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人尽其才

史贵以最快的速度跑回朋友的住所,搬起试卷就往一中跑。

打开局面是最重要的,如果一中的学生都用了这份试卷的话,其他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就很有可能也选择这套试卷。

王蒙也帮忙拿了一捆,却是跑的气喘吁吁。

再到一中后门,等在那里的学生已有十多人。

稍稍检查一番,几个班的代表就将试卷给分的一干二净。

杨锐在油印试卷的时候就要求严格,蜡纸用到泛虚就废弃,新印刷的卷子也都要经过充分晾晒,仅仅从质量上来说,要比学校里自己印的好几倍都不止。

毕竟,学校里印的卷子,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没有精力和概念去做严格的质量控制,他们大多是以勤俭为首要选择的。

杨锐倒是跟着导师见识了不少国内外的大型企业,简单的流水线规程也很好设计。

史贵站在后花园的路沿上收钱,一会儿,裤兜就被零钱给塞满了。

一中是溪县最大的中学,毕业班和回炉班加起来有12个班,超过600人,和西堡中学比起来,它的教学质量和升学率都要高的多,去年共有20余人考上了大专,其中还有6人上了本科,周边的学生挤破了脑袋也要往里面去,就是冲着这么点儿几率。

相应的,县一中的要求也高的多,若非本校生的话,上它的回炉班得多交50块钱的学费或杂费,是其他普通中学的十倍。

即使如此,县里有条件的家庭还是会尽量的将孩子送过来。

相比高昂的其他费用,2毛钱一套的试卷属于最正常的消费,仅仅一百五十多份试卷,算不得什么。

将最后的几份卷子留给了王蒙,史贵又送了他一包烟,道:“你先帮我看着学校里,再有要的,帮我记一下,我现在就往西堡拍电报,让他们送试卷过来。”

王蒙乐呵呵的答应了,羡慕的看着史贵深一脚浅一脚的跑出视线范围。

史贵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电报,为了说明情况,他足足用了16个字来表述情况:售罄,已预售两百份,速送新货至齿轮厂。

邮局发电报,一个字3分钱,16个字就要四毛八,另要一分钱的电报纸钱,总计四毛九,比买一包大前门都贵。

史贵交钱的时候也觉得肉痛,不过,想到自己刚才恍惚间就卖掉了150套试卷,他又高兴了。

150套试卷是30元钱,他能分到六元,这个数字就挺不少了,要是再加上人家多要的200套,那就还有8块钱等着他。

这还只是个开始。

史贵觉得自己似乎抓住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唯一让他担心的,就是杨锐那边的生产能否跟上。

200套是2400张卷子了,若要扩大销售,自然还要生产能多的试卷,史贵现在都开始后悔,为什么没有坚持找一个印刷厂。

当然,他也就是想想罢了,印刷厂的严格手续,杨锐找找人兴许能弄出来,他却是一点贡献都没有,说不定到时候又少了份额。

想到此处,史贵顿住了脚步,重新思考起杨锐提到的股份问题。

翌日中午。

史贵见到了来送货的两名学生。他们坐了早班车过来,叫了一辆三轮车,车斗里装满了,人只能坐在两边。

“您签收一下。”一名学生递了个像是收据的单子给史贵,也是油印的。

史贵诧异的指指自己,问:“你们不认识我?”

“认识啊。”

“那还签什么?”

“你不签,锐哥怎么知道试卷是你拿走了,还是我拿走了。”说话的学生又把收据给递过来了。

史贵没好气的写了名字,这才关心的问:“拿了多少套?”

“400套。”两名学生掀开后斗的布包,里面的硬壳纸试卷捆的整整齐齐。

“这么多?”在史贵想来,能送来200套就不错了。

两学生互相看看笑了,前面说话的这位稍微壮实一些,先道:“锐哥就说你会问,最近一个月,咱们最少都是这个量。”

“这咋做到的?”

“你昨天电报打过去,锐哥就自己垫钱把兼职的工资给发了。兼职一个小时一毛钱,高一的学生抢疯了。”另一个学生低声道:“锐哥只给了回炉班10个兼职的名额,要不然,500套都是轻轻松松的。”

“那下个月是不是更多了?”史贵连忙追问。

对方摇摇头,道:“锐哥说下个月可能会出另一套,看市场什么时候饱和。”

史贵似懂非懂的点头。

不过,他很快就将此事抛之脑后,卖掉车上的400份试卷才是最重要的。

就在杨锐为自己筹备教学经费的时候,赵丹年也来到了市教育局,为西堡中学要经费和支持。

学校本身是不盈利的,即使收了学费和学杂费,其数额也远远不足以应付开支,何况学费还是要上交的。

赵丹年每年都要跑几趟教育局,这一次更是多了一项工作,打问最新的教辅材料的出版情况。

他的级别虽然不高,资格却老,局内认识的人更是不少,瞅着一间副局长办公室的门开着,就钻了进去。

“咦,老赵来了?”

