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节前

河这边,黑饽饽的事儿,终告一段落。

曹寅还不忘跟儿子说一句,道:“下回叫人往里掺些白面,许是就能好克化些。”

虽说对于这个麦子,曹颙实是没食欲,但是却想着是不是也在家里的日常饮食中,参些杂粮。孩子们营养均衡些,曹寅与李氏吃着也有利于养生。

只是不能挑这最便宜的东西,那样的话不是补营养,是在遭罪。

明儿就是端午,李氏这边已经吩咐厨房包粽子。因宝雅节后就要回科尔沁,所以初瑜跟婆婆商量后,就使人接宝雅母子到这边过节。

被宝雅抱过去三日的天慧,也回来了。听到母亲的动静,天慧便摸索着过去,拉着初瑜的衣襟不肯再撒手。

宝雅笑着对初瑜说道:“可想你呢。就算你今儿不使人请我,我也得过来了。哄了三日,今儿早起说什么也要找‘妈妈’,怎么哄也不行。”

出嫁的宗室格格,没有朝廷的旨意,是不能回京的。就算跟宗人府与理藩院报备,得到朝廷的许可,回京也都有规矩与期限限制。

父母亲丧事,或儿子袭爵、女儿指婚送嫁,只有赶上这样的机会,宗室格格们才能回京。

除此之外,想同亲人见面的话,就要趁着圣驾巡幸塞外的机会,随同丈夫或儿子来朝时,才能见上一面。

初瑜要随着丈夫,就算往后刚上随扈的机会,也不晓得是何年何月。

上次在京城作别。初瑜还是新妇。宝雅还在闺阁待嫁。这一晃眼地功夫。已经是绿叶成荫子满枝。

“真要熬到阿尔斯楞成年才能回京么?”初瑜不禁开口问道。

“我倒是想求个特旨。回京城住半年去。只是无缘无故地。哪儿那么容易呢?怕是请旨地折子送到宗人府。就要引得一顿申斥。而后派出两个嬷嬷来‘教导’我规矩了。”宝雅苦笑着说道。

听了这些。初瑜也不禁伤感。

她地同胞妹妹。淳王府地二格格也指婚塞外。因赶上男方遇到白喜事。婚事还耽搁着。往后同宝雅一般无二。都要为了满蒙联姻活着。为了爱新觉罗家女儿地责任活着。

若不是她得以嫁到曹家。那未必能过得比宝雅好。宝雅是爽朗地性子。又心性豁达。

宝雅见勾得初瑜难受,自己甩了甩头,笑着说道:“又不是生离死别,瞧瞧咱们大过节的做什么?曹颙二十出头,就升到内务府总管的缺上,这回总算能稳当几年吧?如此一来,往后少不得随扈伴驾的机会。到时候,我若是抽空,再来热河,咱们还在一处。要不是这次那边府里不太平,我还真想你们阖家到科尔沁做客呢。这进了五月,真是满甸子的野花,瞅着如同在话中一般。”

到最后,宝雅已经是眼睛亮:“骑马在草甸子上,马蹄边就能惊起野兔。草原上的野兔,同咱们在京里见过的兔子不一样,多是灰色的,看着不肥,耳朵长长的,有条细细长长的尾巴。尾巴尖上有一撮毛,能用来制笔。

这野兔跑的虽快,但是要是两、三个人一起追它,也能追得上。

有此我淘气,见了这兔子,便下马来追。对了,这兔子在马上是不好追的,因为它会拐弯,你将追到它了,它就拐弯掉头,可好玩了。

我带着两个奴才,在草甸子追了小半个时辰。后来还是有个奴才聪明,脱下身上的马甲一扔,就将那兔子盖住了。我近前一看,可怜见地,这兔儿都都累吐血了,小眼睛滚滚的,瞧着让人不落忍,我就使人将它放了。”

听宝雅讲得有趣,初瑜想着那纵马放歌的日子,对宝雅道:“这般说来,在蒙古也没有大家说的那么难熬。”

天慧坐在母亲身边,听了宝雅讲的小兔子,也不禁支起了耳朵。

“难不难熬的又能怎样?王府里的那些格格,打小各种规矩教着,有几个大声说话的。到了蒙古,孤零零一个,有谁会心里好受。还是得自己开解自己个儿。现下,科尔沁那边,也修王府了。虽比不上京里繁华,但是吃穿用度上也委屈不了什么。听说早些年,那些嫁到草原上的老姑奶奶们,还要住毡包,喝马奶。因饮食不调,那时候的嫁过来的格格,鲜有长寿的。”

宝雅说道。

初瑜听了,怕引得宝雅伤感,转了话茬道:“宝格格包过粽子么?明儿就端午,已经叫厨房那边准备了糯米。要不叫人拿来着粽子页与馅料,咱们自己动手包粽子玩?”

宝雅听了,来了兴致。不过,看了初瑜一眼,还有些担心,道:“你还养着病呢?”

