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风云渐起(六)

经了一番仔细斟酌,胤禛回府之后,他便将白日间在隆科多处的行止一一缮折奏闻,可折子像是被留中了,直到月中也未能等到康熙的御批回来。然这头备办之事却也不能耽搁,胤禛即令内务府比照此前费扬古的丧仪,报了章程送呈行在,大约又过了几日,行在发回批复及邸抄,康熙的批复自是照准,但耐人寻味的是,康熙旨意中还有句‘今乃为国舅备办,依大舅(佟国纲,佟国维之兄)成例办理’,如此一来,虽同是公爵体例的说法,然这里便足足透着康熙对佟氏一族志虑忠纯的考断和母族的亲近之意,俟后胤禛见了邸抄,虽不乏惊喜,然又想及佟国维的心意,不免也是好一番唏嘘慨叹。

不久,康熙自汤泉返京,也不知因何考量,回銮途中突然改了心意,颇为难得的回宫驻跸。宫中远不及汤泉的温宜舒适,加之皇帝身子实在也并未复原,驾幸之处,皆是以肩舆代步。这一日的文华殿经筵,王顼龄正在以目下修撰的《书经传说汇纂》御制纲目,对群臣抒讲,“盖志为进德之基,昔圣昔贤莫不发轫于此。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志于道,则义理为之主,而物欲不能移,由是而据于德,而依于仁而游于艺,自不失其先后之序、轻重之伦,本末兼该,内外交养,涵泳从容……”

如此约莫只进行了小半个时辰,然而这厢皇帝看上去却是有些意兴阑珊,听到这里,康熙便做了个手势,打断了正在抒讲的王顼龄道,“凡事,要能心正,己身不正,何能正人?这些话,朕也对阿哥们说过,是望他们能克己为仁的意思。”说着,康熙由两个太监小心搀着,打御座上站起身来,“朕自御极以来,数十载孜孜汲汲,小心敬慎,方致四海承平,天下粗安,至今仍夙夜不遑,而未尝少懈。为人主者,必得要有这份守正持衡的定性,物欲不移其志的坚刚。”

康熙这番言语好似有感而发,并非是顺着王顼龄的话训诫群臣,在场众人,非亲信重臣便是青年俊秀,皆明敏冠于朝中,如马齐、徐元梦等皆是侍驾数十年的亲近老臣;如王掞、王顼龄等更是饱学硕儒,就连嵩祝、萧永藻等,也都是职在中枢的阁臣,闻得皇帝这一番透露心声的话,实在令他们在拜服称颂之余,心内不禁也多兜兜转转了几个回合,各有思虑,起身之时,一径面面相觑。

“今儿就到这儿罢。对了廷锡啊,你上次在折子里说那个《皇舆全览图》不是竟成了么?朕看也不必等什么日子,今儿就去瞧瞧。”蒋廷锡乃是云贵总督蒋陈锡之弟,非止学问优长、诗文俱佳,更尤擅书画之巧思,他笔下之花鸟兰竹,无不风神栩栩,谐趣雅致,深得名家推崇。而同为翰林出身,张廷玉深受文端公家学,以敦勉寡交自律,平素端方少言,这与他的明练洒如又是极不同处,是以在一众内阁学士中,蒋廷锡实为风流俊秀、儒雅文静第一人,圣驾面前,二人更是相得益彰。

听罢康熙所问,蒋廷锡自然承旨称是,一时引着康熙前行,群臣相随其后,到得文华殿的西配殿集义殿中。集义殿中呈放的乃是《皇舆全览图》的原幅总图,殿侧以楠木支架撑起全图,图中除却所绘山脉水道、州县方隅皆按实距测量绘制之外,更依西洋经纬之法分幅,这确是从未有之事。群臣就近而观,无不啧啧称叹——图中大到名川灵渎,小到泉涧溪潭,莫不顺山脉以分流,随地形而转下,萦回盘带,刻镂绣错,寻源溯委,条贯井然;另有关门塞口、海汛江防,及村堡戍台、驿亭津镇等星罗棋布,其间守冲据险之势,环卫交通之能,皆鳞次栉比,纤悉毕载。

蒋廷锡侍立在侧,向坐在小肩舆上的康熙一一指着图中所示道,“我大清疆域南北横贯,一路起自昆仑东北,历西番境,至兴安岭,达于盛京,南折入朝鲜境入海;一路起自昆仑东南,历云贵、广西、湖广、江西境,或东或北,折至闽、浙入海。东南东北,皆际海为界;西南西北,直达番回诸部。”康熙目光沿着蒋廷锡所示,时时点头,一壁令群臣就近而观,一壁问道,“以往舆图皆有堪合之差,此次若何?”

