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0章 我要修规

午餐结束,又休息了两个小时,天色已经晚了下来,华锐才组织众人参观药厂的其他部分。

照旧是参观通道,只是走另外的半程,从第二车间到第一车间的方向。

大多数人只当是过场,早就不仔细观看了,王博士亦是懒洋洋的跟着,像是条遛弯的泰迪似的,总想扑到什么东西上,耸动两下身体。

其实也用不着众人仔细观看,华锐制药厂的标准,已经远远超过了大多数人所了解的药厂了。像是王博士万般推崇的英国的药厂,也赶不上华锐制药厂的规模——以80年代医药产业的迅猛发展,工厂新建两年,甚至还没有投产,提前购买的机器就要落后了,这种情况下,实在是谁后建设,谁就是更好的药厂。

当然,是在gmp合规的标准下。

能够达到gmp合规,本身就不是一间容易的事。

“咳咳,大家静一下,我们请杨主任给我们介绍一些东西,好不好。”做解说的王君慧也看出大家疲沓了,按照既定方针,将杨锐给祭了出来。

令王君慧没想到的是,杨锐两个字出口,一群人竟然真的精神了起来。

王君慧有些发愣,甚至有些不忿,明明有美女站在你们面前,一个个竟然都像是要睡着了似的,结果杨锐出来了,你们就清醒了?

她却是不明白,今天在场的人里面,起码有一半,是因为杨锐来的。

pcr的价值是随着时间而增长的,等到21世纪的时候,pcr的发明已是神一般的发明了——就是在86年,杨锐发明pcr仅两年多的时间,杨锐本人的地位已经三级跳了。

在世界范围内,学者们基本公认杨锐是第二阶的学者,生物学内部更是如此。

第一阶要么就是拿到诺奖的,要么就是声望高隆的著名学者,第二阶,则是做出了诺奖成果,等着拿诺奖的学者了。

大部分的第二阶学者,拿不到诺奖的主要原因都是年龄太大,活的不够久,以至于等不到诺奖。

当然,诺奖的数量有限,每年都有新的成果涌现,能等到诺奖的难度是越来越大了,但像是杨锐这么年轻的,起码还能等个四五十年,要是再能活一点,等到八十岁的时候,诺奖是不给他都不行的。

在大中华区的范围内,杨锐就生物学内部的号召力是无与伦比的。

许多人对讲解员说什么,是不怎么关心的,但杨锐开口,他截然不同了。

王博士也是立即就竖起了耳朵。

诺奖级的学者讲话,一辈子能听多少次?

杨锐没有像是王君慧那样使用话筒,而是用洪亮的中文,朗声道:“大家现在看到的同样是卫生三级区,是经过我亲自核检的区域,我特别要求由我本人来讲,是因为我希望,日后的gmp规范修改的时候,能够做出相应的修订。”

杨锐开口就要修gmp规范,但在场的学者和医生们没一个觉得有什么不对的。

gmp规范的确是美国做的医疗和卫生行业的规范,的确是欧美通行的规范,的确是经过了多名行政人员、学者和法律人士考察过的规范。

但那又如何?

一名世界第二阶的学者,开口要修你的规范,你只有侧耳倾听的份。

更不要说,杨锐还有独抗律博定而证明正确的事例。

就这一件事,杨锐就能吃一辈子。fda或者任何一个国家的gmp管理机构,都得注意听他说的话。

当然,并不是杨锐说修改,gmp规范就会修改,但是,为此将之列入会议讨论,并给出一整套的文件以确定是修改还是不修改,那也是理所应当的。

事实上,gmp规范原本就是6名美国教授在60年代搞出来的。

它的通行,是在70年代末,美国人以法律的形式将之确定,强制各大制药企业采用才风靡全球的。就学术上来说,杨锐太有资格质疑它了。

再者,gmp规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两种变化方式。

一种是复杂而困难的,也就是发布或修改更新的法令。

另一种则是相对简单,而且被fda常用的,就是颁布指导性文件。

更改法令是相对少见的,几年乃至十几年才发生一次,指导性文件就简单了,当然,后者的效力是不如前者的,而且容易被法庭推翻,但是,鉴于fda在医疗行业内,是类似中国的强力型政府部门,制药企业直接逆反的几率不大,他们要做手脚,通常都是在文件颁布以前做。

一群人都竖着耳朵,听杨锐说话。

尤其是华锐、绿石角和捷利康请来的随行记者,更是举起了摄像机和录音机,一副认真的模样。

杨锐左右看看,很有范儿的指向玻璃另一边的车间,道:“我们现在的gmp规范,对车间做了多种无菌要求,但是,灌装期间的无菌程度,依旧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确,百万分之一的细菌指标,的确是够低的了,但对于病人来说,一颗细菌就有可能是致命,因为我们的输液产品,最终是应用在虚弱的病人体内的。”

“我在这里举一个例子,泰乐胶囊。”

“就因为一个无意中打开的封口,致使胶囊被污染,结果导致了7人死亡的泰勒胶囊事件,采取正确的生产方式,是应当可以避免的。fda关于防干扰包装的规定很好,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有预见性的看到,输液产品的危险性是高于普通片剂产品的。”

