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陈信生

张恪决定将王小波的事情忘掉,忘掉当然是不可能的,只是置之脑后,不去想这件事情。

年初三,邀请陈信生一家到西单文化广场附近茶庄喝茶,西单是北京的核心商业区之一,倒是方便周叔惠、晚晴、唐婧她们逛商场。

倒像是相约出来逛街,女人们逛得兴致勃勃,张恪与陈信生两个大老爷们耐不住脚力不胜,躲到一边的茶馆歇息聊天。

张恪与陈信生坐在茶馆里聊天,自然也会谈到陈信生今年三月底他与TI之间的聘用合约期满的问题。

“TI中国区的业绩光辉瞩目,我想安吉伯先生一定对你的留任寄予很高的期待吧。”张恪端着精致青纹白底的骨瓷咖啡杯,懒散坐在藤编椅上,室外的气温很低,但是阳光从玻璃窗洒进来,室内却如春后的温暖。

“在TI,不能将自己的成功都归功到自己的能力头上来,”陈信生笑了笑,“TI换别人来做中国区的总经理,并不会给业绩带来什么了不起的影响……就像刘明辉的去职,并不能给爱达电子带来多少业绩影响一样,一家现代化的企业,员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企业的成功,而不是个人的成功。要说个人的能力,我相信,国内很多民营企业的老板都是一流的,要远远超过我们这些在外企打工的职业经理。”

“有些过谦了,不过在某程度上,我与你的观点一致。”张恪笑了笑,说道:“现在国内兴起个人领导力这个概念,这又是在拾西方企业管理的牙惠吧。我看这大概是一些海外企业十年前就抛弃掉地东西,不过这时候对国内企业还是有些用处的。国内的民营企业大多规模都还小,掌控方便,个人领导地魅力能发挥出一些作用。不过,个人能力再强、再有领导魅力。也有不完美的地方,说什么个人能力、领导魅力,对于一家现代化的企业,则是远远不够的……”

“恪少还真是很清醒啊……”

张恪笑了笑。说道:“这时候。国内企业面临巨大的市场机遇,领导能力、魅力是能发挥了很大地作用,但是西方企业发展的历程告诉我们:极少有人能很好的控驭上百亿甚至更大规模的大企业,这些企业最需要地不是领导人地魅力——当然领导人没有魅力也不行,少一些倒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而是需要一个让公司稳定运营、持续发展的系统,这个系统应该延伸到公司理念与文化、人事、财务等企业制度、技术结构、生产结构等各个层次角落……我这些天一直在想锦湖这个系统该怎么去建立的这个问题?”

西方公司发展的历程,总缺乏血淋淋直观的印象,张恪亲眼目睹的教训已经不少:有些民企或者国企的规模做大、做强之后,他们的领导者。已经不仅仅是骄傲自满地问题了,他们往往刚愎自用,听不进去别人的话,有些人的脾气会得暴躁、心情变得浮躁,他们这时候最大的敌人不是竞争对手。而是他们自己。

张恪谈了很多内容。陈信生能感觉到张恪似乎站在未来的角度来审视今天国内企业地现状,当然。这也可以理解为张恪对企业经营地高瞻远瞩。

对于陈信生来说,四十岁未到,做到TI中国区总裁的位子,已经有一个相当辉煌地人生,不过才四十岁而已,离退体还早。

作为华人,在TI公司内部的上升空间很有限了,安吉伯先生希望由他来整合大中华区的业务,不错,大中华区会是今后十年全球经济发展最有潜力的区域,但对于陈信生来说,挑战性与成长性已经不强。

也有一些国内外知名的电子企业发出加盟的邀请,陈信生一直都在犹豫中,但是张恪这非正式的邀请,让他最为心动。

爱达电子走到这一步,光芒四溢,但是再往下走,要走到与TI、飞利浦、索尼等外海电子巨头并肩的高度,可谓荆棘遍布、极为不易。与TI、飞利浦、索尼等海外电子巨头相比,爱达电子可以说是全方面的都差了很大的一截。

两年的合作,陈信生对锦湖、爱达电子的认识相当深入、深刻,即使碟机业务打包出售的意图,张恪也没有瞒着陈信生;也没什么好瞒的,爱达电子顺风顺水、却在这时候引入海外投资机构,并且按照海外上市公司的标准整理、调整公司的管理结构,陈信生多少能看出些什么东西。

