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的北方,依旧是寒风凛冽,只有少许耐寒的植物能够在这寒风萧萧之中冒出一丝绿芽。
巨鹿城下,铁木真大营正伫立在此。
帐内,铁木真位于首座,其余的人则一次在帐内坐下。
“哼!这张耳真是胆小,一连数日不曾出战!东胡慕容儁、慕容恪兄弟已经连下几十城,辽西郡已全境被其占领,胡入势力已经进入辽东。再这样下去,恐怕这辽东也是他们胡人的囊中之物!”哲别颇为愤怒的拍案道。
铁木真见此,眉头不走皱了皱,但始终没有说话。
虽说铁木真与慕容儁交好,但匈奴部落与东胡部落都是草原上的两大部落,铁木真是何等野心勃勃,自然不愿意看到东胡一家独大!
奈何,这张耳交战不行,但防御却是一绝,铁木真连攻半个月的时间,依旧未能取下巨鹿城。
“父汗,哲别师傅所说及是,目前我郡不仅攻不下巨鹿,就连太原也依旧在杨衮手中!若是汉朝皇帝及时反应过来,派出援兵只怕此次又要无功而返!”一旁的拖雷也开口道。
铁木真听罢,心中再也忍不住,拍案而起道:“住口!我铁木真乃匈奴单于!迟早有一日我匈奴人是要饮马黄河的!仅仅一座巨鹿城,岂能灭我部落之志?!”
正在此时帐内一人去站起拱手说话了,但见此人生的玉面虎目,若不是身材魁梧恐怕还会有人将其认为是中原人!
“单于,依末将看来,现如今中原四分五裂,西有刘邦西汉朝廷,东有项羽的东旭朝廷,南有赵佗。其余各地诸侯也是躁动不安!
中原大地可谓是狼烟四起,我们既然与刘邦为敌,那不如派兵联合项羽和赵佗,使刘邦腹背受敌!”说话此人,正先前被爆表而出的斛律光!
铁木真皱了皱眉头,随后笑道:“斛将军好计策!但依我看来却是不可行!”
“嗯?还请大单于明示!”斛律光见自己的计策被铁木真否定了,当即反问其缘由。
“首先!赵佗乃秦帝国旧臣!大秦帝国皇帝嬴政在数十年前派大将蒙恬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我族,将我族赶出大青山,后又得嬴政之命,修筑长城。大秦与我族可谓是世仇!只怕联合之事赵佗答应了,其手下的秦军士卒也不会答应!
另外,据本单于了解,项羽此人虽与刘邦是死对头,但为人厚道且自恃高傲,更何况我们乃是外族,项羽恐怕根本就看不上我们匈奴,所以根本不可能与我匈奴联合攻刘!”
“大单于此言差矣!如今项羽取代楚君改楚建旭,于江东称帝。据臣所知中原众诸侯虽相互讨伐,但名义上依旧归汉,而项羽则孤立无援。
项羽称帝此事,在中原已经引起轩然大波。刘邦定会以皇帝之名,号召天下共击项羽!现在大单于派人结盟。以利诱之,答应其攻入中原之时与他平分天下,以项羽的野心定会答应!
另外大秦已经灭亡将近十载,很多事情早已物是人非,现如今赵佗打着光复大秦的旗号,在武威与刘邦作战,若单于派人前去,告诉赵佗我族愿意称臣,请起出兵托住刘邦,那么拿下巨鹿只是迟早的事。
到时候别说是饮马黄河,就算是问鼎中原我部也可实现!”
狼子野心的斛律光一遍说着,一遍两眼直放精光。主座上野心勃勃的铁木真闻言“问鼎中原”时,表面平静,实则内心早已暗流涌动!
对,称霸草原不算什么,问鼎中原才是自己最大的目标!问鼎中原,荣登大宝……
想到这里,铁木真当即拍案决定道:“好!就依斛将军之言!本单于这就派人前往赵佗与项羽处,联合他们一起进攻刘邦!”
…………
长安城。
坐在大殿上的刘邦,看着手中的信件不禁大怒。
“项羽小儿,欺人太甚!”大喝一声,随后将手中奏折掷地。
下方文武官员见此,俱都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何事令刘邦如此震怒。
最终还是身为丞相的萧何硬着头皮站出道:“皇上为何如此震怒?”
刘邦闻言,颓废不已的坐在皇位上缓缓道:“项羽小儿在江东称帝了!这是他给朕下的战书!你们自己看看吧!”
萧何上前拾起奏折,文武官员俱都围拢过来,只见信件上写着“替天行道,刘邦亲启”八个大字。
众人看去,只见信中写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大楚无嗣,朕顺应天命,朕荣登大宝。改楚为旭,继承大楚之志,讨天下之逆贼!
刘邦,你仅为泗水亭长,当年蒙受义帝之恩,封汉中之王,实乃义帝之大恩,可你非但不思报国,于义帝死后起兵谋反,并于长安称帝!实乃大楚之首逆,天下所不容!
若想活命,望你速速昭告天下诸侯,退位自缚前来会稽谢罪!如若不然,待朕马踏长安之时,后悔晚矣!
旭太祖——项羽。亲笔!
一众文武看罢,俱都大怒不已,连声高呼项羽猖狂。
“项羽小儿,实在欺朕!来人,朕要昭告天下诸侯共击项羽!谁若不从,朕必定先伐其!”刘邦怒目一视喝道。
“皇上且慢!皇上勿要中了项羽的激将之法!”萧何见此连忙站出劝谏。
“丞相大人所说及是,皇上三思啊!古言曰:立不可怒而兴兵,将不可愠而致战。况且若要讨伐项羽,还有三个条件必须达到!”
“哼!你倒给朕说说是那三个条件?!”刘邦闻杨素之言,当即冷哼一声问道。
“其一,常言道:攘外必先安内!今天下诸侯表面上虽臣服于大汉,实则个怀鬼胎、貌合神离!
其二:我大汉如今南有前秦逆贼赵佗,北有外族匈奴不断入侵,这两股敌敌对势力并不亚于项羽!
其三,江东距我大汉千里,常言道远交近攻,我大军若远行伐之,定不可比项籍在江东休养生息、以逸待劳!
此三条便不可伐之!臣望大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