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正名

却说王邑这些人还在因为吕布袭击东垣而焦头烂额之时,郡北却是又传来了惊天噩耗,徐晃的一万精锐竟然在不到半日的功夫,便是攻克了蒲子。整个郡北为之震动,永安、北屈两城的守将做出了如同东垣王洮一般的做法,在徐晃的大军还没有到来之前,便是将印绶挂于公堂之上,匆匆逃命去了。

没有了守将,永安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便让徐晃轻易夺取了。而北屈也因为北屈令弃印绶而逃变得岌岌可危,若不是北屈县尉及时地站了出来,临时组织了一些兵马抵抗,只怕也是会如同永安那样失陷了。但即使如此,以北屈一城之力,又能够挡住徐晃的大军多少时日?而北屈一但失守,那么平阳、杨县、临汾、降邑这些郡北的城邑又能够坚持多久?

“徐将军不愧是世之名将!”

东垣的府衙内,吕布以及众僚属也才收到了传来的军报。对此,向来都不怎么夸赞人的李儒都忍不住感叹了一声。

这和吕布他们突袭东垣有所不同,王邑向来都没有防备过河内的徐荣,即使有所防备,也不会想到吕布他们会沿着黄河向西袭击东垣。蒲子、永安这些地方,王邑很早便是作了部署的。从吕布将徐晃调至离石后,王邑便是注视着徐晃的一举一动。攻克蒲子,绝不是如吕布他们攻克东垣那么简单。

“破狄将军既然攻克了蒲子、永安,那么我们应该立刻兵进安邑!”

一旁的徐荣看到李儒竟然都称赞了徐晃,这向来沉稳的他,居然也忍不住朝吕布请战,“主公,荣请为先锋!”

面对徐荣的请战,吕布只是放下了徐荣遣使传来的密信,扫视了一眼众人,最后目光落在了边角处的一个位置,“公达,我看你似乎有话说,不妨明言。”

荀攸正了正身子,名门子弟的他,很多习惯也是刻进了骨子里。此时的他,在吕布的这个幕僚集体中,还是处于一个偏尴尬的位置。

首先,他不是跟随吕布最早的谋士,在他正式投靠吕布时,吕布都成为了大汉的并州牧,拥有一州之地,其麾下也有了诸多的谋臣良将。他的到来,可以算得上是锦上添花,却算不上是雪中送炭。其次,他效忠吕布后,未立寸功,便让吕布任命为军师,成了吕布的五大谋臣之一。当然,以荀攸的名望,这些也自然不算什么,更何况他的效忠,对于吕布这个集团来说,意义非凡。只是,没有资历,又未曾有多少功劳的荀攸,却又居高位的,私底下还是会受到一些非议的。很多人都还是会怀疑荀攸的实力,觉得他名不符实。尤其是那些军中的将领。他们向来都是以实力来看人的。

“我以为我军下一步,不应进兵安邑,应继续西进,攻取大阳。”

荀攸的声音颇为温和,“安邑是河东的治所,城坚粮足,绝非是强攻便能攻下来的。东垣失陷,安邑定然会早有防备。且王邑为昔日帝师刘宽之弟子,乃是世之名士,朝廷所任命的河东太守,仓促进攻,必然无功而返。”

“兵法云,速战速决。”

徐荣向来瞧不上荀攸这些世族名士,他当年和董卓在雒阳的时候,见过了太多的那些自诩为名士的可笑之徒,以为荀攸和那些人也并无两样。故而,在荀攸浅谈之后,反而是引经据典地反驳,“如今正应该携大胜之威,兵临城下,让那王邑明白我赫赫军威,不要妄图抵抗!况且,东垣失陷之后,安邑纵然是有所防备,可仓促之间,又能够从容调度多少兵马?我军仓促进攻,他军未必便不仓促防守。若是继续耽搁下去,只是给那王邑更充足地时间备战!”

“若是仅仅只有我军一路,那么自然是应该依徐太守之言,可是如今破狄将军连克两城,威震郡北,不用多少时日,便能横扫郡北,我军更应该去攻掠郡南诸县邑,以此来胁迫王邑出城与我军交战。”

“他若不出城呢?”

徐荣反问。

只是,他这话一出口,便是立刻觉得有些不妥了。

“王邑不出城,那么我军可攻克郡南诸县邑,破狄将军也可横扫郡北诸县,那时一南一北合围,区区安邑一座孤城定可轻易破取。”

郭嘉应道,“我以为公达之计甚好,不必如此着急攻取安邑,可先取河东郡南诸县邑。”

“很好!”

静静地听了众人言论之后的吕布这才出声,“公达、奉孝之言甚合我心,但子兴之言也颇有道理!只是无论是先围安邑还是先取大阳,这都不是眼前最为急迫之事!”

“还有何事更为急迫?”

