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喜讯二

10.喜讯 (二)

虽如此,索额图此时也别无他法,只能跪地谢罪道:“皇上,奴才以前愚钝,未料到养痈遗患,以为只要朝廷肯善待吴逆,他也会信守诺言,甘心守我西南屏藩,然皇上圣明烛照,早已看出吴逆狼子野心,断然撤藩,这才有了今时今日的局面。奴才愧为上书房大臣,却未能食君之禄,分君之忧,奴才请求皇上重重治罪,以为后来人效尤。”

明珠冷眼瞧着,心道:“索老三,你既不仁,我也不义,这一回你可怪不得明某人。”偷眼窥测康熙的反应,本期望从康熙的脸上看到些风雨欲来的意思,好借这个机会让索额图永世翻身不得。然而,让他颇有些失望的是,康熙还是一副淡淡的笑容,仿佛未曾发生过什么似的。

朝臣们一片鸦雀无声,两个上书房大臣,一个是权倾当朝的国丈,一等公爵,太子的叔外公(索额图是三朝元老索尼之子,而索尼的孙女,索额图的侄女成为康熙的首位皇后孝诚仁皇后,太子的母亲。因为皇后难产而死,康熙又分外敬重这位皇后,在太后太后的推动之下,胤礽两岁之时得以被立为储君,太子幼年失恃,也要依靠索额图的势力,所以私下里尊称其为外公),另一个是当红的天子近臣,大阿哥的舅舅,哪一个他们都惹不起,可偏偏这二位是死对头,表面看上去和和气气,转过身就在算计对方。双方都在朝廷内党羽众多,徒子徒孙更是枝繁叶茂。

早就从旁的地方听说了索明两党之争,但是今日却是实实在在见识了一番。从前胤禛无法理解,为什么两派之间争斗如此激烈,而康熙却似无动于衷,只是高高作壁上观,此时胤禛却慢慢有了感悟,这也是所谓的帝王心术。

大臣们如果都抱成团,那做皇帝的可就如坐针毡。有道是仆强主弱。所以,胤禛认为目前的局面即便不是康熙有意为之,起码也是他乐见其成的。让臣子之间有些矛盾,形成均势,皇帝就可以从中渔利,甚至可以利用这种矛盾为自己服务。必要的时候,党争更可以作为处置臣子的绝好借口。胤禛看着朝堂上发生的这一切,心中只有一句话:“康熙之帝王心得实在卓绝。”

康熙看着下面的一片凝重,轻笑一声,道:“索额图,起来吧。上次你说三藩不该撤,因为没有叛逆实迹,朕却坚持吴三桂他种种行迹,虽无实据,却有图谋之意,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朕岂容枕侧他人酣睡?当时朕与你君臣两人各说各的方略,现在想来,也很有意思。”

索额图哪里还敢起来,不断地磕头道:“奴才该死。”

康熙此时竟然走下御座,伸手将索额图扶起,完全是一副春风和煦的面容,道:“朕没有怪罪你的意思。当时也是和上书房几位大臣廷议,是朕要你们说出对撤藩的看法的。不过,你为上书房重臣,应当未雨绸缪,以为君父分忧,只是你眼界不明,以致谏议不当,现在事实证明,你说错了,朕说对了,朕免不得也要稍做惩戒。”

说到这里,康熙停了一下,看到索额图一脸的紧张,“扑哧”一笑,道:“这样吧,就罚你输捐五百两银子,为朕在宫中摆一场庆贺堂会,请今日在场的所有官员们都去听戏,如何?”

听到这里,索额图心中长嘘了一口气,而纳兰明珠却是失望不已。满朝臣子也开始轻松了起来,整个场面顿时活泛了许多。

康熙转向群臣道:“尔等对适才两位上书房大臣关于云南设府置县,抑或是设置流官的建议有何看法?”

这时,另一位一品大员出班,这人胤禛倒是认识,就是南书房的总师傅熊赐履,已是五十多岁的样子,着仙鹤补服,顶戴上一根翠森森的单眼花翎,瞧着白净脸庞,瘦削的颧骨,唇上的髭须也有些花白,只是眼睛仍旧晶亮,跨前一步道:“皇上,臣以为安抚云南的前提,吴三桂已经为皇上预备妥当。”

“唔?怎么说?”康熙有些惊讶,问道。

“云南久在吴逆治下,吴三桂为了谋逆,这些年做了颇多准备,积累资源军备,以期与朝廷对抗,而这些都来自于对云南境内的横征暴敛,万民积怨已深。我王师征讨之日,就是解救万民于水火之时,皇上讨伐吴逆,正是民意所向,岂有不箪食壶浆以迎之理?此乃其一。”