“老冯?你这是升官了?”赵丹年发现真是个老朋友,高兴的笑了起来。

“就一个处长,五十岁的老处长了,没什么用。来来来,坐。”老冯放下手里的笔,从办公桌后面绕了出来。

赵丹年不客气的坐在房间的沙发上,问:“你管钱不?”

老冯一边倒水,一边果断的道:“不管。”

“管人不?”

“人事全归局长。”

“那就是也不管了?”赵丹年想到什么说什么。

老冯呵呵的点头。

赵丹年眼珠子一转:“基建管不管?”

“不管。”

“那你有什么用?”赵丹年气的吹起了胡子。

老冯被他说的挺委屈的,想了半天,继续倒水,道:“我以前是搞教材编写的,现在还是教材编写。副局长是为了解决我的待遇问题。”

“教材编写,教材编写……”赵丹年念叨了两句,一拍腿,道:“教材编写也行,正好我想问你一问,省里最近有没有出新的内部资料?高考的。”

“没这东西。”老冯放下茶壶,说的肯定。

赵丹年不信:“你可不能唬我。”

“唬你做什么?哎,我说老赵,你是不占便宜,不走点后门,就心不甘啊?”老冯调笑了两句,一拍额头,道:“险些忘了,正好问你个事,你要不来,我还要打电话给你。”

赵丹年奇怪的看向他:“你问我什么事?”

“你们学校有没有一个老师,叫杨锐的?”老冯挺认真的问。

赵丹年脑中闪过学生杨锐,然后摇摇头,道:“没有叫杨锐的老师。”

“你老赵不地道啊。”老冯微微前倾,笑的像是朵凋谢的花似的,道:“我不找你要人,就借几天。”

赵丹年更起警惕之心:“你先说为什么?”

“你不知道?”

“知道什么?”赵丹年怕他误会,解释道:“我前几天就来市里了,还没来得及往学校里打电话那。”

老冯见他不似作伪,这才起身到书报架上,取了一叠报纸,翻出最上面的,放在茶几上,道:“你看,这一期的《中学生导报》有一篇文章,署名是河东省溪县西堡中学杨锐。文章我看了两遍,写的很清楚,有条不紊,循序渐进……这样的人才,放在乡里……不如先借给我,人尽其才……”

他说的口水都干了,才停下来端起杯子,却见赵丹年一脸古怪神情。

老冯觉得有戏,忙道:“你别舍不得了,一个舍不得,耽误的是年轻人的前程。《中学生导报》是硬扎的省级学术杂志,和那些报纸上的豆腐块是两回事,评职称评奖都能用。人家写这么一篇文章不容易,你得体谅着些是不是?”

赵丹年的表情更古怪了。

……

第146章 综述发表第862章 技术先行第1191章 抵押贷款第705章 徒呼奈何第3章 野望第1444章 内行第51章 煎熬的等待第1252章 试枪第276章 科研猿的进化之路第348章 渠道第40章 能不这么复杂吗第1505章 预估数据第219章 实验室在哪第1454章 没有问题第140章 平价肉第592章 自费第1141章 紧密团结第662章 泥潭第1072章 不敢想第431章 一会成名(4)第878章 惋惜第1018章 够吗?第1373章 酶替代法第847章 表忠心第1405章 亮相第1299章 探寻者系列第1342章 规格第378章 可以有梦第571章 刷三观第730章 教学任务第1122章 黄牛第999章 土鸡瓦狗第1217章 完成第549章 公爵王第843章 上电视第768章 记在心里第1500章 限级第148章 寒假作业第707章 静谧第1526章 大结局第51章 煎熬的等待第1212章 一锅搅第833章 杨锐的河东 (求月票)第53章 头版第1343章 战场第154章 估分第694章 私家女仆.avi第655章 行路难第1021章 不客气(求月票)第459章 高级温泉房第487章 百鸟朝凤(5)第920章 谁来都不行第1412章 照片第1103章 形体第451章 千金不换第728章 穷第770章 活力第697章 豪车第500章 短平快第989章 白干第1301章 瑞典严打第879章 梁策第72章 有资历了第771章 拉人面试第1224章 众筹第855章 顺路第1072章 不敢想第599章 后舱第98章 狮子搏兔第211章 专利金第1263章 魏晋名士第一步第1525章 婚礼准备第190章 钱的难处第353章 看看第1484章 载人飞船第987章 克隆第240章 分数线第680章 算术第440章 顶罪第206章 海外市场第1333章 您都给办了吧第633章 字画第997章 我们发房子第137章 植物提取法第896章 写两本第1261章 升舱第299章 因为帅第1518章 社善良第1118章 场面控制不住了第858章 活久见第1041章 打野猪第314章 在家做饭第1296章 最佳方案第67章 翻案第508章 碳酸饮料不健康第181章 查账第804章 领人第1393章 自带干粮第1125章 鹅蛋脸的世界第851章 手榴弹炸鱼与PCR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