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人才济济

关中大旱,从关中迁移而来的流民极多!在吕布异峰突起,执掌了整个并州,使并州免于祸乱之后,大批的流民也是赶往了并州避乱。而这些为了避乱的人中,自然也有许多贤才!纷纷涌入晋阳!而由蔡邕杨俊荀攸等人所在的晋阳书院,也是声名大振。

长廊上,两道人影并肩而行。

“哎,没有想到昔日和崔公一别,竟成永别,实在是……”

左边一人,七尺多身高,年约三十,身穿青袍,眼睛细小,却是极为有神。举止投足之间,都是有着说不出的儒雅感觉,令人颇觉得亲和。行走在长廊上,步伐稳健,缓缓言道。

“世事难料,国步艰难啊……咳咳……”

右边一人,身高略显魁梧,身高八尺,年龄也大约不过三十多,身着黑袍,面带病容,不过走了几步,便是一阵剧烈的咳嗽!那旁边的侍从连忙过来搀扶,可是却让其止住,“国难思良将……那国贼董卓虽死,可那西凉军的余孽却依旧在长安作乱……荀公达,我却无你这般洒脱了……咳咳咳咳……”

“元平啊……崔公已去,你这日夜忧虑,病体沉疴,又是何苦……”

左边荀攸摇头一叹。

在他身边的这位男子,正是崔烈长子,崔均崔元平。

自崔烈在长安为国捐躯之后,这崔均便是日夜忧虑,没有一日不想手刃这李傕郭汜两恶贼,为父亲报仇的。可是多日的忧虑,加上从长安到这晋阳所经历的颠肺流离,让他的病体愈重。这荀攸看在眼中,也是颇为感慨。

想那崔烈,也是一代名士,位极三公!可是在这乱世之中,也是未能幸免于难!想想也是令人唏嘘不已。

“公达,这可不是你的性情……想那董贼当权时,你都敢密谋诛贼,胸怀大志,可是如今面对那些乱贼,又何以沉默不言,反在这晋阳闲逸下来,为区区讲学先生了?你我两人,正值壮年,也应当是立下一番功业之时……”

崔均看向荀攸的目光中,带着些许疑惑。

“这经历一场生死,什么也就看开了……什么功名,也只是一场虚名罢了……”

荀攸笑笑。

两人继续走着,从那厅堂间,传来激烈的争辩声!崔均驻足,竖起耳朵,凝听片刻,望着那席间十余位士子据理力争,也是哑然,“这位可是山阳王仲宣?”

“正是。”

荀攸轻轻一笑,“何必如此惊讶,这晋阳书院,如今可是人才济济呢……关中之乱,让诸多人避祸晋阳,一代名儒蔡中郎在这晋阳讲学,可是吸引了不少学者。如今就我所知,能够知晓名字的都有十数余人,如王粲路粹顾邕阮瑀等人,皆是蔡中郎门生,受其提携……更有从关中避乱而来的苏则孟光射坚射援等辈……”

关中的大乱,使得许多的人才也是纷纷前往诸地避乱。而并州因为这晋阳书院,也是吸引了不少的人才。

“哎……不曾想到,这晋阳书院,居然是这般模样……可惜我弟州平却……”

崔均也是有些可惜。

“哦?不知这州平去了何处?”

荀攸询问道。

论名气,这崔均的弟弟崔钧崔州平,还要比崔均更大一点儿。而那崔烈广为人知的铜臭故事中,其杖责的就是这位崔州平。那时的崔州平,便颇为聪慧,崔烈用钱买上那司徒之位,问这个崔州平众人如何看待,可崔州平却是论者嫌其铜臭。气得崔烈拿起手杖追着崔州平便打,只是这崔州平却是跑了,崔烈气而骂他,老子打你,你还敢跑?这还是孝子嘛!大汉以孝治国,自然都是十分将孝义的,这崔烈以这话教训崔州平,若是其他人,立马乖乖不动了。可是这崔州平却是不同,他依旧是继续跑,一边还辩解着,舜孝顺他的父亲,可是还是小杖则受,大杖则走,所以并不是不孝。

由此可见,这崔钧的聪慧!都敢据经论典的反驳他父亲了。

只是,这一次崔钧并没有跟随崔均来这并州,他们哥俩的关系,并不好。因为这崔钧曾经参加过关东诸侯讨伐董卓的事情,让他老子崔烈被董卓关了起来。这件事情,崔均一直责备着崔钧,崔烈战死之后,只有崔均一人来到了这晋阳。如今见荀攸问起,崔均也是恨铁不成钢的说道,“州平年少,父亲去后,本来我这个长兄应该管管他的,可是他却事事不顺我意……这一次我到这晋阳,州平他却和石广元去了荆州……”

石广元,便是石韬。三国演义中,有这样的介绍,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崔州平孟广威等人为友,常常在一起畅谈阔论,游山戏水。

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能够同诸葛亮这样的人物为友,这几人的才识自然也是不差的,只是如今这徐庶来了这并州,这五友可能只变成四友了。

“荆州?”