康熙笑道:“好你个熊赐履,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朕倒真想听听你的其二其三,说下去。”

熊赐履略一躬身,接着道:“此为天时,要云南安,尚需地利人和。有此三样,即便匪患,也不过是疮疖之患,不足虑也。正如索额图,明珠两位大人所言,云南地处西南,环境复杂,且瘴气丛生,如果无地利之便,即便朝廷以后剿匪,军队也很难占得先机。臣以为可以双管齐下,筑路开山,以通地利,以徭代税,朝廷赈济,以安民心。如此,皇上可得云南全境安。”

康熙赞许地点点头,道:“甚妙,不愧为老城谋国之言。不过,朕之所想不只如此,待拿下云南城,朕要下恩旨免除云南全省三年的钱粮,让那里的百姓休养生息。对于参与筑路或开山的工役,着当地的官府,除了多加给与工饷以外,另外恩免两年的钱粮。朝廷在道路可达之地,设置府县,三年一任,由吏部挑选能吏赴任,到期回京加两级候选,遇缺先补。边远之地,分封土司,设置流官以共管,诸位臣工,尔等以为如何?”

所有朝臣,一起拜倒,心悦诚服呼道:“吾皇圣明!”

胤禛也在心中为康熙的德政感佩不已:为君主者,能够时时将民众的利益放在心中。康熙的作为,确可担的起一代名君的评语。

此一议,康熙在表面上采取了熊赐履的部分说法,但是加恩更重,显出帝王的慈悲,更重要的是,他的一言一行说明,他才是圣虑周详。

接着就是例行的论功行赏,几个大了胜仗的官员每个都赐了黄马褂,加官晋爵不等。

一场朝会,就这样结束了。几个时辰之中,数位朝廷大员轮流粉墨登场,你来我往好不热闹,让胤禛看了一幕精彩的演出。胤禛第一次意识到,政治决不是如自己最初所想的那么简单。有时候,表面的祥和之下掩藏的反倒是尔虞我诈,你死我活。

第79章 出征(二)第358章 风云渐起(四)第182章 科举弊案(四)第210章 惊变(六)第140章 二征葛尔丹(七)6 反思第210章 惊变(六)第369章 风云渐起(十五)第80章 出征(三)第368章 风云渐起(十四)第280章 督抚之争(六)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294章 多事之秋(六)第269章 尘埃落定(十二)第88章 首战葛尔丹(四)第237章 浑水(十八)第215章 惊变(十一)第190章 风雨欲来(三)第75章 从军(六)第252章 议储(五)第93章 又生风波(一)第388章 问鼎(十二)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第262章 尘埃落定(五)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113章 家宴(一)第241章 浑水(二十二)第154章 冷暖自知(五)第94章 又生风波(二)第55章 初识愁滋味(九)第162章 河务(五)第384章 问鼎(八)第56章 初识愁滋味(十)第112章 历史轨迹第84章 出征(七)第58章 谁言寸草心(二)第239章 浑水(二十)第110章 嫌隙(五)第302章 南山遗恨(一)第278章 督抚之争(四)第196章 风雷涌动(三)第269章 尘埃落定(十二)第272章 尘埃落定(十五)第375章 风云渐起(二十一)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235章 浑水(十六)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280章 督抚之争(六)第30章 八阿哥(一)第371章 风云渐起(十七)第374章 风云渐起(二十)9 喜讯一第222章 浑水(三)第352章 父子兄弟(二十二)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40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十)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123章 波澜横生(六)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第210章 惊变(六)第385章 问鼎(九)第258章 尘埃落定(一)第119章 波澜横生(二)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第219章 惊变(十五)第172章 南巡(三)第243章 浑水(二十四)第157章 洗三(二)第316章 一波又起(二)第36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六)第123章 波澜横生(六)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286章 督抚之争(十二)第303章 南山遗恨(二)第269章 尘埃落定(十二)第124章 暗潮汹涌(一)第70章 从军(一)第41章 麻烦(一)第376章 风云渐起(二十二)第267章 尘埃落定(十)第176章 南巡(七)第256章 议储(八)第113章 家宴(一)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85章 首战葛尔丹(一)第123章 波澜横生(六)第57章 谁言寸草心(一)第203章 风雷涌动(十)第308章 南山遗恨(七)第331章 父子兄弟(一)第169章 封爵(二)第52章 初识愁滋味(六)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76章 从军(七)第234章 浑水(十五)第369章 风云渐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