“又不是力气活,就是坐在炕上动手罢了。”初瑜见宝雅也有兴致,便吩咐人往厨房那边取材料,又叫喜彩取了绣线。

少一时,馅料送到,初瑜与宝雅两个退去手镯,净了手,开始包起来……

别院,书房。

因今日没有别的差事,曹寅中午就到了,父子两个在书房,看曹颂使人送来的家书。

曹寅上了年纪,有些眼花,便吩咐儿子念信。

开头是请安,而后是报备家中平安,随后就是提及曹项外放之事。

曹寅与曹颙父子两个听了这条消息,都颇感意外。

曹寅已经是皱眉,道:“好好的国子监不读,做什么训导?颙儿,给老二去信,就说我不准,这不是胡闹么?”

曹颙看看手中的信,犹豫了一下,说道:“父亲,怕是来不及了。小二在信上写着,小四从吏部已经办好手续,初六就要启程出京赴任。”

曹寅听了,不由叹了口气,道:“还以为老四是读书的材料,咱们曹家也能出个进士。”

曹寅少年时入宫为伴读,同纳兰容若一道,同大学士熊赐履读书。

康熙十一年,曹寅与纳兰容若一同参加了顺天府的乡试,两人同年中了举人。时年,曹寅十五,比十八岁的纳兰容若还小三岁。

次年,曹寅就选授侍卫,在御前当值,没有走科举仕途。纳兰容若则是考了参加会试落榜,三年后进士及第。

起来,这也是曹寅的一个心结。他希望子弟们能走科举仕途,不要光靠着祖宗余荫。

毕竟在世人眼中,科班出身才是正途。秀才、举人、进士根据身份不同,可以补不同级别的缺;非科举出来的,都被称为异途,在仕途上与科班出身的不可同日耳语。

朝廷有律

汉人非经保举,汉军非经考试,不授京官与正印官”T话,就只能一辈子在辅官的位置上苦熬。

曹家虽然抬旗,不受此限制,能补满缺。但是曹寅晓得,没有一个家族,能靠着帝王的荣宠长盛不衰下去。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时不变的老理儿。

只有让子弟们用心攻读,诗书传家,子弟们相继以科举入仕,才能使得家族传承下去。

本朝入关不足百年,这父子先后为阁臣,叔侄相继为尚书的人家,不是一户两户。都是书香门第,满门进士、举人的人家。

曹寅见了,真是好生羡慕,也希望子侄能走科举正途,使得曹家渐渐摆脱“幸臣”的角色。

长房虽有三子,但是曹顺早夭,剩下嫡长子曹颙已经出仕,熬到三品京堂的位置,再去参加科举,那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么?幼子长生不满周岁,还在襁褓之中,读书学字还得好些年,更不要说下场了。

二房的几个侄子,没了的曹硕就不说了,同曹颂一样,榆木脑袋,不是做学问的料。剩下的小四、小五都是聪明伶俐的,但小五失于轻浮,在诗文上还有些灵气,在八股上则是没什么进益;只有小四曹项,学习刻苦,背书扎实,做起八股来,也漂亮。

曹寅将进士及第、光耀门楣的希望都寄托在曹项身上,每月里差事再忙,也不忘三过问侄儿的功课。

谁会想到,他年纪轻轻的,就学会了自己个儿拿主意,也不同长辈商量,就悄悄地补了缺。

曹颙见父亲郁闷,只当他担心曹项年少,劝道:“父亲不必太担心,这训导是最清闲不过的差事,小四虽说年轻,毕竟在太学里待了两年,同地方士子打交道,也不算什么难事。”

曹寅听了,倒生出几分希望来,道:“是了,这训导差事不忙,要是用心,也能腾出空子来读《四书五经》。颙儿,帮为父研磨,我要给老四写封家书,告诉他当差是当差,别慌了功课。等到他一期任满,回到京城,再参加会试也不无不可。”

曹颙见父亲如此说,自是没有什么意见。

他倒了些清水到砚台里,拿了条墨研起来,少一时就磨好了不少墨汁。

曹寅拿了纸笔,沾了墨,抬笔写道:“项儿吾侄……”

行宫,四知书屋。

康熙坐在炕上,看着手中的奏折,脸上有些不好看。因去年水涝,今年又旱,使得京城米价飞涨。跟着最近的户部折子看,如今京城米价腾贵,已经引得世人侧目。

地上站着两位大臣,一个是今日当值的户部侍郎,一个随扈而来的署理内务府总管事务散秩大臣观宝。

康熙合上奏折,对那户部侍郎道:“八旗官兵粮米定例于八月内支放,今若候至八月,米价必愈加腾贵。著于五月初十日起即行支放。著再米三万石,交与原派卖米官员,减价卖。即日传谕户部。”

那侍郎跪领了旨意,退了出去。

待那侍郎出去,康熙看了看观宝,沉声道:“去年直隶所属地方水涝,未得丰收,目今京师又旱,朕心深为忧虑。自明日为始,朕于宫中每日止进膳一次。先人而忧,后人而乐。或可感召天和。”

观宝听了旨意,已经是红了眼圈,身子颤抖着,恨不得代为身受。

康熙见他如此,摆摆手道:“跪安吧,朕还要看折子。”

观宝哽咽着出去,正好碰到十六阿哥迎面赶来。

见观宝用袖子擦眼泪,十六阿哥不由止住脚步,笑着说道:“老观,这是受了委屈不成?跟爷说说,爷给你做主?

