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书画鉴定,保密,老江湖

会议厅内,此次专项工作组的几位负责人,正在轮流督促工作人员整理不断汇总过来的鉴定意见。

陈小华抽空对张鞠几人说道:“第二批鉴定意见汇总后,咱们就要形成初步结论……”

这时,一位工作人员匆匆进入会议厅,来到陈小华旁边对他耳语几句。

陈小华点头:“我知道了。”

他又对张鞠几人说道:“外面来了几位媒体工作者。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得到消息的,等一会儿,要再次强调纪律。”

另一位副组长说道:“现在大伙儿都在忙,很难同时召集起来。咱们可以分组强调纪律。”几个负责人都同意这个做法。

此时,徐老师正在对沈瑜传授经验。

“咱们今天看过两个大画家的作品。我先说说这些年看过八大山人的假画。最常见的是添款冒充:作假者搜寻无款无印的老画,添上八大山人的款识,钤上照像制版的伪印,拿到市场上去蒙骗那些同样不懂八大作品而又期望一夜致富的收藏者。还有不少不填年款只加名款的伪品,更具欺骗性。

还有加跋伪证型的。初涉收藏的爱好者自己鉴赏能力不够,就常常想买一些有名家题跋的作品。假画制造者抓住了这个机会,往往制造一个大名头的跋语附加到伪画上,用以欺骗投资者。有作伪者会在假画上加一段著名学者所题的跋语,跋语以半文言写成,用了一些典故,使人望而生畏不敢怀疑。”

沈瑜见徐老师暂停讲述,开始喝水,就说道:“徐老师,如果我想进一步学书画鉴定,应该怎么提高?”

徐老师放下保温杯,说道:“艺术史上的画家们,不可能全部熟悉。你只能先熟悉几个画家,然后再进一步学习。最常用的办法是,熟悉他们的创作年份以及现有的资料。你今天在鉴定中,其实已经发现了印款方面的问题。能不能说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沈瑜说:“今天这两幅八大山人的绘画,有印款矛盾与拼凑的问题。八大山人一生使用的印信有数十方,这些印章是在不同阶段陆续出现的。晚年常用的“何园”、“黄竹园”、“拾得”等印使用率较高,很多藏家都知道这些印鉴。作伪者认为这些熟为人知的印,可以使人产生认同,从而确认这幅画为真迹,所以就把这些常用的印钤在伪画上,但他们往往没有了解这些印件的启用年和废用年,结果露出破绽。”

徐老师说道:“不错。你熟悉了八大山人用印规律,熟读八大山人年谱,就能应对。还有一种假画也很有迷惑性。八大山人的伪画自清中期就充斥于世,作伪者为使赝品更具欺骗性,往往在伪画上东拼西凑加上许多云山雾罩的证据。不少作假者假借合璧形式,在画面上加上一段与八大山人同时代名人的题诗,具有很大诱惑力。如果对相应历史不太清楚的人就会轻信。”

沈瑜赞叹:“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以后我要多找机会向您请教。咱今天还看过陆俨少先生的伪作。您有没有比较直观的判断办法。”

徐老师想了想,说道:“你对仿作的判断的已经很准确了,从绘画角度去考虑就很直观,

如果让我来判断,我会从画家的创作年代开始研究。

1989年,陆俨少先生南迁深阵,他在20世纪50、60年代以及80年代末后创作的作品,多数被海外或深阵的收藏家所藏,在魔都与临安一带存量较少。

20年前,艺术市场包括拍卖会里,陆俨少先生得真迹多于伪作;10年前,真伪作品势均力敌;现在,赝品大大多于真迹。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仿制陆俨少先生的作品,有三个来源。“临安仿”出现于1993年左右,摹仿的是陆俨少晚年的作品。仿品的制作水准较次。“魔都仿”始于1995年前后,作假者他们多是照着画册或图片资料对临。摹仿的是陆俨少中晚期的山水、花鸟画作品,仿品亦存在明显的差距,总体功夫不到家。

最后是“港程造”,源自港澳地区,1990年前后就有“试验性产品”,1995年后,重点仿造为内地鉴藏家所不太熟悉的陆俨少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仿古或写生类型的作品。由于原作就藏在港澳地区,造假者只要对着影印件复制,就足以让一些内地鉴藏家上当……”

徐老师谈兴正浓,一位工作组的负责人走过来,将鉴定专家们召集到一起。

“各位老师辛苦大家!等一会儿大家签字之后,就可以离开。工作人员会按名单与签名,发放劳务费。

谷</span>  有件事情要强调,大家来鉴定古玩的事情需要保密。不能对外说出咱们的工作情况。在借调诸位来之前,已经与老师们的单位协商过。”

众人已经听过要求,纷纷答应。

一位工作人员拿来了签字表,让每个来参加鉴定的人签字。

余老师和徐老师打算回博物馆,沈瑜约着两人一起走。走之前,他悄悄过去与张鞠居打过招呼。

到了楼下,有工作人员引导他们离开大厦。沈瑜看到看到有几个拿着话筒的人,迅速走了过来,分别对于老师几人问道:“老师您好,方便接受一下采访吗?”

一起离开的几位鉴定师纷纷摇头表示拒绝。几位记者不肯罢休,亮明了自己的身份,某某日报,某某报纸等等。不管几位鉴定专家是否同意,自顾自的问起来:“几位老师,这次鉴定的成效如何?