张恪激情四溢的叙说道他对锦湖、对爱达电子未来的规划,说道:“我希望锦湖最终能成为完整系统性质的消费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不仅产品的结构要完整,重直的技术结构也要完善。但是锦湖所面对的现状是什么?产品线很单一,旗下还只是影碟机系列产品,这些产品由于版权与专利技术问题,甚至无法打入欧美、日韩等海外市场;技术结构单薄,比那些组装性质的企业高明不了多少,即使在芯片设计上迈出一小步,但是随时都有可能给其他企业淘汰掉,元器件的生产,还只停留在电路板的生产上……”张恪说到这里,停了停,饮了一口咖啡,眼睛瞥过北京雪天晴朗的天空,这样的天空,对于九十年代中期之后的北京就殊为难得,他放下咖啡杯,回到刚才的话题上,“这是锦湖眼下最大的困境!在消费电子领域,锦湖只是后起者,连后起之秀都算不上。在电子工业领域,想要隐瞒什么技术,是很难的,检索一下专利,就知道跟当前的技术水准差距有多大;产品技术想隐瞒更是不可能,买件产品回来拆开看一看,美国人可能三个小时才能明白其中的工作原理,国内技术人员只要一个小时就够了;当然,想要绕开这些专利技术,自己搞创新,那也是极难的。面对消费电子数以十万计、百万计的专利技术,想要绕开找到一条创新的路,通常是发现无路可走……锦湖的路在哪里?我考虑有两个方向要一起抓。直接购买产品技术与产品线,在工业设计花工夫,开发最好的产品。我们都知道,由于技术保密是很难的,就算爱立信推出最新款的手机,锦湖也能买到主流的元器件、芯片、零配件,从摩托罗拉卖到产品技术与产品线,然后组装出与爱立信新款手机性能相似的手机出来。所有的主流消费电子产品都可以这么做,惟一有区别的就是,锦湖生产这些电子产品的成本要远远高过他们。当然,一旦形成规模经济之后,品牌确定市场优势之后,生产成本就会大幅度的下降,这时候,我们可以在工程应用、工艺设计方面下工夫,确保锦湖的消费电子产品不仅不会流后于潮流,还要时时领先于潮流;当然这些努力,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锦湖在电子产业的地位。爱立信生产手机,也生产芯片,他们生产的芯片,一部分给自己的手机,一部分外销,我们若是从爱立信购入手机芯片生产手机,那就注定我们手机的生产成本要永远都比爱立信的手机高出一截。所以,我们还要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一些基础技术无法绕过怎么办?那就购买吧,买进来,我们在这基础上再提高。”

陈信生倒也明白张恪急于将碟机业务出售就是想着套现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扩张,整个消费电子产业链的环节错综复杂,那些越是基础的元器件,投资越是庞大,一个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的芯片生产线,就要几十亿的投资。

听到张恪拿爱立信的手机说事,下意识的问了一句:“锦湖想上手机项目……”

“不仅手机,”张恪笑着说,“锦湖想IDEA这个品牌能涵盖所有的消费电子产品,我会在锦湖电子技术研究院之下设立大项目部,也会在适当的时机,将大项目部、运营部及海外运营部分拆出去组建爱达集团。”

“所谓适当的时机,是将只拥有碟机业务的爱达电子出售之后?”陈信生问。

“差不多就是那个时机,”张恪说道,“大项目部的主要职责就是购买产品技术、丰富IDEA这个品牌下的产品线,只是大项目部现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执行官,日后的爱达集团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执行官。”

陈信生听了砰然心动,却按奈下性子,问道:“我看苏津东倒是合适。”

第559章 图穷匕见第552章 京城来客第501章 欢迎加入第999章 黑莓技术第901章 北京的秋天第774章 车祸(求月票)第820章 救人第1033章 这还是冰山美人吗第969章 要不要巧遇第105章 偷情的雪夜第893章 战略智囊团第948章 黄昏雨中的少女与大色狼第888章 醉酒后的香艳第219章 犯罪预防第553章 姚文盛的一个月第1099章 登堂入室九月最后三天求月票第986章 晨嬉第225章 将命运强奸第三十章 君子爱财贪之有道求月票第353章 小鬼难缠第669章 外交纠纷第528章 北京分公司第701章 橡树园技术班底(第二更,求月票)第443章 艾默的幽默第五章 熟女诱惑第836章 处理问题第226章 自有大棒跳出来第1194章 会面的请求第626章 捐赠第788章 分手第529章 犀利的谈判第二百一十章 夜色迷情第642章 天鹅肉第368章 像会考一样的人生第九十三章 内幕消息第735章 为何一拖再拖第609章 张恪是个大色狼第八十六章 造纸厂新的开始第657章 天时地利第919章 三个人的世界第165章 流水大席第377章 少女之心第591章 冰火两重天第287章 天皇歌后的未来第877章 饮马河上的夕阳第214章 不可告人的秘鲁第158章 强敌的冷静第916章 新城会佳人第1122章 故人怨恨心难平第1058章 形势总是复杂的第877章 饮马河上的夕阳第六十一章 败家子基金第175章 国美电器第634章 创业协会第653章 大场面第976章 特权第274章 历史遗迹被毁第410章 军训演习第984章 暗地里的刀光剑影第151章 设局商业地产第725章 吃肉不吐骨头第819章 缜密第365章 互联网浪潮情况说明第291章 张恪的麻烦事第556章 谁来出面第1051章 被猥玩的和解协议第799章 谁都想抢先一步第669章 外交纠纷第七十章 彪悍职工拦路请愿第110章 皮包公司之完美解释第621章 年级办里的冲突第730章 You jump?第648章 全盘的打算第302章 完美的住宅第1125章 误入花柳巷第1062章 脸上有花第435章 没有举牌第879章 省委书记第444章 保证金第1041章 我在东大臭名昭着第1104章 调戏谁的女人第207章 谢剑南的反击第1097章 水落石出第483章 少妇情涌第八十二章 207美女第1097章 水落石出第1055章 屡屡撞破的奸情第五十八章 打消唐婧的积极性第660章 杜飞的第518章 捉摸不透第435章 没有举牌第365章 互联网浪潮第1121章 谢剑南的决心第897章 美色诱惑第1025章 能认识是有幸第816章 又是三井第361章 我感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