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1章 瑞典严打

为了抢时间,杨锐就在斯德哥尔摩警局的一间会议室里,开始了瑞典pcr实验室的里程。

这也是全世界第一间专业用于警方侦破案件的pcr实验室,未来的教科书里应当会有所记录。

休斯顿等教授,不管愿意不愿意的,也都得陪着杨锐在这间临时实验室里工作。

他们也能想到实验室的意义,事实上,当第一批dna鉴定完成,众人看着杨锐在一封封的鉴定书上签字的时候,全都意识到了这间实验室的意义。

“我们会将他们全部逮回来的。”阿克曼警官等着杨锐全部落笔,信誓旦旦的说。

杨锐点点头,道:“请警官们注意安全,我们还有更多的任务呢,别把时间浪费在其他事情上面。”

“我们明白的,谢谢杨先生。”阿克曼的语气尊敬无比,就他们现在拿到的名单,破获的旧案的数量已经比一个警察局整月破获的还要多了。

黄金时期的破案率是难以想象的。

想想也能理解,对于86年的世界,或者说,对于86年的罪犯来说,通过pcr做的dna鉴定,简直是堪比ufo的黑科技。

实际上,比ufo还要黑科技。

ufo除了是“圆形”这一点有点令人难以理解之外,其他部分都不太难懂,见过飞机的普通人都不会觉得奇怪。但是,dna鉴定是什么鬼?pcr又是怎么回事?如今全世界就没有多少人能说得清楚,罪犯们更是如此。

谁能想到,当你在夜深人静之时,蹑手蹑脚的潜入几个月前潜入的博物馆,手上戴着方便活动的手套,脚上穿着软底消声的胶鞋,好容易将名画偷走,出卖你的竟然是一根头发?

简直是荒谬。

即使有需要比较的麻烦在里面,dna鉴定依旧会在开发之初发放异彩,就是进口100个福尔摩斯,对于瑞典的帮助,也不会有一台pcr机来的有价值。

“以后的生物学的学生,只要学到pcr,就得知道杨锐先生的名字了。”休斯顿半是恭维,半是羡慕。

“学到dna的学生,也得知道杨锐先生的名字。”旁边的学者赞同的道:“我们以后给学生讲pcr的应用,讲dna的应用,大概都少不了介绍杨锐先生的工作了。

“介绍我的工作,也不是什么坏事吧。”杨锐笑呵呵的将他们的埋怨给塞了回去。

开创世界上第一间警务pcr实验室的名头,也只有与杨锐的pcr创始人的身份并列起来,才有名留青史的可能。单单将这个荣誉交给休斯顿他们,是没有这种价值的。

再者说,杨锐也没有交出的必要。

他们只是想要一间pcr实验室而已,不管是向瑞典警方提供帮助,还是让斯德哥尔摩警局花大价钱建立实验室,依赖的都是杨锐的面子。

换言之,是杨锐数年的学术生涯和社会工作,积累出来的名望,以及他在瑞典期间的操作,才有可能建立起这间实验室,杨锐答应后续将实验室交给斯德哥尔摩大学运营就不错了,开创者的位置,他们是没有资格拿的。

而这份开创者的声望,大约又能刷出不小的成就了。

休斯顿等人之前还有点意识不到,杨锐却是知之甚深。

放在二三十年后,哪个案子没有点dna证据,公诉方都得坐立不安。

这样的成果,说不定真的就留在教科书上了。

对于现代人来说,留在教科书上,差不多就等于名留青史了。不管是作家也好,自然科学学者也罢,谁能在教科书上有一笔,有一段,甚至有一章,那都是相当困难的。许多国家的教科书并不统一,但是,能上教科书的,反反复复其实就是那么多人,超脱不到哪里去。

社会媒体和专业著作的档次就低了,社会媒体的记录价值微弱,专业媒体的纪录往往局限于专业领域,都是算不得青史的。

而在此之下,其实还有第三个档次,通常是附着于物的人名,比如某某建筑的设计师,某某雕塑的创作者,某某事件的发起者。当然,鲁班、罗丹或者陈胜吴广又是另一个阶层了。

对于学者们来说,将名字留在教科书上,不仅有名气上的考虑,更有现实主义的考虑。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能在活着的时候上教科书的,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将不再是问题了,比如经费,比如地位,比如自由程度。

休斯顿等人就是生物学家,还是做了许久pcr的生物学家,此时看着杨锐的做派,都是佩服与后悔并至。

他们佩服杨锐的决断与能力,又后悔自己的软弱与犹豫。

杨锐此时却是没有给他们一丝一毫的安慰的意思。

pcr仪源源不断的产出着成果,而每一份成果,往往都代表着一件陈年积案的破获。

不管是为了社会价值,还是为了个人名气,这都是了不起的成果,也是需要抓住的时机。

叮!