陆续走出来的鉴定师们不理对方的问话,快步离开。

沈瑜和于老师二人刚刚走下台阶,又有一批的鉴定专家走出大门。

一位媒体工作者,认出了去一位鉴定师的身份,急忙凑过去问道:“吴老师, 听说这次拍卖的大部分书画作品是仿品。你有什么看法?”

沈瑜听到了问话,就放慢了脚步,回头看到吴老师拒绝回答问题。

媒体工作者有意用激将法师,问道:“吴老师,听说这次有问题的绘画,曾经在您供职的博物馆展出过。您不方便说,是不是受到了什么压力?”

吴老师似乎被对方的问题,弄得有些不高兴:“你说的展览,我不知道。就算我说了什么,你也没办法刊登。”

记者当即说道:“您能说,我们就能刊登。”这时,有工作人员过来,将媒体工作者劝开。

沈瑜听到这几个人的对话,似乎有些故事。他看距离大厦已经有一点距离了,就向徐老师询问媒体工作者所说的事儿。

徐老师低声说道:“今天咱们只是鉴定了这次事情的部分古玩。据说其中有一批画,在老吴供职的博物馆展览过。”

沈瑜:“吴老师岂不是有责任?”他一边问话一边看向远处的那位吴老师。

徐老师笑了:“老吴是老江湖,那批画办展览的时候,他不在博物馆,正在外面访问研究,没机会鉴定那些画。”

沈瑜:“……厉害!”

第1068章,富兰克林手稿,常家消息第706章,竞争升级,不认识的东西第698章,旧货市场,又见大象摆件。第451章,帷幕拉开,福字第1113章,交换产生的盈利,回国第1135章,玉器,双联瓶,铁质扁壶第108章,白玉甪端香薰第319章,姐弟,交易,定窑第1002章,腹有诗书气自华第1074章,临汝窑,元青花第418章,冬青釉,官釉。第1044章,线索,偶然发现唐代器皿第1063章,找到底座,任务奖励第六十三章,奖励来了第195章,乐曲,咖啡,西洋家具第310章,明代铜狮镇纸,佩罗画廊第1026章,目标,19世纪的水粉画第339章,重量级嘉宾,开业第727章,萨金特的素描,一对玉器第368章,收藏的享受,剧组到来第1175章,旧货市场,一对金属椅子第359章,各有收获,约定第1165章,权衡利弊,主动与被动第516章,拨开云雾,柜子,短剑第196章,钢琴,小提琴,选材第939章,银器的拍卖成交,好戏第152章,解决问题第1094章,价格约定,再到洛山基第715章,三幅粉彩作品,任务进度第1121章,博物馆开馆,重要客人第1246章,任务奖励,伦顿寻宝第1236章,16件庭院陈设第609章,临安糕点,意外无处不在第571章,财富奖励,请人与请客第1073章,过年,鉴定,心知肚明第260章,轻松过关,年轻人的聚会第321章,青瓷方瓶与青花大罐第282章,生意兴隆,陈晨的求助第137章,起拍价太高了第872章,明代古琴,木雕佛像第616章,房子,美食,美景,这边独好第172章,独门独院的小洋楼第819章,超过二百万英镑,二个邀请第981章,买下绘画,典当行老板第1176章,17世纪与18世纪的地图第127章,明代--书画合璧手卷。第395章,加入盛宴,地位差异第231章,940000,拍卖会上的巧遇第1159章,不靠谱的人,送上门的线索第248章,得胜图,宝藏猎人任务第734章,愿者上钩,重要的化石第819章,超过二百万英镑,二个邀请第651章,还施彼身,到达巴厘第392章,亚述泥板书,不能碰的麻烦第1033章,转手就卖三百万第328章,反击手段,一场好戏第315章,诱饵,美好的生活第1166章,时代拍卖预展,木器杂项第508章,八景,高丽绘画第499章,罕见的铜质花瓶,前倨后恭第296章,美刀,隐藏的宝贝第405章,青瓷,访客,造像第510章,像抱月瓶的高丽扁瓶第390章,出发,让人惊讶的接机第1169章,万美刀的摄影作品第1075章,元青花的仿品,关键第732章,狸猫换太子?当场拆穿第425章,雪景,瓷画名家第884章,数学书,铜胎画珐琅执壶第1188章,二本书和三个设计作品第一十四章,正隆元宝第1240章,欧窑宜钧,张鞠的消息第378章,没有秘密,重量级作品第152章,解决问题第307章,公元前5世纪—玛瑙四面吊坠第799章,滴水不漏,又见赝品第466章,长远的利润,未来可期第952章,弥勒经,玉臂鞲第194章,清朝红釉瓷器第769章,石雕瑞兽,龟形基座第729章,修复技能提升,个人收藏第1080章,泛海酒店的股东,拒绝第276章,买到白玉罗汉摆件第142章,乔迁新居,布置古董第1093章,修复的奖励,纷至沓来第863章,摄像机,大明成化年制第394章,游戏角色,新任务第1157章,漆器,清雍正分层香盒第458章,17000000,计划顺利第307章,公元前5世纪—玛瑙四面吊坠第1060章,送上门的机会,烟雾弹第457章,牺首尊的成交价第813章,富豪,索菲亚的意见第860章,慈善商店中的大惊喜第784章,无宋木,不成馆第189章,总成交价超过预期第六十七章,佩奇去哪了?第109章,三足炉与寿春宝盒第522章,库存加设备加商标第823章,收获,玩偶任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