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寻走后, 梁凉的病也好全了,搬家一事马文才没提起,他也全当没听过这话。
两人像什么事也没发生, 依旧住在同一个院落里, 偶尔谈笑聊天, 好不惬意。日子像流水一样划过, 转眼便是一年过去了。
一切都没有变, 又仿佛有些不同。
尼山书院门口,山长带头立在那里,正朝前方官道遥遥张望。
众学子保持沉默, 在山长的威严下,谁也不敢喧嚣, 要知道今日来尼山的贵客身份很不同呢。
说起贵客, 他们前几日刚送走了有女诸葛之称的才女谢道韫, 说起这位先生,倒是有几分不凡本事, 只是毕竟是个女子,也到了出阁的年纪,还是要嫁人的,将来也要像平常女儿那般过活,相夫教子, 侍奉公婆。
这个世道毕竟是男儿说了算的。
谢先生走了, 朝廷派了人过来, 他们此刻便在等那人。
可不知这次是什么人, 看山长紧张的样子, 此人必定不凡,兴许与尼山有什么大渊源呢, 学子们在心里暗暗猜测,虽对谢先生的离开感到惋惜,更多的是对未知的憧憬和向往。
梁凉有些心不在焉,朝廷会派什么人来?总不会是那个人,所以,是谁都不要紧吧。
这一年来他都没去想那个人,他不知道自己对他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情,反正人都走了,想来做什么?
这次他也没什么好期待的。
遥遥的一顶轿子进入视野,人群沸腾了,一个劲往前挤要看个分明。
梁凉被他们挤到后面,也不生气,依旧立在原地,望着被人群遮的严严实实的一点模糊的轿影发呆。
有人从人群中挤出来,挤到他身边对他笑笑,“梁公子,可找到你了。”
梁凉转头看,是于彤,正望着他微笑。
这一年来,他个子拔高不了,和梁凉立在一起都等高了。
于彤读书很用功,非常用功,这是大家公认的。因着原先跟着马文才的时候偷偷念了点书,识些字,他本人有些天赋,加上其读书刻苦,上进用心,果然进步神速,做起学问来有模有样。
他来尼山也一年半了,不止个儿拔高了,脸部轮廓也长开了,他的皮肤偏白,模样又斯文,看上去真有几分翩翩少年公子的风采。
梁凉颇有种吾家有儿初长成的感慨,他当时第一眼见他,他才到他肩膀呢,非常乖巧的样子,这孩子是真招他喜欢,才想着怎么也要帮帮他,这孩子也很争气,他向山长求了情收他,他并没有让他失望,他努力求学,才有了今时今日。
梁凉抬手拍拍他的肩,“快别叫我公子,我同你说过,我们是一样的人,没什么高低贵贱,我们同是尼山的一份子,将来也将共赴考场,考取功名,你明白吗?”
于彤露出一口白牙,“是,梁公子。”
梁凉扭头不理他,气呼呼的。
于彤忙拉住他服软,“是于彤错了,于彤听你的,以后就唤你阿凉了,阿凉,阿凉,好不好?”
被唤了名的人顿时眉开眼笑,他原生的一副秀丽容颜,这么开怀一笑,眉眼间全是浓浓春色,生动之极。
那双眼睛像是黑琉璃般剔透,纯洁无暇。
于彤怔怔看着他,目不转睛。耳中听的梁凉假意咳嗽,方察觉自己的失态,忙找了借口匆忙走了。
梁凉摇摇头,没说什么。
人群中分出一条路来,原是贵客进门了。
梁凉自发退到后面,遥遥见着一人同山长并肩而来,此人一身白衣,一头乌黑长发松松弯起,姿态闲适,容颜雪白,其身姿美好,气宇高华,真如谪仙临世。
师兄……
心跳到嗓子眼去了,眼眶忽然热了,心里有些酸楚的动荡。
只是一瞬间的恍惚,梁凉醒过神来,遥遥头让自己清醒。
不是,不是他。
虽然气质很接近,但却不是。近了才发现二人的不同,此人眉眼温柔和气,笑容温暖,长相十分精致柔和,师兄则偏于雅致,沉静,眉宇间多了几分漠然,几分凛冽。
既相似,又全然不同。
这世上会有这样两个人?
学子们的反应跟梁凉差不多,皆是震惊于此人的美貌,三魂去了七魄,多数人皆是痴痴呆呆的样子。
山长震怒,恨铁不成钢。但若说怪罪,又无从说起。
也是,谁叫他生成这样,怨不得他人贪看。
梅生,是他的名字。
人们常称他“梅翰林。”
据说,梅生曾是山长的得意门生,当今圣上倚重的朝臣,曾担任太子太傅一职,现任翰林学士,奉当今天子之令来尼山考察。
知情人却猜,他是顾念着尼山书院的栽培,自动请缨来拜谢老师的。毕竟尼山再出名,圣上也没闲功夫管你尼山的事。
梅生此行轻简,只带了两个侍从,山长便命人在东厢房收拾出两间屋子来,备了许多衣物用品,并时不时有精致点心奉上。
看这架势,梅翰林是要在尼山小住一番了。
外头热闹,梁凉趁山长没留意避回房,房门一打开,他呆了下。里头有人半倚着床,头低着,手中拿着本书在看。
他在屋里啊!
梁凉放轻脚步,谁想床上的人早听到动静抬头看他。
梁凉淡淡道,“文才兄,外面有热闹,你不去看看?”
马文才放下书,以手支起下巴,兴致缺缺的样子,“没兴趣,我想一个人看会书。”
说完又捧起书本看个没完。
他说了一个人。
梁凉退一步,道,“行,你慢慢看,我不打扰你了。”
他拿了件衣服披上,安静的从房里退出去,房门关的牢牢地,没有一丝缝隙。
本想回房睡个午觉躲懒的,看来是不成了。
他与马文才虽住一间屋子,两人向来相敬如宾,马文才对他多数是客气有礼的,两人见了面一般都是客套几句便各走各的。相处了一年同开始没有什么分别,人说的君子之交,大抵如此,不过是点头之交。
相较于他,马文才也许更愿意同祝英台亲近,这是他偶尔一次撞见两人一起散步得出的结论。
马文才看祝英台的眼神,很不对劲。
那一刻,梁凉明白,心里长久担忧的事,成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