徐荣问道。

却见吕布双眼猛放精光,“兖州之别,公台曾和我说,河东之行夺城易,收心难!如今看来的确如此!今时今刻,我们更应该先正名!”

“何为正名?师出有名!我近来多有听闻,诸多河东百姓视我军如同洪水猛兽,豪强大族视我等为生日仇敌,东垣失陷之时,纵然东垣令王洮弃城而逃,可城中却不乏那些为王邑死节之士!诸人皆言,王邑为河东太守数载,功绩不菲,活人数以万计,而我却仅仅只满足个人的野心,便擅动刀兵,兴起灾祸……如此种种,以至于军心动摇,人心惶惶……”

“主公……”

成廉、魏越、宋宪、侯成、曹性包括徐荣在内的诸多将领纷纷失色!

“如此之言,实属可笑!”

吕布猛然喝道,“王邑为政数载,众人皆知他活人数万,又有几人知道河东这数载之内,增添了多少尸骨?河东匪患不绝,这是为何?还不是那些豪强大族多行不法,地方官吏贪虐无度所致!富者良田阡陌纵横,家奴美婢数不胜数,出门宝马良车,百千奴仆相随,而穷者,却几无御寒之衣!河东子民活不下去了,这才上山为匪,这根源一日不除,河东匪患何日能绝!我在并州效仿光武行度田之事,所为何事?为的便是我并州子民不会和河东子民这样艰难,为的是让所有人有田可耕,有衣可穿!为的是不让那沟壑之间,看见那一堆堆的弃婴!”

“王邑无罪?那河东子民为何如此艰难!王邑无过,那河东豪强大族何以能如此跋扈!我今征伐河东,便是兴堂堂正正之师,伐无道之辈!”

第439章 望子成龙第13章 若不胜,取吾头!第392章 北地若无吕奉先,安有汉土邪!第87章 用我手中剑,荡尽世间恶与丑第217章 运气背的侯成第四百四十四章 幸灾乐祸的袁公路第21章 牛辅之死第407章 只争朝夕第283章 颍川阳翟郭氏第415章 黑山不可无燕帅!第360章 秦直道第193章 赠袍第161章 弃械者,不杀!第319章 屠戮第264章 永不背汉!第四百七十二章 鄄城破第72章 薛洪送信第413章 破阵第152章 太原王凌第133章 古之恶来(为本书第一个护法糖的加更!)第404章 欲平匪患第371章 吾要三千骑!第182章 苏双张世平第248章 我知奉孝,奉孝知我第59章 如若用之,河内太平!第四百七十九章 兴奋的袁术第195章 孙伯符不似屈居人下者第四百七十八章 李进的傲气第21章 牛辅之死第336章 改进铁犁第325章 诛文丑第4章 安定军心第138章 问君几时归?第46章 你乃王八,子孙后代皆王八蛋尔!第288章 沮授之计第91章 敢不从者,诛之!第70章 壶关攻防战(一)第221章 须祢的时代,结束了!第128章 顺者昌,逆者亡!第401章 那一箭的风采第282章 活擒郭图第386章第322章 并州义士何其多也!第346章 晋阳流民,如此之多也!第132章 熊罴之力!第176章 好色不是坏事第四百七十二章 鄄城破第24章 李儒归心第261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第419章 辉煌战绩第376章 羌人独畏段颎,岂不惧我邪?第363章 两千石可谓成大器乎?第319章 屠戮第82章 唯才是举!第11章 温侯,君子之风?第294章 大戟士第363章 两千石可谓成大器乎?第165章 带上他们的头颅第12章 征战谁为先?第82章 唯才是举!第269章 尔等凡夫俗子,岂可与吾相提并论乎?第215章 弓弩手,发射!第130章 赫赫军威!第81章 太原世家第81章 太原世家第431章 燕之头颅,可值百万?第11章 温侯,君子之风?第419章 辉煌战绩第5章 蔡邕下狱第108章 斥候之血(求订阅!)第255章 我养你们四千骑有何用?第275章 立足之战第172章 河北名士逢元图第174章 河北名士,无礼之极!第305章 发怒的袁绍第206章 破城!第四百七十七章 有进无退,有死无生第351章 紫气曜日第四百四十二章 飞白体第146章 晋阳书院(为第一个长老糖的加更!)第180章 吾家千里驹尔!第409章 仁德(4k)第135章 谁与我屠之?第四百七十三章 卞氏第129章 汉人,如此无礼!第302章 此生,无憾!第37章 暗司第四百四十七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第119章 诸君,还能战否?第430章 胜败之论第64章 张杨书信第267章 黑山贼寇第四百四十二章 飞白体第335章 孝悌力田(下)第207章 我要走,他拦不住!第501章 王邑之梦第329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第163章 君侯为曹袁所逼,谁能救之?第四百五十二章 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