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对于出现在后面的机械化部队感到无比愤怒,这种愤怒是发自内心的愤怒,是咬牙切齿的愤怒,这股部队下手太狠了,实施的是偷光、杀光、抢光的政策,日军最拿手的杀光、抢光政策被这股敌人发扬的淋漓尽致,还多出了一个偷光政策,令日军大为恼火,更可气的是这个敌人顽固不化,在信阳外围被围后,立刻将坦克、汽车、战车围成环形防御工事,在此负隅顽抗,看那个拒不投降的样子就知道这支部队肯定是靖部队,至于哪一支部队还不是太清楚,不过他们的军服穿的却是美军的军服,让人迷惑不已
冈村宁次命令自己的手下的情报机构立即调查,得出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结论
归国的部队是前靖野人师师长陆正率领的部队,这支部队负有两个使命,一个是对张彪率领的部队进行交接;另一个是进占河南;这回突然的进攻是陆正自己私自决定的,为的是再过一把瘾,什么瘾?
这回回来的家伙都是靖老兵,有贼瘾,刚回来就想露一手,再加上北进的路被日军阻断,搂草打兔子的事自然不能放过,不过死伤人数太多了,多得让王长虎心疼不已,王长虎听完胡景中的叙述,想了很久,说道:“目前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从德国入侵波兰,我们来自德国的补给可能就会被掐断,目前,老蒋已经修建了滇越公路,为的就是接受外国的援助而我们自己从外国运进的补给就要和国民政府的补给抢路,这事需要协调,另外我们现在要储备大量的武器弹药,能够使用日军武器装备的,就不要动用从国外运进的补给,现在还没有到最为困难的时候,各部队不要轻易和日军开战,因为日军自从德国侵略波兰以后,他们的士气无限膨胀,对我们的威胁很大,我们还是使用老办法,先适应一阵子,等他们的士气被我们磨下来以后,就可以与其决战了”
大家点了点头,认为这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从陆正手下的部队伤亡情况可以看出,日军的进攻决心下得无比彻底,陆正部那可是精锐中的精锐,海外留学归国的靖尖子力量,一下子消耗掉了一半,任谁也不可能等闲视之
胡景中问道:“是不是给大家上节课?”
王长虎摆了摆手摇了摇头,说道:“这事不用开什么大会,我们几个研究一下,下发到各部队就行了”
胡景中、常三等人点了点头,继续坐着和王长虎研究,经过缜密的研究,王长虎立下了几个规矩:第一项,以人为本,关注靖的伤亡,注意部队战斗力的恢复
第二项,王长虎命令自己的部队尽量在三倍于敌情况发起围歼战,务必消灭所围日军,如果日军反应激烈,可以让他们撤出一些,然后追杀,这是靖的老战术,可是目前由于机械化部队的增加,这一战术渐渐被遗忘,当时靖的实力比现在要低得多,最起码在武器方面就不能比,所以很多年轻人在有了新式武器之后,渐渐地抛弃了一些老的陆军步兵进攻战术,进攻的时候伤亡必然是很大,现在就是捡回老战术的时候,过几年,就是靖的补给、兵员都会出现极大的困难,消耗和整补都不会在一条线上,而日军又是咄咄逼人,减少伤亡就是唯一选择
第三项就是新战区得从新划分;
第一战区还是雷洪;第二战区是黄一虎;第二战区设在河南以北,随之接应以南的陆正部;第四战区是山东战区,主要负责人韩拔山第四战区设在江苏、安徽一线,负责人为付正杰第五战区设在江南湖南一带,负责人是徐英发;第六战区设在云南昆明,主要负责人是章路等等
战区画完之后,胡景中问道:“老板,刘方他们怎么办?”
王长虎说道:“牛海、张子祥、刘方、段志明的部队都去湖南战场,一举消灭入侵长沙地域的日军”
胡景中现在才明白,王长虎为什么不给徐英发一兵一卒,原来老板早想好了,将南部大部分军队送到了徐英发的手里,就是希望他闹一闹,出出彩
胡景中看到新战区的分配方案,脑中感慨万千,原来靖已经如此巨大了
想到这,胡景中问道:“老板,我们目前的主要任务是?”
王长虎回答道:“我听说日军目前正在集结,准备进攻长沙?”
胡景中点头回答道:“好任命徐英发长沙战役司令员,组织部队即刻进入防守,然后反击”
王长虎停了一刻,回答道:“时不待我,这回叫徐英发直接指挥靖四部,将日军围住,狠狠地击退敌兵,然后逼迫日军退出岳阳、长江一线,这样我们就不被动了”
胡景中一一记了下来,问道:“老板,是不是叫发子马上过去?”
王长虎叹了口,说道:“长沙会战在即,叫他自己弄”
1939年9月上旬,第九战区根据各方情报,发现日军主力正向湘北方面集结。第九战区鉴于湘北沿粤汉铁路及其以东地区均为起伏地形,适于大兵团运动,距长沙较近,便于突击;且欧洲大战方起,日本可能利用西方列强无暇东顾之机,迅速攻下长沙,给中国抗日势力以打击,为叛国投敌势力张目,这对日本推进其战略政略均属有利,第九战区因而判断“敌似在九月中旬开始南犯,将以主力由湘北直趋长沙,于赣北、鄂南施行策应作战”。第九战区据此而拟定的战役方针是:以主力“在湘北方面利用逐次抵抗,yin敌于长沙以北地区,捕捉而歼灭之”,“赣北、鄂南方面,应击破敌策应作战之企图,以保障主力方面之成功”。
根据的作战计划,王长虎给在重庆被当成金丝雀养肥的付正杰发了封电报,说道:“即刻领兵东进,协同作战,将日军拖住,为主力调兵遣将争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