蒋廷锡肃手一躬,谦敬回道,“回皇上,经臣等详勘,总图和分省之图皆与舆图地记相校过,且严合之后并无舛错。”见康熙颔首默许,蒋廷锡才又比着舆图左右,称颂道,“皇上恩服宇内,非止克成四海宁靖之功,更是殚竭格物致知之诚。以此图而言,乃是皇上精求博考,历三十余年,分命使臣测量极度而得,舛谬处又极微,比之以往所刊舆图,诚可称得上开辟方圆至宝之成,以此图颁布天下,则必流益于万世。”一席话,说的康熙面上倒是露出一丝极为难得的笑容来,转身笑问众人道,“你们怎么看?”一时有参与过校勘的马齐、王掞等也都笑望过来,先冲着康熙一躬,继而领衔齐齐跪叩道,“臣等能恭进此图,欢忭幸甚。”

康熙略只一笑,随意摆摆手,众人这方起身,康熙的目光又落回到那三江汇流之处,久久地定在青藏一域。马齐等几个议政大臣,心意自也随皇帝而动,却是不敢贸然开言,直待了一时,才见康熙伸手点在了西宁重镇上,“日前,大将军王同朕奏请要与富宁安合兵一处,先行进取吐鲁番,再伺机进藏。”“可——”左近的徐元梦乍听此言,便倍觉不妥,刚忍不住蹦了一个字出来,便被站在身旁的马齐暗暗扯了一把,徐元梦当下只得住了言语,看向马齐时,目光里还直透着“这恐失之冒进”的意思,然而迎着徐元梦的目光,马齐却是转头深望了康熙一眼,继而摇了摇头。

(奇怪,上周发的怎么没有更新成功......)

第39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九)第50章 初识愁滋味(四)第166章 国事家事(四)第75章 从军(六)第286章 督抚之争(十二)第61章 何去何从(二)第166章 国事家事(四)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第187章 惩戒10 喜讯二第272章 尘埃落定(十五)第276章 督抚之争(二)第287章 督抚之争(十三)第148章 二征葛尔丹(十五)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114章 家宴(二)第21章 围猎(五)第390章 问鼎(十四)第278章 督抚之争(四)第385章 问鼎(九)第163章 国事家事(一)第23章 兄弟(一)第256章 议储(八)第43章 麻烦(三)第357章 风云渐起(三)第388章 问鼎(十二)第157章 洗三(二)第292章 多事之“秋”(四)第31章 八阿哥(二)第53章 初识愁滋味(七)第168章 封爵(一)第146章 二征葛尔丹(十三)第209章 惊变(五)第244章 浑水(二十五)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141章 二征葛尔丹(八)第145章 二征葛尔丹(十二)第92章 首战葛尔丹(八)第128章 暗潮汹涌(五)第211章 惊变(七)第225章 浑水(六)第189章 风雨欲来(二)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98章 父子兄弟(四)第22章 围猎(六)第261章 尘埃落定(四)第34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三)第302章 南山遗恨(一)第291章 多事之秋(三)第120章 波澜横生(三)第267章 尘埃落定(十)第276章 督抚之争(二)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131章 暗潮汹涌(八)第203章 风雷涌动(十)第72章 从军(三)第198章 风雷涌动(五)第156章 洗三第214章 惊变(十)第193章 风雨欲来(六)第327章 万寿(四)第71章 从军(二)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56章 初识愁滋味(十)第121章 波澜横生(四)第40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十)第161章 河务(四)第132章 管中窥豹(一)第371章 风云渐起(十七)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270章 尘埃落定(十三)第33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一)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282章 督抚之争(八)第273章 尘埃落定(十六)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370章 风云渐起(十六)第248章 议储(一)第17章 围猎(一)第74章 从军(五)第278章 督抚之争(四)第272章 尘埃落定(十五)第237章 浑水(十八)第146章 二征葛尔丹(十三)第329章 万寿(六)第74章 从军(五)第62章 何去何从(三)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第278章 督抚之争(四)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230章 浑水(十一)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75章 从军(六)第285章 督抚之争(十一)第360章 风云渐起(六)第192章 风雨欲来(五)第125章 暗潮汹涌(二)第31章 八阿哥(三)