下)第1213章 挖个坑,埋了第1229章 年尽第1309章 新尚书第410章 惊闻(中)第1363章 防洪第331章 旧事第847章 几番思量第1324章 御下第778章 入眼第380章 入巷第452章 福祸(一)第869章 悄然第309章 喜事第902章 庇佑第1387章 身后事第1213章 挖个坑,埋了第500章 拜年(下)第1393章 双喜第1380章 龙葵籽第682章 客至(下)第165章 伤逝第551章 家贼(下)第92章 水落第599章 教子(上)第129章 剿“匪”(上)第759章 逢生第541章 “战火”(下)第465章 如意(下)第824章 流言第248章 亲家第356章 章程(下)第135章 路眉第1315章 见客第766章 主家第1114章 喜盈门第417章 不惑第419章 音讯第228章 瘦马第38章 暗涌第1177章 扫兴第1161章 薨逝第567章 窘迫第1097章 甘为孺子牛第63章 差事第223章 简王府第627章 谋皮第1362章 自荐第1053章 “孝顺儿孙”第320章 表礼第1120章 焕然生机第743章 鳜鱼第631章 悬赏(三)第1222张 沧海遗珠(下)第594章 示好(上)第144章 人际第251章 皇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