观宝忙放下胳膊,给十六阿哥见过礼后,说了自己落泪的缘由。

皇上到底过了甲子,正当是养生惜福的年纪,这一日一餐哪儿受得了?只是这些话,大家心里都明白,也没人敢在御前说。

就像喝醉酒的汉子嘴里嚷得从来都是一句“我没醉”一样,上了年纪的人最盼着的也是“我没老”。就算他真老了,别人也得奉承他年轻,否则的话,他就该怀疑别人是不是咒他死,或是盼着他死。

十六阿哥听了观宝的话,心里也不是滋味儿,看了观宝道:“先这么着,你我也都费心脑子,看有什么法子能劝皇阿玛加餐或是劝皇阿玛进补些什么调理。”

观宝也没法子,只好往膳房那边去了,看有什么食谱是吃一顿,就能顶一日的。

京城,曹家东府,内院上房。

兆佳氏耷拉着脸,瞪着曹颂道:“怎么好好的,又不开席了?我都同你表姨母说了,要接她过来吃酒。”

今日是曹项纳妾之喜,新姨娘的屋子已经收拾妥当,曹项也沐浴更衣,穿戴一新。一切都按照章程走的,只是没有不开席了。

曹颂就算再憨,也不会说是三姐姐话不许办,那样的话,只会引得兆佳氏大怒,同曹颐越生出嫌隙。

“母亲,这是朝廷旨意,官宦士大夫之家,不得宴饮、不得在听戏,要用心祈雨。”曹颂笑着说道。

兆佳氏听了,不由皱眉,道:“这朝廷的官老爷闲的,是不是?这还操心别人家吃什么,怎么过日子?”

曹颂说道:“听说连宫里的娘娘都减餐,谁敢不能祈雨当事儿,怕是要倒霉。母亲,左右老四这也不是娶妻,就别闹那些虚的,犯了规矩引来御史,儿子的前程就要断送。”

听曹颂说得厉害,兆佳氏到底是内宅妇人,头长见识短,不敢再胡乱拿主意,讪讪地说道:“那使人去跟你表姨母告罪吧,别忘了带两盒饽饽赔罪。”

曹颂应了,下去吩咐人出门传话。

夜色渐浓,到了掌灯时分,曹项屋里已经燃起红烛。

即便是纳妾,也是之前选好的吉时,等到时辰到了,用一顶小轿从侧门或后门将新人抬进来,直接送到洞房,程序比成亲简便得多。

曹家大门外,绿菊披着盖头,坐在二人小轿里,眼睛直直的,丝毫察觉不到欢喜,只剩下无尽的畏惧,不晓得自己的人生到底走向何方……

一行清泪落下,从裙子上滑过,不留半点痕迹……

第317章 春末第1048章 新举人第1165章 君恩第230章 浓情第490章 “招蜂”(上)第985章 规矩第466章 团聚(上)第1239章 馈赠第1003章 清洗(上)第281章 义气(下)第39章 风来第910章 幸园(上)第308章 大典第1275章 诡异第598章 迎新第476章 恼意第1298章 至亲至疏第879章 “序幕”第444章 科举(中)第158章 伊始第1349章 立身正第529章 家教(下)第429章 贵体第1335章 相看(上)第543章 成长(下)第369章 吃食第1070章 求而不得第84章 浑水第760章 受刑第299章 梳理第585章 凶险(中)第637章 严打(中)第1394章 转变第482章 “年礼”第1080章 刮骨(上)第1360章 及笄礼(下)第923章 “贵客”第1329章 迎来送往第491章 “招蜂”(下)第1078章 姨妹(下)第743章 鳜鱼第761章 曹家子第1139章 眼神第400章 连心第950章 麟儿第900章 插手第606章 龙抬头(一)第1121章 结亲第638章 严打(下)第11章 “来客”第1365章 新旧第183章 登门第1355章 乔迁(中)第314章 出差第一千的三百零一章 纳妾下第1151章 喜庆第357章 头绪(上)第679章 贺寿第953章 成才第352章 冬寒(上)第935章 问子(上)第922章 交心第1185章 花灯(二)第53章 风雨第891章 “回礼”第1382章 应对第115章 欺君第94章 潜龙第1006章 弟归第257章 侄子第149章 花烛(下)第316章 牧场第169章 陷阱第589章 侧目(上)第238章 婴啼第1233章 高义第142章 秘辛第800章 亲不待第408章 主奴第1358章 再聚首第1396章 藏金第825章 惊觉第1111章 记之戒之第452章 福祸(一)第15章 纨绔第528章 家教(上)第177章 危机(一)第1166章 疏漏第363章 大鱼第1125章 心软第608章 龙抬头(三)第173章 莽十三第546章 “骨肉”第1283章 各种安排第1161章 薨逝第128章 程家第21章 见驾第1363章 防洪第519章 庇护(下)第1130章 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