看着众人,杨锐直接说出答案,道:“封闭层流装置,必须全面的应用于gmp级的药厂中,从而保证药液始终处于氮气的保护下,既要避免氧化接触,也要避免车间内的消毒不严。同样,药瓶也应该进行抽空充氮,保证含氧量降低到万分之一以下,并且直接进行包装……”

杨锐说的,其实就是90年代初版的gmp规范,而这份规范,自然也是用死人提炼出来的——就像是航空业一样,医疗行业的每一份繁复的规范,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活下来。

而以80年代的生产水平来说,卫生三级车间内进行氮气保护,并不会增加多少成本。

效果却是极其的突出。

记者和某些学者,都飞快的做起了记录。

这可不光是提出问题了,还给出解决方案了,只要消息传出去,任何一国的药品管理机构,都不能等闲视之。

包括中国的。

一些对药厂生产有所了解的人,更听的连连点头,甚至有些心驰神往。

如此恰当的切入点,正是高阶学者们影响世界的正确步伐。

学者不像是政客或者商人,他们影响世界向来是潜移默化的,是凭借着至少是当时正确的思想来做支点的。杨锐如果要以命令的形式,或者大撒金钱来影响美国人的fda和gmp,那是很难做到的事。

但是,他如果是以正确的思想为蓝本,提出一个有价值的论点,美国的fda就是想不受影响都难。对一名学者先来说,这也是发挥影响力与价值的意义所在了。

进一步来说,如果美国的fda受到了影响,中国的药品管理机构,又应该作何反应呢?

想到此点的人,尤其是想到此点的中国人,都不禁看向杨锐。

原本以为只是简简单单,吃吃喝喝的医学贿赂会,竟然真的开成了研讨会,还提出这么大的一个命题。

记者们多数对学术界的事不够了解,或不够关心,但此时联系到fda,甚至更多国家的药品管理机构,一个个的都兴奋起来。

有人看着杨锐说完话,就举手道:“杨锐先生,您的意思,是不是说fda等药品管理机构,应该以华锐制药厂为标准来建设制药工厂?”

杨锐看了一眼,发现是名随捷利康而来的英国记者,就没有太多顾忌的道:“华锐制药厂是高于gmp标准的,但各国制定gmp规范的时候,是应该向高标准来看齐。”

“您的意思是说,美国和英国的制药厂,应该向建设于中国的华锐制药厂看齐?”记者明显进入了挑事模式。

杨锐却不在乎他挑事,毫不犹豫的用英语道:“中国华锐制药厂执行的规范更严格,也更加有效,如果美国和英国的制药厂能这样做,我认为是可以挽救更多生命的。”

шωш★ttKan★C○

挽救生命这个命题出来,英国记者还真的不好接了。

中国记者却是奋笔疾书了起来。

……

第836章 闭嘴,我们是民兵第963章 节奏第1243章 全力支持(求月票)第322章 实验室传说第1227章 士为知己者死第522章 待斩第1135章 团结第1225章 顺序第1511章 乖巧第1203章 堆数量第524章 谈妥第1519章 粗暴安良第689章 电报往来第1230章 融洽第419章 离心机的用法第761章 评论定价第1034章 1000亩第739章 拜访第615章 提问第1174章 大秤分金第368章 漂漂亮亮第772章 地中海贫血症第362章 招揽第649章 说好了第401章 踢出第1164章 火了第428章 一会成名(1 )第640章 拿下(二更)第280章 不够低调第1493章 遗失第10章 满分又满分第35章 新闻稿第1170章 病医第747章 新鲜第453章 子项目第597章 一起去美国第148章 寒假作业第1334章 全员教授第885章 问计第1374章 重组DNA第617章 皆大欢喜(求月票)第538章 图腾第157章 偶遇第409章 私人关系第727章 闲逛族第774章 去铁酮第479章 实验计划第352章 放假第819章 中国学者的正确打开方式第297章 服软(求推荐票)第1054章 务实第1336章 派对第828章 找人第711章 分子料理第1342章 规格第1222章 笨鸟先飞第396章 4月29日补更第706章 去翻天第1229章 相亲第957章 永远不要用第805章 起步阶段第27章 有盗版第538章 图腾第538章 图腾第290章 前程第1078章 流水第678章 hello第1229章 金手指光环第331章 外国教授第422章 李白斗酒诗百篇第1411章 两个世界第873章 裁判员第1219章 对接第33章 全家覆灭第82章 生意难为第1139章 纸老虎第124章 安装调试第1285章 多米诺骨牌第1429章 螺丝钉第20章 取汇款第619章 公章第432章 阴谋诡计第999章 土鸡瓦狗第753章 超额完成任务第671章 江港花园第508章 碳酸饮料不健康第1449章 叹为观止第638章 巨大阴影(三更)第823章 大事儿第1350章 有态度第1477章 抗议第1393章 自带干粮第491章 奖金第808章 装的技术第995章 尊贵的权柄第811章 认门第714章 莫心虚第72章 有资历了第1195章 厉害了第1118章 场面控制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