一名被抓来做工的斯德哥尔摩大学的学生,敲响了头顶的铃铛。

杨锐立即走了过去,问:“比较出来了吗?”

“三号监狱1870号的dna,与111578号案件的现场dna吻合。”学生兴奋的眼睛都是红了,问:“杨先生,我是不是找到一个凶手?”

“暂时还是嫌疑犯。”杨锐笑了一下,道:“不过,我们给111578案提供了新的线索是没错了。”

包括杨锐在内,所有的案件和dna样本提供人,都是筛过一遍的。

pcr实验室内没人知道三号监狱是哪个监狱,也不知道1870号是谁,更不知道111578号案是什么案件,他们就是单纯的做技术性的比较。

但越是这样,他们得出的结论,才越是令人信服。

杨锐又核查了一遍面前的文件,确认学生做的没有错之后,又摇响了门口的铃铛。

叮铃。

门边的窗口“啪”的就打开了。除了成批的结果出炉以外,实验室内外就通过这种方式来传递消息。

实在是找出来的嫌疑人太多,以至于瑞典警方的人力紧张。

“监狱案,收到。”窗口处的警察签了字,自去处理案件了。

就像是中国的监狱一样,瑞典的监狱里也少不了多次作案的犯人,他们并不是因为每一次犯罪而被抓,而是因为某一次。

在比较了监狱内的囚犯的dna之后,瑞典的许多旧案都告破获。

通过对囚犯的进一步审讯,又能牵出更多的人。

当然,最受重视的永远是未被逮捕的嫌疑人,但这有赖于警方提供的dna,进展相对要缓慢一些。

即使如此,这一天的斯德哥尔摩街头,依旧是警车呼啸,不绝于耳,不是严打胜似严打。

杨锐的名气迅速的传递了出去,不到几天的时间,就有许多人来到了斯德哥尔摩警察局,前来参观警方的pcr实验室。

这其中,不仅有杨锐需要的瑞典学者,还有来自北欧乃至欧洲其他地方的学者。

杨锐的名字,与pcr混合在了一起,不分彼此。

……

第464章 辞职第769章 新书排名第1364章 尝试(双更了)第1495章 协调第708章 高评价第1218章 卖身票第1100章 变脸第1081章 收益第1381章 现货第473章 千载难逢(求月票)第581章 DNA合成仪第528章 莫须有第571章 刷三观第873章 裁判员第1251章 要确定第369章 回家第391章 看到英镑第890章 忍着点第1219章 合作第563章 基因测序(第二更)第157章 偶遇第1435章 成果奖第735章 不服来辩第217章 万事俱备第1458章 找工作第116章 题海第1174章 大秤分金第405章 换人来做第1050章 义愤填膺第1086章 分化第523章 料敌以宽第539章 自由裁量第725章 热情澎湃的日子第268章 未名湖畔第1188章 个人的小要求第77章 看不懂图纸第275章 科研组第1457章 金羊第889章 老树第862章 技术先行第700章 纪录片第588章 显现第1409章 发布会第1189章 宕机流第888章 传承第1500章 限级第892章 洋气第1410章 智者见智第1355章 圆明园第314章 在家做饭第18章 汇款单第570章 交流生第378章 可以有梦第1248章 我的毕业论文第1285章 多米诺骨牌第514章 鱼头第1239章 来点信心第1456章 仰天长啸第579章 分配第1229章 相亲第1157章 为时不晚第163章 一大波参观团袭来第519章 腌入味(求月票)第1147章 善男信女第20章 取汇款第963章 节奏第207章 授权经营第529章 说理第778章 合作开发第1227章 士为知己者死第1218章 接机第650章 分钱第745章 稳如泰山第132章 金贵的屁股第940章 大麻烦和大动荡第323章 酒精兑水第1048章 核心第601章 20日第二更第386章 委托开发第1226章 升攻防第937章 大报第1395章 主辱臣死第264章 京城第1103章 形体第547章 幸福的烦恼第817章 杨锐是天才第1303章 克星第1254章 运笔如飞第812章 一字千金第981章 救命之恩,先垒个院墙(求月票)第734章 公然歧视第801章 催化剂售出第1248章 我的毕业论文第1523章 我们结婚吧第846章 我要做学阀第258章 彩车第871章 GMP委员会第154章 估分第698章 仓库第1050章 义愤填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