荀攸抚摸了下长须,悠悠一笑,“这襄阳名士甚多,况且也是繁华富庶,免受战乱之苦,倒是不如这晋阳这并州,纵有一时安稳,可依旧是征战不绝的好……如今这袁军兵锋已至,晋阳人心惶惶!你看看,便是这晋阳书院中,都有不少人还支持着这袁冀州……袁冀州之名望,可谓高矣!元平你来得,可是不凑巧……若是这晋阳易主,岂不是又要迁移他处?”

“咳咳咳……”

崔均又咳嗽了数声,断然摇头,“我倒是认为这袁军恐怕夺不了这晋阳……那温侯,我也有数面之缘……其勇猛冠绝天下,虎牢一战,视天下诸侯如小觑……袁军势虽大,可夺下这并州,也只怕不易……况且你荀公达都在此处,淡然自若,想必也是颇有信心了?”

“呵呵,这信心嘛,我倒是真的没有……”

荀攸脑海中似乎又回忆起了那日与吕布交谈的一幕来,也是那一次,让他对于这个猛虎也是刮目相看。目光,放在了书院中还在辩论着的诸多士子,荀攸淡然一笑,“如今为这吕布镇守后方的你猜是谁?贾诩贾文和啊!若是势急,恐怕这贾文和,还是会独善其身……”

第162章 发怒的袁胤第327章 初生牛犊孙伯符第6章 虎父无犬女第292章 长驱直入第四百六十五章 小霸王孙策第181章 共约白头第425章 张燕的野心第435章 君辱臣死第33章 胡轸之死(二)第392章 北地若无吕奉先,安有汉土邪!第四百六十六章 孙策攻范县第270章 贾诩的取舍之道第228章 须祢之死(一)第274章 虎父安有犬子乎第417章 沙场立功,便在今朝第369章 互为表里第95章 三老第348章 如鲠在喉第106章 庞德公(求订阅!)第373章 民屯与军屯第63章 人我要了,马也是我的!第213章 敌将授首第49章 天下骂名,儒愿一力担之!第58章 下一个白马将军第四百七十六章 斩杀使节第308章 打曹操的脸第151章 典郡书佐第5章 蔡邕下狱第301章 士为知己者死第86章 不入山野之间,不知民间疾苦!第54章 狼骑至第360章 秦直道第四百五十一章 战夏侯第389章 天然池盐第181章 共约白头第95章 三老第173章 财大气粗袁公路第四百五十二章 休走第13章 若不胜,取吾头!第386章第213章 敌将授首第132章 熊罴之力!第102章 月饼第308章 打曹操的脸第365章 废弃的长城第322章 并州义士何其多也!第38章 河内司马家第107章 寇亦往,我亦可往!(求订阅!)第17章 趁夜袭营第14章 牛辅,我反掌可擒之!第464章 退军第187章 常山赵子龙第469章 二十年取天下第101章 商市第356章 大丈夫立世有所为,有所不为第331章 幽州之变第292章 长驱直入第140章 一室之不治,何以家国为?第425章 张燕的野心第246章 魁跋之死第11章 温侯,君子之风?第413章 破阵第353章 第三把五十二章 衣锦还乡第191章 君侯神射第146章 晋阳书院(为第一个长老糖的加更!)第188章 赵云vs张辽第四百六十二章 人死安能复生!第四百四十章 收田租令第57章 归家第392章 北地若无吕奉先,安有汉土邪!第387章 雕河之死第287章 南阳许子远第248章 我知奉孝,奉孝知我第407章 只争朝夕第194章 晋阳乐,不思归第403章 岁举第四百六十六章 孙策攻范县第四百八十七章 夏侯惇赤膊战孙策第86章 不入山野之间,不知民间疾苦!第413章 破阵第184章 雪人第31章 这些人,足够了!第71章 壶关攻防战(二)第364章 稽首第322章 并州义士何其多也!第310章 守城第112章 血的代价!第163章 君侯为曹袁所逼,谁能救之?第61章 司马家的千里驹第7章 欲离长安第182章 苏双张世平第360章 秦直道第四百四十七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第368章 以势压人第369章 互为表里第238章 汉秉威信,总率万国!第92章 立威第187章 常山赵子龙第155章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第189章 张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