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家嫡庶分明,妾室的地位甚至还不如庶出子女,让叶渊泓向乔姨娘低头,那怎么可能?
叶渊泓死不认错,被二老爷打了个半死,关了禁闭。事情太不像话,闹到老夫人那里,老夫人出面这才消停了些。而原本病情稍好的二夫人,听闻后再次病倒在床。
叶玉凝得知此事时,正在温氏屋内。温氏让刘嬷嬷挑了些名贵药材,准备前去二房探望二夫人。
叶玉凝很是不解,劝温氏不要管二房之事,以免惹得自己一身腥。
温氏叹息道:“你二伯母性子敦厚,当初娘与你爹定亲后却逢你祖父去世,守孝三年才嫁,比你二伯母晚了两年。娘刚入府时,老夫人冷淡,唯有你二伯母对娘亲近。如今她这般可怜,娘又怎能不去探望?”
叶玉凝不知二夫人和娘亲当初竟关系不错,可她又担心二夫人如柳姨娘那些人一般表里不一。
想了想,叶玉凝道:“那玉凝陪娘一块儿去。”
温氏闻言,面上微讶,随即欣慰的拍了拍她,点头同意。
说起来,叶玉凝自从回到叶府后,见过二夫人的次数屈指可数,印象中,二夫人是个面色灰败、骨瘦如柴的中年女子。二夫人年纪比温氏小一岁,但看起来却比温氏大了五六岁不止。
母女二人带着一众丫鬟进了荷香园,就见几个八九岁的丫头受惊似得跑开了。温氏忍不住暗自摇头。
进了正屋,一掀珠帘,便是一股浓重药味。房内暗沉沉的,仿佛许久不见天日,压抑沉闷。叶玉凝不由暗道:难怪二伯父不愿进二夫人屋里,这般压抑,谁能高兴起来?
心想着,她已随温氏来到内室。黄梨木雕花大床上挂着翡色青纱帐,大红锦被衬托得二夫人脸色愈加苍白。
见温氏到来,二夫人欲起身相迎,忙被温氏按住,“二弟妹,不必这般虚礼,你的身子要紧。”
将刘嬷嬷手捧的药材递给一旁伺候的嬷嬷
,温氏坐到床边,细细询问起她这几日病情。叶玉凝心不在焉,悄然打量屋内。
屋内陈设十分简单,但样样名贵,只不过以叶玉凝的眼光,很快发现,这些东西都是几年前的旧物。
“也不知是二夫人不擅整理,还是东西都被二老爷送给乔姨娘了?”正当叶玉凝思索之际,耳边却传来二夫人低低的啜泣声。
转头看去,那二夫人半靠在床棱上以帕掩面,温氏则柔声劝慰着。叶玉凝不用听也知道娘会说些甚,无非是让她坚强,早日好起来之类。
叶玉凝暗自撇撇嘴,以二老爷和乔姨娘那样的性情,二夫人若再柔顺敦厚下去,只有被害死的份,如同前世的温氏一样。
思及此,叶玉凝神情一黯。
她想起前世,二夫人有老夫人护着,依然活了不到四十就去了。
那时她嫁入傅府第三年,得知二夫人死讯并不放在心上,现在想来,她的死恐怕和乔姨娘脱不了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二夫人和温氏颇有些同病相怜之处。叶玉凝深吸口气,浓郁的药味使她心情格外不爽。
几步上前来到温氏身后,叶玉凝突然开口道:“二伯母这般自怨自艾,难道就不为二哥想想?”
叶家子嗣到了叶玉凝这辈阴盛阳衰,男子只有三个,长房苏姨娘生了叶渊钧,二房二夫人生了叶渊泓,还有就是四房庶出的叶渊良。
叶渊钧十岁,而叶渊良才一岁多。嫡出的只有二夫人的儿子,叶渊泓一个。
叶渊泓排行第二,性子与父母迥异,脾气火爆但本性不坏。前世叶玉凝出嫁后,他还曾使妻子前来探望。叶玉凝正是从叶渊泓妻子口中得知了乔隐坤的那些恶事,以及叶玉娇暗害秦杜儿一事。
她知道,叶渊泓恨极了乔姨娘。
二夫人一怔,温氏见状忙扯着叶玉凝:“玉凝别乱说话!”
“娘,我说的是实话!”叶玉凝昂首直视二夫人:“我想,二伯父就算再不好,也不至
于动手打二哥。这定是乔姨娘撺掇的,二伯母,难道您就打算眼睁睁看着二哥被乔姨娘害的失了二伯父欢心么?”
二夫人浑身一震,眼眶再次一红,泪水不断打转,可这一次,她却硬生生忍住。
是啊!丈夫靠不住,她还有儿子,她只有这么一个儿子!
自从生了叶渊泓后,二夫人身子受损好不利索,老夫人这才同意乔姨娘进门。可谁料,乔姨娘进门却弄得二房乌烟瘴气。
叶玉凝见二夫人已动了心思,遂不再多说,退到温氏身后。有些话说得太多不见得好,希望二夫人能看清,从此以后振作起来。
说起来,二房姨娘五个,乔姨娘并非一直受宠,只不过她会耍手段罢了。若是有着老夫人撑腰,二夫人还斗不过乔姨娘,那叶玉凝也只好亲自动手。
温氏和二夫人说了片刻,随即带叶玉凝离开。一走出荷香园,温氏便道:“玉凝,你方才不该那般说。”
“我实在忍不住,也看不惯乔姨娘那么嚣张。”叶玉凝撇撇嘴,露出嫌恶之色。
她在母亲面前从不掩饰自己的情绪,一向是心中有什么所想,就按照心意去做,也正是因为这份直爽的性子,让温氏的心中更加担忧,唯恐日后叶玉凝会受到周围人的排挤。
温氏叹息着摇摇头:“二弟妹若真能振作也罢,倘若不成,至少还有老夫人看着,不至太落魄。”
叶玉凝不置可否,有些事,怕是老夫人也不清楚。温氏心善,见不得人斗来斗去,长房虽有三个姨娘,但她待她们向来一视同仁,就算有所争执,也总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回去后不久,翡青打听消息归来,看翡青的样子,叶玉凝便知道,似乎这次自己的话,起到了一些作用。
“小姐走后,二夫人竟起身下了床,跑到二老爷跟前一番理论,把二老爷说的哑口无言。不但放了二少爷,还罚了乔姨娘一个月例银。”
罚例银不算甚,关键在二老爷的态度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