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进度

“这下子,理查德就算是知道了吧。”黄茂看着胥岸青离开的背影,问:“这个学生你认识吗?要不然,我去给他说说,先不要给理查德报告,拖延几天算几天。”

“用不着,理查德本来就是知道的。”杨锐略作考虑,说道:“国内的实验室水平,最多也就是咱们学校的这种了,理查德新建的实验室也不可能超过多少,研究员也是一样,除了理查德自己,他也只能从国内找研究员,进度不可能比我们快。”

杨锐还是颇有信心的,他的信心一方面来自于自己,他脑海中的资料和论文,能够让实验少走无数的弯路,而另一方面,杨锐的信心来自于黄茂。虽然黄茂本人没有意识到,但能成功的成长为院士级人物,那他在科研方面一定是有过人之处的。

黄茂现在还没有用高不可攀的事实证明自己的实力,但他已经完成系统的学习和基本的积累,正常来说,现在的他已经具备了在实验室里爆发的基础。区别只在于是两三年后,论资排辈且积累更多,然后在学校实验室里爆发,还是现在就在杨锐的实验室里爆发。

最重要的是,黄茂当年的研究方向,就包括了钾通道相关,对一名研究员来说,研究方向固然有阴差阳错的情况,但要是到了四五十岁功成名就,仍然做这方面的研究,那就一定在这个方向有优势或者兴趣。

作为研究,它本身应当是人类所不知道的范畴,既不知道它的面貌,也不知道研究它需要什么知识,是否需要极强的数学水平?是否需要全面的化学基础?是否需要流体学或者电磁学方面的储备?研究之前,谁也说不上,尤其是在生物体系内,擅长数学的大牛,擅长化学的大牛,擅长物理的大牛层出不穷,无数的研究员既要拼实力,也要拼运气,同样的研究,解读的方向不同,结果也可能全然不同。

譬如dna双螺旋结构这个诺贝尔奖的发现,它是沃森和克里克通过dna晶体x射线衍射照片,分析得到的螺旋参数,没有相应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再牛的犇也玩不转它。

而以马后炮的观点来看,黄茂在钾通道相关的问题上,显然具有正确的解题姿势,说不定还有灵感类的玄学加成。

杨锐觉得,自己配合黄茂,再加上几十万美元构建起来的实验室,这样的组合对付理查德还是有把握的。

理查德虽然是加州大学的牛人,但也就仅止于牛了,他比唐集中这样的北大牛人的牛处在于身处知识的中心地带,有信息的优势和物质的优势。放在30年后的中国,像是理查德这样的教授再来北大,也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访问学者,断然不会得到如今院士级的礼遇。

黄茂却没有杨锐这样的自信,连文献都没心看了,忧心忡忡的道:“理查德一个人也够厉害了,就我看,老唐的凝胶实验室,也是靠他一个人撑起来的,其他助理研究员什么的,也就是助理的水平。”

杨锐笑了:“你自己也是当助理的,是想说自己没用啊?”

“我有没有用没关系,要咱们的研究有用才行,否则麻烦可多了。你能承受研究经费全部白费的结果吗?”黄茂压低声音道:“普通的研究,就算没结果,好歹过程是有用的,咱们现在做的,一旦被理查德抢先,中间的过程也是没用了。整个实验做下来,最少要十万元的经费,就算你有分红……”

“50万。”杨锐打断黄茂的话。

黄茂不解的问:“什么?”

“我准备了50万的经费,所以说,我能承受10万元的经费损失,当然,我也能承受50万的经费损失,现在是二月了,到3月末,我还有新一季度的分红。”杨锐之前的分红也没有花完,因此有着相当多的资金。他现在其实处于一个研究员极完美的阶段——有高昂且长期的专利费回报。

在30年后,大部分的生物系教授,都在追求杨锐所做的事情。为何有那么多的人投身于癌症抗病,或者艾滋病的靶向研究,归根结底,还是这些终身服药的疾病能够提供长期而高昂的专利金。

如果将教授们的资产排个序,生物和医药系的教授通常是排名前列的,而越是基础学科的教授就越穷。简而言之,能够做出专利的教授是最舒服的,一次投资终生受益的典范,其次是能做出项目的教授,以年赚数百万为标杆,超过标准杆的人数着实不少,收入最低的是做纯学术的教授,即使可以搞一些学术腐败,比如将100万的经费弄走50万,但过程复杂亦有风险,总归不是最完美的途径。

80年代的中国,教授们还没有开辟相应的商业模式,一度让卖茶叶蛋的超过了,至于黄茂这样的小讲师,几乎可以和穷苦挂边,听着杨锐轻松说起50万,实在是难以执行。

黄茂担心杨锐是吹牛,不由道:“你还有心说笑啊,这可是严肃的事。”

“我严肃着呢,50万的经费,我保证。”杨锐停了一下,接着道:“我知道理查德肯定是个厉害人,咱们的水平和经验赶不上人家,就不能在经费上吃亏,否则怎么竞争。”

“你这是孤注一掷了?”黄茂瞪眼。

“50万元的经费而已,怎么就是孤注一掷了?”杨锐用炫耀的口吻道。

黄茂摇头:“你就算有100万,也不能这么花吧,难道以后就不过了?要是这个项目能赚到钱还好,要是一分钱都不能回本,你不心疼?”

“心疼肯定有,但事情还要做的,咱们做好了,不光能回本,说不定还能赚一笔。”研究了钾通道,再到制药就是一步之遥,这笔专利会有大批的制药公司有兴趣。

若非如此,理查德也不会想降之昧下来。

“钱是你的,你来决定。”黄茂其实也愿意经费充足的做研究,他耸耸肩,道:“咱们最好现在就开始,只能赢不能输,否则要被理查德反咬一口的,就像刚才那个学生说的,相信咱们剽窃的人,怕是比相信理查德剽窃的人多的多。”

“磨刀不误砍柴工,咱们做自己的就好了。”杨锐指指手边的文献,继续低头看期刊。

要做这种研究,首先要了解前人的研究。若是20年以后,这就是输入几个关键字,然后查找相关文献的过程。但在1984年的中国,检索关键字就没有那么轻松了。

杨锐的脑海中即使有一些论文,也可能全面的无所遗漏,另一方面,钾通道正是现在的研究热点,他们也确实需要知道别人的进度如何,并在别人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论点。这是科研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你要搞黎曼几何,首先也得有欧几里得的几何学做基础,像是钾通道这种论文,需要依托的地基就更多了。

没有数据库,没有搜索引擎,杨锐和黄茂就得一本本的翻书翻期刊。

多亏了北大的条件好,两人的英语水平又高,否则,就是一本成品的论文放在面前,普通人也不敢抄。

多少确定无疑的研究都要被讨论和争论,没有一点儿水平的抄袭论文都是抄袭不出来的。

几本期刊看下去,半个小时的时间就过去了。期间孙汝岳跑了一趟图书馆,帮两人换书,这也是杨锐的银弹攻势得到的额外好处。

黄茂看完了一篇论文,没有紧接着看下一篇,而是端茶喝了一会儿,问:“你说,如果理查德在国内的实验室就是一个幌子,怎么办?”

“什么意思?”

“实验室怎么都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布置好吧,理查德本该争分夺秒,难道就浪费一个月的时间,等咱们学校给他建好实验室?”

“你怀疑他在加州大学,已经开始做实验了?”

“不是不可能啊,他要是下了命令,那边先开始做也不奇怪吧。”

“那我们就要加快进度了。”杨锐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他可影响不到美国。

……

第495章 遛弯第1360章 散发着金光的男人第922章 能关门了吗第703章 拍摄第494章 逃课第1411章 两个世界第1226章 外卖第868章 清晨阳光第1140章 战场第530章 送名额第531章 太难了第1234章 动向第1495章 协调第364章 炸毛第356章 3月20日第二更第1430章 全心全意第354章 探听第1125章 鹅蛋脸的世界第941章 案例出现第110章 自己争取第943章 多赚外汇第1424章 8811工程第1407章 老干部出马第353章 看看第1051章 推荐第1514章 硬起来第691章 倒计时第935章 当得起第1098章 疑惑不解第207章 授权经营第1184章 七次跨膜的疯子第629章 骚动的心第677章 扩散(求月票)第768章 记在心里第379章 再吃会第209章 这么花钱你家里人知道吗第38章 润笔第1517章 落地第285章 此情可追忆第1444章 内行第550章 飘第1380章 宋聘号第626章 彩排第1194章 未来太美第768章 记在心里第1426章 挑选第1231章 闺蜜第51章 煎熬的等待第215章 评价意见第705章 徒呼奈何第156章 最高分第1459章 革命的砖第1059章 只能委屈堂哥了第502章 资料云集第1511章 乖巧第597章 一起去美国第660章 取钱第314章 在家做饭第321章 重做试验第52章 加印第693章 回京第781章 超标第1325章 跪姿第862章 技术先行第1175章 坤表第1332章 杨教授第1337章 众人皆醉我独醒第1284章 调任第81章 外国期刊第536章 挂牌仪式第924章 要我做重复实验吗第359章 共同面对第252章 酒席第1517章 落地第1070章 署名第1166章 划江而治第451章 千金不换第763章 出版日第1235章 世界的恶意第1064章 小实验室第1445章 牛嚼牡丹第116章 题海第815章 选购第383章 这才是报告会第1219章 合作第15章 习题册第1221章 太晚了第721章 请品第124章 安装调试第1526章 大结局第1212章 一锅搅第1410章 智者见智第295章 唐集中实验室第4章 摸底考试第682章 交接第54章 长期无息贷款第1471章 早产羊第970章 死第1234章 保密单位(解释上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